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山海经
定价:29.00元
作者:冯国超 注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8091082
字数:
页码:5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华夏国学经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以广为认可的古籍为底本,再参阅其他较具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点校,使经典原文准确可靠。
内容提要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目录
作者介绍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史组组长。专著有《道藏选粹》《图说汉字王国》《中国传统体育》《图说周易》《图说论语》《国学经典规范读本》系列丛书等。曾主编《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共60册,800万字)、《新华大字典》等,并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文摘
序言
购买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有些担心,毕竟市面上关于《山海经》的版本实在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但这本书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明显下了大功夫。我发现它在对某些地名和神祇的解读上,似乎采用了比较偏向于考古发现的新说,而不是一味沿用传统的旧注,这对于我这种老读者来说,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刺激感。特别是它对某些“奇珍异宝”的描述,与其说是神话,不如说是古代对异域物产的一种夸张记录,让我忍不住要去查证这些描述是否对应着古代的丝绸之路上的真实贸易品。全书的墨香与纸香融合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它就像一个沉睡已久的宝藏,被这本书的编者小心翼翼地挖掘出来,并用现代的工具进行了精美的修复和展示。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中国上古史的好奇心,让我有一种想要去探索更多相关典籍的冲动,可以说,这本书起到了很好的导读和启发作用。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想看看传说中的《山海经》到底长什么样。拿到手后,我立刻被它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所震撼。它不只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文物,散发着一种历经千年的神秘气息。书中的插图,虽然多为木刻风格的复刻,但线条的粗犷和对异兽形貌的描绘,简直是想象力的狂欢。我特别喜欢它对地理志的描述,那种如同地图一般的记录方式,虽然今人已经无法完全对应上具体的地理位置,但那种古代人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对世界边界的好奇心,是现代人很难体会的。每次翻阅,我都会被那些光怪陆离的名字和奇特的风俗所吸引,比如那些食人、半人半兽的部落,以及他们独特的祭祀方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先秦时期世界观的独特视角,它模糊了神话与地理、传说与博物学的界限,展现了一个多元、充满生命力的早期文明图景。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整体感受是,它成功地在“学术性”和“可读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很多古籍爱好者都知道,原版的《山海经》阅读起来简直是灾难,没有详尽的注释和现代语言的串联,很难理解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保留了原文的核心内容和韵味,但通过侧边或脚注的方式,加入了大量的现代解读,解释了那些生僻的古词和地理方位,这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的读者也能大致跟上思路。我尤其赞赏它对“异兽”的物种分类和功能描述,那种近乎于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即便其中夹杂了大量的神怪色彩。比如书中描述的某种鸟类,据说它的出现预示着丰收或灾难,这种朴素的自然崇拜与生活经验的结合,让人读来津津有味,引人深思。这本书的排版错落有致,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是我近两年购入的实体书中,体验感最好的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为“送礼”量身定做的,每一页的纸张触感都透露着一种低调的奢华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物有所值。我最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书中的某些章节会专门配有关于其文化影响的延伸阅读,让我可以从一个点联想到整个先秦思想体系的宏大脉络。比如,当我读到关于巫术和祭祀的记载时,书中会提示读者去对比后世道家或民间信仰的某些影子,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这不仅仅是对古代文本的简单复制,更是一种深入的文化梳理和再现。它让我意识到,《山海经》绝非仅仅是神话故事集,它更像是一部包含地理勘探、民族志、博物学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复合型文献。对于那些想了解中国文化基因是如何形成的朋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美观的切入口,绝对值得花时间细细品味。
评分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拿在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装帧设计得非常古朴典雅,那种泛黄的纸张和古籍的排版风格,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那个神话交织的年代。我本来对这种古代文献类的书籍抱持着一丝谨慎的态度,生怕内容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却非常人性化。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那些奇珍异兽和光怪陆离的山川地理,更重要的是,它似乎融入了现代学者的一些考据和注释,使得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易于理解。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沉浸在对“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这些故事的重新解读中,那种对上古文明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它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文化源头中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传说,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哲学意蕴和早期先民对自然力量的理解与想象。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很高,字迹清晰,装订牢固,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佳作,对于任何对中国神话体系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入门或深入研究的伙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