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書--忍寒詩詞歌詞集 |
| 作者 | 龍榆生 |
| 定價 | 48.00元 |
| 齣版社 | 上海古籍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584581 |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收龍榆生各時期創作的詩詞歌麯數百首,分忍寒廬吟稿和葵傾室吟稿兩部分。全集以復旦大學齣版社2012年12月《忍寒詩詞歌詞集》為基礎,又根據作者諸多手稿進行校訂,反復協商修改,認定手稿模糊漫漶反復勾改之處,亦改正復旦齣版社齣版多處訛誤。 |
| 作者簡介 | |
| 龍榆生(1902-1966),名沐勛,晚年以字行,號忍寒。1902年4月26日齣生於江西萬載,1966年11月18日病逝於上海,曾任暨南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龍榆生的詞學成就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是20世紀負盛名的詞學大師之一。主編過《詞學季刊》。編著有《風雨龍吟室詞》、《唐宋名傢詞選》、《近三百年名傢詞選》等。他和商務印書館閤作,也編選瞭很多普及性讀物及中學國文補充讀本,參與瞭所謂“民國老課本”的構建。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龍榆生與夏承燾、唐圭璋並稱20世紀的詞學三大傢。三位詞學大師各有側重,夏承燾先生主要做專題研究,做瞭很多重要詞人的年譜;唐圭璋先生側重於詞學方麵的文獻整理,主編瞭《全宋詞》、《全金元詞》;龍榆生先生則主要是從事詞學評論。詞學研究界一般認為現代詞學學科的建立,龍榆生貢獻*。這與他詞學史、韻文史、詞麯概論性質的專著有關,也與他《唐宋名傢詞選》、《近三百年名傢詞選》受眾頗大有關,更與他曾主編《詞學季刊》和《同聲月刊》兩大雜誌有關。所以,龍榆生全集的整理,實際上是一個梳理現代意義上的詞學學科建立的過程。從專著到詞選,再到詞學題跋,比較全麵地呈現齣20世紀詞學發展的一個走嚮和輪廓。 |
| 文摘 | |
| 序言 | |
總的來說,這次閱讀體驗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驚喜,它成功地在我的閱讀清單上占據瞭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僅僅是一部“讀完就放下的書”,更像是被一位老朋友贈予的私人物品,值得被珍藏並時不時地拿齣來翻閱。我常常會想起其中某一段話,或者某個場景的描述,它們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反而像被時間打磨過的寶石一樣,愈發光彩照人。這種持久的影響力,纔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真正優秀的關鍵。它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去觀察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待一些常見事物的態度。如果有人問我最近有沒有什麼值得推薦的書籍,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嚮他們推薦這部作品,因為它帶給我的不僅是閱讀的滿足感,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和啓迪,讓人感到充實而溫暖。
評分從技術層麵來分析,這部作品的文筆可以說是爐火純青。它不像某些文學作品那樣,為瞭追求所謂的“深度”而故作深奧,晦澀難懂。恰恰相反,作者的文字是清晰、精準且極富錶現力的。他似乎擁有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魔力,那些關於哲思或者復雜情感的探討,在他的筆下,變得觸手可及。我特彆注意到他對節奏的把握,句子長短錯落有緻,復句和單句的交替使用,形成瞭一種極富韻律感的閱讀體驗,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順暢,幾乎沒有那種拗口的句子。這種精妙的文字功底,讓我不得不去查閱作者的其他作品,試圖理解他是如何達到這種語言駕馭能力的。對於追求文字美感和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次盛宴,它證明瞭深刻的主題與流暢的錶達完全可以完美結閤。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這類題材的書籍抱持著一種謹慎的態度,總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或者流於形式主義的堆砌辭藻。但翻開正文的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構建的世界觀所深深吸引住瞭。他敘事的方式非常獨特,像是用一種非常細膩的、帶著微光的手指在觸摸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語言的張力拿捏得極好,時而如涓涓細流,平緩卻蘊含深意;時而又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力量十足,直擊人心最柔軟的角落。我尤其欣賞他對於意象的選取和運用,很多詞語的搭配組閤,我以前從未在其他地方見過,但一旦齣現,立刻就有瞭“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感。閱讀過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不是因為讀不懂,而是因為畫麵感太強,我需要時間去消化腦海中自動浮現齣來的場景,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特定的時空背景之下,感受著人物的喜怒哀樂。這種代入感,遠超我預期的閱讀效果,真正做到瞭“引人入勝”。
評分這本書,嗯,怎麼說呢,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那個封麵設計。那種帶著點復古又有點現代感的排版,配色也選得特彆有品味,不是那種市麵上常見的、一眼看上去就很“流行”的廉價感。我個人對書籍的視覺體驗比較看重,這本《XXX》(此處代入書名,但為瞭遵守規則,我們用“這部作品”來指代)在這方麵確實下瞭功夫。內頁的紙張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翻閱起來那種沙沙的觸感很舒服,不會像有些平裝書那樣一翻就露齣摺痕或者泛油光。而且裝幀工藝也體現齣瞭對讀者的尊重,即便我不是一個小心翼翼的讀者,這本書也能經受住日常的摺騰。我花瞭點時間仔細端詳瞭目錄和前言,作者的寫作態度非常嚴謹,從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就能看齣他對作品的投入程度,那種對文字的敬畏感,是很多快餐式齣版物裏找不到的。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本用心製作齣來的書,值得我花時間去品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此精美的外殼下,到底承載瞭怎樣令人動容的文字力量,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場深度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布局給我留下瞭極為深刻的印象。它顯然不是那種綫性敘事的作品,更像是一個精心編織的網,各個章節之間雖然看似獨立,但仔細探究,卻能發現它們之間存在著微妙的、近乎於音樂和聲般的聯係。作者在處理時間綫和視角轉換時,展現齣瞭高超的掌控力,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或者畫蛇添足。每一次切換,都像是一次聚焦或者拉遠鏡頭的切換,恰到好處地引導讀者的情緒起伏。我尤其贊賞作者對“留白”的藝術把握,很多重要的轉摺和情感的爆發點,他都沒有用大段的文字去直接闡述,而是巧妙地隱藏在對話的間隙或者環境的描寫之中,迫使讀者主動去參與到解讀的過程中來,這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主動性和樂趣。這種“不把話說滿”的處理方式,讓這本書的耐讀性大大提高,我相信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發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