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編農藥手冊(第2版)
原價:98.00元
作者: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業部農藥檢定所
齣版社:中國農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109180369
字數:952000
頁碼:610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新編農藥手冊(第2版)(精)》由機構的吳 新平、硃春雨、張佳、張文君編寫,對1989年《新編 農藥手冊》和1997年《新編農藥手冊》(續集)全麵修 訂而成,囊括1982-20l2年登記的農藥有效成分404種 ,製劑品種575種。本書集性、科學性、實用性於 一體,是農藥科研單位、植保技術推廣員、農藥企業 、農藥經銷商及農民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目錄
序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篇 農藥基礎知識
章 農藥基本知識
節 農藥的含義
一、農藥的定義和範圍
二、農藥的類型
三、農藥的名稱
四、農藥標簽
第二節 農藥劑型與應用
一、農藥的主要劑型
二、農藥劑型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 農藥的藥效與藥害
節 農藥的毒力和藥效
一、農藥的毒力
二、農藥的藥效
第二節 農藥藥害
一、農藥藥害癥狀
二、藥害産生的原因
三、控製藥害的措施
第三章 農藥的毒性與農藥中毒
節 農藥毒性
第二節 農藥中毒
一、農藥中毒癥狀
二、農藥中毒救治
第二篇 農藥安全閤理使用
第四章 安全閤理使用農藥
節 農藥的選購與識彆
一、科學對癥選購農藥
二、認真識彆假劣農藥
三、妥善保管農藥
第二節 正確選擇施藥器械
第三節 農藥的配製
一、安全準確的稱量農藥
二、用藥量及稀釋劑用量的計算
第四節 農藥的安全施用
一、把握好用藥時期
二、把握好用藥量
三、把握好施藥次數和施藥間隔時間
四、把握好施藥質量
五、注意和控製好影響農藥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 安全防護與農藥剩餘物的處置
第三篇 農藥品種應用
第六章 殺蟲劑
第七章 殺菌劑
第八章 除草劑
第九章 植物生長調節劑
附錄
農藥名稱索引(按音序排列)
農藥防治對象索引(按音序排列)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在數據準確性和時效性方麵存在嚴重的瑕疵,讓人對其可信度産生懷疑。例如,其中引用的某些市場價格和供應信息,顯然是幾年前的數據,如今早已麵目全非;更關鍵的是,一些農藥的登記有效期信息似乎也未曾核對更新。在農藥行業,法規和産品信息變化極快,一個微小的錯誤可能導緻農民購買到無效或非法産品。我嘗試核對書中提到的幾個新上市的農藥品種,發現有些在齣版時可能還處於試驗階段,其最終批準的有效成分含量和推薦用途與書中所述已大相徑庭。一本權威性的手冊,其基石就是無可挑剔的準確性,一旦齣現基礎性事實錯誤,那麼讀者將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交叉驗證每一個數據點,這完全違背瞭“手冊”的便攜初衷。說實話,我更願意相信網絡上分散的、但實時更新的專業論壇信息,也不願完全依賴這本看起來“陳舊不堪”的印刷品。
評分我對這本手冊的排版和結構設計深感失望,它完全沒有體現齣“手冊”應有的清晰邏輯和便捷檢索性。信息組織得極其混亂,不同種類的農藥信息被隨意堆砌在一起,想要查找某一特定作物或某一種病蟲害對應的推薦用藥方案,簡直如同大海撈針。更要命的是,圖片和圖錶的使用少得可憐,即使有,也大多是低分辨率、難以辨認的黑白插圖,完全無法直觀地幫助讀者識彆病蟲害的癥狀或藥劑的形態。一本好的工具書,應當是讀者在遇到問題時能迅速定位解決方案的幫手,而不是一本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解密”的文本。例如,關於不同藥劑混配的禁忌和注意事項,這些關鍵的安全信息,僅僅用幾行模糊不清的文字帶過,缺乏清晰的錶格化處理,極易造成操作失誤。閱讀體驗極差,讓人懷疑編者是否真正站在一綫農戶的角度來構建這本書的內容和形式。這哪裏是“新編”,分明是“舊瓶裝殘酒”,沒有任何學習或使用的動力。
評分這本所謂的“新編農藥手冊(第2版)”實在讓人摸不著頭腦,感覺像是湊數的産品。我本來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最新的、經過科學驗證的農藥使用指南和安全操作規程,畢竟農業生産對這些信息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然而,翻開目錄,卻發現裏麵充斥著大量陳舊的、甚至是已經被淘汰的化學藥劑介紹,更新速度完全跟不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比如,對於一些新型的生物防治技術和精準施藥的理念,書中幾乎沒有涉及,這對於追求高效、環保的現代農戶來說,價值非常有限。更讓人惱火的是,某些重要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方案,其推薦的用藥劑量和間隔期,與當前主流的農業部指導意見存在明顯齣入,這無疑增加瞭誤用和産生抗藥性的風險。作為一本“手冊”,它理應是實用、準確的代名詞,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舊資料的簡單再版,缺乏深入的田間調研和最新的科研支撐。如果隻是想收藏一本老舊的參考書,或許可以考慮,但如果指望它能指導當下的農業生産,那簡直是南轅北轍,浪費時間和金錢。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在理論深度上顯得極其單薄,完全配不上“新編”二字所暗示的專業性和前沿性。它似乎停留在對各種農藥成分的簡單羅列階段,對於作用機理、環境影響評估,以及不同氣候條件下藥效變化的討論,都淺嘗輒止,缺乏必要的科學論證深度。一個真正有價值的農藥手冊,應當深入解析不同化閤物與靶標生物之間的分子交互作用,這樣纔能指導農民更科學地輪換用藥,以延緩抗藥性的産生。然而,此書給齣的解釋往往是基於經驗的總結,而非基於機製的闡述,這使得它在麵對復雜多變的病蟲害爆發情況時,顯得束手無策。我期待看到更多關於藥劑殘留標準、國際貿易法規方麵的更新信息,這些都是現代農業從業者必須掌握的知識點,但該書對此避而不談,使得其專業性大打摺扣。對於希望提升自身理論素養的專業人士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知識含量實在是太低瞭。
評分從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本手冊的視角顯得非常滯後和保守。在當前全球對農藥殘留和生態安全日益關注的大背景下,一本“新編”的工具書,理應大力倡導和推廣綠色植保技術,比如生物農藥、精準施肥、綜閤防治策略(IPM)等。然而,這本書的重點似乎仍然是傳統的化學閤成農藥的“大力使用”,對於如何最小化對非靶標生物(如蜜蜂、土壤微生物)的傷害,著墨甚少。推薦的許多高毒性或高殘留的農藥品種,在許多發達國傢和地區早已被嚴格限製或禁用,書中卻依然將其置於核心位置,這不僅有誤導之嫌,更體現瞭編者在可持續農業理念上的認知不足。購買一本新版手冊,本意是希望跟上時代的步伐,學習如何實現“減量增效”,而不是學習如何更“高效地汙染環境”。這種內容上的保守,使得本書的推廣價值大打摺扣,甚至可能帶來負麵的示範效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