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化工原理(下)

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化工原理(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伍欽 等 著
圖書標籤:
  • 化工原理
  • 化工工程
  • 高等教育
  • 規劃教材
  • 化學工程
  • 傳熱
  • 分離工程
  • 反應工程
  • 流體
  • 傳質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025876
版次:1
商品編碼:1006814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8-08-01
頁數:29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化工原理》是根據教育部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及大化工類《化工原理>>教學大綱的要求而編寫。《化工原理》以單元操作為主綫, 以工程應用為背景,藉鑒美國的《Unit 0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教科書以及我國的麵嚮2l世紀《化工原理>>教材並結閤中國國情,強調理論聯係實際及工程觀,注重知識綜閤運用,如每章中的例題和習題部分選自近年來國內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化工原理》重點介紹和討論化工及相近工業中最常用的單元操作基本原理、 “三傳”過程、計算方法及典型單元設備,使過程的原理與應用設備有機結閤。其次對一些特殊的和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分離技術基本原理及工業應用也作瞭簡單介紹。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
  下冊包括蒸餾、吸收、塔式氣液傳質設備、液—液萃取、乾燥和新分離技術、
  《化工原理》既可作為高等理工科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及大化工相關專業的化工原理課程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化工及相關領域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蒸餾1
1.1概述1
1.2雙組分溶液的汽�慘浩膠夤叵�2
1.2.1雙組分汽�慘浩膠饈鋇淖雜啥�2
1.2.2雙組分理想物係汽�慘浩膠�2
1.2.3雙組分理想物係汽�慘浩膠庀嗤�4
1.2.4雙組分非理想物係的汽�慘浩膠�7
1.3平衡蒸餾和簡單蒸餾9
1.3.1平衡蒸餾9
1.3.2簡單蒸餾原理及其計算10
1.4精餾原理與流程12
1.4.1精餾原理12
1.4.2精餾塔和精餾操作流程13
1.5雙組分混閤液連續精餾計算15
1.5.1理論闆的概念與恒摩爾流的假設15
1.5.2物料衡算和操作綫方程16
1.5.3進料熱狀況的影響與q綫方程19
1.5.4理論闆數的求法22
1.5.5幾種特殊情況時理論闆層數的計算26
1.5.6迴流比的影響及其選擇33
1.5.7理論闆層數簡捷法求算38
1.5.8闆效率、實際塔闆數和塔高與塔徑的計算40
1.5��9連續精餾過程再沸器和冷凝器的工藝計算43
1.5.10精餾塔操作分析46
1.6雙組分間歇精餾48
1.6.1間歇精餾的過程與特點48
1.6.2塔頂餾齣液組成xD恒定的間歇精餾計算49
1.6.3操作迴流比R恒定的間歇精餾計算50
1.7多組分精餾基礎52
1.7.1多組分精餾流程的選擇52
1.7.2多組分的汽�慘浩膠�53
1.7.3多組分精餾的關鍵組分及物料衡算57
1.7.4迴流比的確定61
1.7.5簡捷法確定理論闆層數62
1.8特殊精餾64
1.8.1恒沸精餾64
1.8.2萃取精餾65
1.8.3熔鹽精餾和加鹽萃取精餾66
習題67
思考題69

第2章吸收70
2.1吸收過程的汽�慘浩膠�71
2.1.1氣體的溶解度71
2.1.2亨利定律72
2.1.3汽�慘浩膠庠諼�收過程的應用75
2.1.4吸收劑的選擇75
2.2吸收過程的傳質動力學76
2.2.1物質在單一相內的傳遞機理76
2.2.2對流傳質82
2.2.3兩相間的傳質83
2.3吸收過程的數學模型與速率方程84
2.3.1雙膜理論84
2.3.2溶質滲透理論84
2.3.3錶麵更新理論85
2.3.4吸收速率方程式85
2.4吸收塔的計算90
2.4.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與操作綫方程90
2.4.2吸收用量的決定91
2.4.3塔徑的計算94
2.4.4填料層高度計算94
2.4.5理論級數及其與塔高的關係103
2.5吸收係數106
2.5.1吸收係數的測定106
2.5.2吸收係數的經驗公式107
2.5.3吸收係數的特徵數關聯式108
2.6解吸及其他條件下的吸收111
2.6.1解吸111
2.6.2高濃度氣體吸收112
2.6.3非等溫吸收114
2.6.4化學吸收114
習題115
思考題117

第3章塔式氣液傳質設備118
3.1闆式塔118
3.1.1概述118
3.1.2塔闆類型及闆上的流體流動現象119
3.1.3常見溢流式塔闆的結構與特點121
3.1.4闆式塔的工藝結構設計及流體力學驗算126
3.1.5闆式塔的塔闆效率145
3.2填料塔147
3.2.1概述147
3.2.2填料的特性參數與種類147
3.2.3填料塔的流體力學特性151
3.2.4填料塔的計算155
思考題157

第4章液�慘狠腿�158
4.1萃取的相平衡與物料衡算的圖解規則159
4.1.1液�慘閤嗥膠�159
4.1.2溫度對相平衡關係的影響163
4.1.3萃取過程在三角形相圖上的錶示164
4.1.4萃取劑的選擇165
4.2萃取過程的計算168
4.2.1單級萃取的計算168
4.2.2多級錯流接觸萃取的計算171
4.2.3多級逆流接觸萃取的計算175
4.3液�慘狠腿∩璞�181
4.3.1混閤�渤吻宀�182
4.3.2塔式萃取設備183
4.3.3離心式萃取設備185
4.3.4液�慘捍�質設備的流體流動和傳質特性186
4.3.5萃取設備的選擇187
習題188
思考題190

第5章乾燥191
5.1概述191
5.1.1乾燥的目的191
5.1.2乾燥方法191
5.1.3對乾燥過程的影響因素192
5.2濕空氣的性質和濕物料的性質192
5.2.1濕空氣的性質192
5.2.2濕空氣的焓�彩�圖及應用199
5.3濕物料的性質203
5.3.1物料的濕含量203
5.3.2物料的分類203
5.3.3物料與水分的結閤狀態203
5.4乾燥過程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205
5.4.1物料衡算206
5.4.2熱量衡算206
5.4.3空氣通過乾燥器時的狀態變化209
5.4.4乾燥器的熱效率和乾燥器節能212
5.5乾燥動力學及乾燥時間214
5.5.1乾燥動力學試驗215
5.5.2乾燥時間的計算217
5.6乾燥器224
5.6.1乾燥器的分類和選擇224
5.6.2隧道乾燥器和廂式乾燥器225
5.6.3轉筒乾燥器228
5.6.4帶式乾燥器230
5.6.5轉鼓乾燥器231
5.6.6噴霧乾燥232
5.6.7流化床乾燥235
5.6.8氣流乾燥237
5.6��9微波和高頻乾燥238
習題240
思考題241

第6章新分離技術243
6.1膜分離243
6.1.1各種膜分離技術的介紹243
6.1.2膜組件246
6.1.3氣體分離過程250
6.1.4液體分離過程259
6.1.5膜汙染和控製278
6.2超臨界萃取283
6.2.1概述283
6.2.2超臨界萃取技術的應用283
6.2.3超臨界萃取設計概要285
6.2.4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流程289
6.2.5SCFE主要設備的研究現狀291
6.3分子精餾292
6.3.1分子精餾的操作原理及特點292
6.3.2設計問題294
6.3.3分子蒸餾器類型及發展趨勢296
參考文獻299

前言/序言


化工原理(下) 書籍介紹 《化工原理(下)》作為一本麵嚮普通高等教育的規劃教材,旨在係統、深入地闡述化工領域的核心理論與實踐知識。本書聚焦於化學工程領域中至關重要的單元操作,為讀者構建起堅實的專業基礎。 內容梗概 本書下冊內容圍繞化工過程中的熱量傳遞、質量傳遞以及流體輸送等關鍵環節展開,涵蓋瞭以下主要方麵: 第一篇:流體輸送與混閤 流體靜力學與動力學基礎: 本章將迴顧流體在靜止和運動狀態下的基本力學規律,包括壓強、密度、粘度等基本概念,以及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等在描述流體流動特性中的應用。重點將探討不同流動狀態(層流與湍流)的特徵、判斷依據以及其對輸送過程的影響。 流體輸送機械: 詳細介紹各類用於輸送流體的機械設備,如離心泵、往復泵、風機、壓縮機等。本書將深入分析這些設備的結構原理、工作特性、性能參數的測定與選擇方法。同時,也會講解管路係統中的能量損失計算,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閤適的輸送設備,優化管路設計,降低能耗。 流體混閤: 關注流體混閤在化工生産中的重要性,介紹不同類型的混閤設備(如攪拌器、混閤器)及其工作原理。本書將探討混閤過程中影響混閤效率的關鍵因素,如攪拌槳類型、轉速、介質粘度、容器幾何形狀等,並介紹相關的混閤強度與混閤時間計算方法,為高效混閤提供理論指導。 第二篇:傳熱過程 傳熱基本定律: 深入闡述熱量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熱傳導、對流傳熱和輻射傳熱。詳細介紹傅裏葉導熱定律、牛頓冷卻定律以及黑體輻射定律等,並結閤實際案例分析傳熱過程中的能量轉化與守恒。 傳熱設備: 重點介紹化工生産中廣泛使用的各類傳熱設備,如列管式換熱器、闆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等。本書將詳細分析這些設備的結構特點、傳熱機理、傳熱係數的計算方法。同時,會講解設備選型、操作優化以及提高傳熱效率的途徑,如采用強化傳熱技術等。 蒸發與結晶: 探討蒸發和結晶作為重要的傳熱與傳質單元操作。詳細介紹蒸發器的類型(如升膜式、降膜式、強製循環式等)及其工作原理,並分析影響蒸發速率的因素。對於結晶操作,本書將介紹結晶的機理、晶型控製以及結晶設備的選型與操作要點,為獲得閤格的晶體産品提供理論依據。 乾燥: 介紹乾燥在化工産品分離與精製中的作用。詳細分析不同類型乾燥設備(如氣流乾燥、噴霧乾燥、滾筒乾燥、流化床乾燥等)的工作原理、特點及適用範圍。本書將深入探討乾燥過程中傳熱與傳質的耦閤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操作參數來提高乾燥效率,獲得穩定的産品質量。 第三篇:傳質過程 傳質基本理論: 闡述質量傳遞的機理,包括分子擴散與對流擴散。詳細介紹菲剋定律,並在此基礎上推導和應用Fick定律在不同幾何形狀和邊界條件下的解。同時,介紹傳質係數的概念及其影響因素。 吸收與解吸: 重點介紹吸收和解吸作為氣液兩相傳質過程。詳細分析吸收和解吸過程中的傳質機理、傳質阻力分析以及吸收劑的選擇原則。本書將介紹吸收塔(如填料塔、闆式塔)的設計計算,包括傳質單元數法和NTU法,並分析操作參數對吸收效率的影響。 精餾與萃取: 深入講解精餾和萃取作為分離提純的重要單元操作。對於精餾,本書將詳細闡述相平衡關係、理論闆概念、平衡級計算(如McCabe-Thiele圖解法、Y-X圖解法)以及精餾塔的設計計算。對於萃取,本書將介紹液液平衡關係、萃取設備(如萃取塔、萃取槽)的設計計算以及操作優化。 吸附與膜分離: 介紹吸附和膜分離等現代分離技術。詳細講解吸附的基本原理,包括吸附質、吸附劑的選擇以及吸附過程的動力學和熱力學。對於膜分離,本書將介紹不同類型膜(如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的原理、性能參數及應用領域,並探討其在化工過程中的優勢與挑戰。 本書特色 係統性與邏輯性: 本書遵循從基礎理論到具體應用,從簡單過程到復雜過程的教學邏輯,層層遞進,幫助讀者構建清晰的化工原理知識體係。 理論與實踐結閤: 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本書注重結閤實際化工生産案例,通過實例分析加深讀者對理論的理解,並培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圖文並茂: 大量采用示意圖、流程圖、設備圖等,直觀形象地展示復雜的概念和過程,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和效率。 習題設計: 每章末都配有精心設計的習題,涵蓋概念理解、計算分析、工程設計等多個層麵,有助於讀者鞏固所學知識,檢驗學習效果。 麵嚮工程應用: 編寫過程中始終將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為學生未來從事化工相關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適用對象 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環境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生,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有些挑戰。裏麵的數學推導和物理概念都相當嚴謹,需要耐心和毅力去消化。我記得自己在第一次接觸到“化工單元操作”這個概念時,感到非常茫然,不知道這些操作之間有什麼聯係。但隨著我慢慢深入閱讀,特彆是學習瞭關於“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章節後,我開始明白,這些單元操作都是圍繞著物質的轉化和能量的傳遞展開的,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聯係。這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感受,是對我學習過程最大的肯定。

評分

作為一個化工專業的學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理解“為什麼”的書,而不是僅僅告訴我“是什麼”。而這本《化工原理(下)》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在學習蒸發和乾燥的章節時,我不僅瞭解瞭不同設備的結構和操作參數,更重要的是,我理解瞭熱量和質量傳遞在這些過程中的耦閤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操作條件來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書中提供的各種計算方法,例如傳熱係數的估算、傳質係數的確定,雖然復雜,但邏輯清晰,一步步引導你如何進行工程設計。這種深入的分析,讓我對接下來的畢業設計和未來的工作充滿瞭信心。

評分

我不得不承認,《化工原理(下)》是一本讓我“頭禿”但也讓我“成長”的書。每一次翻開它,我都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知識的“探險”。它鼓勵我去思考,去質疑,去尋找答案。在學習“化工分離過程”時,我被各種復雜的相圖和分離流程圖弄得暈頭轉嚮,但當我最終能夠理解它們的含義,並且能夠獨立分析一個簡單的分離問題時,我獲得的成就感是巨大的。這本書不提供現成的答案,它更像是提供瞭一套解決問題的工具箱,讓你自己去動手實踐,去創造。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難度不小。它不像一些科普讀物那樣輕鬆易懂,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鑽研。我曾經在夜晚對著書本上的一個公式苦思冥想,試圖理解它背後蘊含的物理意義。但正是這種挑戰,讓我感覺自己在知識的海洋中不斷前進。在學習催化反應動力學時,我被各種反應速率方程和機理模型弄得眼花繚亂,但通過反復推敲,特彆是書中對不同模型適用範圍的詳細闡述,我逐漸理清瞭思路,甚至開始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和判斷最適閤的反應模型。這種“痛並快樂著”的學習體驗,是其他很多教材無法給予的。

評分

對於很多化工原理的學習者來說,常常會覺得理論脫離實際。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到瞭很好的平衡。在講解每一個單元操作時,它都會穿插大量的工業應用實例,例如在介紹過濾時,會提及闆框壓濾機、離心過濾機等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場景,以及它們的選擇依據。這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書本上的理論是如何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的。而且,書中對設備選擇的原則、操作優化的思路,都充滿瞭工程智慧,這些都是課堂上很難學到的寶貴經驗。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是一本“硬核”的教材。它不會刻意去討好讀者,不會用太多輕鬆的語言或者生動的比喻來降低理解門檻。相反,它直接切入主題,用嚴謹的數學語言和物理化學原理來構建知識體係。剛開始接觸時,確實會覺得有些吃力,需要反復閱讀,甚至需要藉助一些其他的輔助資料纔能完全消化。但一旦你剋服瞭初期的障礙,你就會發現,這種“硬核”的學習方式,反而讓你對化工原理有瞭更深刻、更牢固的理解。它培養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記憶和背誦。

評分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在講解復雜概念時,會使用多角度的闡述方式。比如在講解熱量傳遞時,它不僅提供瞭導熱、對流、輻射的基本定律,還深入探討瞭影響傳熱係數的各種因素,包括流體的物性、流速、設備結構等。而且,書中還配有大量的手繪圖和流程圖,這些圖示往往比文字更能直觀地揭示過程的本質。我經常會花很長時間去臨摹這些圖,並在旁邊寫下自己的理解和體會,這種“動手”的學習方式,極大地加深瞭我對知識的記憶。

評分

這本《化工原理(下)》教材,真是讓我又愛又恨。愛它在於,它確實係統地梳理瞭化工領域那些紛繁復雜的基礎理論,將單元操作的精髓一一展現。記得在學習傳質單元操作時,書本上嚴謹的推導過程,清晰的圖示,一下子就把我從混沌的認知中拉瞭齣來。那些關於吸收、精餾、萃取的原理,一開始聽起來像是天書,但通過教材的循序漸進,一步步地剖析,我開始能理解其背後的物理化學機製,也能跟著例題一步步地演算。尤其是關於相平衡的討論,涉及到多組分體係時,雖然理論上有些抽象,但教材通過實例,例如關於酒精和水的混閤物,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溫度和壓力下,組分是如何分布的,這對於理解後續的設備設計和操作至關重要。

評分

從讀者角度來說,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翻開它,就仿佛捧著一座沉甸甸的知識寶庫。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地印著公式、圖錶和文字,每一章節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的化工單元操作展開,從最基礎的理論齣發,逐步深入到工程實際應用。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某些概念時,會引用大量的曆史背景和發展脈絡,這讓我覺得不僅僅是在學習知識,更是在瞭解一門學科的成長過程。比如在介紹結晶原理時,書中不僅講瞭理論上的過飽和度和晶核形成,還提到瞭工業上不同類型的結晶器,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視角,讓知識變得更加鮮活,也更容易被理解和記憶。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本好的教材,應該能夠引導讀者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而這本《化工原理(下)》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將分散的單元操作概念,通過能量守恒、質量守恒、動量守恒等基本原理,巧妙地串聯起來。在學習流體流動時,我們不僅要掌握伯努利方程,更要理解其背後的能量轉化過程。在學習攪拌混閤時,我們不僅要瞭解不同攪拌器的類型,更要明白攪拌器如何影響流體動力學,從而達到最佳的混閤效果。這種係統性的學習,讓我對化工過程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整體。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1.1概述1

評分

1.8.3熔鹽精餾和加鹽萃取精餾66

評分

4.3.5萃取設備的選擇187

評分

6.3.5 相界麵濃度及傳質推動力

評分

第1章蒸餾1

評分

內容很多,有點雜亂,不過還算不錯瞭,大概的都能懂

評分

p3.p1.1概述118

評分

華南理工必備考研 哈哈 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