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纔是得到+苦纔是人生 索達吉堪布/著 全2冊

做纔是得到+苦纔是人生 索達吉堪布/著 全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索達吉堪布 著
圖書標籤:
  • 人生感悟
  • 修行
  • 佛學
  • 索達吉堪布
  • 心靈成長
  • 正念
  • 智慧
  • 勵誌
  • 自我提升
  • 佛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新道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甘肅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52700138
商品編碼:10154478025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2-07-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商品參數

書    名:苦纔是人生——索達吉堪布教你守住

作    者:索達吉堪布 著

I S B N :9787552701364

齣 版 社:甘肅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2年7月第1版

印刷時間:2012年7月第1次印刷

字    數:200韆字

頁    數:265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480剋

原    價:38.00元

《苦纔是人生(2踐行版做纔是得到)》

商品參數

書    名:做纔是得到——索達吉堪布給你點滴加持

作    者:索達吉堪布 著

I S B N :9787552700497

齣 版 社:甘肅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2年9月第1版

印刷時間:2012年9月第1次印刷

字    數:299韆字

頁    數:270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470剋

原    價:38.00元

編輯推薦

★一部讀後能改變你當下命運,生死無憾的當代藏地幸福學心經!

★全球暢銷書《西藏生死書》的作者索甲仁波切由衷推薦:“索達吉堪布是一位有成就的學者、著名的上師,我由衷地推薦這本書。”

★著名演員,《甄環傳》女主角 孫儷 傾情推薦:“學習佛法,能更智慧地麵對人生之苦!”

★北大、復旦、港大等著名高校極受歡迎的心靈講師

★謹將此書獻給深陷生、老、病、死之苦的人們,願他們從多方麵洞察痛苦的真相,在佛陀的加持下離苦得樂,獲得真實的利益。

內容推薦

人生本來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錢沒錢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這一點,遇到一點違緣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瞭!為什麼我這麼倒黴,所有的不幸全落到瞭我的頭上?”卻不知輪迴的本性即是如此。

這是一本幫我們解脫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寶之書,裏麵講瞭很多藏傳佛教中解決各種痛苦的不同方法,隻要我們持之以恒地經常串習,所有睏難都會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輕而易舉。無論是事業、傢庭、愛情,全都變得一帆風順。把它請迴傢,就好像與佛陀朝夕相處,一呼一吸都得到瞭加持,不僅今生擁有不可思議的好運,而且後世也會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險。

作者簡介

索達吉堪布,生於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為根本上師,駐锡於喇榮五明佛學院主管漢僧,因感漢地佛子因語言障礙無緣接觸藏傳佛教,故將大量藏文經論譯成漢語,並以竅訣方式傳講。二十多年日不缺講,夜不乏譯。1990至1999年,曾前往歐美及東南亞等多國弘法。近年來,應邀前往清華、北大、人大、復旦、浙大、港大等高校,與眾多知識分子進行交流,深入淺齣地展示佛教奧秘,令莘莘學子受益匪淺。


《做纔是得到》 作者:索達吉堪布 內容簡介: 在這本《做纔是得到》中,索達吉堪布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慈悲的關懷,為我們揭示瞭一個關於生命實踐的真諦。本書並非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聚焦於“做”,強調行動的力量,指引我們如何在日常的點滴中,真正地獲得內心的安寜與外在的成就。 堪布在書中反復強調,我們往往執著於“得到”,期待著某種結果的齣現,然而,真正能夠帶給我們滿足和收獲的,恰恰是那個積極付齣的過程。“得到”並非是物質的堆積,也非虛無縹緲的願望實現,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付齣和實踐,所轉化而來的內在品質和外在體驗。當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當我們以真誠和勤懇的態度去完成它,那麼,“得到”便自然而然地隨之而來。 本書從多個維度深入探討瞭“做”的藝術。首先,它鼓勵我們打破“想”與“做”之間的隔閡。許多人常常沉溺於思考、計劃,卻遲遲未能邁齣實踐的第一步。堪布指齣,過度的猶豫和擔憂隻會阻礙前進的步伐。他引導讀者認識到,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源於一個微小的行動,並且,在行動中,我們會不斷學習、調整,從而越來越接近目標。與其空想,不如立刻開始,哪怕隻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其次,書中深入剖析瞭“做”的動機和態度。什麼樣的動機驅使我們去做?是貪圖名利,還是發自內心的願望?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我們的行動?是敷衍瞭事,還是全情投入?堪布認為,一個純淨而堅定的動機,是“做”的根本動力,也是“得到”的保證。當我們懷揣著利他之心,或者齣於對事物本身的熱愛而去行動時,我們所“得到”的,將遠超乎預期,那是一種心靈的淨化和品格的升華。 本書還特彆關注瞭行動中的睏難與挑戰。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阻礙和挫摺在所難免。堪布並沒有迴避這些現實,反而鼓勵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他指齣,正是那些看似艱難的挑戰,磨礪瞭我們的意誌,豐富瞭我們的經驗,也讓我們對“得到”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每一次剋服睏難,都是一次寶貴的“得到”,它讓我們變得更加堅韌和成熟。 在實踐層麵,堪布為我們提供瞭許多具體可行的指導。他鼓勵我們從小事做起,將宏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可執行的步驟。他強調堅持的重要性,指齣成功的秘訣往往在於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不是一時的爆發。同時,他也提醒我們,在“做”的過程中,要保持覺察,關注內心的感受,及時調整方嚮,避免陷入盲目和固執。 《做纔是得到》更是一個關於智慧和慈悲的引導。堪布將佛法的精髓融入其中,教導我們以智慧觀照自我,以慈悲心對待他人和萬物。當我們以一種更加開闊的胸懷去“做”時,我們的視野會更加廣闊,我們的內心會更加平和,我們所“得到”的,也將是一種圓滿而喜悅的狀態。 本書的語言樸實而富有力量,能夠直抵人心。堪布善於運用生動的故事和貼切的比喻,將深奧的道理講得通俗易懂。閱讀本書,仿佛與一位智者對話,他循循善誘,指引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嚮,並通過積極的實踐,最終實現生命的價值。 總而言之,《做纔是得到》是一本鼓勵我們付諸行動,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的指南。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得到”並非源於索取,而是源於付齣;並非源於等待,而是源於創造。通過本書,我們能夠重塑對“得到”的認知,學會如何以積極、智慧和慈悲的態度去麵對生活,最終在“做”的過程中,體驗到生命中最深刻的喜悅和圓滿。 《苦纔是人生》 作者:索達吉堪布 內容簡介: 索達吉堪布的《苦纔是人生》一書,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慈悲的關懷,為我們揭示瞭人生的本質,並指引我們如何在“苦”中找到超越與解脫的道路。本書並非對苦難的歌頌,而是對苦難的真實呈現,以及 darin蘊含的深層智慧。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苦難是需要極力迴避的,是人生不幸的代名詞。然而,堪布在本書中卻提齣瞭一個截然不同的視角:苦,恰恰是人生的真相,也是促使我們覺醒、成長和走嚮究竟幸福的根本動力。他並非鼓勵我們主動尋求解脫,而是引導我們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生命中的種種不如意。 本書首先深入剖析瞭“苦”的普遍性與必然性。堪布指齣,從生老病死到人際關係的紛擾,從內心的貪嗔癡慢疑到外在的貧窮疾病,無論以何種形式齣現,苦的痕跡無處不在。這種苦,並非某種偶然的災難,而是人生運作的基本法則之一。認識到這一點,是走齣虛幻期待的第一步,也是接納現實的開始。 接下來,堪布著重闡述瞭“苦”的積極意義。他認為,正是因為苦,我們纔會有所觸動,纔會有所反思,纔會有改變的動力。溫室裏的花朵難以抵禦風雨,安逸的生活也容易讓人沉溺和麻木。而苦難,就像一麵銳利的鏡子,映照齣我們內心的脆弱和局限,也促使我們去探索更深層次的意義。每一次的痛苦,都是一次對生命本質的提醒,一次覺醒的機會。 書中也詳細探討瞭苦的根源。堪布將苦的種子歸結於我們內心的煩惱和執著,尤其是對“我”的執著,以及由此産生的貪愛和嗔恨。當我們執著於得到,一旦失去便生苦;當我們執著於完美,一旦不如意便生苦;當我們執著於自我,一旦被他人冒犯便生苦。這些內心的活動,纔是苦的真正製造者,外在的境遇隻是引發苦的助緣。 《苦纔是人生》不僅揭示苦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提供瞭走齣苦海的智慧和方法。堪布強調,麵對苦難,我們不應沉溺於抱怨和消沉,而是要學習如何去轉化它。他引導我們培養“智慧”和“慈悲”,以此作為應對苦難的利器。 智慧,在於看清苦的本質,認識到它的無常和虛幻。當我們不再執著於永恒的幸福,不再期待事事如意,而是以一種超然的態度去麵對時,苦的殺傷力便會大大減弱。同時,智慧也讓我們認識到,苦難中蘊含著成長的契機,我們可以從中學習,變得更加堅強和明瞭。 慈悲,在於對眾生苦難的理解和關懷。當我們認識到自己並非孤立受苦,而是與一切眾生同在此苦海中時,我們的心會變得更加柔軟。對他人伸齣援手,分擔他人的苦,本身也是一種化解自身痛苦的方式。慈悲心能夠超越小我的執念,讓我們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驗到更廣闊的幸福。 書中還詳細講解瞭諸如“觀修無常”、“對治貪嗔”、“發菩提心”等具體的修行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幫助我們處理和轉化苦難的有效途徑。堪布的講解循序漸進,既有理論的高度,也有實踐的可行性。 《苦纔是人生》並非一本消極的書,恰恰相反,它是一本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書。它讓我們明白,苦不是終點,而是通往真正幸福的橋梁。當我們不再畏懼苦,而是學會與苦同行,並在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時,我們便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超越。 堪布的語言一如既往地真誠、懇切,充滿瞭對眾生的悲憫。他用樸實無華的文字,將佛法中最精華的智慧呈現齣來,讓讀者在理解人生真相的同時,也能獲得實際的幫助和指引。 總而言之,《苦纔是人生》是一本引導我們直麵人生真相,並在苦難中發現智慧與解脫的著作。它告訴我們,苦並非全然是壞事,而是成就我們、引導我們走嚮究竟幸福的必要過程。通過閱讀本書,我們能夠重塑對苦難的看法,培養內心的力量,最終在人生的旅途中,獲得真正的安寜與自在。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我來說,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不同於主流社會價值觀的參照係。我們從小被教育要追求“易得”和“安逸”,但這本書卻反其道而行之,似乎在暗示,真正值得追求的,往往是那些需要付齣巨大努力纔能觸及,或者必須穿越層層阻礙纔能抵達的彼岸。這種內在的“逆流而上”的思維模式,在信息爆炸、追求即時滿足的當下顯得尤為珍貴。它促使我開始重新評估我每天時間的分配,哪些是真正的“獲得”,哪些隻是短暫的“消耗”。這種對時間價值的重塑,比任何時間管理技巧都來得根本和長遠。它讓我明白瞭,人生這場馬拉鬆,比的不是誰起跑快,而是誰在最艱難的路段,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定力和清晰的方嚮感。那種被“磨礪”齣來的堅韌,纔是真正的復利。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我個人非常欣賞,它有一種獨特的疏離感和穿透力。你不會覺得作者在刻意迎閤你的情緒,而是感受到一種基於長期觀察和深刻體悟後散發齣的平靜力量。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不是因為看不懂,而是因為某些句子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一下子切開瞭我平時用來僞裝堅強的外殼。比如,書中對“執著”與“放下”的辯證分析,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過去幾年裏耿耿於懷的幾件事。我們以為放不下的是彆人或某件物事,細想之下,真正放不下的,其實是我們為這件事貼上的“重要性”標簽,以及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所扮演的“受害者”或“犧牲者”的角色。這種層層剝開的敘事方式,要求讀者也必須投入同等的專注力,它不是一本可以邊看電視邊翻的書,它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像一場私密的對話,最終收獲的也必然是個人的蛻變。

評分

我推薦給那些正處在人生十字路口,感到迷茫或者對現狀有強烈不滿,但又不知從何處著手改變的朋友。它不是速效藥,更像是高級的營養品,需要時間吸收,但一旦吸收,就會轉化為身體裏最堅實的骨骼。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不卑不亢的姿態,既不故作高深,也不諂媚讀者,隻是客觀地呈現瞭生命的運作法則。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寬廣瞭一些,對突如其來的挫摺也多瞭幾分從容。不再是那種“為什麼倒黴的總是我”的怨婦心態,而是轉變為“這件事想告訴我什麼?”的探究精神。這種心性的轉變,纔是衡量一本哲學或勵誌書籍是否真正成功的最高標準,而這套書,無疑是做到瞭這一點,它真正地在讀者的生命軌跡上,留下瞭一道清晰且持久的印記。

評分

拿起這第二冊的時候,我感覺整個人都被拉進瞭一個更深邃、更坦然的境界。如果說第一部分是關於行動的指南,那麼這後半部分簡直就是一劑對抗生活無常的定心丸。我們總是害怕痛苦,試圖用各種物質享受和娛樂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殊不知,真正的成長往往就藏在那些我們極力想要逃避的“苦”之中。作者的解讀,絲毫沒有美化苦難的意思,它承認痛苦的真實存在,但更高明的地方在於,它教你如何去“承載”和“轉化”這種痛苦。這讓我想起瞭攀登高山,頂峰的風景固然誘人,但真正讓你強大的,是攀登過程中肌肉的酸痛、氧氣的稀薄以及自我懷疑的掙紮。這種對人生必然伴隨艱辛的坦誠接受,反而帶來瞭一種巨大的解脫感。它不是讓你去主動找苦吃,而是當苦難來臨時,你不再是那個手足無措的受害者,而是一個有智慧的同行者。這種心境上的轉變,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法換來的寶貴財富。

評分

這套書,老實說,剛翻開的時候,我還有點犯嘀咕。畢竟現在市麵上關於自我提升和人生哲理的書籍多如牛毛,真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實在少見。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它給我的衝擊是潛移默化卻又極其深刻的。它不是那種灌輸口號式的成功學,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你耳邊低語,引導你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正渴望。書中對“做”與“得”之間關係的探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我們常常陷於對結果的焦慮和對完美狀態的期盼中,卻忽略瞭行動本身纔是通往任何目標的唯一橋梁。那種“不去做,就永遠不會知道”的樸素真理,被作者用一種近乎禪意的筆觸描繪齣來,讓人讀完後會忍不住放下手機,去完成那些拖延已久的小事。它不承諾一夜暴富或立刻開悟,而是踏踏實實地告訴你,每一個微小的行動,無論看起來多麼不起眼,都是在為你的人生藍圖添磚加瓦。這種腳踏實地的激勵,比那些空泛的勵誌口號更有力量,因為它直擊瞭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執行力焦慮”。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