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雅梅(Amy McNair),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教授。1978年毕业于俄勒冈大学,获得艺术史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获得艺术史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1991年,南加州大学讲师;1992-1998年,堪萨斯大学助教;1998-2008,堪萨斯大学副教授;2008至今堪萨斯大学教授。
《龙门石窟供养人:中古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信仰、政治与资助》,是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教授对中古时期龙门石窟供养人的研究。书从政治、信仰与资助的角度来分析龙门石窟的供养人,也即是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中古社会及文化进行考察与研究,视角独特,资料翔实,是一部以域外视角观察中国传统社会的佳作,具有出版价值。
##在出版社经手了这部译作的初稿,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从艺术史的角度观察自北魏至盛唐期间,国家政治与宗教之间的互动,龙门石窟无疑是非常好的切入点。引进这本书也说明这本书将促进中文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讨论。和译者合作非常愉快。
评分 评分 评分##在石窟中刻画受惠人像的目的是直接将造像的功德回馈给受惠人的灵魂,信徒们希冀造像能够在末法时代让佛法得以流传。但供养人(功德主)们花费重金不仅仅是为了先辈的功德与个人的荣耀,还是为了博得俗世的名声与社会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这与厚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公开展示敬献给亡故父母的福祉来获得社会认可。以魏王李泰为例,他通过在宾阳南洞发愿捐造造像来表达对母亲长孙皇后的哀思,以此来彰显自身的孝道,为其夺嫡之争提供助力。诚如莫斯(Marcel Mauss)所言:“在任何社会中,礼物的本质是最终都要回馈给送礼者本人。” 但出版社属实拉胯,第206页重复印刷,第209页漏印,还有不少校对错误,其他短评有所指出,不再赘述。 2022045
评分 评分##供养,捐助,礼物,即回报。
评分##石窟艺术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