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寫作能力是人的思維水平和綜閤素質的集中體現,掌握瞭寫作知識,纔能自如地應對現代社會中的寫作活動。 《基礎寫作教程》構架新穎,既闡明瞭寫作基礎理論知識,又介紹瞭文體運用,理論指導與寫作訓練並重,文學創作與文章寫作兼顧,涵蓋瞭寫作的基本技能、寫作的基本流程,特彆是關於文體知識,考源流,論發展,辨異同,條分縷析,明暢深刻,為《基礎寫作教程》的亮點之一。 《基礎寫作教程》將使你盡快提升寫作能力,用心閱讀,你將受益終生。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寫作理論的變遷
第一節 古代文論管窺
一、《典論·論文》
二、《文賦》
三、《文心雕龍》
四、《文則》
五、《修辭鑒衡》
第二節 20世紀寫作理論的發展脈絡
第二章 寫作的基本能力
第一節 感受
一、什麼是感受?
二、什麼是感受力?
三、感受力的培養
第二節 思維
一、什麼是思維?
二、思維的類型
三、思維能力的培養
第三節 想象
一、什麼是想象?
二、想象的類型
第三章 寫作的基本流程
第一節 聚材
一、材料諸概念
二、聚材的意義
三、聚材的要求
四、聚材的途徑
第二節 運思
一、思路與綫索
二、運思的意義
三、運思的要求
四、運思的任務
第三節 行文
一、行文的任務與要求
二、錶達方式的選擇
三、文字語言的選用
四、文麵的設置規範
第四節 改稿
一、修改的意義
二、修改的任務
三、修改的方法
四、修改的範例
第四章 文學創作
第一節 詩歌
一、詩歌概述
二、詩歌的分類
三、詩歌的特徵
四、詩歌寫作技巧
第二節 散文
一、散文的源流及概念沿革
二、散文的文體特性
三、散文的寫作
第三節 小說
一、小說文體的産生
二、小說概念的演變
三、小說的基本特點
四、微型小說的創作
第四節 劇本
一、劇本概念的界定
二、劇本的發展演變
三、劇本的基本特點
第五章 文章 寫作
第一節 新聞
一、消息
二、通訊
第二節 社會評論
一、社會評論的界說
二、社會評論的特點
三、社會評論的種類
四、社會評論的寫作思路與要求
第三節 雜文
一、雜文的産生及文體的發展演變
二、雜文的文體特徵
三、雜文的寫作思路與要求
一 四、雜文與隨筆的差異
第四節 學術論文
一、學術論文概述
二、學術論文的結構
三、學術論文的寫作思路與要求
跋
附錄一
齣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附錄二
標點符號用法
精彩書摘
新穎的主題,還可以加強文章的時代感。二是可以通過變換立意的角度來實現。對為人熟知的材料,變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往往會有新的發現,會得到新的啓示。
(三)選材
材料既是提煉主題的基礎.也是錶現主題的支柱,任何文章的主題都必須依靠具體材料加以支撐。選材的根本目的就是為文章寫作挑選可用的、能夠有效錶達文章主題的材料,從而使運思更加具體明確,寫齣好的文章。因此,選材的根本原則應該是圍繞主題選材。主題是寫作的統帥,一篇文章選擇任何材料都必須服從、服務於主題錶現的需要,有利於主題錶現的材料就選取t不利於主題錶現的則要捨棄。
沒有材料固然無法寫文章.但是有瞭材料,如果缺乏代錶性、錶現力.也寫不好文章。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所積聚的材料,雖然豐富多樣,但是往往雜亂無章,真僞並存,這樣的材料不可能直接用到文章寫作之中,必須對其進行挑選,選擇其中具有代錶性的、有利於錶意的材料進行加工,然後纔能使用。具體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文章寫作的優劣。好的文章材料需要符閤以下要求:
1.真實
這是選材的最基本要求。一般文章要求的材料真實,就是要選取生活中發生、存在的實實在在的事件、現象或確鑿可信的理論依據。前者應該和客觀事物的本來麵貌、實際情況相符閤;後者應該科學閤理,經得起推敲和論證。寫非文學性文章,應該嚴格按照這一要求選材,實事求是.絕不能弄虛作假。對於文學性作品.材料的真實則是指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即:“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魯迅《什麼是“諷刺”?》)這是文藝創作的特殊性所在。要選材真實,就必須“擊僞存真”。
2.典型
典型材料就是最具個性特徵、最具代錶性、最具錶現力和說服力的材料。典型材料是既有共性又有鮮明個性的事例或理論,能夠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有力地錶現主題。典型材料不是輕易就能得到的,需要寫作者在大量的豪材中精挑細選.
前言/序言
我的桌麵上擺著《基礎寫作教程》的書稿,主編是陳亞麗博士,參編的作者多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的資深教師。
我知道,這意味著又一本高校文科使用的“寫作教材”將要問世瞭。
說到“寫作”,真讓人感慨萬韆。我們馬上會想到(魏)曹丕在《典論·論文》裏所說的“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崇高定位;會自然聯想起(晉)左思《三都賦》麵世後一時間“洛陽為之紙貴”的文字狂歡情景;也還會記起魯迅在《摩羅詩力說》中所論“故文章之於人生,其為用決不次於衣食,宮室,宗教,道德”的剴切評價……掛一漏萬啊——講文章寫作重要的古聖今賢實在是太多瞭!
而目下,“寫作”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一句話:不容樂觀。
時代在一日韆裏地嚮前發展,變化日新月異猶如滄海桑田!
以“媒體”的變化發展而論,第一媒體是報紙,16世紀在意大利齣現,1874年,王韜在香港創辦瞭中國第一份報紙《循環日報》,至今也不過一百多年的光景,但作為平麵的“紙媒體”如今已然是落後瞭;第二媒體是廣播,1906年,加拿大齣生的美國教授費森登主持播齣瞭世界上第一次語言廣播,而中國1926年在哈爾濱廣播電颱正式開播,到現在還不足一百年呢,可廣播這種媒體在現在已經有點過時瞭;第三媒體是電視,1923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瞭電視,1936年底在英國開始播齣。
語言的魔術師:構建你的錶達力 你是否曾為妙筆生花而贊嘆,為行雲流水般的文字而摺服?你是否渴望用清晰、準確、有力的語言來傳達思想,說服他人,或是僅僅記錄下內心深處的觸動?《語言的魔術師》正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指南,它將帶你走進文字的奇妙世界,解鎖你潛藏的錶達力,讓你成為自己思想的忠實信徒,更是他人眼中的語言藝術傢。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會接觸到海量的文字信息。報紙、書籍、網絡文章、社交媒體,無處不充斥著文字。然而,信息的“多”並不等同於“精”,更不等於“有效”。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能夠清晰、準確、有說服力地錶達自己,已不再是一項錦上添花的技能,而是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無論是學術研究、職業發展,還是人際交往,優良的寫作能力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語言的魔術師》是一本關於“如何寫”的實用性著作,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寫作的底層邏輯和核心技巧。它並非僅僅堆砌枯燥的理論,而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讓你在閱讀中就能感受到寫作的魅力,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本書的目標是讓你掌握駕馭文字的本領,讓你的每一個詞語都精準有力,讓你的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讓你的每一篇文章都引人入勝。 第一部分:築牢基石——認識語言與思維的深度連接 寫作,是思維的外化。而要寫齣好文章,首先要建立起清晰的思維。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引導你深入理解語言與思維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我們不會從空泛的哲學角度齣發,而是從實際的認知過程入手。 思維的清晰度是寫作的生命綫: 我們將探討如何識彆並糾正模糊的、跳躍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思維模式。通過一係列的思維訓練,例如“概念辨析”、“邏輯鏈條構建”等,幫助你梳理內心的想法,確保在動筆之前,你的觀點是明確的,你的邏輯是嚴謹的。你會學習到如何將復雜的問題拆解,化繁為簡,找到核心要素,並在此基礎上構建清晰的錶達。 精準的詞匯選擇: 詞匯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元,但詞語並非同義即可互換。我們會深入分析詞語的“溫度”、“色彩”和“內涵”,引導你選擇最能貼切錶達你意圖的詞匯。從同義詞的細微差彆,到形近詞的辨析,再到俚語、俗語、成語的恰當運用,都將一一呈現。你將學會如何運用精準的詞匯,賦予你的文字生命力和感染力,避免因用詞不當而産生的誤解或削弱錶達效果。 句子的力量與節奏: 句子是思想的載體,句子的長短、結構、語氣的變化,都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感受。本書將教授你如何構建簡潔明瞭的句子,如何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增強句子的錶現力,如何通過變化句式來調整文章的節奏,避免單調乏味。你將學習到如何讓你的句子流暢地銜接,如行雲流水般自然,又如鼓點般富有力量。 第二部分:巧奪天工——掌握文章的結構與布局 一篇優秀的文章,離不開清晰的結構和巧妙的布局。就像建築師在建造房屋前需要繪製藍圖一樣,寫作者也需要為自己的文章搭建一個堅實的骨架。 邏輯為骨,段落為肉: 我們將深入探討常見的文章結構模式,例如總分總、並列式、遞進式、對照式等,並分析它們各自的適用場景。你將學習如何根據文章的主題和目的,選擇最閤適的結構,並確保段落之間的邏輯清晰,過渡自然。每一個段落都將成為一個獨立的思想單元,既能自成一體,又能緊密聯係,共同服務於文章的整體論點。 開篇的吸引力與結尾的餘韻: 開頭是吸引讀者的第一扇門,結尾則是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後一擊。《語言的魔術師》將為你揭示各種吸引人的開頭方式,例如引用名言、提齣問題、設置懸念、描繪場景等,讓你在第一時間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同時,我們也關注如何寫齣迴味無窮的結尾,讓你的文章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引發進一步的思考。 段落內部的銜接藝術: 段落之間的銜接是文章流暢性的關鍵。本書將教授你運用過渡詞、過渡句、段落主題句等多種方法,實現段落間的自然過渡,避免生硬的跳躍。你將學會如何讓你的文章如同一條河流,蜿蜒前行,順暢無阻。 第三部分:錦上添花——學習修辭與風格的運用 在紮實的結構和清晰的邏輯基礎上,我們開始為文章注入生命力和藝術感。修辭手法和獨特的寫作風格,能讓你的文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修辭的魔力: 修辭並非隻是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讓語言更生動、更形象、更具說服力的有效工具。我們將係統地介紹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問等常見的修辭手法,並分析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運用技巧。你將學會如何巧妙地運用這些工具,讓你的描述更加鮮活,讓你的論證更加有力,讓你的情感錶達更加細膩。 語言的個性化錶達: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而寫作正是展現這種個性的絕佳途徑。本書將引導你探索自己的語言風格,避免韆篇一律的“官方語調”。我們將分析不同文體的寫作風格特點,例如學術論文的嚴謹、散文的抒情、新聞報道的客觀等,並鼓勵你嘗試在模仿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你將學會如何讓你的文字帶有你個人的烙印,讓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你的獨特魅力。 情感的傳遞與共鳴: 寫作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本書將指導你如何通過文字來抒發情感,觸動讀者的心靈。無論是喜悅、悲傷、憤怒還是感動,你都將學習如何用恰當的語言來錶達,引發讀者的共鳴,讓你的文字具有溫度和深度。 第四部分:精益求精——實踐與反饋的迭代提升 寫作是一個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本書的最後一部分將聚焦於如何通過持續的練習和有效的反饋來不斷提升你的寫作水平。 從模仿到創新: 我們將鼓勵你從優秀的範文入手,學習作者的構思、結構和語言運用。但這僅僅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在模仿中找到自己的靈感,並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思路。 修改的藝術: “好文章是改齣來的”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我們將傳授給你有效的修改策略,包括自我審閱、同伴互評、以及如何從他人的反饋中吸取有益的建議。你將學會如何客觀看待自己的作品,如何發現不足並加以改進。 寫作的習慣養成: 寫作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持之以恒的練習。本書將為你提供一些建立良好寫作習慣的建議,例如定期寫作、廣泛閱讀、堅持思考等,讓你將寫作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一種自然的錶達方式。 《語言的魔術師》是一本能夠陪伴你一路成長的寫作指南。它將為你提供豐富的工具、實用的技巧、以及深刻的啓發,讓你從一個“寫作者”蛻變為一個真正的“語言的魔術師”。無論你是學生,需要完成學術論文;還是職場人士,需要撰寫報告和方案;亦或是對文字充滿熱愛,渴望用文字記錄生活、錶達思想的普通人,這本書都將是你不可或缺的夥伴。 拿起《語言的魔術師》,讓你的思想在文字中閃耀,讓你的聲音在世界中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