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做个不生气的好妈妈
定价:39.80元
作者:孙雅莉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1222925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让孩子害怕你,你就输了!真正好的教育,不吼、不打、不骂、不生气,用好方法改变孩子的性格和习惯,才能好妈做法!读懂自己的孩子,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和孩子一起成长!57个核心方法,让孩子远离叛逆和对抗,改变马上看得见!
内容提要
好的教育没有那么累,不吼不骂一样有效果!
做个不生气的妈妈,不让坏情绪伤害到孩子;做个会沟通的妈妈,与孩子的内心保持畅通;做个懂方法的妈妈,让孩子保持向上的努力;做个懂爱的妈妈,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你是孩子的母亲,你的角色对于孩子来说是无可替代的,你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你必须学会做一个好妈妈。
成为一个好妈标准之一,就是要学会控制你的脾气,不要让负能量损坏你和孩子的关系,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你要学会如何与孩子一起成长,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孩子,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并成功地长大。
目录
|章| 谁的童年不犯错? 001
1 让孩子害怕你,你就失败了 002
2 不要对孩子随便发脾气 005
3 你不应该成为孩子的“指挥官” 008
4 带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 011
5 谁的童年不犯错? 014
6 妈妈脾气差,孩子就爱生病 017
7 性格好的孩子,家庭环境也不会差 020
|第二章| 你真的读懂孩子了吗? 023
1 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有原因024
2 读懂自己的孩子 027
3 接纳孩子的不 030
4 你不认可的事,孩子可能会觉得有趣 033
5 孩子接触什么,就会模仿什么 036
6 你期望的事,未必孩子都能做到 039
7 孩子年龄越大,想法越多042
8 叛逆期的躁动在所难免 045
9 孩子的天职是成长,不是考试 048
10 再忙,也要分一些精力给孩子052
|第三章| 为何孩子闷在心里不想说? 055
1 永远不要低估语言对孩子的影响 056
2 越沟通,孩子越会把你当朋友 059
3 鼓励孩子说出想法 062
4 亲密的动作能增进感情 065
5 接受孩子的感受,做个好听众 068
6 努力让自己成为有趣的妈妈 071
7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075
|第四章| 不生气,不等于纵容孩子 077
1 打骂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078
2 不发脾气不代表不管孩子081
3 严肃地告诉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083
4 表达你对他(她)的期望和立场 086
5 给孩子选择弥补错误的机会 088
6 尽可能地提供选择给他(她) 091
7 鼓励孩子采取行动 094
8 为避免下次犯错,立下约定 097
|第五章| 孩子学不学,其实全看你 101
1 你是乐于阅读和学习的妈妈吗? 102
2 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105
3 孩子也需要“心灵鸡汤”108
4 很多学习都是从生活开始的 111
5 帮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113
6 奖励给得太多,味道就变了 116
7 让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119
8 师生关系不融洽,也会影响学习 122
|第六章|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127
1 自尊和自信,是孩子一生的保障 128
2 多关注孩子的“闪光点”132
3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134
4 你的每一次赞美都很重要137
5 肯定孩子的每次努力,即使他(她)并没有成功 140
6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给他(她)温暖143
7 不要动不动就夸别人的孩子 146
8 借助别人的话来夸奖自己的孩子 148
9 把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150
|第七章|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153
1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154
2 把好的价值观传递给孩子156
3 或许你有点舍不得孩子告别依赖 158
4 孩子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有怎样的人生162
5 不溺爱、不盲爱、不狭隘165
6 让孩子成为幸福家庭的共建者 167
作者介绍
孙雅莉,知名家庭教育专家,曾在公立学校任职多年,后担任知名教育机构的家庭亲子关系辅导顾问,在亲子关系、教育心理、学习技能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曾帮助成千上万的家庭重建亲子关系,颇受家长和孩子的好评。
文摘
序言
评价二: 读《做个不生气的好妈妈》的过程,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我原以为这本书会提供一些立竿见影的“技巧”,比如怎么快速安抚哭闹的孩子,怎么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而,它所提供的远不止于此。这本书更多的是在“治本”而非“治标”。它深入剖析了情绪的来源,不仅仅是来自孩子,更重要的是来自我们自己内心的期待、过去的经历以及对“完美妈妈”的执念。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带领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反思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在潜意识中塑造了我现在的育儿模式。我惊讶地发现,很多时候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我害怕孩子成为“不像我期望的那样”,害怕他辜负了我的培养,害怕他将来“不成功”。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往往会转化为对孩子的过度控制和焦虑,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情绪失控。书中的一些练习,比如情绪日记、感恩练习,虽然看似简单,但坚持下来,我真的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在悄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不生气”不是压抑情绪,而是理解情绪、接纳情绪,并找到健康的方式去疏导。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从一个“被动应对”的妈妈,转变为一个“主动觉察”的妈妈,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评分评价三: 在阅读《做个不生气的好妈妈》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可以这样”。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暴脾气”妈妈,孩子一有小动作,我就控制不住地吼叫,事后又无比后悔。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什么速成的“法宝”,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作者非常细致地讲解了“愤怒的三角”,即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我开始理解,很多时候,我之所以愤怒,并不是孩子惹我生气,而是我脑海中自动冒出来的负面想法,比如“他怎么这么笨”、“他就是故意跟我作对”。这些想法直接触发了我的负面情绪,然后我就变成了那个“不好的妈妈”。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情绪刹车”。当感觉到愤怒的苗头出现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冲动地爆发,而是尝试停顿一下,深呼吸,然后重新审视我的想法。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但每一次成功地“刹车”,都让我对自己的控制力增加了信心。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积极沟通”的部分,它教我如何用平静、尊重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如何倾听他的想法,即使是在他犯错的时候。这种转变,不仅让我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好,也让我自己成为了一个更快乐、更自信的母亲。
评分评价四: 《做个不生气的好妈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不像一些育儿书那样,仅仅停留在表面,教你一些“术”的层面,而是触及到了“道”的根本。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心理学、脑科学的一些原理融入到育儿的实践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会有某些行为,以及为什么我们作为父母会产生某些情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共情”的论述。我以前总是习惯于直接否定孩子的情绪,比如“别哭了,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而这本书告诉我,应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然后再去引导。这个转变让我大开眼界。当我开始尝试用共情的方式去回应孩子时,我发现孩子反而更容易被安抚,也更愿意听我说话。书中还强调了父母的自我关怀的重要性。我以前总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自己完全忽略掉,结果身心俱疲,自然就容易情绪失控。这本书提醒我,一个不生气的妈妈,首先是一个懂得爱自己、照顾自己的妈妈。她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当我开始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去做一些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时,我发现我对待孩子的方式也随之改变了,更有耐心,也更少抱怨。
评分评价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处于情绪的崩溃边缘。孩子最近进入了一个“为什么”和“不”的阶段,每天的家务加上孩子的无理取闹,让我觉得自己的耐心一点点被消磨殆尽。这本书的名字《做个不生气的好妈妈》简直像一道曙光,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并没有直接灌输“你应该怎么做”的理论,而是从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切入。作者用了大量的案例,描述了妈妈们在育儿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抓狂”时刻,比如孩子故意打翻东西,孩子不听话顶嘴,孩子拒绝吃饭等等。这些场景太熟悉了,熟悉到我甚至能在脑海里勾勒出自己的孩子在做同样事情时的样子。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孩子,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发现,很多时候,我的愤怒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大,而是因为我感觉失控,感觉自己的付出不被理解。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很温暖,充满了共情,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不是一本说教式的育儿书,更像是一位有经验的朋友,在你的耳边低语,告诉你如何看透事情的本质,如何从自己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好像卸下了一些包袱,不再那么苛求自己,也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挑战。
评分评价五: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育儿路上的“及时雨”。我常常感到自己陷入了“咆哮——内疚——再咆哮”的恶性循环,身心俱疲。翻开《做个不生气的好妈妈》,我立刻被它那种真实、不做作的风格吸引了。作者没有回避育儿的艰辛,而是坦诚地展示了作为妈妈的困境和挣扎,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之前一直在想,为什么我这么容易生气,是不是我本身就有问题。这本书却告诉我,生气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如何智慧地处理它。书中提供的“情绪调节工具箱”对我帮助很大。我学会了如何识别我愤怒的触发点,如何预警,以及如何在情绪爆发前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比如,当我觉得自己快要爆发时,我不再硬撑,而是会主动给自己暂停一下,去阳台透透气,或者听一首舒缓的音乐。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却能有效地打断愤怒的链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好妈妈”的定义。我曾经以为好妈妈就是要永远有耐心,永远不生气,永远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本书告诉我,一个不生气的妈妈,是一个能够自我觉察、自我成长、并且懂得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妈妈。她不完美,但她真实、有爱,并且愿意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力量,让我相信,我可以成为那个更平和、更智慧的妈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