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导游服务典型案例与解析
定价:25.00元
作者:陶汉军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637270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旅行生活篇
(一)住宿
01导游员竟带团去了三家“如家”饭店
02客人被绊倒了,应该向饭店索赔吗
03游客要求不与客人继续同住
04住房不达标
05客人想住单间,应该交付房差吗
06设法让老弱残孕乘坐火车的下铺
07观看成人电影引起的风波
08提前退房引起的麻烦
(二)饮食
09千方百计让游客吃好
10排队等候用餐
11一盘螃蟹引发的风波
12因食用小摊水果而导致集体中毒
13回市区用餐造成误机后果
14早餐未吃饱引发的思考
(三)旅行游览
15导游员手机没电,游客掉队联系不上
16登机在即,客人未到
17空中管制导致旅游团延迟抵达
18入境旅游团人数减少了,怎么办
19行程更改引起的风波
20飞机晚点,领队不作为游客不满
21帮助游客提行李反遭投诉
22领队未开手机吗
23惊心动魄的北极之旅
24领队带团出境,却未进入角色
25如何应对游客的刁难
26丢了两名小游客
27导游员忘记归还客人身份证带来的麻烦
28领队发现异常早处理,游客归队一个不少
29导游员应该受委屈吗
30领队不得私自在出发前向游客索要小费
31在答复境外游客问询时要注意“内外有别”
32如何面对境外领队的指责
33 计划的航班被取消后
34末站送团离境
(四)购物
35玉马摔碎了
36游客对多次购物不予理睬
37购买珠宝时应阅读鉴定证书
38购买玉器引发的风波
39 以假充真的画作
导游讲解篇
40在石宝寨“碰壁”
41一次尴尬的导游讲解
42科技数据讲解有原则
43第七世喇嘛长生禄位牌的讲解
44爱“插嘴”的外国领队
……
个别要求篇
意外事故篇
法规篇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我特别喜欢它叙事的方式,娓娓道来,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着那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故事。作者在描绘场景时,用词极其考究,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让人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地的气候、人文氛围,甚至是空气中弥漫的味道。比如,书中描述某个古镇的清晨,那薄雾缭绕,伴随着远处传来的早市喧嚣,那种宁静与生动并存的画面感,简直让人心驰神往。而且,这些案例的选择非常巧妙,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事件记录,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交流。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真的置身于那个情境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让阅读体验变得极其深刻和立体。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引导读者去思考人性、理解多元文化,并从中汲取面对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的智慧。我对作者这种细腻入微的观察力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深感佩服,这种书读完后留下的回味是悠长而隽永的,让人忍不住想再翻开重温。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来看,这本书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疲劳,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案例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信息密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每一页的内容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图表、关键概念提炼、以及案例回顾,穿插得十分自然。我发现它不像一些专业书籍那样,动辄就抛出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非常贴近行业实际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管理理念。比如,它解释“风险预判模型”时,不是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用一个连锁反应的例子来形象说明,让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要点。这种“去术语化”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非科班出身的人也能迅速掌握精髓。对于我们这些希望快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人来说,这种高效、直观的呈现方式简直是福音,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它对“人”的刻画入木三分。服务行业,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艺术,而这本书成功地捕捉到了这种互动中那些转瞬即逝的微表情和潜台词。我以前总觉得,做好服务无非就是流程规范、技术到位,但读了这本书,才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那些真正精彩的案例里,往往是服务提供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情绪的微妙变化,提前做出了超出预期的响应。例如,书中描述了一次在极端天气下,服务人员如何通过细微的动作——比如递上热水时多加了一块毛巾,或者在顾客抱怨前主动提供备用方案——成功地将一次潜在的负面体验,转化为了高度的忠诚度。这种对“同理心”实践层面的探讨,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在日常交流中,是不是总是过于关注“我”的流程,而忽略了对方当下的真实感受。这本书就像一个高明的导师,用别人的故事,教会我如何真正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更像是一种“情商重塑”的体验。它不谈空泛的道德高地,而是聚焦于那些在巨大压力下,必须做出快速、得体反应的瞬间。我尤其关注了其中关于“危机公关与客户修复”的那几个章节,里面的处理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作者并没有美化处理过程,而是坦诚地展示了服务方在最初可能犯下的错误,以及后续如何一步步通过真诚的沟通、透明的信息披露和有力的补救措施,来重建信任链条。这种对“不完美”的接纳和对“修复过程”的强调,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在现代社会,没有人能保证零失误,关键在于失误发生后,你展现出的专业度和责任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提供优质服务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复杂人性互动中保持正直与专业操守的实用手册。读完之后,感觉自己面对突发情况时,内心多了一份沉稳和从容,这是任何单纯的技术手册都无法给予的宝贵财富。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巧妙地将案例穿插在某种逻辑主线下,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尤其欣赏它对“灰色地带”的处理方式。现实中的服务场景,往往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充满了各种制约因素和多方利益的权衡。这本书没有给出标准化的、一刀切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框架,鼓励读者自己去构建判断体系。比如,在处理一起关于历史遗迹保护与游客体验冲突的案例时,作者从法律边界、文化责任、商业可行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让读者明白,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往往是动态平衡的结果,而非静态的完美。这种深入骨髓的思辨性训练,对于任何希望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信息不完全、情绪高涨的环境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条分缕析地找到最优解。读完后,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打磨”了一番,变得更加敏锐和周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