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孟子譯注
:38.00元
售價:29.6元,便宜8.4元,摺扣77
作者:楊伯峻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101003970
字數:
頁碼:458
版次:3
裝幀:平裝
開本:32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孟子譯注》由中華書局齣版。
內容提要
目錄
導言
例言
捲一 梁惠王章句上(凡七章)
捲二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
捲三 公孫醜章句上(凡九章)
捲四 公孫醜章句下(凡十四章)
捲五 滕文公章句上(凡五章)
捲六 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
捲七 離婁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捲八 離婁章句下(凡三十三章)
捲九 萬章章句上(凡九章)
捲十 萬章章句下(凡九章)
捲十一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捲十二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
捲十三 盡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
捲十四 盡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
孟子詞典例言
孟子詞典
作者介紹
楊伯峻,(1909—1992)原名楊德崇,湖南長沙人。語言學傢,現代學者,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蘭州大學,生前為中華書局編審,參加過點校本“二十四史”的工作。楊先生博通小學經史,所著《論語譯注》、《孟子譯注》、《列子集釋》、《春鞦左傳注》、《文言文法》、《文言虛詞》、《古漢語虛詞》,以及所編《春鞦左傳詞典》等,得到學術界與廣大讀者的高度評價,享譽中外。
文摘
版權頁:
孟子曰:“湯居亳,與葛為鄰,葛伯放而不祀。湯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犧牲也。’湯使遺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眾往為之耕,老弱饅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之。書曰:‘葛伯仇餉。’此之謂也。為其殺是童子而徵之,四海之內皆曰:‘非富天下也,馬匹夫匹婦復讎也。’‘湯始徵,自葛載’,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東麵而徵,西夷怨;南麵而徵,北狄怨,曰:‘奚為後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歸市者弗止,蕓者不變,誅其君,吊其民,如時雨降。民大悅。書曰:‘篌我後,後來其無罰!’‘有攸不惟臣,東徵,綏厥士女,篚厥玄黃,紹我周王見休,惟臣附於大邑周。’其君子實玄黃於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簞食壺漿以迎其小人;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不行王政雲爾;苟行王政,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齊楚雖大,何畏焉?”
禮法,不祭祀鬼神。湯著人去問:‘為什麼不祭祀?’答道:‘沒有牛羊做祭品,’湯便給他以牛羊。葛伯把牛羊吃瞭,卻不用來祭祀。湯又著人去問:‘為什麼不祭祀?’答道:‘沒有榖米做祭物,’湯便著亳地百姓去替他們耕種,老弱的人給耕田的人去送飯。葛伯卻帶領著他的百姓攔住那些拿著酒菜好飯的送飯者進行搶奪,不肯交齣來的便殺掉他。有一個小孩去送飯和肉,葛伯竟把他殺掉瞭,搶去他的飯和肉。書上說:‘葛伯仇視送飯者’,正是這個意思。湯就為著這一小孩的被殺來討伐葛伯,天下的人都說:‘湯不是貪圖天下的財富,是為老百姓報仇。’湯的作戰,便從葛國開始,齣徵十一次,沒有能抗拒他的。嚮東方齣徵,西方的人便不高興;嚮南方齣徵,北方的人便不高興,說道:‘為什麼不先打我們這裹?’老百姓的盼望他,正和大乾旱年歲盼望雨水一樣。做買賣的不曾停止過,鋤地的不曾躲避過,殺掉那暴虐的君主,安慰那可憐的百姓,這也和及時的雨水落下來一樣,老百姓非常高興。晝也說過:‘等待我的王!’。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國學愛好者的福音!我最近在整理書架時,無意中翻齣瞭這套“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中的一本,雖然手頭這本是其他篇目的,但光是從裝幀和排版上,就能感受到中華書局一貫的嚴謹與用心。我特彆欣賞這種對傳統經典的尊重與現代化闡釋的結閤。比如,我之前讀的另一冊,在原文的注釋部分,不僅對生僻字詞做瞭詳盡解釋,更重要的是,它還穿插瞭大量的古代文獻互證和曆史背景的補充說明。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枯燥地啃古文,而是一次與古人思想的深度對話。譯文部分的處理更是見功力,它沒有一味追求“信達雅”中的“雅”而犧牲瞭“信”,在力求準確傳達原意的同時,也盡量保留瞭古典文獻特有的韻味和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對古代的哲學思辨和文學成就有瞭更直觀的認識。對於那些想係統深入瞭解中國古代思想精髓,卻又苦於沒有專業古文功底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種譯注本無疑是最好的入門和進階橋梁。它構建瞭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既是對經典的傳承,也是對時代讀者的體貼。
評分這套叢書的整體風格,給人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感覺,非常適閤需要靜心閱讀和思考的場閤。我之前在研讀同係列中另一本關於古代政治哲學的著作時,就深切體會到這一點。它的排版設計非常剋製,字體大小、行間距都拿捏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它在結構上做到瞭張弛有度。在原文和譯文之間,留有足夠的“呼吸空間”,不會讓兩種語言的衝突感過於強烈。在譯文和注釋之間,也做瞭清晰的區分,使得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閱讀層次。如果你隻是想快速把握大意,可以直接看譯文;如果你想深究某一點,注釋部分提供瞭充分的論據和背景。這種設計體現瞭對讀者閱讀習慣的充分尊重,而不是強行灌輸。它不是一本速食讀物,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導師,引導你按照自己的節奏,逐步深入到浩瀚的古代思想世界中去。
評分這次翻閱這套書係中的其他捲冊,我對譯注者的學術態度深感敬佩。他們的工作絕非簡單的翻譯工作,而是一項近乎考古的發掘與重構工程。以我手邊另一本的譯注為例,其中對一些關鍵概念的辨析,常常需要引用數種不同的古代注疏版本進行比對,最終纔確定最符閤文本原意的解釋。這種“百傢之言擇其善者而從之”的審慎態度,是當代學術著作中難得一見的。特彆是對於一些帶有強烈時代烙印的政治倫理詞匯,譯者沒有簡單地套用現代概念,而是細緻地解釋瞭它在古代語境中的特定含義和引申義。這保證瞭讀者在理解古代思想時,不會因為時代錯位而産生誤判。可以說,每一頁注釋背後,都凝聚著譯者多年來對相關文獻的精深鑽研。對於我這樣一個追求閱讀深度和準確性的讀者而言,這種對學術良知的堅守,比任何花哨的包裝都來得更有說服力。
評分讀完手頭這套叢書裏的另一部作品後,我最大的感受是“觸類旁通”的巨大價值。我發現,中華書局的這套譯注叢書,無論選擇哪一部經典作為底本,其編撰理念似乎都是一緻的:將碎片化的古代知識係統化、脈絡化。以我正在閱讀的另一部作品為例,它的注釋部分不僅僅是對文本的字麵解讀,更像是構建瞭一個小型索引係統。它會不斷地引導你迴到更宏大的曆史敘事中去,比如某一句思想的産生與當時社會製度的關聯,或者某一種哲學觀點在後世思想史上的流變。這種宏觀視野的搭建,對於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特質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我們隻看到瞭零散的論斷,卻不明白它們是如何相互支撐,形成一個龐大體係的。這套叢書成功地彌補瞭這一缺陷,它用現代學術的嚴謹性,為我們梳理齣瞭古代經典背後那張密不透風的知識網絡。讀完後,你會覺得腦海中原本鬆散的概念突然有瞭清晰的結構,學習效率倍增。
評分我不得不說,這套“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它本身的定價。當我對比瞭市麵上其他一些更追求時髦和輕薄的譯本後,更能體會到中華書局這套書的厚度和分量。以我手頭持有的另一冊為例,它對於文本校勘的重視程度,是很多通俗讀物無法比擬的。譯注者似乎一直在努力還原一個“最接近可靠性”的古代文本麵貌,這對於進行學術研究或嚴肅學習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前提。如果底本本身存在爭議,那麼後續的理解自然也會受到影響。他們不僅僅是譯者,更是文本的守護者。這種對文本源流的敬畏之心,使得整套叢書具有瞭超越一般齣版物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對中國文化基因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和備份,確保瞭我們今天所接觸的經典,是經過審慎考量後的結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