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彩)图说中国历史--图说三山五岳
定价:38.80元
作者:孟爱云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2060671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雕塑,给人类留下了无数巍峨壮观的名山秀景。泰山之华丽、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秀美、恒山之奇绝、嵩山之空灵……是天然胜景与人文情愫高度的和谐统一。徜徉其中,读者将会有一次难忘的山川之旅。一次对古老文明的精神朝圣。
内容提要
从本体论的角度说,历史发展有其特殊性。历史是有规律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按照自身规律摧枯拉朽,勇往直前;历史是连续的,任何人都不能割断历史。它的轨迹都丝丝入扣,一脉相承;历史是全息的。事事相通。因果相联,它既可以以古鉴今。也可以以今知古。一句话,历史并不是过去的风景、斑驳的履痕和发黄的陈迹,而是今人永远也学不完读不尽的教科书。
目录
前言
001.五岳之首——泰山
002.华夏之根——华山
003.塞北名山——恒山
004.五岳独秀——衡山
005.巍巍中岳——少林嵩山
006.清凉胜境——五台山
007.人间清净地——普陀山
008.峨眉天下秀——峨眉山
009.灵山开九华——九华山
010.玄岳仙山——武当山
011.道教圣地——龙虎山
012.天下无双胜景——齐云山
013.青城天下幽——青城山
014.天然画卷——黄山
015.碧水丹山——武夷山
016.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
017.世上无双福地——三清山
018.关东山——长白山
019.千峰翠影——干山
020.海上名山天上人间——崂山
021.中原岩溶隐七贤——云台山
022.六月积雪——太白山
026.东南灵秀——雁荡山
027.大圣老家——花果山
028.佛宗道源——天台山
029.大树华盖——天目山
030.江南清凉世界——漠干山
031.闽海蓬莱-一清源山
032.梦幻仙都——太姥山
033.红色圣地——井冈山
034.红石奇山——丹霞山
035.北回归线绿宝石——鼎湖山
036.岭南山——罗浮山
037.南粤理学名山——西樵山
038.海南翡翠——五指山
039.雪海天池——新疆天山
040.林海圣水——阿尔山
041.秦地小江南——麦积山
042.秦关绿屏——六盘山
043.西海屏风——日月山
044.梵天净土——梵净山
045.雪顶屋檐——苍山
046.冰川神山——梅里雪山
047.蜀山——贡嘎山
048.云中天堂——南迦巴瓦峰
049.大地之母——珠穆朗玛峰
050.宝岛明珠——台湾阿里山
051.塞北骏马——贺兰山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资深的书虫,我对图册类书籍的要求通常都很高,尤其是历史题材的,最怕的就是图文不符或者插图粗糙。这本《图说中国历史——图说三山五岳》在视觉呈现上,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全彩印刷的质感非常棒,纸张的厚度适中,油墨的附着力也好,看久了眼睛也不会累。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于古代服饰和建筑细节的描绘,它们非常考究,明显是经过了专门的考据和绘制的,而不是随便找些网络素材拼凑的。比如,书中描绘汉代宫殿的场景,飞檐斗拱的结构都符合当时的营造法式,这种对细节的尊重,让整个历史场景栩嘘如生。我常常暂停阅读,对着某一张大跨页的插图端详许久,仿佛自己真的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这本书的价值,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了这些精美的视觉资料上,它让历史不再是黑白铅笔勾勒的模糊轮廓,而是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立体画卷。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活泼流畅,完全没有传统教科书那种刻板的味道。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读者,他们擅长在关键的历史转折点设置悬念,或者用一些民间流传的趣闻轶事来佐证史实,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五岳”的介绍,不仅仅局限于它们作为自然景观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被赋予政治意义、宗教意义乃至文学意义的全过程。比如,黄山(虽然不属于传统五岳,但书中可能以对比形式出现或者对道家山岳精神的延伸阐述)那种仙气缭绕的意境是如何一步步通过历代文人的诗词歌赋被固化下来的,分析得入木三分。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名山大川”的传统认知。对于想轻松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山岳情结”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优秀的入门路径。
评分这本《图说中国历史——图说三山五岳》简直是为我这种历史小白量身打造的,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精美的全彩印刷给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传统的历史书读起来太枯燥,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简直是劝退神器,但是这本书完全不同。它把中国历史上那些宏大叙事,通过精细的插图和简练的文字串联起来,阅读体验简直像在看一部高质量的纪录片。比如讲到秦始皇统一六国那段,书里那种战车交锋的场面,光影效果都处理得特别到位,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特别喜欢它对地理和文化结合的阐述,毕竟“三山五岳”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书里没有孤立地讲历史事件,而是把它们放在具体的山川地貌背景下去解读,让那些遥远的故事瞬间变得鲜活可感。虽然我对历史脉络有基本的了解,但这本书还是能提供很多新鲜的视角,尤其是在文物和遗址的配图上,清晰度和细节度都让人惊叹。那种手捧着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极高观赏性的书的感觉,真的很棒。
评分收到书后,我立刻试着将它推荐给我那位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侄子。结果他竟然爱不释手,让我感到十分惊喜。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精准地把握了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碎片化、视觉化、快速获取核心信息。那些复杂的时间线和人名地名,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了与山岳相关的具体事件中,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痛苦。比如,关于某个朝代更迭的描述,可能就穿插在一个描绘某位皇帝在庐山祭天祈福的场景中,事件、人物、地点、文化背景瞬间就建立起了联系。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且知识渊博的向导,一步步地引领你领略中国历史的壮丽风光。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更像是那种放在客厅茶几上,随时可以拿起来翻阅几页,都能让人心情愉悦,并学到点新东西的“常备读物”。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之前是有点犹豫的,毕竟“满28包邮”这种宣传语总让人担心内容质量。但实际阅读下来,我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并没有试图面面俱到地讲述五千年历史,而是巧妙地以“三山五岳”的文化意象作为切入点,串联起了不同朝代的兴衰更迭。举个例子,书中对泰山封禅仪式的图解就非常细致,不仅描绘了仪式的庄严场面,还配上了历代帝王在此留下的碑刻拓片的高清图像,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让人对古代君权神授的观念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以前对道家文化和山岳崇拜的历史渊源了解得比较零散,这本书把它系统地梳理出来了,特别是那些关于神话传说如何逐渐被历史事件吸收融合的过程,写得非常引人入胜。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它提供的知识密度适中,既不会让你感到信息过载,又能保证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绝对是那种可以随时翻阅,每次都有新发现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