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8包邮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

满28包邮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户外探险》杂志 著
图书标签:
  • 自驾游
  • 旅行
  • 地理
  • 中国地理
  • 线路攻略
  • 小众路线
  • 公路旅行
  • 探险
  • 户外
  • 包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梅凯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7054
商品编码:3004052250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

定价:49.80元

作者:《户外探险》杂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54070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0年沉淀,20条不平凡路线。精华路书,集结出版。打开户外自驾人的梦想清单,发现秘境中国。《户外探险》杂志知名旅行作家和专业摄影师联合打造的旅行图文精品。四色全彩高档纯质纸印刷,呈现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20条绝美隐秘自驾路线。丙察察、独龙江、墨脱、洛克之旅、加榜梯田、珠穆朗玛、喜马拉雅山南、贡嘎、追寻格萨尔王、藏地纵穿青海至四川、阿里大北线S301、甘南扎尕那、都兰、三江源、伊犁河谷、北疆、沙雅、阿尔金、将军戈壁、罗布泊。所有你想要去的,正要去的,去过还想再去的,就在这里。

内容提要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线路》由知名的户外生活杂志《户外探险》的知名旅行作家和专业摄影师联合打造,集合10年沉淀,精选20条少有人走的绝美自驾路线,带领自驾旅行者深入中国腹地,探索鲜为人知的秘境风光。

目录


目录

003 神秘的滇藏通道 自驾穿越丙察察

013 隐秘的莲花圣地西行漫记之墨脱

023 秘境独龙江

031 重返洛克之旅

041 探秘加榜梯田胜地

051 寻梦珠峰大本营自驾

061 喜马拉雅秘境山南大环线自驾

071 膜拜蜀山贡嘎环线自驾

079 追寻格萨尔王的神迹

091 行近藏地青海至四川藏地纵穿

103阿里大北线“一错再错”的旅程

121 越岭跨原触甘南

129 探秘柴达木之挺进都兰

139 雨季纵穿三江源头

149 纵情花海新疆伊犁河谷自驾之旅

157 天山之翼自驾北疆探寻欧洲鸟系

167 遗世瑰丽自驾沙雅胡杨林

177 阳光下的苦旅自驾新疆阿尔金

195 大戈壁情思

209 在库鲁克塔格那边







作者介绍


《户外探险》杂志 《户外探险》是知名的以介绍户外休闲生活为主的实用指南杂志,内容以户外活动、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险三部分为主,并于2015年建立“金犀牛户外系列丛书”图书品牌。 金犀牛户外系列丛书简介 户外犀牛平和而不轻言征服,但坚定执著,不轻言放弃,代表着那些为深爱的户外默默坚持与付出的普通人。自然界中各种犀牛濒临灭绝,真正富有探险和创新精神的人,如犀牛一般稀少。《金犀牛户外系列丛书》涉及徒步、骑行、登山、跑步、自驾各个户外类别,从中我们能够体验到自然、本色的生活方式,和自由生活的轨迹。

文摘














序言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 探寻未知,释放自由——这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中国自驾之旅。 厌倦了人山人海的著名景点?渴望触碰那片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感受纯粹的当地风情?《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将带您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远离喧嚣,深入中国腹地,发掘那些隐藏在地图角落里、鲜为人知的绝美之地。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旅游指南,而是一份诚意满满的行者秘籍。我们深入中国大地,历时数载,采访了无数热爱旅行、熟悉当地的探险者、摄影师以及原住民,搜集整理了20条精心挑选的、极具挑战性却又风光无限的自驾路线。这些路线,绝大多数未被商业化侵蚀,保留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和最淳朴的人文气息,等待着那些敢于探索、勇于发现的灵魂。 这不是一次跟团游,而是您与自由的对话。 在这本厚重的手中,您将获得: 一、 深度解析的20条隐秘路线: 每一条路线都经过严谨的考量,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路况条件到沿途的亮点,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我们不仅仅提供目的地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我们揭示了抵达它们的“方法”和“乐趣”。 穿越高山峡谷的脊梁: 想象一下,您的座驾在险峻的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两侧是陡峭的山崖和深不见底的峡谷。本书将带您领略川藏高原的壮丽,探访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秘境,例如,一条鲜为人知的滇西北横断山脉的“丙察察”之外的另一条穿越路线,感受在云端之上驾驶的震撼;或者是一条深入秦岭腹地的路线,那里隐藏着古老的村落和被遗忘的寺庙,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低语。 驰骋在无垠的草原与荒漠: 当视野豁然开朗,目之所及是无边无际的绿色或者金黄,那种自由的感觉无与伦比。本书将为您推荐几条在内蒙古、新疆或青海的深度草原穿越路线,避开热门的呼伦贝尔,去探索更偏远的牧区,体验牧民的生活,甚至有机会参与一场真正的牧民活动。对于热爱荒漠的旅行者,我们也有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路线,感受极致的荒凉与生命的力量。 寻访水乡的柔情与静谧: 抛开江南水乡的拥挤,我们为您发掘那些藏在江浙、安徽、福建等地的“未被发现”的水乡古镇。这些地方,流水依旧,青石板路依然古朴,但少了熙攘的游客,多了宁静的生活气息。您可以驾驶着车,穿梭于小桥流水之间,感受时光在这里仿佛凝固。 探索喀斯特的奇幻地貌: 中国的喀斯特地貌独步世界,但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除了耳熟能详的景点,还有无数隐藏在山林间的奇特溶洞、天坑和石林。本书将为您规划几条深入这些地区的路线,让您在驾驶中,一步步揭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海岸线的低语与野趣: 许多人想到海岸线,首先想到的是三亚或厦门。但本书将带您探索那些尚未被过度开发的海岸线,例如,辽宁丹东海岸的军事遗迹与海岛风光;或者是一些南方沿海省份,隐藏在渔村和礁石间的绝美海湾,您可以停下车,在无人海滩上享受一份私密的宁静。 二、 详实可行的出行攻略: 我们深知,探索未知并非易事。因此,本书的实用性是我们的首要考量。 车辆选择与准备: 针对不同的路况,我们会给出明确的车辆建议,从四驱越野车的性能需求,到普通轿车的可行性分析。同时,提供详细的车辆检查清单和应急维修指南,让您对爱车的状态心中有数。 行程规划与时间安排: 每条路线都给出了建议的行程天数,并考虑到路况和休息需求,提供合理的日均驾驶里程。我们还会提及不同季节的最佳出行时间,以及可能遇到的天气变化。 住宿与餐饮: 在这些少有人走的路线上,星级酒店是奢望。本书将为您推荐沿途可能遇到的特色民宿、当地家庭旅馆,甚至是露营的绝佳地点。同时,我们也会介绍当地的特色美食,让您的味蕾也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导航与通讯: 许多隐秘之地信号微弱,甚至没有导航覆盖。我们将提供离线地图的建议、GPS设备的使用技巧,以及一些经验性的路线指引方法,帮助您在任何环境下都不迷失方向。 安全须知与应急预案: 探索未知,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本书将详细列出每条路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例如,高原反应、野生动物、极端天气、道路塌方等,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紧急联系方式。 三、 触动心灵的人文关怀: 比风景本身更动人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与原住民的深度交流: 我们鼓励您在旅途中放慢脚步,与当地淳朴的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古老的传说。本书会提供一些破冰和沟通的建议,帮助您建立真诚的连接。 记录与传承: 每一个隐秘之地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故事。我们鼓励您用文字、摄影或视频记录下您的发现,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当地的环境和文化,为后来的旅行者留下宝贵的参考。 尊重与保护: 探索隐秘之地,并非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理解和尊重。本书将强调负责任的旅行理念,倡导“不留痕迹”的原则,保护那些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发现隐秘之地:20条中国境内少有人走的自驾路线》是一份邀请函,邀请您告别千篇一律的旅游模式,开启一段属于您自己的、充满惊喜与发现的中国探索之旅。 在这里,您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而是一个深入体验的行者。您将亲眼见证壮丽的自然奇观,亲耳聆听古老的民族歌谣,亲手触摸被时光遗忘的文明。您将挑战自我,拓宽视野,找回内心深处的自由与宁静。 无论您是资深的自驾爱好者,还是对探险充满渴望的新手,《发现隐秘之地》都将是您探索中国未知之美的最佳伙伴。 准备好您的行囊,发动您的引擎,让我们一同出发,去发现那些藏在地图之外的,真正属于中国的风景!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实用性的读者,过去对那些过于抒情或主观性太强的旅行文学不太感冒。但这本书却成功地在“实用参考”和“个人叙事”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尽管它确实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行车建议,比如某个季节穿越某地可能遇到的天气挑战,但这些信息总是巧妙地融入到一种强烈的个人体验流中。作者描述的那些路线,似乎都是经过了反复验证的,不是那种“心血来潮”的探险。我尤其注意到,作者在提到某个“隐秘之地”时,会非常谨慎地给出指引,往往是“在某棵特别的白杨树旁右转”而非精确的坐标,这既保持了该地的“隐秘”特质,也显示出作者对后来者的尊重和引导的克制。这种分寸拿捏得极好,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被邀请进入一个私密圈子的兴奋,又不会有被过度“剧透”的索然无味。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它似乎在挑战我们对“中国版图”的既有认知。我们习惯于从大江大河、著名山脉的角度去理解这片土地,而作者的视角却极其微观和垂直。他/她似乎对那些位于省界交汇处、地图上被忽略的“几何盲区”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对照着已知的地理知识,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些“隐秘”的走向。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获取信息,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寻宝游戏”。作者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内敛和精准的,很少有夸张的形容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确的描摹,比如对光线穿过峡谷的角度、岩石表面苔藓的颜色深浅的描述,都带着一种近乎科学家的严谨。这使得即便是那些最偏远、最“少有人走”的路线,读起来也让人感到踏实和可靠,仿佛作者本人就坐在副驾驶座上,低声告诉你下一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复杂地形。

评分

读完这册关于中国境内自驾路线的文字,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于“慢行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践行。现在市面上很多自驾书籍,总是在强调效率和打卡,恨不得用最短时间覆盖最多的景点。但这本作品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它推崇的是那种“失联”的美学——故意将手机信号可能中断的区域视为一种补偿,而不是缺陷。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某些路段时,那种近乎哲学的思考,比如对时间流逝在不同地域的感知差异。他/她似乎在引导读者,将注意力从“我去了哪里”转移到“我成为了谁”。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戈壁滩上干燥的尘土味,听到高原上风声穿过山谷的呼啸,那是一种非常立体的感官体验。它不是教你如何避开拥堵,而是鼓励你去拥抱那些“不确定性”,将每一次意外的迷路都看作是与未知领土进行深度对话的机会。

评分

这趟旅程的灵魂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沿途那些被主流地图软件忽略的细微之处。我一直对那些“人迹罕至”的说法抱持着一种警惕,毕竟“少有人走”往往伴随着补给困难和路况未卜的风险。然而,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是它对于那种“发现感”的细腻捕捉。它没有用宏大的辞藻去描绘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壮丽景色,而是着重笔墨刻画了那些路边小镇的市井气息,比如清晨集市上摊贩的叫卖声,或者某个不知名村庄里老旧木门上斑驳的油漆。作者似乎花了大量时间,耐心地等待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它们凝练成文字。我能想象他/她是如何在颠簸的车厢里,透过蒙尘的车窗,观察着窗外光影的变化,那种近乎沉浸式的体验,让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旅行手札,而非一本刻板的指南。那种捕捉到的“隐秘”感,与其说是地理上的偏僻,不如说是人文情境上的独特和鲜活,让人读完后,立刻想重新规划自己的路线,去寻找那些只属于自己的“角落”。

评分

与其他侧重于车辆性能和路况评分的工具书不同,这本书的笔触显得格外富有文学性,甚至带有一丝怀旧的色彩。它更像是对逝去时光的一种追溯,而不是对未来旅程的规划蓝图。作者在描述那些“少有人走”的路线时,往往会插入一些关于当地历史的碎片信息,或者是一些民间传说,这些元素让原本可能略显单调的地理描述变得饱满而有层次。例如,在讲述某段穿越秦岭的支线时,作者并没有过多纠结于海拔高度或坡度,反而花笔墨描绘了路边一座被藤蔓覆盖的石桥,以及桥下溪水潺潺的声音,并将其与某个古代诗人的意境联系起来。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记忆交织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让人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路”,更是关于“记忆”和“情感”的载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