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

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孟超,吳在德 編
圖書標籤:
  • 外科學
  • 普通外科學
  • 黃傢駟
  • 醫學教材
  • 臨床醫學
  • 第七版
  • 外科經典
  • 醫學
  • 專業書籍
  • 醫學參考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102629
版次:7
商品編碼:10065182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32
套裝數量:3
字數:729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是一本外科專業高級參考書,是從1960年5月黃傢駟主編《外科學各論》的基礎上逐步充實發展而成的。《黃傢駟外科學》繼承吳階平、裘法祖主編《黃傢駟外科學》第6版傳統,其章節設置係統涵蓋瞭外科基礎、麻醉、神經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外科、整復外科、小兒外科和戰傷外科各相關專業領域,介紹的病種則較第6版有所增加。全書共125章,730萬字,插圖2200餘幅。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外科專業高級參考書,是從1960年5月黃傢駟主編《外科學各論》的基礎上逐步充實發展而成的。本書繼承吳階平、裘法祖主編《黃傢駟外科學》第6版傳統,其章節設置係統涵蓋瞭外科基礎、麻醉、神經外科、胸心外科、普通外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骨科、血管外科、整復外科、小兒外科和戰傷外科各相關專業領域,介紹的病種則較第6版有所增加。全書共125章,730萬字,插圖2200餘幅。
  本書在內容上突齣瞭外科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知識並重的特點。為適應當前醫學科學迅速發展的新形勢和我國實際現狀,在《黃傢駟外科學》第6版的基礎上,刪陳更新,注重反映當今國內外外科學的新進展,除在各章節中介紹新的理論知識、診斷技術和治療措施以外,同時還增加瞭諸如外科領域的細胞分子生物學、外科科學研究和外科與循證醫學、周圍血管腔內治療和外科疾病的生物治療等章節。鑒於現今微刨外科的普及與發展,除在各相關章節分彆予以介紹以外,將《黃傢駟外科學》第6版的腹腔鏡外科一章,增加內容並調整為內鏡外科、腔鏡外科和藉此發展起來的外科機器人技術等內容列入現代外科診療技術章內。
  本書執筆者根據自己深邃的理論修養、豐富的J臨床實踐經驗和心得,力求對理論基礎、基本知識闡述全麵、完整,在疾病診斷、鑒彆診斷、治療和並發癥處理等方麵則注重理論聯係實際,具有係統性大型專業參考書的深度;同時還注意介紹瞭不同的學術觀點以及相關的發展現狀和趨嚮,以利於讀者獲得啓迪和思索。
  本書在內容編排和文字闡述中注重主次分明、概念清楚、觀點明確和易懂易讀。

作者簡介

  吳階平,男,l9l7年生,江蘇常州人。任第九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名譽校長,北京醫科大學名譽校長,中華醫學會名譽會長,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師學院榮譽院士,比利時皇傢醫學科學院國外院士,英國愛丁堡皇傢外科醫師學院名譽院士,香港外科醫師學院榮譽院士,美國泌尿外科學會榮譽會員,國際外科學會榮譽會員,哈佛大學一麻省理工學院健康學客座教授等。
  1937年畢業於北平燕京大學,獲理學士學位;1942年畢業於北平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1947一1948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進修。199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獲西澳大利亞墨達剋大學名譽理學博士學位。
  作為中國泌尿外科開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計劃生育等方麵具有突齣貢獻。對“腎結核對側腎積水”的研究使一些過去認為無法挽救的腎結核患者得以恢復,確立瞭腎上腺髓質增生為一獨立疾病,為國際上所承認。對腎切除後留存腎代償性增長的研究,糾正瞭長期存在的一種不全麵的認識。與同道閤作把輸精管結紮術發展為輸精管絕育法,在國際上受到重視。
  從事醫學教育工作達50餘年,共發錶醫學論文l50餘篇,編著醫學書籍2l部,其中主編13部。獲得全國性科學技術奬7次。獲首屆中華人口科技研究奬、北京醫科大學首屆伯樂奬、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進步奬、巴黎紅寶石奬、巴黎紅寶石最高奬、日本鬆下泌尿醫學奬等。
  吳在德,男,1927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教授。1955年中南同濟醫學院醫學係本科畢業後,即存同濟醫院外科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至今。主要專長肝膽外科。曆任外科副主任,同濟醫科大學腹部外科研究室副主任,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長及同濟醫科大學校長。
  吳任德教授為我國最先(1958年)嘗試開展狗肝移植和最早(1977年)開展臨床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者之一。曾主持或參加10餘項國傢和部、省級科研項目。曾先後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l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奬l項,衛生部科技進步甲等奬及中華醫學科技奬一等奬各l項,省科技進步一等奬2項、二等奬2項,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奬l項,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衛生部教材辦公室、全國高等學校醫藥優秀教材一等奬l項。參加編寫全國高等醫藥院校衛生部規劃教材《外科學》、《黃傢駟外科學》等學術著作16本,其中主編《黃傢駟外科學》 (第7版)、全閨高等醫藥院校麵嚮2l世紀教材《外科學》 (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外科學》 (第6版)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外科學》 (第7版)等7本,副主編l本。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公開發錶論文100餘篇。
  曾任中德醫學協會豐席、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和器官移植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湖北分會副會長、武漢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現任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副會長、《中華實驗外科雜誌》名譽總編輯和分彆擔任10餘種學術雜誌的常務編委或編委。1998年獲德國醫師公會榮譽奬章。2004年獲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傑齣成就金質奬章。2007年獲德中醫醫學協會寶降奬章。
  裘法祖,男,1914年12月生,浙江杭州人。1939年德國慕尼黑大學醫學院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名譽院長,外科學教授,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會長,國際外科學會會員。
  從事外科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達65餘年,是推動我國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發展主要開拓者之一,亦是我國器官移植外科主要創始人。20世紀50年代對晚期血吸蟲病肝硬化和肝炎後肝硬化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進行瞭深入研究,創建瞭“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有效地控製瞭門靜脈高壓引起的上消化道大齣血。門靜脈高壓癥外科治療的研究,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奬。70年代在我國最早開展從動物實驗到臨床實踐的肝移植研究,於1980年創建瞭我國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近10年來緻力於膽道流體力學與膽結石成因的研究;在其指導下,自體外牛膽汁中研製培育齣“體外培育牛黃”,於2003年獲國傢技術發明奬二等奬。
  主編有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規劃教材《外科學》(一、二、三、四版),大型參考書《黃傢駟外科學》(四、五、六版),醫學百科全書《外科學基礎》分捲、《普通外科學》分捲。發錶論文240餘篇。早在1948年創辦瞭我國第一本醫學科普刊物《大眾醫學》,擔任主編10年之久(1948~1958)。
  1982年獲聯邦德國海德堡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85年獲聯邦德國大十字功勛勛章。亞洲血管外科學會名譽委員,同濟大學名譽教授,暨南大學名譽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外科學係客座教授,香港外科醫師學院榮譽院士。2000年被授予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奬”。2001年中國醫學基金會授予“醫德風範終生奬”。2003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奬。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錶。200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其“人民醫學傢”榮譽稱號。
  吳孟超,男,1922年8月生於福建閩清縣,1927年隨母赴馬來西亞投奔父親,1940年歸國求學。1949年7月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1991年當選為巾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模範醫學專傢”榮譽稱號,2006年榮獲2005年度國傢最高科學技術奬。
  作為中國肝髒外科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吳孟超院士自1956年以來,為中國肝髒外科的發展做齣瞭重要貢獻:翻譯齣版第一部中文版《肝髒外科入門》專著;製作齣第一具完整的肝髒血管鑄型標本;成功完成第l例肝髒外科手術;創造瞭常溫下間歇性肝¨阻斷切肝法和常溫下無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l例中肝葉切除術;切除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綿狀血管瘤;為僅4個月的女嬰切除肝母細胞瘤,創造瞭世界之最;成功進行世界第1例腹腔鏡下的肝癌切除手術;率先提齣巨大肝癌先經綜閤治療再行手術切除的“二期手術”概念;率先提齣“肝癌復發再於術”觀點等,他以這些創造性的貢獻和成就成為國際肝膽外科界的傑齣人物。
  1996年,吳孟超創建瞭我國第一所肝膽外科專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建院以來,先後培養博上生導師16名,碩士生導師33名,中國工程院院上1名,l8人次成為“國傢傑齣青年”、“長江奬勵計劃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學傢”、總後“伯樂奬”、總後“科技金星”、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科技啓明星”等。10年來,醫院共進行各種難度的肝癌手術1.9萬餘例,膽道手術1萬餘例,手術成功率達到98%以上,小肝癌術後5年的生存率達到66.1%。同時,開展新技術新療法20多項,在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中晚期肝癌的綜閤治療以及肝癌微創治療和肝移植等方麵均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開展床位700餘張。
  吳孟超率領團隊先後獲得國傢最高科學技術奬l項,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l項,國傢自然科學二等奬l項,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3項,軍隊和海市科技進步、醫療成果一、二等奬3l項,還獲得何梁何利基金奬2項,陳嘉庚醫學奬l項。先後任國內外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1200餘篇,主編專著21部。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外科學的發展和外科醫生的成長
第一節 外科學簡史
第二節 我國傳統醫學中外科學的成就
第三節 新中國外科學的發展、成就與現代外科學進展
一、新中國外科學的發展與成就
二、現代外科學進展

第四節 外科醫生的成長
一、實踐、思考、知識的結閤
二、臨床醫學的特點
三、學習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

第二章 外科科學研究和外科與循證醫學
第一節 外科科學研究
一、選題
二、研究工作的設計與類型
三、資料的統計分析
四、論文寫作

第二節 外科與循證醫學
一、概念、發展史和意義
二、臨床試驗
三、臨床實踐指南的形成
四、外科預後(Prognosis)與結局(Outcomes)研究
五、外科經濟學評價(economicevaluationinsurgery)
六、臨床決策、共同決策、外科決策與標準化、個體化的治療原則

第三章 外科領域的細胞分子生物學
第一節 人類基因的結構與功能
一、DNA和基因的結構
二、信使RNA的轉錄,蛋白質的閤成與加工
三、基因錶達的調控
四、細胞生長與調控:信號轉導和細胞分化

第二節 人類基因組計劃
第三節 功能基因組學
第四節 蛋白質組
第五節 分子診斷與生物治療
一、分子診斷
二、生物治療

第六節 臨床應用
一、單基因病
二、多基因病
三、腫瘤分子生物學
四、其他

第七節 問題與展望

第四章 創傷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創傷分類
一、按傷口是否開放分類
二、按緻傷部位分類
三、按緻傷因子分類

第三節 創傷的發生機製
第四節 創傷的病理生理
第五節 創傷的組織修復
第六節 創傷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第七節 創傷的急救與治療
一、急救

第五章 燒傷、電燒傷、冷傷咬蜇傷
第一節 燒傷
一、概述
二、燒傷嚴重程度的估計
三、燒傷病理生理和臨床分期
四、現場急救、轉送與初步處理
五、燒傷休剋
六、燒傷創麵處理
七、燒傷全身性感染
八、吸入性損傷
九、化學燒傷
十、燒傷的並發癥

第二節 電損傷
第三節 冷傷
一、非凍結性冷傷
二、凍結性冷傷

第四節 咬蜇傷
一、概述
二、獸咬傷
三、毒蛇咬傷
四、蜂蜇傷
五、毒蜘蛛咬傷
六、蠍蜇傷
七、蜈蚣咬傷
八、螞蟥咬傷
九、海蜇蜇傷

第六章 外科感染
第一節 概述
一、外科感染的定義、特點和分類
二、外科感染發生機製
三、外科感染病原學

第二節 抗菌藥物在外科的應用
一、外科常用抗茵藥物及其主要藥效學特點
二、外科常用抗菌藥物的某些藥動學特點
三、外科感染常見病原茵的耐藥狀況
四、外科感染的抗生素經驗治療
五、抗生素目標(針對性)治療

第三節 全身性感染
一、基本概念和定義
二、主要病理生理變化
三、全身性感染防治原則

第四節 軟組織化膿性感染
一、急性蜂窩織炎
二、丹毒
三、癰
四、壞死性筋膜炎
五、進行性細菌協同性壞疽
六、軟組織非結核分支杆菌感染

第五節 厭氧茵感染
一、無芽孢厭氧茵感染
二、梭狀芽孢杆菌肌壞死(氣性壞疽)與蜂窩織炎
三、破傷風
四、放綫菌病
五、傷口肉毒癥

第六節 腸源性感染
第七節 炭疽
第八節 外科病毒性感染
一、狂犬病
二、流行性腮腺炎

第九節 艾滋病與外科
第十節 外科病人的真菌感染
第七章 腫瘤
第八章 外科基本原則、無菌術及手術基本操作
第九章 現代外科診療技術
第十章 麻醉
第十一章 復蘇
第十二章 外科病人的體液平衡
第十三章 外科病人的臨床營養支持
第十四章 外科輸血
第十五章 圍術期處理
第十六章 重癥監護治療病房
第十七章 疼痛治療
第十八章 休剋
第十九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閤癥
第二十章 血液淨化
第二十一章 外科免疫學基礎
……

精彩書摘

  上冊
  第一章 外科學的發展和外科醫生的成長
  醫學是在人類和傷病鬥爭的長期過程中形成的。盡管在很長的曆史時期中並沒有“外科”這一名詞,但外科工作和醫學的曆史同樣悠久,外科是在醫學進步中自然分齣的。隨著科學和醫學的發展,外科工作範圍不斷變化,且與醫學其他分科在工作上有許多交叉,因而很難給外科學提齣確切的定義或規定範圍。
  在我國傳統醫學中,早在周代已有一個分科,稱為“瘍科”。《周禮?天官》記載:“瘍醫下士八人掌腫瘍、潰瘍、金瘍、摺瘍”,顯然,瘍醫主治屬於外部的疾病。正如我國古代一樣,其他國傢的外科治療範圍早期也都在體錶,所以稱為外科,區彆於以藥物治療內部疾病的內科。英文稱外科為surgery,來自拉丁文chirurgia,其字源是希臘文cheir(手)和ergon(工作)。把動手的工作看作是外科的特點,反映早期外科依靠換藥、手術、手法進行治療。
  外科學在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上,包括診治方法,都已有瞭極大的提高,治療範圍早已超齣體錶,可以說是無深不逮、無微不至;手術方法已經和許多新技術結閤。手術雖仍是外科工作的極重要組成部分,但把外科看作單純是手的工作的時代則早已過去。外科醫生不僅應具有豐富的基礎和臨床醫學知識,而且要熟悉科學和技術的進展,並善於把這些知識應用於外科工作的實際;同時又要具有將手、腦工作高度結閤的能力,用精湛的技巧完成診治中的操作。
  外科學隨著整個醫學的發展而前進,外科學的進展又促進整個醫學的發展。科學的成果不斷為醫學包括外科學的提高提供新的條件和知識;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已深入到亞細胞和分子水平,生物醫學工程、醫用材料正在迅速進展。這樣,使外科學的領域不斷擴大,且已分成許多專業;新的專業還在不斷形成。
  外科醫生在防治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實現我國醫學現代化等方麵承擔著重大的責任。所以,外科醫生應當概括地瞭解外科學的發展曆史,從前輩外科學傢的貢獻中受到啓發和教育。外科醫生應當努力在實際工作中打好基礎,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前進。
  (吳階平)
  第一節 外科學簡史
  醫學的演進與社會、文化、科學和哲學的發展密切相關。
  古代文化中心在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古代醫學就是在這幾個國傢發源的。公元前600—200年,希臘人吸取埃及和亞洲的文化,成為後來羅馬以及歐洲醫學的發展基礎。

前言/序言

  巨星隕落,九州慟哀。2008年6月14日,就在第7版《黃傢駟外科學》即將麵世之際,裘法祖院士不幸仙逝。這是我國醫學界無法估量的巨大損失。就在這前一天,他字斟句酌地為改一個字,翻閱瞭內外科多本專著,纔將他為本書所寫章節的清樣交下,還電話垂詢是否改得閤適;也是在不久以前,他專為本書寫瞭題為: “我所知道的《黃傢駟外科學》”一文,詳細介紹瞭這本書的由來和發展全過程,誰料這都成瞭他的絕筆之作。從中我們更深刻地體悟到裘法祖院士對本書深厚的情感和不朽的貢獻。隻可惜裘老未能看到本書的成書麵世,對此我們尤感深切地悲痛和遺憾!
  《黃傢駟外科學》第6版自l999年l 2月齣版至今已經9年,9年裏各方麵對本書的反映是良好的;1988年曾榮獲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奬;1993年榮獲國傢頒發的首屆國傢圖書奬;l996年榮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奬;l998年榮獲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三等奬,享譽我國醫學界。
  迴憶《黃傢駟外科學》第一版於l960年5月問世以來,已曆經48個春鞦,其間除受十年文革的乾擾外,在30餘年問共刊齣瞭6版,約每5年修訂1次,並已先後發行瞭80萬套。這是我國一部迄今僅有的連續}f{版的人型醫學外科專著,充分顯示r這部書的生命力。
  2001年11月我們著手進行第7版的修訂工作,鑒於近年來醫學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全書內容作瞭大幅度的充實和更新,篇幅增加瞭270餘萬字,執筆人也有頗人變動,加之副主編、分編負責人各一位及執筆者四位不幸在編寫過程中病故等原因,按每5年修訂1次的原則,第7版的齣版時間比原計劃推遲較久。
  本書第7版共125章,參加編寫的有55個單位162位執筆者,幾乎遍及全國,包括香港、颱灣地區。全書的一半章節是完全重新撰寫的,其餘章節也作瞭很大的修改和增補,盡量做到較全麵地反映國內、外外科領域的新理論、新慨念以及外科疾病診斷技術和治療措施的新進展。
《黃傢駟外科學》(上下冊,第7版)是一部享有盛譽的外科醫學經典著作,凝聚瞭數代外科醫師的智慧與臨床經驗。全書係統、全麵地闡述瞭普通外科學及各專科外科的理論基礎、臨床診斷、手術治療原則與技術,以及圍手術期管理等內容。 上冊 主要涵蓋瞭外科學的總論及普通外科的部分。在總論部分,本書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外科發展的曆史,外科感染的防治原則,休剋、創傷、疼痛等外科常見病理生理,以及外科營養、液體與電解質平衡的管理。這些基礎知識為理解後續各專科的外科疾病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在普通外科部分,本書詳細介紹瞭消化係統外科,包括食管、胃、小腸、結直腸、肛門等器官的常見疾病,如食管癌、胃癌、潰瘍病、腸梗阻、炎癥性腸病、結直腸癌等,並對其診斷、內科保守治療、外科手術指徵、術式選擇、術後並發癥防治進行瞭詳盡的論述。肝髒、膽囊、膽管、胰腺外科也是重點章節,對肝癌、膽石癥、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治療策略給予瞭充分的介紹。 下冊 則側重於胸部外科、心血管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等多個專科領域。 在胸部外科部分,本書深入探討瞭肺癌、食管癌、胸部創傷、氣胸、胸腔積液等疾病的診療。心血管外科部分則詳細介紹瞭先天性心髒病、心髒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包括各種心髒直視手術、搭橋手術等。 泌尿外科章節係統介紹瞭腎髒、輸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等器官的常見疾病,如腎結石、腎腫瘤、泌尿係感染、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以及相關的腔內泌尿外科技術和開放手術。 骨科部分涵蓋瞭骨摺的診斷與治療原則、關節疾病(如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的關節置換術,脊柱外科(如椎間盤突齣、脊柱側彎)的診療,以及骨腫瘤、骨感染等。 神經外科章節重點介紹瞭顱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疾病(如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脊髓疾病等的診斷與手術治療。 整形外科章節則涉及燒傷的治療、手外科、唇齶裂修復、皮膚腫瘤切除與重建、以及美容外科等內容。 此外,本書還可能涉及燒傷、移植外科、兒外科等內容,具體取決於版本的編排。 《黃傢駟外科學》(上下冊,第7版)以其嚴謹的科學態度、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精煉的語言和清晰的結構,成為廣大醫學生、住院醫師、專科醫師以及外科研究人員不可或缺的學習和參考工具。書中不僅介紹瞭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更強調瞭外科倫理、人文關懷以及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旨在培養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外科人纔。本書的每一個版本都力求反映外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技術,為臨床實踐提供最權威的指導。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這套《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時,我內心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期待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套醫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承載著幾代外科學人的智慧與經驗。忐忑則是因為,我是一名臨床經驗尚淺的年輕醫生,深知這本書的厚重與博大精深,擔心自己是否能完全領會其中精髓,並將其融會貫通到實際工作中。翻開第一頁,排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體驗上就給我留下瞭很好的第一印象。初略瀏覽目錄,便能感受到其內容的全麵性——從基礎的外科原理、麻醉、感染控製,到各個係統、各個部位的常見病、多發病,再到一些疑難雜癥的診療思路,幾乎涵蓋瞭外科領域的方方麵麵。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穿插瞭大量的插圖和流程圖,這些圖譜不僅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示瞭手術的關鍵步驟和解剖結構,更重要的是,它們幫助我打破瞭文字帶來的思維定勢,讓我能夠更立體地理解復雜的病情和手術技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手術的詳細講解,不僅僅是羅列步驟,而是深入剖析瞭每一步的原理、注意事項以及可能遇到的並發癥和處理方法。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對於培養紮實的外科基本功至關重要。我曾遇到過一個病例,術前診斷反復糾結,術中也一度猶豫不決。事後迴想,如果當初能更深入地研讀類似章節,或許就能更早地把握住關鍵信息,做齣更精準的判斷。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誘,毫不藏私,將畢生的學術精華傾囊相授。雖然我還沒能完全吃透,但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啓發和思考,為我未來的臨床實踐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當我拿到這套《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時,我正麵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提升自己的外科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這本書的齣現,恰恰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它以極其詳盡的方式,覆蓋瞭外科學的幾乎所有重要領域。我最看重的是書中對於手術操作的細緻描述,不僅僅是流程的羅列,而是深入到每一個關鍵步驟的操作要點、器械的使用以及需要注意的細節。這對於一名需要反復練習和精進技術的年輕外科醫生來說,是無價的。書中對於並發癥的分析也極為到位,它能夠幫助我們提前預判可能齣現的問題,並製定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方案。我記得有一次,一位患者術後齣現瞭腹腔積血,當時我們費瞭很大的勁纔找到原因並加以控製。事後我查閱瞭書中關於腹腔手術並發癥的章節,書中對術後齣血的多種原因和處理方式都有詳細的介紹,讓我意識到,如果當時能更充分地瞭解這些信息,或許就能更早、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此外,書中還包含瞭大量循證醫學的證據,對各種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進行瞭客觀的評價。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各種治療決策背後的科學依據,並將其應用到臨床中。這套書不僅是醫學知識的匯集,更是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務實的臨床精神的體現。

評分

收到這套《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後,我便開始瞭係統性的閱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非簡單地羅列疾病和治療方法,而是深入探討瞭每一項診斷和治療背後的科學原理。例如,在講解某個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時,書中會詳細分析不同影像學徵象的形成機製,以及它們對外科決策的指導意義。這使得我在解讀影像學報告時,能夠有更深刻的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個體化治療”理念的強調。它並非簡單地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彆、體質、閤並癥以及疾病的分期等多種因素,提齣不同的治療方案,並分析各自的優缺點。這一點對於我這樣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臨床判斷能力的醫生來說,尤為重要。我曾經遇到過一位肝髒腫瘤患者,病情復雜,手術方案的製定曾一度讓我們陷入兩難。事後我查閱瞭書中關於肝髒腫瘤章節,其中對不同類型、不同分期肝髒腫瘤的治療原則和手術策略進行瞭詳細的論述,讓我意識到在當時情況下,應該更側重於評估患者的肝功能儲備和腫瘤的侵犯範圍。此外,書中還對一些前沿的外科技術進行瞭介紹,並對其科學依據和臨床應用前景進行瞭探討。這讓我能夠及時掌握外科學的最新發展動態,並思考如何將其應用於臨床實踐。這套書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我學術視野的拓展器。

評分

收到《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後,我首先被其沉甸甸的質感所吸引。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知識寶庫,承載著多年的醫學積纍。我本身是一名來自基層醫院的外科醫生,日常接觸的病例類型相對有限,而這套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知識結構中的許多空白。書中對於一些罕見病、疑難病的描述,以及治療策略的探討,都給我帶來瞭極大的啓發。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微創手術的部分,無論是腹腔鏡、胸腔鏡還是機器人輔助手術,都有非常詳盡的介紹,包括術前準備、術中關鍵技術、術後管理以及並發癥防治。這些內容對於我們逐步引進和開展微創技術至關重要。書中對於手術器械的介紹也十分到位,甚至連一些不常用的器械,也給齣瞭清晰的圖示和功能說明。這讓我能更好地理解手術的器械配閤,並在實際操作中更加得心應手。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在討論某些疾病的治療時,會引用一些經典手術錄像的片段描述,雖然是文字形式,但憑藉作者精準的筆觸,我仿佛也能“看到”手術的每一個精妙之處。這種“化靜為動”的描寫,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吸引力。在工作中,我遇到過一個比較棘手的腹部創傷病例,處理過程中有些猶豫。事後我翻閱這本書,發現關於腹部創傷的章節,其中對於不同類型損傷的處理原則和流程講解得非常清晰,如果當時能早點參考,可能會做齣更果斷的決策。這本書不僅僅是教科書,更像是一位隨時可以谘詢的資深顧問。

評分

拿到《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時,我正處於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本書的齣現,猶如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外科世界的大門。其內容的係統性和全麵性,讓我對外科學的整體框架有瞭清晰的認識。從基礎的外科感染控製到具體的器官係統手術,再到急癥、創傷的處理,幾乎涵蓋瞭外科領域的各個方麵。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解剖結構的精細描繪,配以清晰的插圖,使得那些抽象的解剖名詞變得生動形象。這對於理解手術的入路、毗鄰關係以及關鍵結構的保護,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書中對於手術適應癥和禁忌癥的界定,也十分明確,這有助於我們在臨床實踐中,更加審慎地做齣手術決策,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我曾遇到過一位腸梗阻患者,術前診斷和治療方案的確定曾一度陷入睏境。事後我翻閱瞭書中關於腸梗阻的章節,書中對不同病因、不同類型腸梗阻的治療原則和手術技巧進行瞭詳細的闡述,讓我受益匪淺,也意識到瞭自己在某些細節上的疏忽。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外科發展史的介紹,這讓我對外科學的進步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敬畏這項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科。這套書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份對醫學精神的傳承,它激勵著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評分

第一次接觸《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是在一次學術交流會上,當時一位資深教授極力推薦,稱其為“外科學的聖經”。當時我還有些不以為然,覺得“聖經”二字過於誇張。但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纍,我越來越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寶貴價值。這套書的內容,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緊密結閤臨床實踐。例如,在講解某個疾病的手術治療時,書中會列舉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患者,以及不同病情程度下的手術選擇和技術要點。這種細緻入微的考量,是普通教材所難以企及的。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復雜病例的討論,書中會引用真實的案例,分析其診斷思路、治療決策以及術後轉歸。這些鮮活的病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醫學知識,並從中學習到處理復雜情況的經驗。我曾遇到過一位肺部腫瘤患者,病情復雜,手術指徵一度不明確。事後我查閱瞭書中關於肺部腫瘤的章節,書中對類似復雜病例的討論,給瞭我很多啓發,讓我意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應該更側重於多學科的會診和綜閤評估。此外,書中還對一些新興的外科技術進行瞭介紹,並對其發展前景進行瞭展望。這讓我能夠及時瞭解外科學的最新動態,並思考如何將其應用於臨床。這套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學識淵博的導師,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給予我持續的指導和啓迪。

評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對這套《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的期待值並非最高,畢竟市麵上類似的書籍也不在少數。然而,在真正深入閱讀之後,我被它所展現齣的專業深度和嚴謹態度深深摺服。書中對每一個外科手術的描述,都力求精確到每一個細節,從切口的選擇、止血的方法,到縫閤的技巧、引流管的放置,無不體現齣作者對外科手術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圍手術期管理”的章節,它不僅僅關注手術本身,更強調術前評估、術中監護和術後康復的重要性,將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這一點對於我們臨床醫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書中對於各種並發癥的分析也極為透徹,詳細列舉瞭發生的原因、臨床錶現以及處理對策。這讓我們能夠更好地預見和應對手術中可能齣現的風險,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痛苦。我曾遇到過一個患者,術後齣現瞭罕見的並發癥,當時我們都束手無策,最後多方查閱資料纔勉強處理。如果當時我們能更全麵地研讀這本書,或許就能提前識彆並規避風險。書中還包含瞭一些曆史性的迴顧,講述瞭某些外科技術的發展曆程,這讓我對外科學的演進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尊重前輩們付齣的努力。這種人文關懷與科學嚴謹並存的風格,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醫學專著,更是一部值得反復品讀的學術經典。

評分

《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是一部讓我受益匪淺的醫學著作。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手術適應癥、禁忌癥以及不同術式選擇的嚴謹分析。它並非一味地推崇某種技術,而是會根據具體情況,權衡利弊,提齣最適閤患者的選擇。這是一種負責任的醫學態度,也是我們臨床醫生應該始終秉持的原則。書中對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闡述,也極其到位。它不僅僅是枯燥的名詞堆砌,而是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解釋瞭這些結構和功能在外科學中的重要性。我曾遇到過一位甲狀腺結節患者,術前評估一度讓我們糾結於是否需要進行廣泛的淋巴結清掃。事後我翻閱瞭書中關於甲狀腺外科的章節,書中對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的危險因素和手術範圍的界定進行瞭詳細的說明,讓我意識到在當時的情況下,更應該基於病理學的證據和術前評估來做齣決策。書中還對一些經典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外科手術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讓我對外科學的發展曆程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體會到前輩們在外科學發展過程中付齣的巨大努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醫學教材,更是一部醫學史的縮影,它激勵著我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為外科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

不得不說,這套《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在內容編排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上,著實令我贊嘆。它並沒有簡單地將疾病進行堆砌,而是將外科學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呈現,從宏觀到微觀,層層遞進。比如,在介紹具體的疾病章節之前,都會有相應的解剖學、生理學以及病理生理學的迴顧,這使得讀者在理解疾病發病機製和治療原則時,能夠有更紮實的基礎。這一點對於我這樣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大量知識的住院醫師來說,尤為重要。書中對每一個疾病的闡述,都遵循著一套標準化的模式:首先是流行病學和病因學,接著是臨床錶現、診斷依據,然後是治療原則,最後是預後和並發癥。這種係統化的敘述方式,大大降低瞭閱讀理解的難度,也便於記憶和復習。我特彆欣賞書中在討論治療方法時,會兼顧不同的情況和患者個體差異,提齣多種可行的方案,並分析其優劣。這充分體現瞭醫學的靈活性和個體化治療的理念。例如,在處理某些腫瘤時,書中不僅詳細介紹瞭手術切除,還提到瞭放療、化療以及靶嚮治療等輔助手段,並探討瞭多學科協作的重要性。這種全麵的視角,有助於我們跳齣單一學科的局限,從更廣闊的視野來思考問題。此外,書中還對一些爭議性問題進行瞭客觀的分析和討論,引用瞭相關的研究證據,這對於我們培養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的學術觀點非常有幫助。盡管我已經閱讀過不少外科學教材,但每次重讀這套書,總能發現新的細節和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在我眼中,《黃傢駟外科學(上中下)(第7版)》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它的內容之豐富、知識之全麵,足以滿足我對外科學各個領域的學習需求。我尤為贊賞書中對每一項手術的描述,都力求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從術前準備、麻醉方式的選擇,到體位的擺放、皮膚的消毒,再到切口的規劃、層次的解剖,每一個環節都闡述得細緻入微。書中還對一些關鍵解剖標誌的識彆、重要血管神經的保護進行瞭重點強調,這對於避免術中損傷、提高手術安全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我曾經遇到過一位胸部創傷患者,病情復雜,手術難度較大。事後我查閱瞭書中關於胸部創傷處理的章節,書中對不同類型創傷的急診處理、手術適應癥以及關鍵術式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讓我意識到瞭在麵對復雜病例時,需要更係統、更全麵的思考和準備。書中還對一些傳統手術技巧進行瞭經典的闡述,同時也介紹瞭許多現代化的微創技術。這種“古今結閤”的編排方式,既保留瞭外科的精髓,又展現瞭其發展的活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培養,它教會我如何從整體到局部,從宏觀到微觀,全麵而細緻地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

評分

很棒,能學到很多好東西。外科必備

評分

給單位買的,質量很好,物流給力,購買方便,還有摺扣,以後就在京東上買瞭!!!

評分

催單之後很快到貨瞭,包裝完好,發票沒丟,贊一個!

評分

快遞很快,書很好,謝謝?客服

評分

不錯,書的質量很好。。。。

評分

本來開學前在彆的網站訂瞭一套書的,結果那傢發貨瞭很久都沒有消息。還是京東自營速度快,靠得住

評分

很不錯,物流又快,東西又好,服務又超級好,我超喜歡在京東上買東西的。唯有在京東上買東西纔能維持得瞭生活這樣子。

評分

有的人確實足夠優秀到安穩過一生,但如果沒有龐氏騙局,也容納不瞭這個社會偏偏打造瞭的天妒英纔。

評分

質量不錯,正版書籍,以後繼續再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