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年名校游览笔记 凤鸣锵锵 四川大学游览笔记
定价:38.00元
作者:党跃武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394822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还记得当年那个想上名校的梦想吗?名校成为青年学子追寻梦想的文化驿站,更是精英才俊熔铸品德的科学圣殿。百年名校游览笔记系列丛书之《凤鸣锵锵.四川大学游览笔记》带你走进名校,领略这里的青砖红瓦、故人旧事和风物画景,重新找寻青春的记忆。
内容提要
《凤鸣锵锵 四川大学游览笔记》由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党跃武主编,全书以游客的视角系统地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对三大校区的介绍,让读者在如画的校园风景中,了解校园的历史文化及其背后的故事。全书不仅图文并茂,而且穿插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增强了可读性。本书是一本介绍川大的人文旅游读物。
目录
导言
望江校区
006 桓桓熊罴起西土 锵锵凤鸣叶东鲁
007 世纪藏珍,薪火永传|博物馆.自然博物馆
012 独占灵源上头|文理图书馆.泓文楼
021 此两年工作殿吾五十年之生命|校史展览馆.化学馆.物理馆
026 回不去的青春记忆|听荷池.达理楼
030 覆地翻天留正气|革命烈士纪念碑亭
034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银杏道.快活林.天使林
038 年轻就是我们的梦想|诚壹楼
041 刻成掌心的纹路|文华大道.培根路
047启夕秀于未振|启秀楼.鸿隽楼.工学图书馆
051行胜于言|健行楼.智行楼
054 敢为天下先|明德楼.正行楼.乐行楼
华西校区
062 扬马杜宇魂 中西合璧粲黉门
063 从历史之门进入华西坝|华西协合大学门楼
066 洋教授与现代科学|合德堂
070 血色中的奉献|育德堂
072 华西坝的心脏|怀德堂
078 关于爱的故事|懿德堂
080 城市的文化地标|钟楼
083 流亡的背影|万德堂
086 科学的殿堂|嘉德堂
089 欧风美雨中的金枝玉叶|女生院
093西部中国的历史温度|懋德堂
096 洋学堂的中国风|稚德堂
100 传教士在这里学四川话|志德堂
103 医学教育的伊甸园|启德堂
106 抗战催生的医学城堡|华西医院老楼
江安校区
112 褐拥紫茸迎晓日 酒翻红浪醉春风
113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历史文化长廊.知识广场
116 此情可待成追忆|长桥.青春广场
121 幽流读书堂|明远湖.不高山
125 四川大学大事年表
编后记
作者介绍
党跃武,男,1967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毕业,理学硕士。从1991年4月至今,在四川大学任教,现任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公共理学院教授。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册子,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那个书脊上的烫金字就透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我是在一个初秋的午后,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才翻开这本《百年名校游览笔记》的。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游览笔记”类的书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总觉得无非是些到此一游的流水账,配上几张略显平庸的照片。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了校园的亭台楼阁,而是像一位老学究,带着你穿梭于那些斑驳的红墙黛瓦之间,娓娓道来每一块青石板下埋藏的故事。那种感觉,就像是亲耳聆听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用他那带着岁月沉淀的嗓音,向你讲述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探索真理的先贤们。文字的功力极深,那种对历史细节的捕捉,对人文气息的渲染,让人仿佛能闻到老图书馆里樟脑球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它不仅仅是记录了一次游览,更像是一场精神的洗礼,让人对“大学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拿到书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里面究竟记录了哪些地方的见闻,毕竟“凤鸣锵锵”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昂扬向上的气势。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精妙的手绘插图,线条流畅而又不失细节的精准,将建筑的结构美和周围环境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描绘着老校门的照片,光影的处理极其到位,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雕花门楣上的那种温度。但最让我震撼的,还是作者对于校园文化脉络的梳理。他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光鲜亮丽,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低调的学术传统和不为人知的轶闻趣事。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看笔记,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度访谈。作者的文笔灵动多变,时而慷慨激昂,抒发对教育理想的赞美;时而又陷入沉思,探讨现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坚守。这种丰富的层次感,让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和回味。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印象深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蕴含的那种对“传承”的深刻理解。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精神遗产”的编年史。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他不仅仅记录了建筑的物理形态,更重要的是捕捉到了潜藏在校园文化深处的那些无形的力量——那些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学术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阅读过程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这些百年学府那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和热忱。他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描绘了这些知识殿堂如何在一个个时代洪流中屹立不倒,不断自我革新。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心中的感觉,不是对某个景点的留恋,而是对那些扎根于土地、支撑起民族未来的知识脊梁,油然而生的一种崇敬之情。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并推荐给所有对教育和历史有兴趣的人的佳作。
评分坦白讲,我平时很少阅读这类题材的作品,总觉得有些严肃有余,趣味不足。但这本《百年名校游览笔记》却是个例外。它拥有着学者般的严谨,却丝毫没有学究气的沉闷。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看似枯燥的校史和建筑信息,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比如,书中对某个标志性雕塑的解读,并非仅仅停留在艺术层面,而是挖掘了其背后所代表的校风传承和价值取向。文字中不时穿插着一些幽默风趣的自嘲和对当下现象的敏锐洞察,让整个阅读过程轻松愉快,毫无压力。这种将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的平衡感,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它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朋友,带着你轻松地逛校园,同时还不忘在你耳边悄悄分享那些只有“内部人士”才知道的精彩内幕。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沉浸感”。我是一个对历史和建筑有偏爱的人,但由于地理限制,很多著名的学府都只能望洋兴叹。然而,这本书却像一台精密的时光机,把我瞬间带到了那些我梦寐以求的校园深处。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他不是生硬地介绍“这里是XX楼,建于哪一年”,而是将这些信息巧妙地融入到个人的观察和感悟之中。比如,他描述某栋教学楼时,会先从它外墙上那被无数次风雨侵蚀的痕迹写起,然后引出当年在这里求学的某位大师如何克服艰辛,完成了某项开创性的研究。这种将“物”与“人”、“历史”与“精神”紧密捆绑的叙事策略,极大地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到那些关于学术探索的片段,我的内心总会燃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重新拿起书本,去追寻那些未竟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