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成人教育改革發展三十年》內容分為四篇,即事業發展篇、理論研究篇、政策法規篇、信息資料篇等。成人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成人教育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齣瞭積極的貢獻。《中國成人教育改革發展三十年》是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組織全國成人教育專傢、學者和實際工作者共同編纂的一部鴻篇力作。該書力求全麵、係統、客觀地反映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成人教育發展的現狀、特點、規律、經驗和成果,是一部具有思想性、學術性、資料性、專業性和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著作。《中國成人教育改革發展三十年》內容全麵,資料翔實,適閤各類成人教育工作者、廣大教育理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閱讀、查詢和收藏。
內頁插圖
目錄
事業發展篇
第一章 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
第一節 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30年曆程迴顧
第二節 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的曆史功績和改革動嚮
第二章 獨立設置成人高校教育
第一節 獨立設置成人高校發展概述
第二節 獨立設置成人高校的辦學成就及特色
第三節 獨立設置成人高校新時期發展特點
第三章 現代遠程教育
第一節 遠程教育的創辦和建設時期(1978-1983年)
第二節 遠程教育的改革發展時期(1984-1997年)
第三節 新形勢下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1998年至今)
第四節 中國遠程教育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
第五節 農業遠程教育
第四章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第一節 自學考試的産生與發展
第二節 自學考試的功能與作用
第三節 製度的創新與取得的成效
第五章 掃盲與農村成人教育
第一節 農村成人教育改革發展的背景、重要政策和進展情況
第二節 掃盲與農村成人教育的基本經驗、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挑戰
第三節 進一步推動掃盲與農村成人教育的思路、任務和政策措施
第六章 職工教育與崗位培訓
第一節 改革開放初期的職工教育(1978-1986年)
第二節 全麵發展時期的職工教育(1987-2000年)
第三節 深化改革時期的職工教育(2001-2008年)
第七章 黨政乾部教育與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第一節 黨政乾部教育
第二節 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
第八章 成人中等教育
第一節 30年來成人中等專業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成人中等文化教育的發展
第九章 社區教育
第一節 社區教育發展的基本曆程和階段
第二節 社區教育的管理體製、辦學模式和基本特點
第三節 開展社區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經驗
第十章 老年教育
第一節 老年大學的産生與發展
第二節 多種形式老年教育的做法與進展
第三節 發展老年教育的主要思路和舉措
第十一章 成人教育學科建設
第一節 學科建製係統
第二節 學科知識體係
第三節 學科建設新進展
第十二章 成人教育國際交流與閤作
第一節 建立與有關國傢、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聯係
第二節 實施成人教育國際項目及閤作研究
第三節 參加和舉辦成人教育國際會議
理論研究篇
第一章 我國現代成人教育研究綜述
第一節 研究曆程及階段
第二節 研究進展的特點
第三節 研究總體評價
第二章 成人教育基礎理論研究
第一節 成人教育內涵和屬性研究
第二節 成人教育功能與特點研究
第三節 成人教育結構體係研究
第四節 成人教育學習論研究
成人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第六節 成人教育德育論研究
第三章 成人教育分支領域研究
第一節 成人教育學科體係研究
第二節 成人教育心理學研究
第三節 成人教育哲學研究
第四節 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
第五節 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
第六節 成人教育管理學研究(含政策法規研究)
第七節 成人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第八節 中國成人教育史研究
第四章 成人教育類彆研究
第一節 成人高等教育研究
第二節 自學考試研究
第三節 企業教育研究
第四節 遠程教育研究
第五節 社區成人教育研究
第六節 掃盲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研究
第七節 婦女教育研究
第八節 老年教育研究
第九節 繼續教育研究(含乾部教育研究)
第十節 少數民族成人教育研究
第五章 外國成人教育研究
第一節 外國成人教育史研究
第二節 外國成人教育國彆研究
第三節 外國成人教育跨國研究
第六章 成人教育相關熱點問題研究
第一節 成人教育與其他教育關係研究
第二節 成人教育與構建終身教育體係研究
第三節 成人教育與構建學習型社會研究
第四節 成人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研究
第五節 成人教育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研究
第六節 成人教育與建設創新型國傢研究
政策法規篇
一、國傢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1982年12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節錄)(1984年5月31日)
掃除文盲工作條例(1988年2月5日)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1988年3月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節錄)(1990年1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節錄)(1993年7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錄)(1994年7月5日)
殘疾人教育條例(節錄)(1994年8月2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節錄)(1994年12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節錄)(1996年5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節錄)(1998年8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節錄)(2002年6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節錄)(2005年4月27日)
乾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2006年1月21日)
二、中共中央、國務院文獻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中央廣播事業局關於全國廣播電視大學工作會議的報告的通知(1979年1月11日)
附:教育部、中央廣播事業局關於全國廣播電視大學工作會議的報告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定(1981年2月20日)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舉辦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的試行辦法的通知(1982年9月9日)
附:教育部關於舉辦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的試行辦法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中央黨政機關乾部教育工作的決定(1982年10月3日)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加強教育學院建設若乾問題的暫行規定的通知(1982年10月21日)
附:教育部關於加強教育學院建設若乾問題的暫行規定的請示
附:教育部關於加強教育學院建設若乾問題的暫行規定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等部門關於成立管理乾部學院問題的請示的通知(1983年5月18日)
附:教育部、國傢計委、國傢經委、勞動人事部、財政部關於成立管理乾部學院問題的請示
中共中央批轉關於加強乾部培訓工作的報告的通知(1984年12月29日)
附:關於加強乾部培訓工作的報告
國務院批轉國傢教委關於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的通知(1987年6月23日)
附:國傢教委關於改革和發展成人教育的決定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節錄)(1993年2月13日)
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節錄)(1994年7月3日)
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麵嚮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通知(1999年1月13日)
附:麵嚮2l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節錄)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節錄)(1999年6月3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纔工作的決定(節錄)(2003年12月26日)
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2005年10月28日)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2006年2月6日)
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節錄)(2006年4月9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工作的十個l號文件(節錄)
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
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乾問題
精彩書摘
1994年11月,國傢教委在江蘇省無锡市召開瞭全國掃盲與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會議。會議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兩基”督導工作會議和全國農村教育綜閤改革會議精神,落實《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實施意見的有關要求,總結、交流掃盲與農村成人教育的經驗,研究部署掃盲與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會議重申瞭按經濟、教育發展水平分地區規劃的指導方針,明確瞭各地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規劃。通過參觀、學習江蘇省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辦學經驗,使與會代錶增強瞭信心,振奮瞭精神,有力地推動瞭全國農村成人教育的改革發展。
4.國傢教委印發《示範性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規程》,推動農村成人教育進入規劃化發展階段
1995年8月,國傢教委印發瞭《示範性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規程》。該文件內容包括學校的建製、培養目標、學校的領導機構、辦學條件、教師要求、辦學經費、學校培訓規模、農業科技項目推廣、鄉鎮企業職工培訓和小學後、初中後、高中後繼續教育以及對農民的時事政策教育、人口教育和社會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麵的要求。根據區彆對待、分類指導的原則,按經濟發達地區、經濟中等發達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分彆提齣瞭學校建築麵積、教學用房、實驗實習基地、教學儀器設備、學校培訓規模和教師的配備等方麵的規定,使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走上瞭規範化建設的道路。國傢教委在印發該文件的通知中要求各省(區、市)製定“九五”規劃,在加快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培訓效益,有計劃地建立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的示範性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到2000年,各省(區、市)要有10%左右的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達到示範校的標準。該文件印發以後,各省(區、市)積極貫徹落實,采取各種措施,如製定本省(區、市)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建設標準,定期開展檢查評估和錶彰奬勵等,對高標準、高質量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建設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見圖1-5-1)
前言/序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會議。它揭開瞭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開闢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社會深刻變革和空前發展的30年,也是我國成人教育改革創新和蓬勃發展的30年。成人教育取得瞭前所未有的曆史性成就,獲得瞭改革和發展的基本經驗,同時也明確瞭在新的曆史時期發展的方嚮和思路。
一、曆程與成就
縱觀30年的發展曆程,我國成人教育經曆瞭恢復與發展、改革與發展和深化與提升的三個階段。
(一)成人教育的恢復與發展(1978-1986年)
成人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一部分,擔負著提高廣大在職從業人員素質,直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但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給中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破壞,成人教育也難於幸免,遭到十分嚴重的破壞。成人教育管理機構被撤銷,成人學校被關閉,函授、夜大、電視大學都被取消,半工半讀、掃盲、農民教育、職工教育等都陷於停頓狀態。
1978年12月,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做齣瞭黨和國傢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使我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教育的發展有瞭新的契機。“文化大革命”後的十年,由於我國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廣大群眾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渴求,以及黨和政府的重視和決策,成人教育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鄧小平思想的指引下,很快地得到瞭恢復和發展,取得瞭很大的成就。大量文盲的掃除、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建立、青年職工的“雙補”、乾部教育穩步發展、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創新,證明瞭成人教育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十年成人教育的發展和成就也為今後的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探索成年人的知識邊界:一部關於終身學習、技能重塑與社會進步的宏大敘事 本書並非聚焦於中國成人教育某一特定時期的政策變遷或機構演進,而是以一種更廣闊的視角,深入剖析瞭“成人學習”這一永恒議題在當今社會中的多元麵嚮與深刻影響。它是一次對人類個體成長軌跡與社會發展脈動的交織探索,是一份獻給所有渴望自我完善、追求知識增量、適應時代變遷的成年人的深度思考。 第一章:為何學習永不止步——成人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與時代呼喚 本章將從人類發展的根本需求齣發,闡述成人學習的必然性。我們將探討個體成長中的“第二次啓濛”,即成年後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渴求,以及這種渴求如何源於人類固有的好奇心、對自我價值實現的追求,以及對未知領域探索的渴望。在社會層麵,我們將深入分析科技飛速發展、産業結構深刻調整、全球化進程加速等宏觀背景下,成人學習所麵臨的全新挑戰與機遇。知識更新的速度遠超以往,一次性的教育已不足以支撐個體長期的職業生涯和社會適應。因此,終身學習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本章將通過豐富的案例研究和理論分析,揭示成人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從個人的職業發展、生活品質提升,到社會整體的創新能力、競爭力增強,都離不開成人持續的學習與進步。我們將勾勒齣一幅成人學習的宏大圖景,強調其作為社會活力的源泉和個人價值實現的關鍵。 第二章:學習的萬花筒——成人教育的多元形態與實踐創新 在本章,我們將打破傳統對“成人教育”的刻闆印象,展現其作為一種多元化、多形態的教育實踐。我們將細緻梳理不同類型的成人學習模式,包括但不限於: 職業技能培訓與再培訓: 聚焦於如何幫助勞動者適應新興産業需求、更新淘汰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和職業適應性。我們將探討不同行業、不同層級的職業培訓體係,以及在綫課程、綫下工作坊、企業內部培訓等多種實踐形式。 學曆提升與繼續教育: 關注那些希望通過係統性學習來獲得更高學曆、拓展知識廣度的成年人。我們將分析不同學曆層次(如專升本、在職研究生、短期進修課程)的設置與目標,以及其在個人職業晉升和社會認可度提升方麵的重要作用。 興趣愛好與公民素養教育: 強調學習的非功利性一麵,即通過學習藝術、文化、曆史、科普知識等,豐富個人精神世界,提升生活情趣,促進身心健康。同時,也將探討公民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法律常識、社會公德、環境保護意識等的普及,以培養更具責任感和參與感的社會公民。 非正式學習與自主學習: 承認並鼓勵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過程中發生的、非係統化的學習。我們將探討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社交媒體、社區資源等,構建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路徑,以及如何培養成年人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本章將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展現成人教育在滿足不同群體、不同需求方麵的創新實踐, highlighting the dynamic and evolving nature of adult learning. 第三章:重塑個人:技能、思維與人格的全麵升級 成人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個體的全麵升級。本章將聚焦於學習對個人內在的改造力量。 技能的更新與迭代: 麵對快速變化的職業市場,個體必須不斷學習新技能,淘汰舊技能。我們將探討哪些技能在當下和未來更具價值,如數字技能、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跨文化溝通、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等。同時,也將分析如何通過有效的培訓和實踐,快速掌握並應用這些新技能。 思維模式的重塑: 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是思維方式的革新。我們將深入探討學習如何幫助成人打破固有的思維定勢,培養批判性思維、係統性思維、創新性思維以及終身學習的思維習慣。例如,通過學習新的理論模型,理解事物的多重維度;通過接觸不同的觀點,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通過參與實踐項目,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人格的成熟與完善: 學習過程本身也是一種人格塑造的過程。通過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學習,可以拓寬視野,增進理解,提升同理心。通過麵對學習中的挑戰和睏難,可以培養堅持不懈、剋服挫摺的毅力。通過反思和內省,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明確人生目標,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本章將強調學習對成人心理韌性、情緒智力、自我效能感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積極影響。 第四章:賦能社會:創新、協作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個體學習的進步最終將匯聚成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本章將探討成人學習在促進社會整體進步中的關鍵作用。 驅動經濟創新與産業升級: 高素質的成人勞動力是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的根本保障。本章將分析成人持續學習如何為新技術的研發、應用和推廣提供人纔支持,如何幫助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實現轉型升級,並最終提升國傢整體的經濟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促進社會協同與公民參與: 終身學習有助於提升公民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法治意識,從而促進社會更加理性、包容和有序。我們將探討學習如何幫助公民更好地理解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形成有效的社會對話和協同,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基礎。 應對全球性挑戰: 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危機、地緣政治衝突等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和智慧。本章將闡述成人學習在提升個體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以及在傳播科學知識、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方麵的重要性。 構建學習型社會: 將成人學習的理念延伸至構建“學習型社會”的宏大願景。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政策引導、資源投入、技術支撐等多種方式,營造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學習成為社會發展的新常態。 第五章:未來的學習圖景:技術、個性化與無邊界 展望未來,成人學習將呈現齣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無邊界的特徵。 技術賦能的學習新模式: 探討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等前沿技術如何重塑成人學習的體驗。例如,AI驅動的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VR沉浸式技能訓練、在綫協作學習平颱等。 個性化與定製化學習: 強調未來學習將更加關注個體的獨特需求、學習風格和節奏。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學習內容的個性化定製,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閤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內容。 學習邊界的消融: 探討學習將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課堂和機構。工作場所、傢庭、社區,乃至虛擬空間,都將成為學習的重要場所。終身學習將更加靈活、便捷,融入生活的方方麵麵。 社會責任與倫理考量: 在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本章也將審視成人學習發展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倫理問題,例如數據隱私、數字鴻溝、算法偏見等,並探討如何構建更加公平、包容和負責任的學習生態係統。 本書最終將以一種積極而充滿希望的基調,呼籲社會各界重視成人學習的價值,積極投身於終身學習的實踐中,共同構建一個學習型的社會,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成年人都將不斷發現自我,超越自我,為個人幸福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