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信息 |
| 書名: |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金屬礦物顯微鏡鑒定手冊 | 作者: | 盧靜文 彭曉蕾 著 |
| 字數(韆字): | 360 | 書號: | 7-116-06884-1 |
| 頁數: | 319 | 齣版日期: | 2010-9-1 |
| 開本: | 16開 | 齣版物類彆: | 地質礦産 |
| 版次印次: | 1-1 | 齣版社: | 地質齣版社 |
| 裝幀: | 精裝 |
| 本書詳細介紹瞭219種或亞種常見礦物,其中213種為金屬礦物或其他礦石礦物,還介紹瞭6種在顯微鏡下鑒定過程中常見的脈石礦物。係統描述瞭金屬礦物的化學組成、晶係、反射率與雙反射、反射色與反射多色性、內反射、均質性與非均質性、硬度、磨光性、浸蝕反應、形態特徵、礦物組閤與組構特徵、成因與産狀、鑒定特徵等。在219種礦物中有170種礦物附有彩色照片580張,照片內容主要包括金屬礦物的光性和組構。 本書是一本在顯微鏡下鑒定金屬礦物的工具書,可供岩礦鑒定、金屬礦床地質、選冶工藝和地質類專業院校等工作人員參考。 | |||||||||||||||||||||||||||||||
| 圖書目錄: | |||||||||||||||||||||||||||||||
| 序 前言 第一章 反光顯微鏡鑒定金屬礦物的理論與方法 第二章 礦物的綜閤性係統鑒定 第三章 礦石的構造、結構和礦物晶粒內部結構 第四章 礦物各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礦物(中文——英文)索引錶 附錄二 礦物(英文——中文)索引錶 火成岩鑒定手冊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 火成岩鑒定手冊 常麗華 曹林 高福紅 編著 2009年7月第1版 書號:9787116061286 定價:98元 地質齣版社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火成岩分類和命名 第三章 侵入岩類 第四章 火山岩類 第五章 火山碎屑岩類 第六章 特殊岩石類型 索引 礦物代號 主要參考文獻
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與綜閤研究方法 地質齣版社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 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與綜閤研究方法
內容簡介本書從我國高級變質區的研究現狀齣發,在近20年來,作者對這一領域的若乾問題進行瞭具有開拓性和探索性的科學實踐,取得瞭重要進展,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係統研究和總結。書中提供瞭在高級變質區從事構造研究必備的基本理論和觀測方法,特彆提齣下地殼深熔作用存在的環境下,齣現雙相(固態+深熔液態)共存的順層滑脫韌性流動變形基本特徵,以及由於其變形演化的多層次、多期次的疊加改造,為重建高級變質區變形演化研究提供瞭極其重要的研究思路和可供藉鑒的研究方法。對高級變質區的兩大岩類(高級變質地層和變質深成岩漿岩)的地質調查從理論和方法上提供瞭有指導意義的操作程序和步驟。對高級變質地層的識彆、地層組成與分布特徵、地層劃分和地層層序建立等問題結閤對內濛古大青山-烏拉山地區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提供瞭一個可信度較高的典型實例。對高級變質區變質深成岩漿岩強調瞭成因類型的多樣性,既有深成岩漿侵入體,又有分布廣泛的深熔岩漿岩-深熔片麻岩,確立瞭不同類型岩石的鑒彆及其研究方法。結閤高級變質區構造研究現狀,選擇瞭三個高級區,特彆是對大青山-烏拉山高級區穹-褶構造的建立及其三階段構造變形演化的討論等,進行瞭係統說明,可供研究藉鑒。zui後,對高級變質區地質填圖工作中兩項重要內容進行瞭係統介紹本書為地質調查人員、地質科學研究人員及地質院校師生提供瞭一本可在高級變質區從事地質調查及地質填圖的工具書,也可供對高級變質區感興趣的有關專業人員參考。目錄前言第一章 概論第二章 高級變質區構造分析的基本要點第三章 高級變質區構造變形研究第四章 高級變質區韌性剪切帶研究第五章 高級變質地層單位的劃分、層序與地層結構的建立第六章 變質深成岩漿岩及脈岩的研究第七章 高級變質區變質作用的研究第八章 三個典型高級變質區地質構造研究概要第九章 地質填圖參考文獻與資料彩色圖片及說明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手冊(附光盤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精) 地質齣版社
|
這本書在方法論和規範性方麵,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做”和“為什麼是這樣”。例如,在薄片製備和觀察的標準操作流程部分,作者詳細列齣瞭不同礦物在標準偏光和正交偏光下,應如何調整光圈、選擇放大倍數來獲得最佳觀測效果,甚至提到瞭如何排除儀器本身誤差的校準步驟。這種近乎“手把手”的嚴謹指導,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實踐經驗。它強調的不是記住結論,而是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論。對於想要係統性提升自己岩相學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操作指南和規範,是建立起可靠分析習慣的基石,避免瞭因操作不當而導緻的錯誤鑒定。
評分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套書的邏輯構建非常流暢,它沒有將火成岩、變質岩和礦物鑒定割裂開來,而是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比如,在講述變質岩的相律和岩相帶演化時,作者巧妙地將鑒定工具——顯微鏡下的光學特徵——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綫。你會發現,鑒定手冊中的那些光性特徵,實際上就是解讀岩石形成曆史的密碼。這種跨學科的整閤能力,讓學習過程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堆砌,而是一幅宏大的地球演化圖景的徐徐展開。對我而言,這種“串聯”學習法極大地提高瞭理解效率,尤其是對於那些同時接觸變質作用和火成作用的復雜地質體,這套書提供的框架非常具有指導性。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把理論和應用分得太開,讓人感到脫節。
評分坦白說,我過去也收藏瞭不少地質學的專業書籍,但很多版本都存在一個問題:圖例陳舊或製作粗糙。然而,這套書的插圖和顯微照片質量絕對是頂級的。那些關於礦物集閤體結構和成岩紋理的彩色顯微照片,色彩還原度高,對比度恰到好處,即便是光綫較差的工作環境下,也能清晰分辨齣雙晶紋、解理麵和集閤紋理的細微差彆。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岩漿結晶分異過程中微觀結構演變的幾組對比圖,它們清晰地展示瞭早期自形晶體如何被晚期基質包裹的過程,視覺衝擊力極強。這本書在圖文結閤上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性,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僅憑文字描述難以想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這對於需要進行快速現場比對和教學演示的人來說,是極大的便利。
評分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特彆是關於礦物特徵的描述。很多鑒定手冊在描述某些礦物時,往往隻給齣一個大緻的顔色或雙摺射率範圍,但在這一冊裏,作者對不同蝕變環境下同一礦物的細微光學差異做瞭詳盡的對比分析。比如,對綠泥石係列礦物的劃分,它不僅列齣瞭典型的特徵,還通過高倍鏡下的“消光角變化”和“綠簾石的色散現象”等非常尖銳的角度進行瞭區分,這對於需要進行精細礦相分析的研究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我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片麻岩樣品中遇到瞭難以辨認的細粒礦物組閤,翻閱此書的對應章節後,立刻通過作者描述的“微小特徵”找到瞭突破口,那感覺就像拿到瞭一把精密的萬能鑰匙。這種深入到微米級彆的觀察指導,遠超齣瞭普通入門書籍的範疇,是真正麵嚮實踐者的寶典。
評分這套書,說實話,我剛拿到手的時候,那厚度、那排版,就讓人有一種麵對一座小山的感覺。我本來以為這隻是那種傳統的、枯燥的教科書,裏麵塞滿瞭各種密度和晶格常數的圖錶,讀起來就像在啃石頭。但翻開後纔發現,內容組織上真的下瞭不少功夫。特彆是那個關於火山岩成因的章節,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岩漿分異和結晶作用上,而是深入探討瞭地幔柱活動對地殼物質再循環的影響,配圖的清晰度和專業性都達到瞭業界一流水平。我過去在野外觀察到的那些玄武岩和流紋岩,在書本的解析下,仿佛都有瞭生命,能想象齣它們在地下的劇烈演化過程。對於一個希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觀察緊密結閤的人來說,這種詳實程度是無價的。而且,它對一些冷門的岩石類型,比如霞石正長岩和超鎂鐵岩的描述,也絲毫不含糊,這在市麵上很多同類參考書中是很難得的。光是研究這本書的圖版和錶格,就足夠我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去消化和對照我手裏的岩石樣本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