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宗羲诗文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定价:15.00元
作者:译注平慧善, 卢敦基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506035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他身处一个悲情的时代,青年时不管他如何努力,也无法挽救走向灭亡的明朝,晚年他著书立说,终成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就是黄宗羲。本书带你走进他那深邃而悲情的思想世界!
内容提要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浙江余姚黄竹浦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辑《明史案》,撰《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本书选其文十六篇和诗三十篇,内容深奥者和长篇巨著皆不选。诗文后加以注释和翻译,便于读者阅读。
目录
前言
文
原君
原法
明儒学案序(改本)
诗历题辞
天一阁藏书记
万里寻兄记
陆周明墓志铭
王征南墓志铭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
书澹斋事
张南垣传
柳敬亭传
丰南禺别传
海盐鹰窠顶观日月并升记
海市赋
祭万悔庵文
诗
村居
赠周二存先生
辛卯中秋与晦木候渡百官江观潮
感旧(十四、第七)
喜邹文江至得沈眉生消息二首
山居杂咏六首
制新茶
泊河口家书
泊昌邑山
五老峰顶万松坪同阎古古夜话限韵(二)
王仲侍御过龙虎山草堂
钱宗伯牧斋
云门纪游(八第二)
得沈眉生书(二第二)
有感(二第二)
苦雨(二)
书事(三、第二)
听唱《牡丹亭》(丙寅八月十八)
九日寻古兰亭
哭女孙阿好(二)
卧病(二)
除夕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作者介绍
平慧善,浙江大学教授,文史学者,古典文献专家。卢敦基: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典文献专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为深度阅读者量身定制的典范。开本大小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不失阅读时的舒展感。最让我称赞的是对正文与注释、译文之间的空间处理。译文部分采用了清晰易读的字体,行距恰到好处,即便是面对那些文言色彩浓厚的段落,也能保持流畅的阅读节奏,不会因为频繁低头比对原文而产生阅读疲劳。而注释和校勘的细节处理得尤为精妙,它们被巧妙地安排在页边或页脚,既不干扰主文的连贯性,需要查阅时又能一目了然。这种“疏密有致”的版式设计,体现了编者对读者学习路径的深刻理解——既要保证阅读的沉浸感,也要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特别是对于古籍的阅读,清晰的断句和合理的换行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让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句子,在视觉上也被梳理得井井有条,极大地降低了初读者的门槛,同时也满足了资深研究者对准确性的要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虽然典雅,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细节处理上体现出的那种“匠人精神”。例如,书脊内衬的加固技术,使得全书可以完全平摊在桌面上,这对需要对照笔记或者反复研读特定段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完全不用担心书页会因为过度翻阅而损伤。再比如,每章或每部分开始处的引文小标题,虽然只是很小的装饰性元素,但其字体选择和留白处理,都透露出一种克制而高雅的审美情趣,绝不流于媚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是衡量一本严肃学术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标尺。它传递出的信息是:编者对自己的工作是极其负责任的,他们深知,阅读体验的优劣,往往取决于这些不易察觉的“幕后工程”。这种对阅读工具本身的尊重,使得每一次拿起和放下这本书的行为,都变成了一种仪式感。
评分我必须得说说这套丛书的整体定位和它所蕴含的学术视野。从书名可以看出,它承载着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使命,旨在将古代的经典以现代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翻译”,更是一种深度的“阐释”与“再构建”。我特别留意了它在选篇上的考量,每一篇目似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既涵盖了核心的代表性作品,又兼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脉络和风格演变,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立体的知识图谱。这种编纂的用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那位伟大思想家/作家的精神轨迹和学术贡献。它仿佛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遥远的古代智慧与我们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让那些沉睡在故纸堆里的思想,重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引导我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反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的那种略带古朴感的纸张材质,触感温润,搭配上素雅的字体排版,立刻就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我特地挑选了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慢慢摩挲着书的边角,那种纸张特有的纤维感和墨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仿佛把我瞬间拉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讲究,不反光,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书脊处理得平整而坚固,看着就让人觉得这绝对是一本可以长久珍藏的精品。更值得一提的是,丛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统一,每一本都散发着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文人雅致的气质,这对于我这种注重阅读体验的人来说,无疑是加分项。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从外到内,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用心,这种对品质的坚持,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抱有敬意的读者,我非常看重这类丛书在学术严谨性与普及性之间所找到的微妙平衡点。这本书在保持对原著精神内核忠实的前提下,所采用的译注语言风格,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平衡感——它既不过于晦涩僵硬,避免疏远普通读者,也绝不矫揉造作或过度“现代化”,从而损害原著的文化原貌。译者在处理那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概念和意象时,往往会辅以精炼而恰当的现代学术术语进行阐释,使得我们不必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也能准确把握其深层含义。这种恰到好处的“翻译尺度”,使得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严肃学习的参考资料,也足以成为普通人文爱好者拓展知识边界的优秀读物。它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经典阅读的高墙,让中华文明的瑰宝得以在更广阔的群体中流传和发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