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濂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政治正当性的概念结构
政治正当性问题的第一次提出
为什么需要政治正当性?
何谓政治正当性?
两次正当性危机
三重理论结构
四个结构性因素及本书基本结构
第二章 正当性与证成性: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阿伦特论正当性与证成性
概念上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可能
概念史上的论据
洛克传统中的正当性与证成性
补充说明: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关系
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的理论后果
小结
第三章 政治正当性/证成性:概念框架下的政治义务
义务与责任之辨
何谓政治义务?
政治义务的自愿主义因素
个人自我决断的重要性
第四章 政治义务的公平游戏解释
相互性原则
公平游戏理论的主要特点
公平游戏理论的困难
公共利益能够被主动接受吗?
第五章 政治义务的认可理论
恪守许诺的道德义务从何而来?
虚假的认可和真正的认可
洛克认可理论的问题
投票行为与默示认可
政治正当性与政治义务存在逻辑关联吗?
政治义务理论的限度
小结
第六章 再论正当性与证成性:洛克主义与康德主义之别
正义、正当性与证成性
罗尔斯论政治正当性
西蒙斯批评康德与罗尔斯
范式转换——从洛克主义到康德主义?
成员资格vs公民资格
程序正当性vs实质性正义
民主制国家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正当性与证成性吗?
第七章 通过审议走向共识
正当性与合法性
立宪主义与民主
审议民主与民主正当性
沟通理性具有独立性与优先性吗?
沟通行动的可能后果:了解、理解与共识
作为沟通行动补足概念的生活世界
语用学但不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提供理解现实的脚手架

在严肃的思考中获得直面复杂事态的勇气

「编辑推荐」

★ 公共声音之外,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作为学院知识分子,周濂老师以其思维的清晰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声音之一。他对现实问题能够做到如此清晰而深刻认识的来源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找到答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提供理解现实政治的脚手架。乔纳森·沃尔夫在《政治哲学》中开篇即说,政治哲学只需回答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以政治哲学的术语表达,前者涉及的是“正义”问题,后者涉及的就是“正当性”问题。本书从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出发,通过辨析政治哲学上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工具。

★ 在层层递进的论述中明确政治哲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围绕“正当性”与“证成性”,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作者援引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大卫·斯密茨、罗尔斯以及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理论的得与失,最后落脚于民主正当性问题,为理解现实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 论证的严密与分析的透彻,带我们由概念辨析去把握与此相关的现实。通过界定“正当性”与“证成性”“合法性” “政治义务”“政治责任”以及“正义”的关系,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晰的概念地图,便于我们澄清由于概念混乱导致的对相关现实的无视和无知。

★ 以理论的厚度赋予我们直面当今价值多元时代的勇气。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多元主义时代,面对多数人在各种问题上的独断论立场,了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掌握概念辨析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立场,更清醒地直面问题。

「内容简介」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进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进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严谨的政治哲学著作,是极好的思维训练方式。我们会前所未有地了解到:厘清一个概念,才是有效讨论的前提

评分

##看不懂。。

评分

##看不懂。。

评分

##看不懂。。

评分

##这种放弃或者贬抑“起源”“谱系”的进路,转而强调制度本身的“特性”“效益”与“实用”的视角转换,正是现代性最为突出的特性。如果说在正当性这个概念凝结的是“古老的就是好的”保守思想,那么在证成性这个概念凝结的则是“新鲜的就是进步的”现代精神。在一个以贬低和克服传统为己任、彻底面向未来的现代世界里,构成个体乃至社会的“同一性”的本质根据不再是它曾有的过去——无论是出身、血统还是起源,而是它业已成就的事业和即将拥有的将来。在周濂看来,这也正是为什么正当性概念在现代社会日趋衰微,逐渐消解、吸收进证成性概念的时代背景之所在。从政治正当性/证成性的区分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在政治义务/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融贯一致且线条清晰的概念地图。前者基于认可理论或者修正后的公平游戏解释,后者基于身份认同原则感恩原则

评分

##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存在两个结构性因素:一是客观面向,强调政治制度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符合某种外在于人的主观态度和政治制度本身的客观规范;二是主观面向,强调被统治者的意志表达。而在启蒙后,后者,即主观面向——被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成了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一方面,这标志着正当性的客观外在基础尤其是真理概念在政治领域的失势;另一方面,过度强调被统治者的主观意志,极有可能沦为政治制度为粉饰太平而任意涂抹的“道德口红”。正因真实民意难以完全伸张,另一种民主理论——审议民主理论应运而生。尽管审议民主理论只是“民主想象的继续展开”,但仍具理论价值。

评分

##是好的作品。不过因为是博士论文,还是需要有一点基础读会好读一点,比如哈贝马斯的部分就让我陷入尴尬的沉思了23333。然后作者“证成补足正当,(道德)责任补足(政治)义务”“百分百的正当性”戳中了我的笑点,从这点看起来作者还蛮狡黠的。

评分

##破除了绩效合法的证成性化约为正当性的迷信。

评分

##只能说浮光掠影地读了一遍,作者的一些具体入微的论证思路和政治哲学术语的考究还是有些艰深了。本书的核心是区分了政治哲学中的“正当性”和“证成性”问题。前者从发生的进路评价权力,追溯其来源和谱系,后者从目的的进路评价权力,关注了权力的效用和目的。由此出发梳理了政治义务和政治责任,正义、正当性和合法性之间的概念区分,从而区分了现代政治哲学中的洛克主义和康德主义的分途。最后几章关于哈贝马斯和审议民主的讨论充分折射了政治哲学的乌托邦性质。世界历史的沿革使读者对人性往往采取一种悲观的态度,政治哲学则力图从概念层面规范实践,并引导人们去反思所处的社会和世界,难能可贵。诚如作者所言,政治哲学确实无法替代现实的政治进程,但是作者在书末提出的直面复杂事态和接受人之有限性的勇气值得赞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