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農業發生瞭巨大的變化,黨和政府對“三農”的重視極大地促進瞭食用菌産業的發展。至2008年,我國食用菌鮮菇總産量已達1800多萬噸,成為世界上種菇品種多和産量的國傢,而且全國各地還在繼續發展,在許多農村食用菌産業已成為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亦已成為農業經濟中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點。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一、概述
1.蘑菇生産有何重要意義?
2.發展蘑菇生産應首先考慮哪些基本條件?
3.我國蘑菇栽培的曆史如何?
4.蘑菇産品有何營養價值?
5.目前國內外蘑菇産品市場的銷售形勢如何?
二、生物學特性
6.蘑菇的生長發育有幾個主要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7.蘑菇菇體各部分的名稱叫什麼?有何作用?
8.蘑菇生長發育的主要條件是什麼?
三、菌種與菌種生産
9.蘑菇良種來源有哪些途徑?
10.選育蘑菇菌株的優良商業性狀是什麼?
11.規範菌種場的規劃設計應注意什麼?如何布局7
12.目前我國蘑菇有哪些生産用種?
13.蘑菇生産上所用菌種的主要菌種種型有幾種?
14.蘑菇菌種是如何分級的?各用何容器?
15.常用的蘑菇菌種培養基的配方是什麼?
16.如何生産蘑菇一級菌種培養基?
17.如何生産蘑菇二、三級菌種培養基?
18.采用手工接種箱接種或接種室接種如何降低汙染率?
19.造成蘑菇菌瓶(菌袋)汙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7
20.影響固體培養基滅菌效果有哪些因素?
21.降低菌瓶(袋)汙染率的綜閤措施是什麼?
22.蘑菇菌種感觀質量指標包括哪些指標?
23.蘑菇菌種菌絲目測指標是什麼?
24.蘑菇菌種菌絲顯微指標是什麼?
25.蘑菇菌種生理生化質量指標是什麼?
26.如何進行蘑菇菌株的雜交親本選擇?
27.目前鑒彆不同蘑菇菌株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彆不同菌株?
28.蘑菇氣生型品種和匍匐型菌種各有何特性?
29.生産各級蘑菇菌種的單位應具備什麼條件?
30.生産蘑菇各級菌種的單位應具備哪些基本設備與場所?
31.蘑菇菌種生産時有哪些常用的接種設備、工具與場所?
32.如何製作蘑菇麥粒菌種?
33.購買蘑菇菌種應注意哪些問題?
34.如何防止蘑菇菌種退化?
35.蘑菇菌種主要的實用保藏方法是什麼?
四、生産設備與原輔材料
36.蘑菇生産需要的主要設備有哪些?
37.蘑菇片烘乾加工設備有哪些機械型號?
38.蘑菇生産常用哪些原、輔材料?
39.如何選擇蘑菇生産主原料?
40.生産100米2蘑菇應備用哪些原輔材料?各用量是多少?
五、栽培技術
41.什麼叫蘑菇的周年栽培?
42.什麼叫蘑菇的反季節栽培?
43.蘑菇生産的主要模式有幾種?
44.什麼叫蘑菇室內層架栽培?有何特點?
45.什麼叫蘑菇室外鼕閑田畦式栽培?有何特點?
46.如何選擇蘑菇齣菇場的場址?
47.如何構築標準的蘑菇房?
48.栽培蘑菇應如何安排生産季節?
49.蘑菇生産常用基質配方有哪些?
50.栽培蘑菇主要原、輔材料的營養成分如何?
51.為什麼蘑菇生産配方中要添加有機肥和氮肥?
52.如何根據蘑菇培養料中各原料用量計算碳氮比(C/N)?
53.如何根據各培養料的營養成分計算添加物的用量?
54.蘑菇糞草培養料應如何進行第一次發酵(前發酵)?
55.第一次發酵(前發酵)正常的草料標準是什麼?
56.發酵(前發酵)完成後的草料要進行何種檢測7
57.第一次發酵(前發酵)常見的異常現象有哪些?如何補救?
58.如何進行蘑菇的糞草料的二次發酵(後發酵)?
59.蘑菇播種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60.蘑菇生産常用哪些化學試劑進行空間、環境和培養料消毒?
61.如何進行菌床播種?
62.蘑菇菌絲培養時期應如何管理?
63.蘑菇菌床如何進行覆土?
64.覆土後如何進行菌床齣菇管理?
65.每天采菇後應如何整理菇床?
66.采菇應注意哪些事項?
67.蘑菇為何菌絲稀疏?有時不齣菇?
六、無公害生産
68.什麼是無公害蘑菇?無公害蘑菇生産對環境有哪些要求?
69.標準化齣菇場應具備哪些條件?
70.什麼是蘑菇産品的“綠色壁壘”?蘑菇産品的主要“綠色壁壘”有哪些?
71.蘑菇生産中有哪些方麵可能造成産品汙染?
72.無公害蘑菇生産對水質有哪些要求?
73.無公害蘑菇生産如何防治病蟲害?
74.蘑菇産品中常有哪些汙染物?其來源齣自何方?
75.鮮蘑菇的采收如何做到安全、無公害?
76.如何防止鮮蘑菇子實體褐變?
77.如何剋服蘑菇産品的“綠色壁壘”?
七、鼕閑田栽培
78.利用鼕閑田種蘑菇有哪些優點?
79.菇房如何選址與搭建?菇房的設置有何要求?
80.栽培季節如何安排?
81.培養料如何配製?
82.培養料如何堆製發酵?
83.培養料如何進行二次發酵?
……
八、工廠化周年栽培
九、病蟲害防治
十、采收與加工
精彩書摘
蘑菇的生長發育有幾個主要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蘑菇是大型真菌,蘑菇的生長發育包括擔孢子、菌絲、子實體三個主要階段。
擔孢子是蘑菇有性生殖的産物,由子實體下方的菌褶兩側擔子上産生。在顯微鏡下觀看時未成熟的擔孢子無色,成熟的擔孢子褐色或深褐色的,橢圓形,6~8微米×5~6微米,放大500倍約相當於一粒大米的大小。
蘑菇菌絲由擔孢子萌發産生,擔孢子吸水膨脹後沿擔孢子的長軸方嚮伸長,呈絨毛狀單核菌絲,也稱一級菌絲,該菌絲無形成子實體的能力;蘑菇菌種生産主要是培養絨毛狀單核菌絲。當一級菌絲發育到一定時候,當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組閤發育成綫狀、具有形成子實體能力的二級菌絲;二級菌絲進一步發育成為分化各種組織能力的索狀三級菌絲;無論何級菌絲都是依靠先端細胞反復分裂伸長,同時不斷分枝。許多菌絲相互交錯繁殖成索狀菌絲體,索狀菌絲具有輸送營養和適宜條件下,分化産生子實體的能力。蘑菇子實體在菌蓋下方的片狀菌褶兩側形成棒狀擔子,由此頂端産生4個突起,通過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形成4個單相核,由於其中1對突起發育不全,最終1對細胞核分彆遷移到兩個擔子中,形成兩個擔孢子,成為雙胞蘑菇。
蘑菇的子實體呈傘形,單生、雙生或叢生,它是栽培者收獲的産品,子實體産生擔孢子,由此蘑菇新一代的生長發育又開始。
前言/序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農業發生瞭巨大的變化,黨和政府對“三農”的重視極大地促進瞭食用菌産業的發展。至2008年,我國食用菌鮮菇總産量已達1800多萬噸,成為世界上種菇品種最多和産量最高的國傢,而且全國各地還在繼續發展,在許多農村食用菌産業已成為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首選,亦已成為農業經濟中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加入WTO給食用菌産業帶來的機遇大於挑戰,為我國食用菌産業發揮資源、勞力優勢,進入國際市場進行公平競爭創造機遇。但是,食用菌産業麵臨的挑戰依然嚴重存在,“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種苗壁壘”等阻撓食用菌産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各種屏障層齣不窮,這為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和生産者提齣瞭新的課題。麵對國內外食用菌新的産銷形勢,農業主管部門從服務“三農”、促進食用菌産業提質增效,增加廣大菇農收入齣發,組織編寫有關“食用菌生産關鍵技術問答”係列書,以此為“三農”增添新的服務項目和內容。
食用菌栽培是現代生態農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食用菌生産不僅在農業生態循環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為我國解決富餘勞力,延長農業産業鏈,深化農業産業結構調整,減少環境汙染,保護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菌菇奇遇記:探索食用菌的迷人世界》 您是否曾對餐桌上那朵朵鮮美的蘑菇感到好奇?它們是如何從土地中孕育而齣,又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我們餐盤裏的美味佳肴?《菌菇奇遇記》將帶您踏上一段精彩紛呈的探索之旅,揭開食用菌不為人知的神秘麵紗,讓您對這些陸地上的“寶藏”有瞭全新的認識。 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部充滿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科普讀物。我們將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配閤精美的插圖,為您講述食用菌的方方麵麵。無論您是一位對自然充滿好奇的孩童,還是一位熱愛美食的烹飪愛好者,抑或是一位想要深入瞭解食用菌的種植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與收獲。 第一章:食用菌的“前世今生”——菌類的奧秘 食用菌,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簡單。它們屬於真菌界,是一個與植物、動物並列的龐大生命傢族。在本章中,我們將從食用菌的起源講起,追溯它們漫長的演化史。您會瞭解到,食用菌並非植物,它們沒有葉綠素,無法進行光閤作用,而是依靠分解有機物質來獲取營養,這種獨特的生存方式使它們在生態係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我們將深入淺齣地介紹真菌的基本結構,從微觀的菌絲體到我們肉眼可見的子實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帶您領略真菌世界的奇妙構造。您會驚嘆於它們隱匿在地下的龐大網絡,以及它們如何通過孢子進行繁殖。同時,我們也會觸及到一些有趣的真菌分類知識,讓您初步瞭解不同種類食用菌的“傢族樹”,比如我們熟知的香菇、平菇、金針菇,它們各自屬於哪個分支,有哪些近親,這些都將在本章得到有趣的解答。 第二章:餐桌上的“綠色”精靈——食用菌的營養價值與健康益處 食用菌不僅美味,更蘊含著豐富的營養和強大的健康功效。在本章中,我們將詳細解析食用菌的營養成分。您會發現,它們是低脂肪、低熱量的“健康之星”,卻富含優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D)、礦物質(如鉀、硒、鋅)以及膳食縴維。 我們還將深入探討食用菌對人體健康的諸多益處。例如,其含有的多糖體被認為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的潛力;所含有的生物堿則可能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健康;而硒元素則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劑,有助於延緩衰老,抵抗自由基的侵害。本書將為您一一揭示這些“綠色”精靈如何成為我們均衡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及它們如何默默守護著我們的健康。 第三章:從自然到餐桌——食用菌的生長環境與采集樂趣 食用菌的生長環境韆姿百態,它們遍布於森林的陰暗潮濕角落、腐爛的樹木上、肥沃的土壤中,甚至是草原的糞便上。本章將帶您走進食用菌的自然棲息地,瞭解不同種類食用菌偏好的生長環境。您會瞭解到,光照、濕度、溫度、基質(就是它們的食物來源)是影響食用菌生長的關鍵因素。 我們會分享一些關於野外采集食用菌的知識,但同時也會著重強調安全性。在享受采集樂趣的同時,辨彆可食用菌和有毒菌類至關重要。我們將介紹一些辨彆有毒菌的通用原則,並提醒您,對於不熟悉的野生菌,切勿輕易嘗試,避免發生中毒事件。對於愛好者來說,本章將打開一扇觀察自然、親近自然的窗口,讓您在探索中增長見識。 第四章:傢庭小花園——在傢種植食用菌的入門指南 您是否也曾夢想過,在傢就能吃到新鮮采摘的蘑菇?現在,這個夢想可以輕鬆實現!本章將為您提供一份詳細的傢庭食用菌種植入門指南。我們將從最適閤傢庭種植的種類開始介紹,比如平菇、金針菇、靈芝等,它們相對容易栽培,對環境要求也不苛刻。 您將學習到如何選擇和準備栽培基質,包括木屑、秸稈、棉籽殼等,以及如何進行滅菌處理,為菌絲的健康生長打下基礎。本書將一步步指導您如何接種菌種,如何控製栽培環境的溫濕度,以及如何觀察菌絲的生長情況。從菌包的製作到蘑菇的采摘,每一個環節都將以清晰易懂的語言和圖示進行講解,即使是零基礎的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體驗到自己動手收獲美食的喜悅。 第五章:舌尖上的盛宴——食用菌的烹飪藝術 食用菌那獨特的鮮味和豐富的口感,使其成為烹飪界備受青睞的食材。本章將為您打開一扇通往食用菌烹飪藝術的大門。我們將介紹不同種類食用菌的特點,以及它們最適閤的烹飪方式。例如,香菇醇厚濃鬱,適閤煲湯、燉煮;平菇口感滑嫩,適閤清炒、涼拌;金針菇爽脆鮮美,常用於火鍋、炒菜。 本書將提供一係列簡單易學、美味可口的食用菌食譜,涵蓋中式、西式等多種風格。從傢常的香菇炒菜,到彆具風味的菌菇濃湯,再到創意十足的菌菇披薩,您將學會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食用菌的鮮美風味,創造齣令人驚艷的味蕾體驗。我們還將分享一些烹飪小技巧,比如如何更好地處理和保存食用菌,以及如何通過搭配其他食材來提升菜肴的整體風味。 第六章:走進食用菌産業——從科普到産業的視角 食用菌産業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領域,它不僅為我們提供瞭豐富的食物,也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做齣瞭貢獻。本章將從更廣闊的視角,帶您瞭解食用菌的産業化發展。您會瞭解到,現代食用菌生産是如何利用科學技術,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的。 我們將介紹一些主要的食用菌品種的商業化栽培模式,以及它們在不同地區的生産特點。同時,我們也會探討食用菌産業在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廢棄物利用等方麵的新趨勢。對於有誌於進入食用菌種植行業的朋友,本章將提供一些基礎的産業認知,幫助您瞭解這個行業的概況和發展前景。 第七章:食用菌的“冷知識”與未解之謎 在本書的最後,我們將帶您走進食用菌世界的“冷知識”和一些尚未完全解開的謎團。您會瞭解到,某些菌類在特定環境下會發齣熒光,而另一些菌類則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體型。我們還會觸及到一些關於食用菌的民間傳說和文化寓意,讓您從更深層次理解它們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 此外,科學界仍在不斷探索食用菌的更多潛在價值,例如在生物修復、醫藥開發等領域的應用。本章將為您打開一扇好奇的窗口,激發您對這個神秘而又迷人的真菌世界更深入的探索欲望。 《菌菇奇遇記》是一本集科學性、趣味性、實用性於一體的食用菌科普讀物。它旨在打破您對食用菌的固有認知,帶您領略它們從微觀菌絲到餐桌美味的完整旅程。無論您是想增長知識,還是想嘗試自己動手,抑或是想在廚房裏玩轉創意,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夥伴。讓我們一起,開啓這場關於菌菇的奇妙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