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司法政策理解适用与案例指导
ISBN:9787510912634
定价:78
编著译者:黄尔梅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年6月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暂无编辑推荐,努力完善中;
内容简介:
针对反家暴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难点、疑点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对因家庭暴力直接形成或间接引发的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强奸、非法拘禁、虐待等犯罪案件审判中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15年3月2日共同发布了《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的反家庭暴力刑事司法指导文件,它建立起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联合应对家庭暴力的工作机制,确立了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四机关的职责,对于惩治与预防家庭暴力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平等、和谐、文明的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为便于司法人员准确理解、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反家暴意见》的相关规定,为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提供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的业务指导与办案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编写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司法政策理解适用与案例指导》一书,作为处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专用培训教材。
本书立足于反家暴刑事司法实践,通过司法政策解读、讲话发言、典型案例、调研报告、经验总结等形式,对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中存在的主要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梳理,详细阐释了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方面的要求,明确了反家暴刑事司法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与发展方向,内容丰富,实用性和指导性强,适合作为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司法行政人员、辩护律师以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者的办案、工作手册,也适合作为反家暴教学、研究人员的学术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暂无作者简介,努力完善中;
目录:
第一部分司法政策解读与工作指导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
(2015年3月2日)………… ……………….(3)
《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理解和适用……(13)
充分认识家庭暴力严重危害切实运用法律武器做好防范干预工作
——在反家庭暴力高层倡导会议上的讲话……………黄尔梅(35)
以联动机制试点为抓手全面推进家庭暴力司法干预工作
——在最高人民法院反家暴联动机制
试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黄尔梅(43)
第二部分 典型案例
朱朝春虐待案
——夫妻离婚后仍然共同生活的,属于虐待罪主体构成
要件中的“家庭成员”…一 ………………(5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
2 末庭暴力犯罪案件司法政策理解适用与案例指导
朱小会故意伤害案
——行为人既实施了虐待行为,又实施了故意伤害行为
认定构成故意伤害罪后,是否还构成虐待罪………一…(62)
李艳勤故意伤害案
——对家庭成员长期实施虐待,虐待过程中又实施暴力殴打
直接造成家庭成员重伤、死亡的,如何定罪处罚“……一(68)
袁炳荣故意伤害案
——数次殴打年迈母亲,殴打行为与其他因素结合致使
母亲死亡的,如何准确定性………………………………(75)
常磊故意伤害案
——为制止家庭暴力而造成施暴人死亡案件的
定罪与量刑………………一 ……“……f 83)
许红涛故意伤害案
——家庭暴力犯罪案件中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界限…一…(90)
乐燕故意杀人案
——故意将亲生幼女留置在与外界隔绝的房间后离家
长期不归致幼女死r的,应如何定罪量刑………………(98)
万道龙等故意杀人案
——将新生婴儿遗弃深山野林的行为定性…………………(107)
邓某故意杀人案
——少女未婚先孕生下婴儿后抛弃致其死亡的,
如何定罪处罚.-………… ……………一(113)
蔡某珊虐待案
——如何区分虐待致人重伤和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界限…(118)
部分内容试读:暂无内容试读,努力完善中;
这本书的案例指导部分,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判例,而是选取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件,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政策执行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我通过阅读这些案例,仿佛身临其境地参与到了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更直观地理解了法律条文在现实中的具体运用。例如,书中对一些涉及未成年人受到家庭暴力侵害的案件分析,特别细致地阐述了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何在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其身心发展。而对于一些情节复杂、证据相对薄弱的案件,书中也提供了处理思路,例如如何通过多方印证、综合判断来还原事实真相。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写作方式,对于我这样一个非法律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也能够清晰地理解其中的逻辑和要点。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剖析,它揭示了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挑战,同时也展示了司法工作者如何运用智慧和经验去解决这些问题,这让我对司法公正充满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仅仅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层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司法政策背后的社会根源和伦理考量。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暴力并非孤立的法律问题,而是与性别歧视、经济不平等、社会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社会现象。作者在书中对这些深层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司法政策应如何回应和干预。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预防和早期干预的章节。法律的介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家庭暴力发生之前就进行有效的社会干预和教育。书中提出的社区支持网络、心理辅导服务、反家暴宣传教育等措施,都让我看到了治本的可能性。同时,书中对施暴者改造和矫正的讨论也让我耳目一新。如何让施暴者认识到自身行为的错误,承担应有的责任,并最终回归社会,避免再次犯罪,这需要一套系统性的、人性化的矫正方案,而书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评分阅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家庭暴力犯罪的司法政策,不仅仅是一套冰冷的法律条文,更是承载着对个体生命尊严的尊重,对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书中在阐述法律政策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视角,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加丰满和人性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情理法”相结合的追求。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单纯依靠法律的刚性制裁,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如何巧妙地将法律的公平正义与人情的体谅关怀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益的思考。例如,在一些轻微的家庭暴力案件中,如何通过调解、社区帮扶等方式,既惩戒了施暴者的不当行为,又避免了对家庭关系的进一步破坏,这是非常考验司法智慧的。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在法律的框架下,我们还有很多空间去探索更人性化、更有效的司法实践,以期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而庄重,传递出一种严肃的学术气息,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一本关于严肃法律议题的著作。拿到手中,纸张的质感温润,翻阅起来没有杂音,印字清晰,排版合理,读起来非常舒适。书名“家庭暴力犯罪案件司法政策理解适用与案例指导”虽然略显冗长,但却精准地概括了其核心内容,勾勒出一幅清晰的知识地图。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在家庭暴力犯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司法部门在政策制定和具体案件审理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比如,如何界定“家庭暴力”的范围,是否包含精神虐待和经济控制?在证据收集方面,面对受害者可能遭受的心理创伤和潜在的报复风险,司法机关应如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护?此外,书中提到的“司法政策理解适用”部分,也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它能帮助读者,特别是法律从业者,更深刻地理解相关法律法规背后的立法精神和政策意图,从而在实践中做出更公正、更人道的裁决。而“案例指导”则更是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政策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得到检验和执行。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让我对家庭暴力犯罪的司法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其中关于证据规则的探讨尤其引人入胜。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很多时候证据的获取并非易事,受害者往往因恐惧、羞耻或对施暴者的依赖而难以主动提供有力证据。作者在书中详尽阐述了合法取得和认定证据的方法,例如,如何有效运用伤情鉴定、医疗记录、报警记录,甚至是电子证据,并对这些证据的证明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受害者陈述”的采信问题,在不违反证据规则的前提下,如何平衡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与追求事实真相之间的关系,这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点,书中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思路。此外,关于量刑标准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家庭暴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容忽视,但其背后又常常牵扯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情感因素,如何在法律的刚性与人情的考量之间找到平衡点,确立科学合理的量刑尺度,书中给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