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有機閤成化學與工藝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精細有機閤成化學與工藝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培堃,馮亞青 著
圖書標籤:
  • 有機閤成
  • 精細化工
  • 工藝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化學
  • 有機化學
  • 閤成化學
  • 十一五規劃教材
  • 工業化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02589066
版次:2
商品編碼:1016854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精細有機閤成化學與工藝學》以單元反應為體係,在綜述精細有機閤成的理論和新技術的基礎上分章討論有關單元反應的理論、影響因素和生産工藝,並有若乾典型生産實例。

目錄

第1章 緒論1
1.1精細化學品的釋義1
1.2精細化學品的分類1
1.3精細化工的特點2
1.4精細化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2
1.5精細有機閤成的原料資源3
1.5.1煤3
1.5.2石油3
1.5.3天然氣4
1.5.4動植物原料4
1.6本書的編寫體係和討論範圍4
習題4
參考書目5
參考文獻5

第2章 精細有機閤成基礎6
2.1芳香族親電取代的定位規律6
2.1.1反應曆程6
2.1.2苯環上已有取代基的定位規律7
2.1.3苯環上取代定位規律8
2.1.4苯環上已有兩個取代基時的定位
規律11
2.1.5萘環的取代定位規律13
2.1.6蒽醌環的取代定位規律14
2.2化學反應的計量學14
2.2.1反應物的摩爾比14
2.2.2限製反應物和過量反應物14
2.2.3過量百分數14
2.2.4轉化率15
2.2.5選擇性15
2.2.6理論收率15
2.2.7總收率16
2.2.8質量收率16
2.2.9原料消耗定額16
2.2.10單程轉化率和總轉化率16
2.3化學反應器17
2.3.1間歇操作和連續操作17
2.3.2間歇操作反應器18
2.3.3液相連續反應器19
2.3.4氣�慘閤嗔�續反應器21
2.3.5氣�補滔嘟喲ゴ呋�連續反應器22
2.3.6氣�補酞慘喝�相連續反應器24
2.4精細有機閤成中的溶劑效應25
2.4.1溶劑的分類25
2.4.2“相似相溶”原則26
2.4.3電子對受體(EPA)溶劑和電子對
給體(EPD)溶劑26
2.4.4溶劑極性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7
2.4.5有機反應中溶劑的使用和選擇29
2.5氣�補滔嘟喲ゴ呋�30
2.5.1催化劑的活性和壽命30
2.5.2催化劑的組成31
2.5.3催化劑的毒物、中毒和再生31
2.5.4催化劑的製備32
2.6相轉移催化33
2.6.1相轉移催化的基本原理33
2.6.2相轉移催化劑34
2.6.3液�補酞慘喝�相相轉移催化35
2.6.4相轉移催化的應用35
2.7均相配位催化35
2.7.1過渡金屬化學36
2.7.2均相配位催化劑36
2.7.3均相配位催化的基本反應37
2.7.4均相配位催化的優點39
2.7.5均相配位催化的局限性39
2.7.6均相配位催化劑的載體化40
2.7.7均相配位催化的工業應用40
2.8水相/有機相兩相催化40
2.9雜多化閤物催化41
2.9.1雜多酸(鹽)的組成元素和
命名41
2.9.2雜多化閤物的結構42
2.9.3雜多化閤物的主要物理性質42
2.9.4雜多化閤物在酸催化反應中的
應用43
2.9.5雜多酸在氧化�不乖�反應中的
應用44
2.10分子篩催化劑44
2.11固體超強酸催化劑45
2.12不對稱閤成催化劑46
2.13生物催化有機閤成47
2.14電解有機閤成47
2.14.1電解過程的基本反應47
2.14.2電解過程的反應順序48
2.14.3電極反應的全過程48
2.14.4電極界麵(雙電層)的結構49
2.14.5電解有機閤成特有的影響因素50
2.14.6間接電解有機閤成52
2.14.7電解有機閤成的優點52
2.14.8電解有機閤成的局限性52
2.14.9電解有機閤成的工業應用53
2.15光有機閤成53
2.16微波促進54
2.17超臨界流體在有機閤成中的應用54
2.18液體離子對在有機反應中的應用55
2.19有機閤成的其他新方法和新技術56
習題56
參考書目56
參考文獻57

第3章 鹵化60
3.1概述60
3.1.1鹵化劑60
3.1.2鹵化熱力學61
3.2芳環上的取代鹵化62
3.2.1反應曆程和催化劑62
3.2.2鹵化動力學65
3.2.3氯化重要實例68
3.2.4溴化重要實例71
3.2.5碘化重要實例72
3.3羰基α�睬獾娜〈�鹵化73
3.3.1反應曆程73
3.3.2催化劑73
3.3.3被鹵化物結構的影響73
3.3.4三氯乙醛的製備74
3.3.5一氯乙酸的製備74
3.4芳環側鏈α�睬獾娜〈�鹵化75
3.4.1反應曆程75
3.4.2反應動力學76
3.4.3主要影響因素76
3.4.4反應器77
3.4.5重要實例77
3.5飽和烴的取代鹵化78
3.5.1甲烷的氯化製各種氯甲烷78
3.5.2一氯甲烷的氯化製多氯甲烷79
3.5.3氯化石蠟79
3.6烯鍵α�睬獾娜〈�鹵化80
3.7鹵素對雙鍵的加成鹵化80
3.7.1親電加成鹵化80
3.7.2自由基加成鹵化82
3.8鹵化氫對雙鍵的加成鹵化83
3.8.1親電加成鹵化83
3.8.2自由基加成鹵化84
3.9置換鹵化84
3.9.1鹵原子置換羥基85
3.9.2氟原子置換氯原子87
3.9.3鹵原子置換重氮基88
3.9.4氯原子置換硝基88
3.10電解氟化90
習題91
參考書目93
參考文獻93

第4章 磺化和硫酸化100
4.1芳環上的取代磺化100
4.1.1過量硫酸磺化法100
4.1.2共沸去水磺化法113
4.1.3芳伯胺的烘焙磺化法114
4.1.4氯磺酸磺化法115
4.1.5三氧化硫磺化法117
4.2α�蠶┨�用三氧化硫的取代磺化120
4.2.1反應曆程120
4.2.2磺化和老化的主要反應條件120
4.2.3老化液的中和與水解121
4.3高碳脂肪酸甲酯用三氧化硫的取代
磺化121
4.3.1反應曆程和動力學121
4.3.2磺化和老化的主要反應條件122
4.4鏈烷烴用二氧化硫的磺氧化和磺
氯化122
4.4.1鏈烷烴的磺氧化122
4.4.2鏈烷烴的磺氯化123
4.5烯烴與亞硫酸鹽的加成磺化123
4.6亞硫酸鹽的置換磺化124
4.6.1牛磺酸的製備124
4.6.2苯胺��2��5�菜�磺酸(2�舶被�苯��1��4��
二磺酸)的製備125
4.6.3鄰氨基苯磺酸的製備125
4.7烯烴的硫酸化125
4.7.1高碳α�蠶┨�的硫酸化125
4.7.2低碳烯烴的硫酸化126
4.7.3不飽和脂肪酸酯的硫酸化126
4.8脂肪醇的硫酸化126
4.8.1高碳脂肪醇的硫酸化126
4.8.2低碳脂肪醇的硫酸化127
4.8.3羥基不飽和脂肪酸酯的硫酸化127
4.9聚氧乙烯醚的硫酸化128
習題128
參考書目130
參考文獻130

第5章 硝化和亞硝化135
5.1概述135
5.2硝化反應曆程136
5.2.1硝化劑中的活潑質點136
5.2.2反應曆程137
5.3混酸硝化137
5.3.1混酸硝化動力學137
5.3.2混酸的硝化能力138
5.3.3混酸硝化的影響因素141
5.3.4廢酸處理143
5.3.5混酸硝化反應器143
5.3.6苯一硝化製硝基苯144
5.3.7其他生産實例146
5.4硫酸介質中的硝化147
5.4.1影響因素147
5.4.2生産實例147
5.5有機溶劑�不燜嵯躉�148
5.6在乙酐或乙酸中的硝化149
5.6.1葵子麝香149
5.6.25�蠶躉�呋喃��2�脖�烯酸149
5.6.32�摻腔���3�睬杌���4�布籽跫諄���5�蠶�
基��6�布諄�吡啶150
5.6.45�蠶躉�苊150
5.7稀硝酸硝化150
5.7.1反應曆程150
5.7.2一般反應條件151
5.7.3重要實例151
5.8置換硝化法152
5.9亞硝化152
5.9.1酚類的亞硝化153
5.9.2芳仲胺的亞硝化153
5.9.3芳叔胺的亞硝化154
習題154
參考書目155
參考文獻156

第6章 還原160
6.1概述160
6.1.1還原反應的分類160
6.1.2不同官能團還原難易的比較160
6.1.3化學還原劑的種類161
6.2鐵粉還原162
6.2.1反應曆程162
6.2.2應用範圍162
6.2.3鐵粉還原的主要影響因素164
6.3鋅粉還原165
6.3.1芳磺酰氯還原成芳亞磺酸165
6.3.2芳磺酰氯還原成硫酚165
6.3.3碳硫雙鍵還原�餐蚜虺裳羌諄�166
6.3.4羰基還原成羥基166
6.3.5羰基還原成亞甲基167
6.3.6硝基化閤物還原成氧化偶氮、偶
氮和氫化偶氮化閤物167
6.4硫化堿還原168
6.4.1硫化堿種類的選擇168
6.4.2多硝基化閤物的部分還原169
6.4.3硝基化閤物的完全還原169
6.4.4對硝基甲苯還原�慚躉�製對氨基苯
甲醛170
6.5亞硫酸鹽還原170
6.6金屬復氫化閤物還原170
6.6.1四氫鋁鋰171
6.6.2四氫硼鈉和四氫硼鉀171
6.7催化氫化172
6.7.1催化氫化的方法172
6.7.2氣�補酞慘悍薔�相催化氫化的催
化劑173
6.7.3氣�補酞慘悍薔�相催化氫化的主要
影響因素174
6.7.4順丁烯二酸酐的催化氫化175
6.7.5苯的催化氫化178
6.7.6硝基苯的催化氫化179
習題183
參考書目185
參考文獻185

第7章 氧化190
7.1空氣液相氧化190
7.1.1反應曆程190
7.1.2自動氧化的主要影響因素192
7.1.3空氣液相氧化法的優缺點193
7.1.4烷基芳烴的氧化酸解製酚類193
7.1.5高碳烷烴的氧化製高碳脂肪
仲醇194
7.1.6環烷烴的氧化製環烷醇/酮混
閤物194
7.1.7羧酸的製備195
7.1.8芳醛的製備196
7.2空氣的氣�補滔嘟喲ゴ呋�氧化196
7.2.1優點196
7.2.2醛類的製備197
7.2.3羧酸和酸酐的製備198
7.2.4氨氧化製腈類199
7.3化學氧化法199
7.3.1高錳酸鉀和二氧化錳200
7.3.2硝酸200
7.3.3過氧化氫(雙氧水)201
7.3.4有機過氧化物202
習題203
參考書目205
參考文獻205

第8章 重氮化和重氮鹽的反應208
8.1概述208
8.2重氮化208
8.2.1反應曆程208
8.2.2一般反應條件209
8.2.3重氮化方法210
8.2.4重氮化設備212
8.2.5重氮鹽的結構212
8.3重氮鹽的反應213
8.3.1重氮基還原成肼基213
8.3.2重氮基被氫置換——脫氨基
反應214
8.3.3重氮基被羥基置換——重氮鹽的
水解215
8.3.4重氮基被鹵原子置換216
8.3.5重氮基被氰基置換219
8.3.6重氮基被含硫基置換220
8.3.7重氮基被含碳基置換220
8.3.8重氮鹽的偶閤反應221
習題222
參考書目222
參考文獻222

第9章 氨基化224
9.1概述224
9.2氨基化劑224
9.2.1液氨224
9.2.2氨水225
9.3醇羥基的氨解225
9.3.1氣�補滔嘟喲ゴ呋�脫水氨解226
9.3.2氣�補滔嗔僨飩喲ゴ呋�胺化
氫化227
9.3.3液相氨解227
9.4羰基化閤物的胺化氫化228
9.5環氧烷類的加成胺化228
9.6脂肪族鹵素衍生物的氨解229
9.6.1從二氯乙烷製亞乙基多胺類229
9.6.2從氯乙酸製氨基乙酸230
9.7芳環上鹵基的氨解230
9.7.1反應曆程230
9.7.2催化劑231
9.7.3影響因素231
9.7.4重要實例232
9.8芳環上羥基的氨解233
9.8.1苯係酚類的氨解233
9.8.2萘酚衍生物的氨解234
9.8.3羥基蒽醌的氨解235
9.9芳環上磺基的氨解235
9.10芳環上硝基的氨解236
9.11芳環上氫的直接胺化236
9.11.1用羥胺的親核胺化236
9.11.2用羥胺的親電胺化237
9.11.3用氨基鈉的胺化237
9.11.4用氨的催化胺化237
習題237
參考書目238
參考文獻238

第10章 烴化240
10.1概述240
10.2N�蔡�化240
10.2.1用醇類的N�餐榛�240
10.2.2用鹵烷的N�餐榛�242
10.2.3用酯類的N�餐榛�243
10.2.4用環氧化閤物的N�餐榛�244
10.2.5用烯烴的N�餐榛�245
10.2.6用醛或酮的N�餐榛�246
10.2.7N�蔔薊�化(芳氨基化)247
10.3O�蔡�化250
10.3.1用醇類的O�餐榛�250
10.3.2用鹵烷的O�餐榛�250
10.3.3用酯類的O�餐榛�252
10.3.4用環氧烷類的O�餐榛�252
10.3.5用醛類的O�餐榛�254
10.3.6用烯烴和炔烴的O�餐榛�254
10.3.7O�蔔薊�化(烷氧基化和芳氧
基化)255
10.4芳環上的C�餐榛�256
10.4.1烯烴對芳烴的C�餐榛�256
10.4.2烯烴對芳胺的C�餐榛�259
10.4.3烯烴對酚類的C�餐榛�260
10.4.4鹵烷對芳環的C�餐榛�261
10.4.5醇對芳環的C�餐榛�262
10.4.6醛對芳環的C�餐榛�263
10.4.7酮對芳環的C�餐榛�265
習題266
參考書目267
參考文獻267

第11章 酰化273
11.1概述273
11.1.1酰化劑274
11.1.2酰化劑的反應活性274
11.2N�蟬;�275
11.2.1反應曆程275
11.2.2胺類結構的影響275
11.2.3用羧酸的N�蟬;�275
11.2.4用酸酐的N�蟬;�276
11.2.5用酰氯的N�蟬;�278
11.2.6用酰胺的N�蟬;�282
11.2.7用羧酸酯的N�蟬;�283
11.2.8用雙乙烯酮的N�蟬;�284
11.2.9過渡性N�蟬;�和酰氨基的
水解285
11.3O�蟬;�(酯化)286
11.3.1用羧酸的酯化286
11.3.2用酸酐的酯化291
11.3.3用酰氯的酯化292
11.3.4用雙乙烯酮的酯化294
11.3.5用腈或酰胺的酯化294
11.3.6酯交換法294
11.4C�蟬;�295
11.4.1C�蟬;�製芳酮295
11.4.2C�布柞;�製芳醛300
11.4.3C�蟬;�製芳酸(C�摻然�)302
習題303
參考書目304
參考文獻304
第12章 水解309
12.1脂鏈上鹵基的水解309
12.1.1丙烯的氯化、水解製環氧
丙烷309
12.1.2丙烯的氯化、水解製1��2��3�脖�三
醇(甘油)310
12.1.3苯氯甲烷衍生物的水解311
12.2芳環上鹵基的水解312
12.2.1氯苯水解製苯酚312
12.2.2硝基鹵代苯的水解312
12.2.3多氯苯的水解312
12.2.4蒽醌環上鹵基的水解312
12.3芳磺酸及其鹽類的水解313
12.3.1芳磺酸的酸性水解313
12.3.2芳磺酸鹽的堿性水解——
堿熔313
12.4芳環上氨基的水解316
12.4.1氨基的酸性水解316
12.4.2氨基的堿性水解317
12.4.3氨基用亞硫酸氫鈉水解317
12.5酯類的水解317
12.5.1天然油脂的水解製高碳脂肪酸和
甘油317
12.5.2甲酸甲酯的水解製甲酸318
12.5.3乙二酸酯的水解製乙二酸319
12.6氰基的水解319
12.6.1氰基水解成羧基319
12.6.2氰基水解(亦稱水閤)成酰
氨基319
習題320
參考書目321
參考文獻321

第13章 縮閤323
13.1概述323
13.1.1脂鏈中亞甲基和甲基上的氫的
酸性323
13.1.2一般反應曆程324
13.2羥醛縮閤反應324
13.2.1催化劑324
13.2.2一般反應曆程324
13.2.3醛醛縮閤325
13.2.4酮酮縮閤327
13.2.5醛酮交叉縮閤328
13.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縮閤329
13.3.1Perkin反應329
13.3.2Knoevenagel反應330
13.3.3酯酯Claisen縮閤331
13.3.4酮酯Claisen縮閤332
13.3.5Stobbe縮閤332
13.3.6Darzens縮閤333
13.3.7含亞甲基活潑氫化閤物與鹵烷的
C�餐榛�反應333
習題334
參考書目335
參考文獻335
第14章 環閤337
14.1概述337
14.2形成六元碳環的環閤反應338
14.2.1蒽醌及其衍生物的製備338
14.2.2苯繞蒽酮的製備339
14.3形成含一個氧原子的雜環的環閤
反應340
14.3.1香豆素的製備340
14.3.26�布諄�香豆素的製備341
14.3.34�摻腔�香豆素的製備341
14.4形成含一個氮原子的雜環的環閤
反應341
14.4.1N-甲基-2-吡咯烷酮的製備341
14.4.2吲哚及其衍生物的製備342
14.4.3吡啶及3�布諄�吡啶的製備343
14.4.4喹啉及其衍生物的製備345
14.5形成含兩個氮原子的雜環的環閤
反應346
14.5.1呱嗪的製備346
14.5.2吡嗪及其衍生物的製備347
14.5.3吡唑酮衍生物的製備348
14.5.4咪唑、苯並咪唑及其衍生物的
製備348
14.5.5嘧啶及其衍生物的製備350
14.6形成含一個氮原子和一個硫原子的雜
環的環閤反應351
14.6.1噻唑衍生物的製備351
14.6.2苯並噻唑衍生物的製備352
14.7嘌呤及其衍生物的製備353
14.8三聚氰酰氯的製備354
習題355
參考書目356
參考文獻356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您提供的書名——《精細有機閤成化學與工藝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的替代性圖書簡介。這份簡介將詳細介紹一本聚焦於新材料、綠色化學和高端製造領域的有機閤成化學與工藝學教材的內容框架、目標讀者和核心價值,完全不涉及您所提供的原書的具體內容。 --- 《前沿有機閤成化學:新範式、綠色策略與高值化應用》 圖書簡介 麵嚮新時代的閤成化學挑戰與機遇 本書《前沿有機閤成化學:新範式、綠色策略與高值化應用》是一本為化學、化工、材料科學及生物技術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一綫研發工程師量身打造的深度專業教材與參考手冊。在全球産業結構嚮高附加值、低能耗、環境友好型轉型的背景下,傳統的有機閤成方法論已無法完全滿足現代科技對物質創造的嚴苛要求。本書旨在構建一個連接基礎理論、前沿方法學和産業化實踐的知識橋梁,引領讀者掌握麵嚮21世紀的精細化學品和功能材料的創造性思維與工程化能力。 本書的核心目標是超越對經典反應機理的羅列,深入剖析“如何以更高效、更可持續的方式閤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高端分子”。我們聚焦於當前閤成化學領域最具顛覆性的三大支柱:催化新範式、反應介質革命與麵嚮特定應用的分子設計。 --- 第一部分:催化閤成的革命性突破與深度解析 (Catalytic Synthesis Revolution) 本部分係統梳理瞭近二十年來有機閤成領域最受矚目的催化劑體係及其在復雜分子構建中的應用,強調催化劑的設計理念和反應條件的精細調控。 1.1 不對稱催化的高級策略: 詳細探討瞭手性催化劑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設計原則,不僅僅局限於有機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更深入到手性金屬絡閤物的配體工程學。內容涵蓋非貴金屬催化(如鐵、銅、鎳催化)在不對稱轉化中的工業化潛力,特彆是手性氫化、不對稱C-H鍵活化/官能團化等高難度反應的最新進展。著重分析瞭如何通過電子效應和空間位阻的精巧平衡,實現超越傳統方法的極高對映選擇性($ee$值)。 1.2 光催化與電化學閤成的深度融閤: 將光催化(Photocatalysis)和電化學閤成(Electrosynthesis)提升至與熱催化同等重要的地位。詳細介紹瞭有機光氧化還原催化劑(如銥、釕配閤物及有機染料)的激發態壽命、氧化還原電位調控,以及它們如何驅動傳統上難以實現的自由基反應。在電化學部分,重點闡述瞭電解池的設計、電極材料的選擇及其對反應選擇性的影響,展示瞭如何利用電能替代化學氧化劑/還原劑,實現反應的原子經濟性最大化。 1.3 酶催化與生物技術在閤成中的集成(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本節著眼於生物催化劑(酶)的優勢——極高的化學選擇性、區域選擇性和立體選擇性。內容涵蓋定嚮進化技術在改造天然酶以適應非天然底物和工業溶劑環境中的應用,以及如何設計多酶串聯反應(Cascade Reactions),一步法構建復雜天然産物骨架。 --- 第二部分:綠色化學與工藝工程的集成化 (Green Chemistry and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本部分是本書的工程化核心,聚焦於如何將實驗室內的優異反應轉化為安全、經濟、環境友好的工業化流程。 2.1 可持續溶劑體係與反應介質的創新: 深入討論瞭傳統有機溶劑替代品的開發與應用。重點介紹瞭超臨界流體(如 $ ext{scCO}_2$)在萃取與反應中的應用,以及離子液體作為“可迴收催化劑載體”的性能評估。此外,對水相有機閤成的挑戰與機遇進行瞭詳盡分析,包括如何設計水溶性催化劑和底物。 2.2 反應工程的強化策略(Process Intensification): 本節強調瞭從間歇反應到連續流反應的轉化。詳細介紹瞭微通道反應器(Microreactors)在控製高危、高放熱反應(如硝化、重氮化或高壓加氫)中的不可替代的優勢。內容包括傳熱傳質效率的計算模型、停留時間分布(RTD)分析,以及如何利用在綫分析技術(PAT)實現對反應進程的實時質量控製,確保工藝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2.3 原子經濟性與廢物最小化: 係統量化瞭不同閤成路綫的E-Factor (環境因子)和原子經濟性。詳細分析瞭偶聯反應、重排反應以及[3+2]環加成等高效率反應在降低副産物和簡化後處理方麵的優越性,指導讀者在路綫設計初期就納入環境成本的考量。 --- 第三部分:麵嚮高端應用的功能分子與材料閤成 (Synthesis for High-Value Applications) 本部分將理論與工程化知識應用於當前高科技産業中最需要的分子實體。 3.1 有機電子材料的精密構建: 聚焦於有機半導體、OLED/PLED材料、有機光伏(OPV)活性層材料的閤成。重點講解瞭高效芳基化和雜芳基化反應(如新一代Suzuki-Miyaura, Buchwald-Hartwig 胺化反應)在構建共軛聚閤物或小分子給體/受體結構中的應用。強調精確控製分子量分布和端基功能化對材料性能的決定性影響。 3.2 醫藥中間體與復雜天然産物的全閤成策略: 選取數個具有挑戰性的藥物分子(如新型抗癌藥或抗生素片段)作為案例,展示多組分反應(MCRs)和一鍋法級聯反應在縮短閤成步數、降低成本中的作用。分析瞭生物活性片段的閤成片段化(Fragment-Based Synthesis)策略。 3.3 高性能聚閤物的功能化: 討論如何通過活性自由基聚閤(如 $ ext{RAFT}$ 或 $ ext{ATRP}$)精確控製聚閤物的拓撲結構(如星形、刷形聚閤物),以及如何通過後聚閤修飾(Post-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PPM)引入靶嚮基團或響應性單元,用於藥物遞送係統或智能塗層。 --- 本書的獨特價值 本書的特色在於深度整閤瞭“發現”(Discovery)與“放大”(Scale-up)兩個層麵。每一章不僅提供最新的反應機理和催化劑介紹,更伴隨有詳盡的“工藝放大考量”(Process Considerations)專欄,討論瞭反應的散熱、攪拌效率、雜質譜控製和溶劑迴收等關鍵工業參數。 目標讀者: 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藥物化學、材料化學專業本科高年級及研究生。 從事精細化學品、醫藥原料藥(API)、電子化學品研發和生産的工程師及技術人員。 尋求係統性、工程化視角的有機閤成領域研究人員。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熟練運用現代閤成工具,設計齣更高效、更清潔、更具經濟可行性的分子製造方案,為我國高端化學品製造領域的自主創新提供堅實的理論與技術支撐。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變化是十分有趣的,它並非一成不變的刻闆學術腔調,而是在保持高度專業性的前提下,展現齣一種溫和而富有啓發性的對話感。在講解那些高度抽象或需要想象力的概念時,作者的用詞變得更加生動,甚至偶爾會使用一些巧妙的比喻來協助理解,這讓長時間的閱讀變得不那麼枯燥乏味。它在解釋復雜反應機理時,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在你的身旁低聲細語,循循善誘,而不是生硬地拋齣結論。這種親切感,對於許多害怕接觸深度化學著作的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優勢。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對經典反應進行迴顧時,總能以一種新的視角去審視,即便是那些我已經學習過很多次的反應,也能從中發掘齣過去忽略的細節和新的思考角度。整體閱讀下來,感覺就像是進行瞭一次高質量的、富有成效的學術交流,它不僅傳授瞭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塑造瞭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探索精神的科學思維模式。

評分

這本書的章節組織結構,簡直是教科書編排的典範,它仿佛有一條清晰的內在脈絡,引領著讀者從基礎概念的建立,穩步邁嚮高階閤成策略的探討。開篇部分對基本反應類型的迴顧,絕非簡單的羅列,而是加入瞭大量的背景故事和曆史發展脈絡,讓你明白每一個重要反應的誕生都凝聚著化學傢們多少年的心血與探索,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興趣,讓我不再覺得化學是枯燥的公式堆砌。隨著章節深入,你會發現作者在引入新知識點時,總會巧妙地迴顧前麵學過的知識點,形成一種知識的螺鏇上升結構,確保瞭知識點的融會貫通,而不是孤立存在。例如,在講解到某種特定的偶聯反應時,它會迴溯到早期過渡金屬催化劑的發現曆程,並將兩者聯係起來進行對比分析,這種橫嚮和縱嚮的知識交織,使得理解的深度遠超預期。更值得稱贊的是,每章末尾的習題設置,難度梯度設計得非常閤理,從基礎應用到開放性思考題,層層遞進,真正做到瞭學以緻用,而不是紙上談兵,這對於培養獨立解決復雜化學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的前沿性和實用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既沒有完全沉溺於晦澀的理論深淵,也沒有流於錶麵地介紹成熟的工業流程。書中對一些新型催化體係和綠色化學方法的引入,展現瞭編者緊跟時代步伐的學術視野,這些內容並非簡單的“信息搬運”,而是結閤瞭實際閤成案例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特彆喜歡它對“閤成路綫設計”這一核心能力的培養所采取的策略。它不是直接給齣最優解,而是呈現幾種可能的閤成路徑,然後係統地對比每種路徑在原子經濟性、操作簡便性、成本控製等方麵的優劣,這如同是為讀者打開瞭一扇扇通往真實研發工作的窗口。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我開始學會從多角度權衡利弊,理解為什麼在實驗室的“完美反應”不一定適用於工廠的“大規模生産”。這種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無疑是為有誌於從事化學研發的年輕學子提供瞭一份極其寶貴的“實戰手冊”,遠超一般理論教材的價值定位。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藍色調,配以精緻的燙金字體,立刻就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內頁紙張的選擇也頗為講究,厚度適中,光潔度高,即便是長時間翻閱,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排版布局上,作者顯然下足瞭功夫,無論是公式的推導過程,還是復雜的反應機理圖示,都安排得錯落有緻,邏輯清晰,這一點對於需要對照圖文學習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在關鍵概念的闡釋上,常常會配有一些精心繪製的示意圖,這些圖不僅僅是簡單的插圖,更是對抽象化學過程的形象化解讀,使得那些晦澀難懂的步驟瞬間變得直觀易懂。書脊的粘閤度也令人放心,即便是頻繁地進行重點標記和摺疊查閱,也未見鬆散的跡象,足見齣版社在製作工藝上的用心。總而言之,從拿到這本書的那一刻起,你就能感受到它超越瞭一般教科書的品質,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具書,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無疑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扉頁,一探究竟。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體驗感是一種非常“紮實”的感覺,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追求快速覆蓋所有前沿知識,而是選擇在核心概念上深耕細作,力求每一個知識點都能被嚼碎、消化。作者在闡述那些對立體化學、反應機理至關重要的微妙電子效應時,所使用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且富有洞察力,即便是對於像我這樣在某些特定領域學習稍顯吃力的讀者來說,也能感受到作者試圖“手把手”引導讀者的良苦用心。書中對“為什麼”的探討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這與許多隻告訴我們“是什麼”和“怎麼做”的教材形成瞭鮮明對比。例如,在討論到某類保護基的選擇性脫除時,它不僅僅給齣瞭試劑和條件,更深入地分析瞭底物電子雲分布、空間位阻等多種因素如何共同作用,從而決定瞭反應的優劣,這種對底層邏輯的深挖,極大地提升瞭我們對閤成設計的直覺判斷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對照書中的詳細解釋反復思考,這種慢下來、深入鑽研的閱讀方式,反而讓我收獲瞭遠超快速瀏覽的知識密度。

評分

質量不錯 , 送貨快

評分

“我們這是談戀愛嗎?”她側著臉蛋,眼光不意被一對形極親吻的男女所吸引。那對情侶勾肩褡背,共吃著一隻飯

評分

書買不錯,價格閤理,配送時間不準確,且時間太長!!!

評分

不錯的專業,值得一看哈!

評分

他沒看見她,而高開熹有,不知為何,這令她介意瞭起來。

評分

書買不錯,價格閤理,配送時間不準確,且時間太長!!!

評分

如果,我們常常同在某一處,卻因疏忽而無視,連擦肩也不迴盼,是不是錶示我們沒有適閤當情侶的潛質?”或是……無緣?她心中暗自驚著沒說齣卻想著的……無緣。

評分

很好,工藝講的很清楚,好評

評分

書買不錯,價格閤理,配送時間不準確,且時間太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