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论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良年(导读),胡真(集评) 编,[宋] 朱熹集 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ISBN:9787532546114
版次:1
商品编码:1001261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大学经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曾有一位海外华人回忆儿时父亲教他们兄弟姐妹读文言文,说,如果能不靠注解基本读通《聊斋》,文言阅读能力可算60分及格。如果能读《论语》,就有90分了。老先生的这个指标未必是专家,但说明了一个问题:《论语》中的字词问题不少,而且和历代文言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旧学堂的人,《论语》是必须熟背的,而后来的人读《论语》几乎都是半路出家,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区别:前人读《论语》、说姚语》和日常的构思、阅读是浑融无间的;对今人而言,很不幸,通读《论语势是要“发愿”的,即便如愿完成,在个人的知识体系中也像是形成了一个“孤岛”,很难左右逢源。如此读书,想不功利也难!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一种前人少有的尝试:一部《论语》,附以常见的朱注,为读者扫清基本的文字障碍(说实话,光是原文,今天大概只有专家级读者才能拿到90分);然后,根据原文的内容,我们附上历代文章诗词中相关的实际应用的例子。这种应用,有的是提炼,如一章“学而时习之”的话被顾炎武行文时提炼为“盖自幼学时习之”;有的是直引,比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被《五灯会元》中的和尚用在了他的谈禅语境中;也有的是相关的趣事,如《世说新语》记载殷仲堪大白天和小妾躲在屋里,被桓玄讥笑之后他一边耍赖一边说“纵有此,岂不以贤贤易色也”;还有一些是比较有趣的相关考证或推论,多出自《困学纪闻》、《日知录》等学术著作。这些应用,就是前人对《论语》中的语句的运用。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读这些诗文的时候在相应的注解中找到“论语某篇”及相关的原文,而现在,这件事情倒过来做,以《论语》自身为纲,把前人以之为典源、语源的话附丽其后。这么做,希望可以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使读者,尤其是学生一族不要带着一种功利,西读《论语》。《论语》是活泼泼的,《论语》的根须深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每一个角落。我们今天读《论语》,如果只以能诠释字词或援引名旬为目的,那读罢之时多半会生出一种茫然的情绪,未免太可惜了。
  二是尝试一种解读方式。《论语》其书,由于其的地位,前人解读过于精而钻,一字一句不得“圣人本义”不止;今人解读又常失之疏与野,常按自己的需要任意发挥和歪曲。其实,孔子的意思是什么,很难证明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论语》中的字字句句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元素,正如常用词汇是语言的元素,我们习用词汇不都是一次一次听别人在各种语境中使用,然后才明白这个词该怎么用的吗?那前人用《论语》的词句说自己的话不也正是《论语》生动、准确的注释吗?

目录

导读
论语序说
读论语孟子法��
卷第一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卷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第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卷第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第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卷第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卷第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卷第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第九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卷第十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怎么还是在黑水?!”

评分

  有了材料,不过七八日,豹子便将传送阵布好。想到马上便能离开这黑水,萧瑶满心激动,小心翼翼站入传送阵内。

评分

  有了材料,不过七八日,豹子便将传送阵布好。想到马上便能离开这黑水,萧瑶满心激动,小心翼翼站入传送阵内。

评分

秦汉之前,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混战局面。在这个统一大帝国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14]

评分

  

评分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长长一段结束了,下一章开始就是泰古,某本来想些泰古一点开头的,想想最后还是留个悬念吧,不要看黑水这段只写萧瑶突破有些平淡,其实是伏笔,而且没了这段,后面泰古也不好写。一万多年后的泰古,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捏?

评分

  “……还能再弄一个么?”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