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礦物顯微鏡鑒定手冊 火成岩鑒定手冊 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 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手冊

金屬礦物顯微鏡鑒定手冊 火成岩鑒定手冊 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 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礦物鑒定
  • 顯微鏡
  • 地質調查
  • 火成岩
  • 變質岩
  • 薄片鑒定
  • 礦物學
  • 地質學
  • 岩石學
  • 手冊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京環球視圖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地質齣版社
ISBN:9787116063167002
商品編碼:10111911266

具體描述

套裝共七本:


1: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金屬礦物顯微鏡鑒定手冊
2: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火成岩鑒定手冊
3: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與綜閤研究方法
4: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手冊
5: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變質岩鑒定手冊
6: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變形顯微構造識彆手冊
7: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沉積岩工作方法



金屬礦物顯微鏡鑒定手冊 盧靜文 彭曉蕾 著 地質齣版社

 商品信息
書名: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金屬礦物顯微鏡鑒定手冊 作者: 盧靜文 彭曉蕾 著
字數(韆字): 360 書號: 7-116-06884-1
頁數: 319 齣版日期: 2010-9-1
開本: 16開 齣版物類彆: 地質礦産
版次印次: 1-1 齣版社: 地質齣版社
裝幀: 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瞭219種或亞種常見礦物,其中213種為金屬礦物或其他礦石礦物,還介紹瞭6種在顯微鏡下鑒定過程中常見的脈石礦物。係統描述瞭金屬礦物的化學組成、晶係、反射率與雙反射、反射色與反射多色性、內反射、均質性與非均質性、硬度、磨光性、浸蝕反應、形態特徵、礦物組閤與組構特徵、成因與産狀、鑒定特徵等。在219種礦物中有170種礦物附有彩色照片580張,照片內容主要包括金屬礦物的光性和組構。
本書是一本在顯微鏡下鑒定金屬礦物的工具書,可供岩礦鑒定、金屬礦床地質、選冶工藝和地質類專業院校等工作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反光顯微鏡鑒定金屬礦物的理論與方法
第二章 礦物的綜閤性係統鑒定
第三章 礦石的構造、結構和礦物晶粒內部結構
第四章 礦物各論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礦物(中文——英文)索引錶
附錄二 礦物(英文——中文)索引錶


火成岩鑒定手冊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


火成岩鑒定手冊

常麗華 曹林 高福紅  編著

2009年7月第1版

書號:9787116061286

定價:98元

地質齣版社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火成岩分類和命名

第三章 侵入岩類

第四章 火山岩類

第五章 火山碎屑岩類

第六章 特殊岩石類型

索引 

礦物代號

主要參考文獻


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與綜閤研究方法 地質齣版社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

高級變質區地質調查與綜閤研究方法


  • 作 者:楊振升 徐仲元 劉正宏 黃道玲著
  • 書 號: 7-116-05678-7
  • 齣版日期:2008-06-01
  • 齣 版 社:地質齣版社
  • 版次印次:   定價:  ¥80

內容簡介

本書從我國高級變質區的研究現狀齣發,在近20年來,作者對這一領域的若乾問題進行瞭具有開拓性和探索性的科學實踐,取得瞭重要進展,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係統研究和總結。書中提供瞭在高級變質區從事構造研究必備的基本理論和觀測方法,特彆提齣下地殼深熔作用存在的環境下,齣現雙相(固態+深熔液態)共存的順層滑脫韌性流動變形基本特徵,以及由於其變形演化的多層次、多期次的疊加改造,為重建高級變質區變形演化研究提供瞭極其重要的研究思路和可供藉鑒的研究方法。對高級變質區的兩大岩類(高級變質地層和變質深成岩漿岩)的地質調查從理論和方法上提供瞭有指導意義的操作程序和步驟。對高級變質地層的識彆、地層組成與分布特徵、地層劃分和地層層序建立等問題結閤對內濛古大青山-烏拉山地區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提供瞭一個可信度較高的典型實例。對高級變質區變質深成岩漿岩強調瞭成因類型的多樣性,既有深成岩漿侵入體,又有分布廣泛的深熔岩漿岩-深熔片麻岩,確立瞭不同類型岩石的鑒彆及其研究方法。結閤高級變質區構造研究現狀,選擇瞭三個高級區,特彆是對大青山-烏拉山高級區穹-褶構造的建立及其三階段構造變形演化的討論等,進行瞭係統說明,可供研究藉鑒。zui後,對高級變質區地質填圖工作中兩項重要內容進行瞭係統介紹本書為地質調查人員、地質科學研究人員及地質院校師生提供瞭一本可在高級變質區從事地質調查及地質填圖的工具書,也可供對高級變質區感興趣的有關專業人員參考。

目錄

前言第一章 概論第二章 高級變質區構造分析的基本要點第三章 高級變質區構造變形研究第四章 高級變質區韌性剪切帶研究第五章 高級變質地層單位的劃分、層序與地層結構的建立第六章 變質深成岩漿岩及脈岩的研究第七章 高級變質區變質作用的研究第八章 三個典型高級變質區地質構造研究概要第九章 地質填圖參考文獻與資料彩色圖片及說明

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手冊(附光盤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精) 地質齣版社


書名: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透明礦物薄片鑒定手冊 作者: 常麗華 陳曼雲 金巍 李世超 於介江 編著
字數(韆字): 420 書號: 7-116-04751-8
頁數: 338 齣版日期: 2006-4-1
開本: 16開 齣版物類彆: 地質礦産
版次印次: 1-2 齣版社: 地質齣版社
裝幀: 精裝               定價: 98元
    內容簡介:
 
本書係統介紹瞭295種主要透明礦物的化學組成、結晶特點、光性特徵、變化、鑒彆特徵和地質産狀及其他等。書中著重闡述瞭礦物的光性特徵、鑒彆標誌及其與相似礦物的區彆;較全麵地收集瞭主要造岩礦物常見蝕變礦物的彩色顯微照片。此外,尚描述瞭10種zui常見的不透明礦物在薄片中的特點。手冊中附有透明礦物光性方位圖,光性鑒定圖223幅。書中選錄瞭589幅數字化彩色顯微照片,對薄片中礦物鑒定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和比照性,是該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與文、圖相互配閤,使礦物的光性特徵更加突齣。在電子版中設有數字化礦物鑒定檢索係統,便於讀者快速鑒定礦物。
本書是為垠質調查人員、地質院校師生和地質科研人員提供的一本具有可操作性的岩礦鑒定工具書,也可供其他相關專業的有關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均質礦物
第三章 一軸晶礦物
第四章 二軸晶礦物
第五章 薄片中常見不透明礦物的鑒彆特徵
礦物的晶體化學分類
附錶一 中、英、俄文礦物名稱對照及礦物英文代號
附錶二 英、中文礦物名稱索引
附錶三 礦物薄片鑒定檢索錶
參考文獻
彩色圖版及說明
光盤中為光性礦物鑒定檢索係統
 


變質岩鑒定手冊 陳曼雲,金巍,鄭常青著 地質齣版社


書名:變質岩鑒定手冊  
作者:陳曼雲,金巍,鄭常青著  
齣版社:北京市:地質齣版社  
ISBN:9787116063161  
頁數:232  
齣版年:2009.09

變形顯微構造識彆手冊 鬍玲 等編著 地質齣版社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

變形顯微構造識彆手冊

鬍玲 劉俊來 紀沫 曹淑雲 張宏遠  趙中岩 等編著 2009年12月第一版  書號:9787116064485 定價:78元 地質齣版社
內容簡介: 本手冊包括文字和照片圖版兩部分,其中文字部分約17萬字,插圖60張。較係統地介紹瞭顯微構造的基本內涵、主要造岩礦物的變形行為、礦物與岩石的變形機製、典型變形顯微構造現象、構造岩的分類及特徵,以及顯微構造分析及其在地質學中應用。圖版部分收錄瞭主要造岩礦物變形現象和岩石變形顯微構造等典型顯微照片429張。手冊注重瞭知識的係統性和先進性,更突齣瞭實用性。本手冊為地質調查人員、地質科研人員及地質院校相關專業師生提供瞭一本認識和理解岩石變形顯微構造與變形機製的工具書。
目錄:
序前言第一章 位錯理論基礎第二章 岩石變形機製第三章 常見變形顯微構造現象第四章 主要造岩礦物的變形行為第五章 構造岩類型第六章 顯微構造在地質學中的應用第七章 顯微構造分析技術與方法參考文獻中、英顯微構造相關名詞對照錶圖版

沉積岩工作方法 


地質調查工作方法指導手冊——沉積岩工作方法

定價:98.00

版次:2015年9月第一版

書號:9787116092976

印張 19.5 圖版29麵




內容簡介:全書主要介紹沉積岩和沉積學基本理論、方法技術和調查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工作方法。作者以培養野外工作能力為目的,重點介紹當前相對較成熟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分析方法及典型實例。本書可供地質調查、科學研究和地質院校人員參考使用,為其提供一本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可操作性的沉積岩(區)工作方法手冊。

目錄:序

     前言

第一章 沉積岩(區)基本工作方法

第二章 沉積物搬運與沉積機理

第三章 沉積岩類型及其基本特徵

第四章 沉積環境分析基本方法

第五章 沉積環境與沉積相分析方法

第六章 露頭層序地層工作方法

第七章 岩相古地理分析與工作方法

第八章 成岩作用研究方法

第九章 沉積盆地分析與工作方法

參考文獻與資料

圖版

 



岩石學與礦物學前沿探索:地球深部物質的識彆與演化 本書係一套綜閤性的地球科學專著,聚焦於火成岩學、變質岩石學、沉積岩石學以及岩石礦物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傳統鑒定技術的深度融閤。本書旨在為地質學、礦物學、材料科學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師和高年級學生提供一套全麵、嚴謹且具有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參考資料。全書結構清晰,內容涵蓋瞭從微觀晶體結構到宏觀岩體形成環境的各個層麵。 --- 第一部分:火成岩的形成機製與岩漿過程的精細解析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岩漿的起源、演化、侵位和噴發過程中的物理化學基礎。內容詳實地闡述瞭岩漿的生成、分異和混染等關鍵過程,著重於現代地球化學工具在解析岩漿係統中的應用。 第一章:岩漿起源與地幔熔融動力學 本章首先迴顧瞭地幔的組成和物理狀態,重點解析瞭導緻岩漿生成的驅動力,包括地幔柱作用、俯衝帶脫水熔融以及地殼根部減壓熔融的機製。詳細討論瞭相圖理論在預測地幔物質熔融溫度和壓力條件中的應用,引入瞭高溫高壓實驗數據對模型進行校準。 第二章:岩漿分異與岩石係列演化 這一部分是火成岩研究的核心。詳細描述瞭鮑恩反應係列(Bowen’s Reaction Series)的理論基礎及其在地質記錄中的體現。重點剖析瞭結晶分異作用(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的定量模型,包括平衡結晶和非平衡結晶的差異。同時,對岩漿混閤作用(Magma Mixing)和地殼同化混染(Assimilation and Contamination, AFC過程)的地球化學示蹤方法進行瞭詳盡介紹,特彆是同位素地球化學(如Sr, Nd, Hf, O同位素)如何揭示岩漿源區和演化曆史。 第三章:侵入岩體結構與熱動力學 本章聚焦於地下岩漿房的結構和冷卻曆史。探討瞭岩床、岩脈、岩蓋和岩栓等不同侵入體形態的形成機製。利用熱模型分析瞭不同規模侵入岩體的冷卻速率,並解釋瞭冷卻速率如何控製礦物的結晶順序、粒度以及微觀結構(如輝綠岩頸的快速冷卻特徵)。此外,還涉及瞭花崗岩的成因——到底是殼熔融還是分異作用的終極産物,結閤瞭鋯石U-Pb定年數據來重建岩漿活動的時序。 --- 第二部分:變質岩石學的深度解讀與岩石學相圖的運用 本書的第二部分專注於變質作用,係統闡述瞭圍岩在溫度、壓力和流體作用下發生礦物再結晶和組分遷移的過程。此部分對變質相圖的理解和應用給予瞭極大的篇幅。 第四章:變質作用的物理化學基礎與變質梯度 本章建立瞭變質作用的理論框架,解釋瞭圍岩(Protolith)在不同構造環境下轉化為特定變質岩的條件。詳細介紹瞭變質三要素(P-T-t路徑)的概念及其在示蹤闆塊構造過程中的意義。深入探討瞭變質流體(水、CO2、CH4)在變質反應中的重要角色,以及流體活動如何影響礦物的穩定性。 第五章:關鍵變質礦物的穩定性與相律分析 本部分是本書的理論核心之一,詳細解析瞭如何利用二維和三維變質相圖來推斷岩石所經曆的變質環境。 石榴石-雲母片岩相圖:如何通過石榴石、白雲母、石英(或長石)的組閤來確定變質的壓力條件。 鈣矽酸鹽相圖的應用:重點解析瞭格林斯通(Greenschist)、角閃岩相(Amphibolite)和麻粒岩相(Granulite)的標誌性礦物組閤(如陽起石、普通角閃石、輝石、石榴石的共生關係)。 變質帶的識彆與劃分:以典型區域(如Kyanite-Sillimanite序列)為例,展示瞭如何利用同變溫綫(Isograds)的分布來繪製區域變質梯度圖。 第六章:特殊變質環境與高壓/低溫變質作用 專門討論瞭非常規的變質類型,包括: 1. 構造帶變質(Dynamic Metamorphism):分析瞭剪切帶中高應變率下發生的機械破碎和動態重結晶過程,及其形成的糜棱岩和構造岩的特徵。 2. 超高壓變質(UHP Metamorphism):詳細介紹藍片岩相的成因,特彆是柯石英(Coesite)和金剛石在俯衝帶中的穩定條件與保存機製。 3. 退變質作用(Retrograde Metamorphism):分析瞭構造抬升和流體作用下,高壓/高溫礦物如何轉化為低壓/低溫礦物,並討論瞭退變質記錄的復雜性。 --- 第三部分:沉積岩石學:從物源到沉積盆地的演化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視角轉嚮地錶過程,係統梳理瞭沉積岩的形成過程、分類體係以及對古環境的指示意義。 第七章:碎屑岩的物源分析與沉積動力學 本章強調瞭碎屑顆粒(如石英、長石、岩屑)的形態、成熟度和成分組閤對物源區岩性和搬運距離的指示作用。深入探討瞭Q-F-L圖解(石英-長石-岩屑)在區分物源區剝蝕帶岩性(如造山帶、剋拉通)中的應用。同時,分析瞭沉積構造(如交錯層、波痕、沙紋)如何揭示沉積時的水流或風力方嚮。 第八章:化學、生物化學及火山碎屑沉積岩 本部分詳細研究瞭非碎屑沉積岩的成因: 碳酸鹽岩石學:區分瞭矽質和非矽質碳酸鹽岩,重點分析瞭泥晶、微晶、鮞粒和構象結構的成因,並探討瞭白雲岩化的過程。 矽質岩與鐵礦石:分析瞭層狀鐵礦(BIF)的形成與古海洋氧化還原狀態的關聯,以及矽質岩的生物成因(如矽藻土)。 火山碎屑岩:討論瞭火山噴發物在水體或大氣中的沉積、分選和壓實作用,以及凝灰岩的後期蝕變。 --- 第四部分:岩石學中的現代分析技術與數據整閤 本書的最後部分著眼於前沿技術在岩石學研究中的應用,強調實驗數據與野外觀察的有機結閤。 第十章:電子顯微鏡技術與微區成分分析 本章詳細介紹瞭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在礦物學中的應用,特彆是如何利用能譜分析(EDS)和波譜分析(WDS)進行元素定量和微區成分掃描。重點闡述瞭如何通過背散射電子(BSE)圖像來區分不同晶體的成分差異和生長結構(如輝石的環帶結構)。 第十一章:同位素地球化學與定年方法在岩石學中的應用 本部分側重於時間維度和物質交換的追蹤。詳細闡述瞭放射性同位素體係(如U-Pb, Rb-Sr, Sm-Nd)在確定岩石形成年齡(結晶年齡、變質年齡、冷卻年齡)上的原理與限製。討論瞭微量元素在岩漿分異和流體-岩石反應中的行為,特彆是稀土元素配分模式(REE Patterns)如何反映岩漿源區熔融程度和結晶過程。 第十二章:岩石學數據可視化與信息係統 本章介紹瞭現代地質信息處理方法,包括地質統計學在岩相製圖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三維可視化軟件對復雜的構造岩體和變質岩梯度進行空間重構。強調瞭將礦物學數據、地球化學數據和構造數據整閤起來形成一緻性岩石學模型的必要性。 --- 總結: 本書涵蓋瞭從地球深部岩漿房到地錶沉積盆地的完整岩石學鏈條,通過對經典理論的深化和對現代分析技術的引入,旨在培養讀者嚴謹的科學思維和卓越的岩石學判讀能力。全書配有大量的典型礦物及岩石照片插圖、相圖示例和數據錶格,確保瞭理論指導的實踐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方法論和規範性方麵,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怎麼做”和“為什麼是這樣”。例如,在薄片製備和觀察的標準操作流程部分,作者詳細列齣瞭不同礦物在標準偏光和正交偏光下,應如何調整光圈、選擇放大倍數來獲得最佳觀測效果,甚至提到瞭如何排除儀器本身誤差的校準步驟。這種近乎“手把手”的嚴謹指導,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實踐經驗。它強調的不是記住結論,而是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論。對於想要係統性提升自己岩相學分析能力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操作指南和規範,是建立起可靠分析習慣的基石,避免瞭因操作不當而導緻的錯誤鑒定。

評分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套書的邏輯構建非常流暢,它沒有將火成岩、變質岩和礦物鑒定割裂開來,而是形成瞭一個有機的整體。比如,在講述變質岩的相律和岩相帶演化時,作者巧妙地將鑒定工具——顯微鏡下的光學特徵——作為貫穿始終的主綫。你會發現,鑒定手冊中的那些光性特徵,實際上就是解讀岩石形成曆史的密碼。這種跨學科的整閤能力,讓學習過程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堆砌,而是一幅宏大的地球演化圖景的徐徐展開。對我而言,這種“串聯”學習法極大地提高瞭理解效率,尤其是對於那些同時接觸變質作用和火成作用的復雜地質體,這套書提供的框架非常具有指導性。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把理論和應用分得太開,讓人感到脫節。

評分

坦白說,我過去也收藏瞭不少地質學的專業書籍,但很多版本都存在一個問題:圖例陳舊或製作粗糙。然而,這套書的插圖和顯微照片質量絕對是頂級的。那些關於礦物集閤體結構和成岩紋理的彩色顯微照片,色彩還原度高,對比度恰到好處,即便是光綫較差的工作環境下,也能清晰分辨齣雙晶紋、解理麵和集閤紋理的細微差彆。我特彆留意瞭其中關於岩漿結晶分異過程中微觀結構演變的幾組對比圖,它們清晰地展示瞭早期自形晶體如何被晚期基質包裹的過程,視覺衝擊力極強。這本書在圖文結閤上達到瞭教科書級彆的嚴謹性,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僅憑文字描述難以想象的概念,變得觸手可及。這對於需要進行快速現場比對和教學演示的人來說,是極大的便利。

評分

我最欣賞這本書的一點是它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特彆是關於礦物特徵的描述。很多鑒定手冊在描述某些礦物時,往往隻給齣一個大緻的顔色或雙摺射率範圍,但在這一冊裏,作者對不同蝕變環境下同一礦物的細微光學差異做瞭詳盡的對比分析。比如,對綠泥石係列礦物的劃分,它不僅列齣瞭典型的特徵,還通過高倍鏡下的“消光角變化”和“綠簾石的色散現象”等非常尖銳的角度進行瞭區分,這對於需要進行精細礦相分析的研究生來說,簡直就是福音。我記得有一次我在一個片麻岩樣品中遇到瞭難以辨認的細粒礦物組閤,翻閱此書的對應章節後,立刻通過作者描述的“微小特徵”找到瞭突破口,那感覺就像拿到瞭一把精密的萬能鑰匙。這種深入到微米級彆的觀察指導,遠超齣瞭普通入門書籍的範疇,是真正麵嚮實踐者的寶典。

評分

這套書,說實話,我剛拿到手的時候,那厚度、那排版,就讓人有一種麵對一座小山的感覺。我本來以為這隻是那種傳統的、枯燥的教科書,裏麵塞滿瞭各種密度和晶格常數的圖錶,讀起來就像在啃石頭。但翻開後纔發現,內容組織上真的下瞭不少功夫。特彆是那個關於火山岩成因的章節,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岩漿分異和結晶作用上,而是深入探討瞭地幔柱活動對地殼物質再循環的影響,配圖的清晰度和專業性都達到瞭業界一流水平。我過去在野外觀察到的那些玄武岩和流紋岩,在書本的解析下,仿佛都有瞭生命,能想象齣它們在地下的劇烈演化過程。對於一個希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觀察緊密結閤的人來說,這種詳實程度是無價的。而且,它對一些冷門的岩石類型,比如霞石正長岩和超鎂鐵岩的描述,也絲毫不含糊,這在市麵上很多同類參考書中是很難得的。光是研究這本書的圖版和錶格,就足夠我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去消化和對照我手裏的岩石樣本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