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线装经典-中国上下五年》
定价:29.90元
作者:《线装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2221565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线装经典:中国上下五年》叙述时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名人为纬,脉络清晰,系统严密,力求让读者在阅读后对五年的中国历史了然于胸。在讲述宗旨方面,编者力求文字生动,但并不背离历史事实本身。在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上,编者采用正统的历史观点,但也留给读者自己分析、思考、批判的空间。
目录
洪荒年代
盘古开天地
女娲传说
燧人氏钻木取火
伏羲画八卦
神农尝草
黄帝战蚩尤
嫘祖养蚕缫丝
共工怒触不周山
仓颉造字
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
夏商周
父传子,家天下
暴君夏桀
奴隶宰相伊尹
商汤灭夏
盘庚迁都
残暴的商纣王
周文王被囚
姜太公钓鱼
武王伐纣
伯夷与叔齐
周公之治
被放逐的国王
烽火戏诸侯
八卦与《周易》
甲骨卜吉凶
列国纷争
平王迁都
大国争霸的时代
黄泉见母
抛砖引玉
楚文王一箭双雕
曹刿论战
庆父祸鲁
卫懿公好鹤
管鲍之交
齐桓公九合诸侯
晋献公假途伐虢
晋文公退避三舍
烛之武智退秦师
五张羊皮换大夫
弦高犒师
秦晋崤山之战
楚庄王一鸣惊人
赵氏孤儿
孙武演兵
伍子胥鞭尸复仇
晏子使楚
石碚大义灭亲
卧薪尝胆
“陶朱公”范蠡
西门豹治邺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商鞅变法
孙膑智斗庞涓
燕昭王金台招贤
田单“火牛阵”
苏秦合纵抗秦
张仪连横破合纵
胡服骑射
鸡鸣狗盗救孟尝
蔺相如完璧归赵
远交近攻破六国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吕不韦相秦
荆轲刺秦王
秦灭六国
家争鸣
与《道德经》
世师表孔子
孟子的“仁政”
庄周化蝶
屈原沉江
一字金
大秦帝国
古一帝秦始皇
李斯谏逐客书
焚书坑儒
孟姜女哭长城
傀儡暴君秦二世
赵高指鹿为马
子婴装病
大泽乡起义
霸王少年时
破釜沉舟
鸿门宴
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约法三章
暗度陈仓
楚霸王乌江自刎
两汉雄风
刘邦功狗论群臣
张良施计稳天下
白登之围
萧规曹随
吕后篡权
治军细柳营
七国之乱
“飞将军”李广
一代雄主汉武帝
独尊儒术董仲舒
卫青与霍去病
张骞通西域
苏武牧羊
昭君出塞
王莽篡汉
刘秀建东汉
强项令董宣
马援老当益壮
班超投笔从戎
黄巾起义
董卓乱政
温酒斩华雄
王允巧施连环计
挟天子以令诸侯
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借刀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诸葛妙计退曹军
计夺定军山
大意失荆州
古良史马迁
金缕玉衣
白马驮经
蔡伦造纸
张衡的地动仪
医圣张仲景
华佗骂人治病
三国争雄
火烧连营
七擒孟获
失街亭
空城计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浑身是胆赵子龙
刮目相看叹吕蒙
马懿装病
马昭之心
乐不思蜀
曹植七步成诗
蔡文姬归汉
古绝唱《广陵散》
两晋南北朝
马炎以晋代魏
三国归晋
石王斗富
周处除害
皇帝
贾后
八王之乱
刘渊建汉
马睿建东晋
祖逖中流击楫
陶侃搬砖
扪虱谈天下
淝水大战
东山再起
却月阵
孝文帝迁都
梁武帝舍身佛寺
陈后主荒政
“书圣”王羲之
顾恺之点睛传神
不为五斗折腰
祖冲之与圆周率
无神论者范缜
一苇渡江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隋唐气象
隋文帝一统天下
残暴的隋炀帝
三征高丽
瓦岗军起义
李渊起兵反隋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魏征犯颜直谏
房谋杜断
唐军大破厥
玄奘取经
文成公主
三箭定天山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请君人瓮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
韦后临朝摄政
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
日本遣唐使
安史之乱
马嵬驿兵变
郭子仪单骑退敌
李想夜袭蔡州
甘露之变
黄巢起义
朱温降唐
初唐四杰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白居易进长安
吴带当风
颠张醉素
颜筋柳骨
王孙思邈
天文学家一行
五代十国与两宋
朱全忠建后梁
戏迷皇帝
“儿皇帝”石敬瑭
吴越王钱谬
皇帝词人李后主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烛影斧声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无敌将军杨业
澶渊之盟
大将狄青
庆历新政
开封府尹青天
王安石变法
道君皇帝宋徽宗
花石纲
东京保卫战
宋高宗建南宋
黄天荡之战
无敌岳家军
岳飞之死
孝宗北伐
辛弃疾奇袭金营
一片丹心照汗青
“白衣卿相”柳永
马光著《资治通鉴》
大文豪苏轼
婉约词主李清照
爱国诗人陆游
程门立雪
理学大师朱熹
芾“刷字”
《清明上河图》
神奇的针灸铜人
《梦溪笔谈》
活字印刷
辽夏与金元
耶律阿保机
萧太后摄政
元昊建西夏
好水川之战
阿骨打起兵反辽
金国联宋灭辽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六征西夏
蒙宋灭金
一代名臣耶律楚材
草原雄鹰忽必烈
帝国设计师
马可·波罗东游
红巾军起义
“铜豌豆”关汉卿
《西厢记》
画坛赵孟頫
天文学家郭守敬
“衣被天下”黄道婆
大明王朝
和尚皇帝朱元璋
滥杀开国功臣
锦衣卫的设立
大脚马皇后
一代名相刘伯温
“里长城”徐达
建文帝新政
靖难之役
明成祖迁都
才子解学士
郑和七下西洋
两度登基
于谦保卫京师
明宪宗宠信宦官
荒唐好玩正德帝
神仙皇帝明世宗
庚戌之变
抗倭名将戚继光
“泰西儒士”利玛窦
明末案
“九岁”魏忠贤
袁崇焕守辽东
努尔哈赤反明
萨尔浒之战
宁远之战
明末农民起义
洪承畴降清
崇祯帝煤山自尽
恢弘十三陵
《水浒传》的诞生
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江南才子”唐寅
吴承恩写《西游记》
集大成的《本草纲目》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西学先驱徐光启
徐霞客遍游天下
古代的科全书
——《天工开物》
独树一帜的明式家具
南京城的营建
北京皇宫紫禁城
大清王朝
吴三桂开关迎清军
笃信佛教的顺治帝
南明小朝廷
史可法死守扬州
摄政王多尔衮
钦天监汤若望
康熙计除鳌拜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藩之乱
雅克萨之战
康熙亲征噶尔丹
雍正即位
大兴
乾隆下江南
土尔扈特回归
铁嘴纪晓岚
大贪官和珅
戏曲艺术的辉煌
林则徐虎门销烟
次战争
第二次战争
辛酉
慈禧太后
太平天国起义
“曾剃头”曾国藩
洋务运动
甲午海战
戊戌变法
义和团
八国联军
张謇实业救国
鉴湖女侠秋瑾
从皇帝到凡人
革命党武装起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船山先生
八大山人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红楼梦》
西洋画家郎世宁
郑板桥卖画
严复翻译《天演论》
写意大师吴昌硕
铁路之父詹天佑
避暑山庄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选目之精到,看得出编者在历史文献的梳理上花费了巨大的心力。我平时对古代史略感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很多通史类的读物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流于表面。然而,这套书的选篇视角独特,它似乎不是简单地罗列时间线上的事件,而是巧妙地捕捉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核心精神和关键转折点。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叙述语言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加入了现代人能够理解的切入点,使得那些遥远的朝代仿佛触手可及。尤其是一些被主流历史叙事忽略的侧面细节,在这里得到了恰当的呈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古代社会肌理的认知。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更体现在其提供的思想深度上。它不仅仅是在讲“发生了什么”,更在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它对后世有何影响”。比如,它对某些关键制度的演变分析得极其透彻,揭示了这些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张力。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迫使我这个读者必须放慢速度,反复咀嚼那些精辟的论断。它成功地将我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旁观者,转变为一个主动参与思考的探索者。读完之后,我对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说是拓宽了我的历史哲学视野。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有韵味了,每一册拿在手里都沉甸甸的,封面的设计简约而不失古典美,那种墨香仿佛能透过纸张散发出来。内页的纸张选得也很有讲究,摸上去质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排版上,采用了传统的竖排方式,字体清晰,疏密有致,让人在阅读古籍经典时,有一种回归历史的沉浸感。装帧的工艺更是体现了匠心,线装的缝线紧实而美观,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对于热爱传统文化、注重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光是这份实体书的品相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让“阅读”这件事重新有了一种仪式感和敬畏感。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结构编排也极为人性化,非常适合作为深入研究的参考资料。每一章的标题都直指核心,内容索引清晰,便于快速定位感兴趣的专题。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节点处提供的注释和参考资料的指引,为有志于继续深挖某一历史侧面的读者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我发现,即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本体系完整、脉络清晰的综合性读物依然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石。这套书就像是一份精心绘制的地图,清晰地标注了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坐标点,使得读者在进行更细致的学术探索时,不会迷失方向。
评分我必须赞扬这套书在可读性上的突破。很多经典著作在翻译或引用时,常常因为过于晦涩的文言文而劝退了普通读者。但这套书显然在“普及”与“严谨”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的文字流畅自然,虽然是介绍历史脉络,但读起来完全没有枯燥感。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脸孔,反倒像是一位博学的长者在娓娓道来,时不时还会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典故来佐证观点,使得历史知识的吸收变得轻松愉悦。我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一连翻阅了几个小时,意犹未尽,这种“停不下来”的阅读体验,在严肃的历史读物中是难能可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