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看
評分這套書還是很不錯的
評分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曆史人類學已經成為曆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學術生産中心。雅各布·坦納將曆史人類學的基本問題歸納為三類:一、人類的自我形象如何演變?二、人類如何利用社會實踐和符號形式來調節社會生活?三、人類本性是否也有其曆史?在此基礎上,雅各布·坦納追蹤瞭曆史人類學的學術淵源.迴顧曆史學和人類學在20世紀的接近和趨同,呈現其多學科的思想來源、眾聲喧嘩的種種問題意識和研究視角,並且批評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一些相關學科將人類學非曆史化的研究趨嚮,進而提齣瞭自己對於曆史人類學之對象與方法的理解。
評分雅各布·坦納,瑞士蘇黎士大學社會和經濟史研究所近代史教授,兼任《曆史人類學》等雜誌編輯。他的研究興趣在歐洲的經濟史、金融史、科學史、醫學史、身體史,以及相關的比較研究,其主要著作有:《生理不與工業社會——19和20世紀身體科學化考察》。《工廠膳食—1890—1950年間瑞士的營養科學、工業勞動和大眾營養》《歐洲法西斯時期的企業》《記憶、金錢與法律——論對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等。我將試圖從以前各章闡述的思考中得齣幾點結論,並提齣一種對稱人類學的視角。這裏所談到的一些問題提法,能讓曆史人類學不再拘泥於那種在理論上沒有發展能力的“具體的人”的形象,但同時又不必非得告彆像主體、自我解釋和行動這類概念不可。這裏應該大力強調的“對稱人類學”概念,是由米歇爾·卡隆和布魯諾·拉圖爾引入討論之中的。他們的目的在於突破“舊的人類學矩陣”,並且抵製那種正因為能夠解釋一切所以什麼也解釋不瞭的關於“人”的說法。對稱化範式涉及兩個互相關聯的層麵:第一個層麵從這樣的立場齣發,就是人類行為和萬物的自有邏輯乃至曆史過程中的符號,都以偶然方式共同發揮作用;第二個層麵則涉及理解外來的東西的可能性和極限,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涉及文化相對主義和普遍主義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嚴耕望先生在其《治史三書》中有相關論述:“中國史書極多,史料豐富,拿一個任何主觀的標準去搜查資料,幾乎都可以找到若乾選樣的史料來證成其主觀意念,何況有時還將史料加以割裂和麯解”;“模式理論有時誠然可以用來幫助理解問題,分析問題,但過分強調,盲目的遵行,研究問題也不免先有瞭一個概念,甚至有瞭一個想象中的結論,然後再選樣式的找材料,加以證明,也就是找一些閤乎模式的材料,再把模式套上去。”“要求理論齣於史事研究,不能讓史事研究為某一種既定的理論所奴役。” 不敢妄下斷語。抄一段拿下分而已。
評分曆史人類學發軔於多門學科的邊緣地帶,法國年鑒學派、英美等國的社會人類學和文化人類學、意大利的微觀曆史學,德語國傢的民俗學,均為曆史人類學的重要思想淵源。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曆史人類學已經成為曆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的學術生産中心。雅各布·坦納將曆史人類學的基本問題歸納為三類:一、人類的自我形象如何演變?二、人類如何利用社會實踐和符號形式來調節社會生活?三、人類本性是否也有其曆史?在此基礎上,雅各布·坦納追蹤瞭曆史人類學的學術淵源.迴顧曆史學和人類學在20世紀的接近和趨同,呈現其多學科的思想來源、眾聲喧嘩的種種問題意識和研究視角,並且批評瞭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一些相關學科將人類學非曆史化的研究趨嚮,進而提齣瞭自己對於曆史人類學之對象與方法的理解。
評分內容不是很多但是很有啓發性 而且在書後有關於曆史人類學比較詳細地書目非常有價值
評分書一直很不錯,京東買書性價比很高
評分魔戒》(英語:The Lord of the Rings,又名《指環王》)是一部由牛津大學教授兼語言學傢J·R·R·托爾金創作的史詩奇幻文學作品。這個故事原是托爾金早年創作的兒童幻想小說《霍比特人曆險記》(1937年)之續篇,但隨著故事的發展逐漸變得恢弘龐大。此作品絕大部分完成於1937至1949年,約與二戰期間相符,在某些方麵亦受到該場戰爭的影響[1]。直至近年,《魔戒》一書仍是第二賣座的小說[2]。 常有讀者將其誤認為一“三部麯”,其實托爾金起初的構想是將本書同《精靈寶鑽》組閤成一個兩捲的作品。但礙於經濟原因,齣版商在1954、1955年決定刪掉《精靈寶鑽》的部分,而隻把《魔戒》分為三捲共六冊齣版,形成今天廣為人知的《魔戒》三部麯。分彆稱作《護戒同盟隊》、《雙塔奇兵》、《王者歸來》。其中每一部又分為兩冊齣版,並收錄瞭相關的背景資料。此後,《魔戒》一書被譯為多種語言並重刷多次,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奇幻文學作品之一。 這個故事的原文名稱,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之王)指明瞭最主要的反派角色——黑魔王索倫,他創造瞭一枚戒指來統領其他戒指,並以此作為對抗甚至統治中土大陸的終極武器。故事開始於平靜的夏爾,一個類似英國鄉村的哈比傢園,隨著魔戒的爭奪而橫跨瞭整個中土大陸。主角包括霍比特人佛羅多·巴金斯、山姆·詹吉、梅裏、皮平和他們的同伴遊俠阿拉貢、矮人吉姆利、精靈萊戈拉斯,還有巫師甘道夫。 托爾金眾多作品的寫作主題、背景和其由來皆被大量研究過。盡管加入瞭大量的知識,《魔戒》劇情其實僅是托爾金自1917年以來寫作之浩大史詩中的最後一個環節,他並自稱該史詩的類型為“神話創作”(mythopoeia)[3]。影響《魔戒》的因素廣泛來源於哲學、神話、宗教、對工業化的反對立場、作者前期作品與兩次世界大戰等[1]。一般認為《魔戒》為現代奇幻作品帶來巨大的影響,“托爾金派”(Tolkienian和Tolkienesque)一字甚至為《牛津英語詞典》所收錄 [4]。 《魔戒》一書的曆久不衰為流行文化帶來瞭一係列的影響及參照。托爾金迷們創建瞭許多社群,亦齣版瞭大量有關托爾金及其作品的書籍。《魔戒》正持續地衍生齣不同作品,如藝術插圖、音樂、電影、電視、廣播劇、電玩遊戲、同人文章等。 全書共分六篇: 第一篇:黑影重臨(I: The Return of the Shadow) 第二篇:魔戒遠徵隊(II: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第三篇:伊森加德的背叛(III: The Treason of Isengard) 第四篇:莫多之旅(IV: The Journey to Mordor) 第五篇:護根戰爭(V: The War of the Ring) 第六篇:王者迴歸(VI: The Return of the King) 托爾金原來打算集結成一冊齣版,但在二戰後由於紙張短缺,他的想法未能付諸實現。小說最後隻能分為三冊齣版:《魔戒首部麯
評分不錯,終於到手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