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章概述:逐節復習該章所學內容:給齣有助於學生理解該章重點和難點的有益提示:鞏固該章的重要經濟學術語。
問題與簡答題:包括多步驟的應用題和基於某一個問題提齣的簡答題。
自我測試題:包括15道判斷正誤題和20道單項選擇題。
進階思考題:幫助學生把該章介紹的經濟理論和工具運用於現實世界。
內容簡介
《經濟學原理(第5版)學習指南》是與曼昆所著《經濟學原理》(第5版)(包括微觀經濟學分冊和宏觀經濟學分冊)配套的學習輔導書。它完全基於第5版的教科書而設計,覆蓋瞭所有章節的內容——不僅全麵,而且精準。學生可以通過《經濟學原理(第5版)學習指南》增進所學知識的理解,鞏固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並提高運用經濟理論和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者簡介
大衛·R.哈剋斯(David R.Hakes)北依阿華大學教授。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篇
前言
導言
第1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1.1 本章概述
1.2 問題與簡答題
1.3 自我測試題
1.4 進階思考題
1.5 答案
第2章 像經濟學傢一樣思考
2.1 本章概述
2.2 問題與簡答題
2.3 自我測試題
2.4 進階思考題
2.5 答案
附錄2A
2A.1 應用題
2A.2 判斷正誤題
2A.3 附錄2A的答案
第3章 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3.1 本章概述
3.2 問題與簡答題
3.3 自我測試題
3.4 進階思考題
3.5 答案
第2篇 市場如何運行
第4章 供給與需求的市場力量
4.1 本章概述
4.2 問題與簡答題
4.3 自我測試題
4.4 進階思考題
4.5 答案
第5章 彈性及其應用
5.1 本章概述
5.2 問題與簡答題
5.3 自我測試題
5.4 進階思考題
5.5 答案
第6章 供給、需求與政府政策
6.1 本章概述
6.2 問題與簡答題
6.3 自我測試題
6.4 進階思考題
6.5 答案
第3篇 市場和福利
第7章 消費者、生産者與市場效率
7.1 本章概述
7.2 問題與簡答題
7.3 自我測試題
7.4 進階思考題
7.5 答案
第8章 應用:賦稅的代價
8.1 本章概述
8.2 問題與簡答題
8.3 自我測試題
8.4 進階思考題
8.5 答案
第9章 應用:國際貿易
9.1 本章概述
9.2 問題與簡答題
9.3 自我測試題
9.4 進階思考題
9.5 答案
第4篇 公共部門經濟學
第10章 外部性
10.1 本章概述
10.2 問題與簡答題
10.3 自測題
10.4 進階思考題
10.5 答案
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11.1 本章概述
11.2 問題與簡答題
11.3 自我測試題
11.4 進階思考題
11.5 答案
第12章 稅製的設計
12.1 本章概述
12.2 問題與簡答題
12.3 自我測試題
12.4 進階思考題
12.5 答案
第5篇 企業行為與産業組織
第13章 生産成本
13.1 本章概述
13.2 問題與簡答題
13.3 自我測試題
13.4 進階思考題
13.5 答案
第14章 競爭市場上的企業
14.1 本章概述
14.2 問題與簡答題
14.3 自我測試題
14.4 進階思考題
14.5 答案
第15章 壟斷
15.1 本章概述
15.2 問題與簡答題
15.3 自我測試題
15.4 進階思考題
15.5 答案
第16章 壟斷競爭
16.1 本章概述
16.2 問題與簡答題
16.3 自我測試題
16.4 進階思考題
16.5 答案
第17章 寡頭
17.1 本章概述
17.2 問題與簡答題
17.3 自我測試題
17.4 進階思考題
17.5 答案
第6篇 勞動市場經濟學
第18章 生産要素市場
18.1 本章概述
18.2 問題與簡答題
18.3 自我測試題
18.4 進階思考題
18.5 答案
第19章 收入與歧視
19.1 本章概述
19.2 問題與簡答題
19.3 自我測試題
19.4 進階思考題
19.5 答案
第20章 收入不平等與貧睏
20.1 本章概述
20.2 問題與簡答題
20.3 自我測試題
20.4 進階思考題
20.5 答案
第7篇 深入研究的論題
第21章 消費者選擇理論
21.1 本章概述
21.2 問題與簡答題
21.3 自我測試題
21.4 進階思考題
21.5 答案
第22章 微觀經濟學前沿
22.1 本章概述
22.2 問題與簡答題
22.3 自我測試題
22.4 進階思考題
22.5 答案
第8篇 宏觀經濟學的數據
第23章 一國收入的衡量
23.1 本章概述
23.2 問題與簡答題
23.3 自我測試題
23.4 進階思考題
23.5 答案
第24章 生活費用的衡量
24.1 本章概述
24.2 問題與簡答題
24.3 自我測試題
24.4 進階思考題
24.5 答案
第9篇 長期中的真實經濟
第25章 生産與增長
25.1 本章概述
25.2 問題與簡答題
25.3 自我測試題
25.4 進階思考題
25.5答案
……
第26章 含蓄、投資和金融體係
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
第28章 失業
第10篇 長期中的貨幣與物價
第29章 貨幣製度
第30章 貨幣增長與通貨膨脹
第11篇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
第31章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學:基本概念
第32章 開放經濟的宏觀經濟理論
第12篇 短期經濟波動
第33章 總需求與總供給
第34章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
第35章 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第13篇 最後的思考
第31章 宏觀經濟政策的五個爭論問題
精彩書摘
第1篇 導言
第1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1.1 本章概述
1.1.1 內容與目的
第1章是導言部分三章中的第一章。第1章介紹瞭經濟學研究所依據的十個基本原理。從廣義上說,教科書的其他部分都是這十大原理的擴展。第2章將提齣經濟學傢研究問題的方法,而第3章將解釋個人和國傢如何從貿易中獲益。
第1章的目的是奠定作為教科書其他部分基礎的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學十大原理可以分為三類:人們如何做齣決策,人們如何相互交易,以及整體經濟如何運行。整本教科書中將反復提到這十大原理。
1.1.2 本章復習
導言
傢庭和社會麵臨著如何配置稀缺資源的決策。從我們擁有的資源少於我們所希望的這個意義上來說,資源是稀缺性的。經濟學是研究社會如何管理其稀缺資源的。經濟學傢研究人們如何做齣買與賣,以及儲蓄和投資的決策。我們還研究人們在決定價格和交易量的市場上如何相互交易。當我們關注總收入、就業和通貨膨脹時,我們還需要研究整體經濟。
本章強調經濟學十大原理。在整本教科書中都要提到這些原理。十大原理分為三類:人們如何做齣決策,人們如何相互交易,以及整體經濟如何運行。
1.人們如何做齣決策
(1)原理一:人們麵臨權衡取捨。經濟學傢經常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指,生活中總存在著權衡取捨——要多得到我們所喜愛的東西,就不得不放棄另一些我們喜愛的東西。例如,如果你把錢用於吃飯和看電影,你就不能將這些錢用於買新衣服。從社會來看,我們作為一個整體麵臨權衡取捨。例如,存在“大炮和黃油”之間的經典權衡取捨,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決定把更多的錢用於國防(大炮),那麼,我們用於社會項目(黃油)的錢就少瞭。另外還存在效率(從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多東西)和平等(在社會上平等地分配利益)之間的社會權衡取捨。稅收和福利這類政策使收入更為平等,但這種政策減少瞭辛勤勞動的收益,從而使經濟的産齣降低。結果,當政府想把蛋糕切得更平等時,蛋糕就變小瞭。
前言/序言
本書是與N.格裏高利.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第5版)相配套的學習指南。本書寫作的初衷就是為瞭服務於作為讀者的你。
你的時間是稀缺的。為瞭幫助你有效地利用時間,這本學習指南嚴格地集中於曼昆《經濟學原理》(第5版)中介紹的內容,而不涉及其他無關的知識。學習指南的目的
這本《學習指南》有三個廣義的目的:第一,幫助你鞏固教科書的內容,並增進對教科書的進一步理解。第二,嚮你提供運用經濟理論和工具的經驗,以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換句話說,本書是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這也許是學習指南最重要的目的,因為那些生搬硬套經濟學概念的學生往往認為,他們隻需通過閱讀教科書或聽聽講座就足以應付考試。而且,觀察一個經濟學傢在教室解一道題是一迴事,而獨立解決一個問題則完全是另一迴事。沒有什麼能親手實踐的經曆。第三,本書中每一章都有練習題,這些練習題可以檢驗齣你掌握較好的領域和需要鞏固的薄弱環節。
如果你沒有理解內容或者在考試時對所考內容缺乏信心,那麼你要真正享受任何一個學習領域都是不可能的。我的希望是,這本學習指南能增進你對經濟學的理解,並提高你的考試成績,以便你也能像我這樣享受經濟學所帶來的樂趣。學習指南的結構
這本《學習指南》的每個章節都與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的內容——對應。每一章分為以下幾部分:
每一章均從“本章概述”開始,首先是“內容與目的”,介紹本章的學習目的,及其在整本教科書的大框架中的作用。其次是“本章復習”,逐節復習本章內容和學習目標,同時提供一些有助於理解內容的提示。“本章復習”以“術語與定義”結束,這部分特彆重要,因為沒有共同的經濟學詞匯,教科書與你的信息溝通或者你與你的老師在考試時的信息溝通都是不可能的。
經濟學原理:探索看不見的手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本書簡介 《經濟學原理》是一部權威且內容詳盡的教科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易於理解的經濟學基礎。本書超越瞭枯燥的理論闡述,通過生動的案例、嚴謹的分析和對現實世界現象的深刻洞察,揭示瞭經濟學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日常生活、商業決策和社會治理中的實際應用。本書不僅是課堂學習的堅實基礎,更是任何希望理解現代經濟運行機製的個人不可或缺的指南。 第一部分:經濟學導論——稀缺性的挑戰與選擇的藝術 本書伊始,便確立瞭經濟學的核心概念:稀缺性。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欲望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構成瞭所有經濟問題的根源。在此基礎上,我們探討瞭經濟學如何研究人們在稀缺資源約束下如何做齣選擇。 我們將詳細解析十大經濟學原理,這些原理構成瞭微觀和宏觀經濟學的基石。從個人如何決策(權衡取捨、機會成本、邊際思維)到社會如何互動(激勵、貿易、市場的作用),這些原理被係統地引入,幫助讀者建立起經濟學的思維框架。 此外,本書深入探討瞭經濟體製的多樣性。我們對比瞭市場經濟(以價格機製為核心的資源配置)與計劃經濟(中央集權決策)的優劣,並分析瞭混閤經濟的現實形態。通過分析生産可能性邊界(PPF),讀者將直觀理解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權衡,以及技術進步如何推動經濟增長的潛力。 第二部分:微觀經濟學——市場、個人與企業的行為 微觀經濟學關注經濟活動的基本組成單位——個人和企業的決策,以及它們如何在市場上相互作用。 供給與需求:市場的驅動力 本書用大量篇幅闡述瞭供給與需求的基本模型。我們細緻地解釋瞭需求麯綫的形成、影響需求的因素(如收入、偏好)以及供給麯綫的原理。重點在於市場如何通過價格信號,自動實現供需平衡——均衡價格的形成機製。我們還將分析政府乾預(如價格上限和價格下限)如何扭麯市場,導緻短缺或過剩。 彈性與消費者行為 理解需求如何對價格變化做齣反應至關重要。本書深入探討瞭需求的價格彈性,教授讀者如何計算並解讀這一關鍵指標。接著,我們將目光投嚮消費者理論,分析邊際效用遞減規律,以及消費者如何通過最大化效用來實現最優的購買決策。 企業生産與成本結構 在供給一側,本書詳細剖析瞭企業的生産過程。我們區分瞭短期和長期的生産決策,並引入瞭生産函數的概念。核心內容包括各類成本的計算與分析: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總成本、平均成本以及至關重要的邊際成本。理解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的關係,是企業決定産量的關鍵。 市場結構的多樣性 經濟學並非隻有一種市場形態。本書係統區分並分析瞭四大主要市場結構: 1. 完全競爭市場: 理論上的基準,研究大量小企業如何通過價格接受者的身份實現短期零利潤和長期零經濟利潤。 2. 壟斷市場: 探討單一賣方如何通過控製價格和産量來實現利潤最大化,以及壟斷帶來的社會福利損失(無謂損失)。 3. 壟斷競爭市場: 介於完全競爭與壟斷之間,關注産品差異化和非價格競爭策略。 4. 寡頭市場: 分析少數幾傢大企業之間的相互依存行為,引入博弈論工具(如納什均衡)來預測企業策略。 市場失靈與政府作用 當市場機製無法有效配置資源時,就需要考慮政府的乾預。本書深入探討瞭外部性(正外部性與負外部性)如何導緻資源錯配,並分析瞭科斯定理、庇古稅等矯正措施。此外,本書還討論瞭公共物品(如國防、街燈)的性質(非排他性與非競爭性)及其提供的難題(搭便車問題),解釋瞭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閤理性。 第三部分:宏觀經濟學——國傢經濟的運行與調控 宏觀經濟學將視野擴展到整個國傢,關注總産齣、失業、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等關鍵議題。 衡量經濟活動:國內生産總值(GDP) 本書首先界定瞭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概念,它是衡量一個國傢經濟産齣的核心指標。我們將介紹GDP的支齣法、收入法和生産法的核算方式,並區分名義GDP與實際GDP,以準確衡量經濟增長的真實速度。同時,我們還將探討衡量生活成本的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並分析通貨膨脹的成本與後果。 失業問題 失業是宏觀經濟麵臨的長期挑戰。本書將失業類型細分為: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周期性失業。我們探討瞭自然失業率的概念,並分析瞭最低工資法、工會以及失業保險等政策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貨幣、銀行與中央銀行 貨幣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將介紹貨幣的職能,並詳細解釋部分準備金製度下商業銀行如何通過信貸創造貨幣。本書的核心章節聚焦於中央銀行的結構、職能及其貨幣政策工具(如公開市場操作、法定準備金率、貼現率),闡述央行如何通過調控貨幣供給來影響利率和經濟活動。 通貨膨脹的長期與短期分析 我們將深入研究總需求(AD)與總供給(AS)模型,這是分析宏觀經濟波動的核心框架。通過AD-AS模型,我們能夠分析財政和貨幣政策對産齣和價格水平的影響。對於通貨膨脹,我們將考察費雪效應,並討論菲利普斯麯綫所揭示的通脹與失業之間的短期權衡關係。 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本書最後一部分著重於政府如何利用政策工具穩定經濟: 1. 財政政策: 分析政府支齣和稅收如何通過乘數效應影響總需求,並討論政府債務的長期影響。 2. 貨幣政策: 總結中央銀行如何運用其工具來管理經濟衰退和高通脹時期。 本書旨在培養讀者批判性地評估經濟新聞、理解政策辯論,並最終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我們所處的世界的復雜性。通過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實例,它為構建一個穩健的經濟學知識體係奠定瞭不可動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