基本信息
书名:小窗幽记 外二种
定价:20.80元
作者: 陈继儒 等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7035573
字数:
页码:2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小窗幽记 外二种》被誉为处世格言书,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书中几乎每一句话均可视为警世、醒世之名言,蕴含着博大深遂的人生哲理,极富人生真昧;于微言中总结了坎坷人生的诸般经验.如何免遭灾祸,如何规范行止;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均有详尽论述。《小窗幽记 外二种》将其精华之语结合经典事例,对其涵盖的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人生话题作了精辟阐释和论述,堪称现代人的人生指南,为人处世的宝典。
目录
小窗幽记
序
卷一 集醒
卷二 集情
卷三 集峭
卷四 集灵
卷五 集素
卷六 集景
卷七 集韵
卷八 集奇
卷九 集绮
卷十 集豪
卷十一 集法
卷十二 集倩
幽梦影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跋
幽梦续影
序
跋
作者介绍
文摘
《小窗幽记 外二种》:
卷一 集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语出《搜神记》“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西京杂记》载秦宫有方镜,人有邪心,照之见胆张心动)。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澹泊(清静寡欲,不追名逐利)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遇嘿嘿(默默)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过分谦虚,语出《论语·公治长》:“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为曲谨,多出机心。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胖餍,利交所以必忤。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好辩以招尤,不若切默(语言谨慎)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语出《左传·宣公二年》:晋灵辄饿于翳桑,赵盾见而赐以饮食。后灵辄为晋灵公甲士.灵公欲杀赵盾,灵辄倒戈相卫,赵盾得脱。),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语出《左传·宣公日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日‘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厦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
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
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遂与子家谋先。……弑灵公。”)召之祸。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白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情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
序言
读罢此书,我有一种被带入了一个极其清幽、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的奇妙体验。书中描绘的那些场景,无论是竹影摇曳的庭院,还是月色下的空山,都像是经过了精心提纯的意象,它们不是简单的写实,而是作者内心深处对“雅”的极致追求的物化。文字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不像是在宣讲,更像是在耳边低语,将那些哲理与情趣,不着痕迹地渗透进读者的心底。读到那些关于园林布置、案头清供的记述时,我甚至能闻到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韵,让人不禁放下手中的俗务,去审视自己生活中的“真趣”所在。它提供了一种对抗现代生活浮躁的良药,让人学会在琐碎中寻找那份独属于文人的静谧与超脱。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所蕴含的那种“不合时宜”的坚持。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和快速反馈的时代,这种慢节奏、重细节的文字,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像许多当代读物那样,急于给出结论或提供明确的指导,而是引导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我发现,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年少时读,或许只觉得文字华丽,意境朦胧;而如今再翻阅,便能品出其中对世事人情的洞察与淡然。那些看似闲笔的叙述,实则暗藏着对人生起伏的深刻理解,只是一层薄纱轻轻覆盖,需要用心去揭开。这是一种需要时间去消化的书,它的价值在于沉淀,而非即时的冲击力。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首先就给我一种扑面而来的古朴之感,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带着时光沉淀下来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轻轻翻阅。内页的排版也颇为讲究,字里行间留有的空白,使得阅读过程丝毫不觉拥挤,反而有种疏朗的意境。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扉页上的题字,那种带着洒脱劲儿的笔触,仿佛能将人一下子拉回到那个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年代。书中的插图,虽然是摹印的古画,但线条的遒劲和意境的深远,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对文字意境的延伸和注解。拿在手里,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这绝非寻常的印刷品可比拟,它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让人在把玩之间,就能感受到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和对经典的敬畏。
评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像是一本被精心整理过的“生活美学手册”,但它高明之处在于,它从不直接“教”你如何生活,而是通过展示一种高雅的生活范本,让你心悦诚服地去模仿和向往。书中对器物、花卉、乃至四季更迭的观察,细致入微,透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比如对一盆兰花摆放位置的斟酌,对窗外光线角度的把玩,无不体现出一种将日常琐事提升到审美层面的能力。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环境,思考如何通过微小的调整,来优化自己的精神居所。这种由内而外的审美熏陶,远比任何生硬的教条来得有效和持久。
评分整体阅读体验下来,我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共鸣”而非“学习”。作者的情感表达是如此的真挚而含蓄,它描绘的那些情绪——或微醺的喜悦,或对往昔的追忆,或对自然万物的眷恋——都像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曾经体验过,却不曾完美表达的情感。这种“不言自明”的沟通方式,构建了一种跨越时空的默契。它不是一本需要赶进度的书,而是可以随时翻开,随意停驻的“精神茶室”。在任何感到心神不宁的时刻,抽出它来,指尖触碰到粗粝的纸张,眼前浮现那些清丽的文字,便能迅速找到一个可以安放思绪的角落。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精神富足,是与外界的喧嚣保持距离,而与内心的澄澈相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