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昭明文选译注(第五卷)
定价:35.00元
作者:陈宏天,赵福海,陈复兴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4-11-01
ISBN:97878052888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
内容提要
《昭明文选译注》是我国部《文选》今注今译本,其难度之大,在古文今注今译中不多见。《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选录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体诗、文、辞赋等38类,共700余篇。选录的作品,已经注意到了文学作品与一般学术著作的区别,所以不选六经、诸子中的文章。这部诗文集大体上包括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初叶的重要文学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轮廓,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昭明文选》历来受到封建时代文人学者的重视,甚至被当作科举者的必读书,有“《文选》烂,秀才半”的俗谚,在封建社会起到了文学教科书的作用。
目录
书
与杨德祖书一首
与吴季重书一首
答东阿王书一首
与满公琰书一首
与侍郎曹长思书一首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一首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一首
与山巨源绝交书一首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一首
与嵇茂齐书一首
与陈伯之书一首
重答刘秣陵沼书一首
移书让太常博士一首
北山移文一首
檄
喻巴蜀檄一首
为袁绍檄豫州一首
檄吴将校部曲文一首
檄蜀文一首
难蜀父老一首
对问
对楚王问一首
设论
答客难一首
解嘲一首
答宾戏一首
辞
秋风辞一首
归去来一首
序
毛诗序一首
尚书序一首
春秋左氏传序一首
三都赋序一首
思归引序一首
豪士赋序一首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首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一首
王文宪集序一首
颂
圣主得贤臣颂一首
赵充国颂一首
出师颂一首
酒德颂一首
汉离祖功臣颂
赞
东方朔画赞一首
三国名臣序赞一首
符命
封禅文一首
剧秦美新论一首
典引一首
史论
史述赞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给我的初印象是极其严谨和考究的,显然是下足了功夫进行校对和整理。那种对细节的执着追求,几乎可以说是吹毛求疵了,这对于文学研究性的书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品质。我注意到其中的页眉页脚设计,不仅清晰地标注了卷目和页码,还巧妙地嵌入了相关的文化符号,这不仅提升了阅读的便利性,更增添了一层文化的厚度。这种对文本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让我在初步浏览时就感到非常安心,知道自己手里捧着的不是一份敷衍的出版物,而是一个严肃的学术成果。我甚至花时间去感受了一下装订线的强度,它看起来非常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松脱,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的工具书性质的译注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实用考量。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文本爱好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整体氛围是宁静而富有历史感的,如同走进了一间收藏着珍贵手稿的私人书房。它散发出的那种沉淀下来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慢下来,去品味每一个字句背后的风骨与气象。我发现它在章节的过渡处理上非常流畅,仿佛在讲述一个连贯而宏大的故事群像,而不是简单地堆砌篇章。这种叙事上的节奏感,即使在没有深入阅读译文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其整体的气韵感受到。好的古籍整理本,应该像一把钥匙,开启通往古代精神世界的大门,而这本书的整体呈现,似乎就具备了这种特质,它不仅仅是工具,更像是一件引人入胜的文化载体。
评分我对这类经典文献的评价,往往会从它在当代语境下的“可用性”角度切入。这本书的开本选择,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足够便携,可以随时带在身边进行碎片化阅读,但同时又不失大部头的稳重感,保证了阅读时的舒适度。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处理上的克制与精准,没有那种过度繁琐的旁白干扰主体文本的流畅性,而是恰到好处地在关键点进行点拨,既尊重了原作的文学性,又为理解提供了必要的桥梁。这种平衡的艺术,是很多译注本难以达到的。它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我们相信你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我们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而不是替你把所有思考的路都铺平。这种对读者智识的肯定,让人心生敬意。
评分这次接触这本书,给了我一种“物有所值”的踏实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出版物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能够见到如此用心制作的实体书,实属难得。它在细节上所展现出的对“古籍整理”这一严肃命题的敬畏之心,是无法用简单的印刷成本来衡量的。从油墨的细腻程度到纸张的韧性,再到版面的留白处理,无不透露着一种“匠人精神”。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拿到它,我就知道,这会是我书架上被频繁取用,并且每一次翻开都会带来新发现的宝藏。这种对实体书价值的重新确认,是我对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非常好,散发着一种古典的墨香。从书的封面设计就能看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那种古朴的色调和字体选择,一下子就把你拉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我特别喜欢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阅读起来不仅护眼,更有一种与古籍对话的仪式感。书本的排版也很精妙,字体大小适中,注释和正文的布局合理,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古籍的人,也能轻松上手,不会感到阅读的压力。特别是翻阅时,那种书页摩擦的细微声响,都让人觉得是在进行一场严肃的文化探索。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内容,但仅凭这外在的工艺和装帧,就已经能感受到它作为一部经典译注本应有的分量和诚意。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放在书架上细细品味,偶尔拿出来翻阅把玩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