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朗文·外研社·新概念英語2:實踐與進步(新版)》是一套風靡全球的經典英語教程、自1967年首次齣版以來,受到瞭世界各地英語學習者的青睞,也在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中贏得瞭無可比擬的盛譽。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於1997年推齣的《新概念英語》(新版)教程是由該書作者親自修訂的少數新版,更加注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更加符閤中國英語學習者的特點和學習習慣。
內容簡介
這套《朗文·外研社·新概念英語2:實踐與進步(新版)》輔導叢書由原中文編著何其辛教授親自主持編寫,原英文編著者L·G·ALEXANDER的大人JULIA A LEXANDER及其長期閤任者ROY KINGSBURY親自審訂,是為中國廣大英語愛好者度身定做的一套配套輔導用書。它切閤中國廣大讀者的學習實際,為學好《新概念英語》(新版)提供瞭全方位、多層次的解決方案,不僅能使英語愛好者在學習過程過中人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也能使他們從《新概念英語》(新版)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目錄
Lesson 1 A private conversation 私人談話
Lesson 2 Breakfast or lunch? 早餐還是午餐?
Lesson 3 Please send me a card 請給我寄一張明信片
Lesson 4 An exciting trip 激動人心的旅行
Lesson 5 No wrong numbers 無錯號之虞
Lesson 6 Percy Buttions 珀西·巴頓斯
Lesson 7 Too late 為時太晚
Lesson 8 The best and the worst 最好的和最差的
Lesson 9 A cold welcome 冷遇
Lesson 10 Not for jazz 不適於演奏爵士樂
Lesson 11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禮尚往來
Lesson 12 Goodbye and good luck 再見,一路順風
Lesson 13 The Greenwood Boys 綠林少年
Lesson 14 Do you speak English? 你會講英語嗎?
Lesson 15 Good news 佳音
Lesson 16 A polite request 彬彬有禮的要求
Lesson 17 Always young 青春常駐
Lesson 18 He often does this! 他經常乾這種事!
Lesson 19 Sold out 票已售完
Lesson 20 One man in a boat 獨坐孤舟
Lesson 21 Mad or not? 是不是瘋瞭?
Lesson 22 A glass envelope 玻璃信封
Lesson 23 A new house 新居
Lesson 24 It could be worse 不幸中之萬幸
Lesson 25 Do the English speak English? 英國人講的是英語嗎?
Lesson 26 The best art critics 最佳美術評論傢
Lesson 27 A wet night 雨夜
Lesson 28 No parking 禁止停車
Lesson 29 Taxi! 齣租汽車!
Lesson 30 Football or polo? 足球還是水球?
Lesson 31 Success story 成功者的故事
Lesson 32 Shopping made easy 購物變得很方便
Lesson 33 Out of the darkness 衝齣黑暗
Lesson 34 Quick work 破案“神速”
Lesson 35 Stop thief! 捉賊
Lesson 36 Across the Channel 橫渡海峽
Lesson 37 The Olympic Games 奧林匹剋運動會
Lesson 38 Everything except the weather 唯獨沒有考慮到天氣
Lesson 39 Am I all right? 我是否痊愈?
Lesson 40 Food and talk 進餐與交談
Lesson 41 Do you call that a hat? 你把那個叫帽子嗎?
Lesson 42 Not very musical 並非很懂音樂
Lesson 43 Over the South Pole 飛越南極
Lesson 44 Through the forest 穿過森林
Lesson 45 A clear conscience 問心無愧
Lesson 46 Expensive and uncomfortable 既昂貴又受罪
Lesson 47 A thirsty ghost 嗜酒的鬼魂
Lesson 48 Did you want to tell me something? 你想對我說什麼嗎?
Lesson 49 The end of a dream 美夢告終
Lesson 50 Taken for a ride 乘車兜風
Lesson 51 Reward for virtue 對美德的奬賞
Lesson 52 A pretty carpet 漂亮的地毯
Lesson 53 Hot snake 觸電的蛇
Lesson 54 Sticky fingers 粘糊的手指
Lesson 55 Not a gold mine 並非金礦
Lesson 56 Faster than sound! 比聲音還快!
Lesson 57 Can I help you, madam? 你要買什麼,夫人?
Lesson 58 A blessing in disguise? 是因禍得福嗎?
Lesson 59 In or out? 進來還是齣去?
Lesson 60 The future 蔔算未來
Lesson 61 Trouble with the Hubble 哈勃望遠鏡的睏境
Lesson 62 After the fire 大火之後
Lesson 63 She was not amused 她並不覺得好笑
Lesson 64 The Channel Tunnel 海峽隧道
Lesson 65 Jumbo versus the police 小象對警察
Lesson 66 Sweet as honey! 像蜜一樣甜!
Lesson 67 Volcanoes 火山
Lesson 68 Persistent 糾纏不休
Lesson 69 But not murder! 並非謀殺!
Lesson 70 Red for danger 危險的紅色
Lesson 71 A famous clock 一個著名的大鍾
Lesson 72 A car called Bluebird “藍鳥”汽車
Lesson 73 The record-holder 紀錄保持者
Lesson 74 Out of the limelight 舞颱之外
Lesson 75 SOS 呼救信號
Lesson 76 April Fools Day 愚人節
Lesson 77 A successful operation 一例成功的手術
Lesson 78 The last one? 最後一枝嗎?
Lesson 79 By air 乘飛機
Lesson 80 The Crystal Palace 水晶宮
Lesson 81 Escape 逃脫
Lesson 82 Monster or fish? 是妖還是魚?
Lesson 83 After the election 大選之後
Lesson 84 On strike 罷工
Lesson 85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Lesson 86 Out of control 失控
Lesson 87 A perfect alibi 極好的不在犯罪現場的證據
lesson 88 Trapped in a mine 睏在礦井裏
Lesson 89 A slip of the tongue 口誤
Lesson 90 Whats for supper? 晚餐吃什麼?
Lesson 91 Three men in a basket 三人同籃
Lesson 92 Asking for trouble 自找麻煩
Lesson 93 A noble gift 崇高的禮物
Lesson 94 Future champions 未來的冠軍
Lesson 95 A fantasy 純屬虛構
Lesson 96 The dead return 亡靈返鄉
Key to the "Tell the story exercises"
“復述故事”答案
探尋未知的知識領域:現代文學思潮與跨文化對話 書名:現代文學思潮與跨文化對話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二十世紀以來全球文學版圖中湧現齣的主要思潮和流派,並著重探討瞭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學思想的交織、碰撞與融閤。它並非一本簡單的流派史梳理,而是一次對文學作為人類精神載體,如何在時代劇變中自我革新與對話的深度考察。 第一部分:現代主義的破碎與重構 本部分首先迴溯瞭“現代主義”(Modernism)作為對十九世紀現實主義範式的顛覆性迴應。我們從喬伊斯(James Joyce)的意識流技法、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對時間與記憶的哲學探究,以及卡夫卡(Franz Kafka)筆下現代人的異化睏境入手,解析瞭技術進步、兩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精神衝擊如何迫使作傢們放棄傳統敘事結構,轉而關注內在心理的復雜性與非綫性體驗。 著重分析瞭現代主義在不同國傢語境下的變異。例如,英美文學中的現代主義側重於形式的實驗與語言的精英化,而俄國和東歐的現代主義則往往更早地融入瞭對社會結構和政治壓迫的深刻反思。我們探討瞭“失落的一代”在文化斷裂中的精神麵貌,以及這種破碎感如何催生齣全新的美學標準。 第二部分:後現代的解構與遊戲的精神 隨著現代主義在探索自身極限後趨於僵化,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應運而生,它以對“宏大敘事”的徹底懷疑和對文本邊界的消解為核心特徵。本部分詳盡梳理瞭後現代主義的核心概念,如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戲仿(Pastiche)、元小說(Metafiction)以及對真實與虛構界限的模糊處理。 重點分析瞭福柯(Michel Foucault)和德裏達(Jacques Derrida)等思想傢對文學闡釋學的影響,展示瞭文學文本如何從一個固定的意義載體,轉變為一個開放的、等待讀者參與構建的“意義的劇場”。通過分析美國作傢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結構主義實驗和拉美“魔幻現實主義”中對非理性經驗的接納,我們揭示瞭後現代的“遊戲精神”——它既是對僵化權威的反抗,也是對人類經驗無限可能性的探索。 第三部分:全球化視野下的“他者”書寫 全球化的浪潮極大地改變瞭文學的地理坐標。本部分聚焦於後殖民文學(Postcolonial Literature)的崛起,探討瞭被殖民者如何通過文學書寫,奪迴被壓抑的聲音和曆史敘事權。我們深入研究瞭薩伊德(Edward Said)的“東方學”理論,並將其應用於分析當代作傢的文本策略。 詳細考察瞭愛德華茲(George Lamming)、奈保爾(V.S. Naipaul)以及阿奇貝(Chinua Achebe)等作傢的作品,剖析瞭他們如何處理身份認同的斷裂、文化雜糅(Hybridity)以及語言的挪用與再創造。這一部分的討論強調瞭文學如何成為抵抗文化霸權、重建本土曆史記憶的重要陣地。 第四部分:跨文化對話的挑戰與機遇 現代文學的真正魅力在於其跨越藩籬的能力。本部分緻力於探討不同文化圈層之間的文學對話如何豐富瞭人類的錶達範疇。我們分析瞭亞洲,特彆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嚮世界”的曆程,研究瞭它在西方語境下被翻譯、被理解的復雜過程。討論瞭文學翻譯中的“失真”與“增益”現象,指齣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往往需要雙嚮的適應與重塑。 此外,本書還關注瞭新興的文學議題,如生態批評(Ecocriticism)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反思,以及數字時代下新媒體對傳統文學形式的衝擊與融閤。我們認為,未來的文學創作將是一個更加去中心化、更加依賴於全球知識網絡共享的領域。 結論:文學作為永恒的疑問 本書的結論部分總結瞭過去一個世紀文學的演變路徑:從對個體精神的深度挖掘,到對結構本身的解構,再到對身份與權力關係的批判性審視。我們主張,無論是哪種思潮,優秀文學的本質都在於它保持瞭對人類生存境況的永恒追問,它拒絕提供最終答案,而是邀請讀者進入一個持續的、富有張力的對話之中。本書旨在為嚴肅的文學研究者、文化評論人以及對當代思想前沿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結構清晰、論證深入的分析框架,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復雜文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