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比較錶
裸體的維納斯
裸體的阿多尼斯
穿上衣服的維納斯
穿上衣服的阿多尼斯
維納斯臉與發
阿多尼斯有臉與發
聖母
耶酥
君主
女王
比例
第一章 古希臘人的審美理想
1. 繆斯的閤唱
2. 藝術傢的“美”觀
3. 哲學有談美
第二章 阿波羅式與戴奧尼索斯式
1. 德爾斐神
2. 從希臘人到尼采
第三章 美:比例與和諧
1. 數字與音樂
2. 建築比例
3. 人體
4. 宇宙與自然
5. 其他藝術
6. 閤目的性
7. 比例的曆史演變
第四章 中世紀的光與顔色
1. 光與顔色
2. 神是光
3. 光、財富、貧窮
4. 裝飾
5. 詩與神秘主義裏的色彩
6. 色彩與日常生活
7. 顔色的象徵意義
8. 神學傢與哲學傢
第五章 怪物之美
1. 以美麗刻畫怪物
2. 傳說中的畸怪生物
3. 普遍象徵係統如何處理“醜”
4. 將“醜視”為美的一個條件
5. 醜:天然的好奇心
第六章 從田園到天使般的女性
1. 神聖與世俗之愛
2. 淑女與遊吟濤人
3. 淑女與騎士
4. 詩人與難圓的愛
第七章 15至16世紀間的美
1. 發明與模仿自然之間
2. 擬像
3. 超感官之美
4. 維納斯
第八章 淑女與英雄
1. 淑女
2. 英雄
3. 實用之美
4. 官能之美
第九章 從優雅到不安的美
1. 朝嚮一種主觀、多重的美
2. 風格主義
3. 知識危機
4. 憂鬱
5. 尖銳、機鋒、巧喻……
6. 追求絕對
第十章 理性與美
1. 美的辯證法
2. 嚴格與解放
3. 王宮與花園
4. 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
5. 英雄、肉體與廢墟
6. 新觀念、新題材
7. 女性與激情
8. 美的自由發揮
9. 殘酷與鬱黯的美
第十一章 崇高
1. 新的審美觀
2. 崇高是偉大靈魂的迴響
3. 自然裏的崇高
4. 廢墟詩學
5. 文學上的“哥特”風格
6. 柏剋
7. 康德的崇高論
……
第十二章 浪漫主義之美
第十三章 美成為宗教
第十四章 新的對象
第十五章 機器之美
第十六章 從抽象形式到物質的深度
第十七章 媒體之美
參考書目索引
作者索引
藝術傢及其作品索引
★美學大師真知灼見
★圖文闡釋天衣無縫
★名傢譯筆忠實典雅
★豪華印裝典藏
美學大師艾柯的《醜的曆史》是中央編譯齣版社夢想傢分社圖文館叢書的重點作品。該書係選題獨特,匯集名傢名作;圖文一體,追求精編精印。已齣版《美的曆史》《醜的曆史》《時間的故事》《聖經的曆史》《錢的曆史》《藝術通史》《搖滾譜係》《紅書(榮格手稿)》《夢書(費裏尼手稿)》《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電影》《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處自然奇觀》《有生之年非吃不可的1002種食物》《藝術日課書》《古典音樂日課書》《零ZEЯRO:世界符齣版市場的製約。該奬是通過文學傢、評論傢和在校的學生兩套體係的評判來保證其透明度的。學生評委是從意大利全國以及布魯塞爾、薩拉曼卡、紐約、巴黎和莫斯科等城市的17所中學挑選齣來的。
醜是什麼?醜隻是美的反麵嗎?醜的範疇有哪些?繼全球驚艷的《美的曆史》之後,博學大師艾柯再推《醜的曆史》,以豐富的圖文資料與獨特的見解深度剖析世人對“醜”的成見,顛覆傳統審美觀,形成一部異彩紛呈的審醜觀念史。他親自保證:“《醜》比《美》更精彩。”
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意大利人,生於1932年,現居米蘭,執教於博洛尼亞大學。他是享譽國際的小說傢、符號語言學哲學傢、曆史學傢、文學評論傢和美學傢,齣版過140多部著作,橫跨多個領域,都有經典性的建樹,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作為全球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他在歐洲已成為知識和教養的象徵,知識分子都以書架上放一本艾柯的書為榮。已被翻譯成中文齣版的作品有《美的曆史》、《時間的故事》《玫瑰的名字》《誤讀》《帶著鮭魚去旅行》《開放的作品》《波多裏諾》《密涅瓦火柴盒》《悠遊小說林》等近20本
導 論
第一章 古典世界裏的醜
1. 一個由美主宰的世界?
2. 希臘世界與恐怖
第二章 受難、死亡、殉道
1. 宇宙至美論
2. 基督受難
3. 烈士、隱士、懺悔者
4. 死亡的勝利
第三章 啓示錄、地獄和魔鬼
1. 恐怖的宇宙
2. 地獄
3. 魔鬼的變形
第四章 怪物和凶兆
1. 奇觀和怪物
2. 不受節製的新美學
3. 怪物道德化
4. 奇跡異聞
5. 怪物的命運
第五章 醜、詼諧與猥褻
1. 普利阿普斯
2. 對農民的諷刺與嘉年華狂歡
3. 文藝復興與解放
4. 漫畫式諷刺
第六章 女人的醜:古代到巴洛剋時期
1. 反女性的傳統
2. 風格主義和巴洛剋
第七章 近代世界的魔鬼
1. 從造反的撒旦到可憐的墨菲斯特菲裏斯
2. 將敵人妖魔化
第八章 巫術、撒旦主義、虐待狂
1. 女巫
2. 撒旦主義、虐待狂、對殘忍的愛好
第九章 對自然的好奇心
1. 開腸破肚的屍體
2. 麵相學
第十章 浪漫主義以及對醜的拯救
1. 醜的哲學
2. 醜而墮入地獄的人
3. 醜又不幸的人
4. 不幸兼生病
第十一章 陰森
第十二章 鐵塔和象牙塔
1. 工業之醜
2. 頹廢主義和醜的放縱
第十三章 前衛運動與醜的勝利
第十四章 彆人的醜、媚俗、坎普
1. 彆人的醜
2. 媚俗
3. 坎普
第十五章 今天的醜
參考書目
關於本書引文
書目作者索引
藝術傢索引
影片索引
我通常對這種跨越數十年沉澱的“巨著”抱有一種敬畏感,畢竟能沉澱下來,還能被翻譯成這麼多語言,絕非偶然。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智者間的對談,作者的論證邏輯嚴密,引經據典卻又絕不生澀。它成功地消解瞭藝術史中那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感,讓我們明白,審美從來不是精英的專利,而是根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選擇和判斷之中。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電影、逛博物館、甚至在商場裏挑選衣服時,都會不自覺地調動起書中提到的那些框架去分析背後的邏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纔是衡量一本好書價值的最高標準。它提供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思考的工具箱,這纔是大師真正留給世人的財富。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這個自詡有些閱讀經驗的人都感到震撼。它不是那種淺嘗輒止的普及讀物,而是對人類審美核心焦慮的深刻剖析。尤其是在探討“醜”的部分,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精妙,他沒有流於簡單的負麵羅列,而是把“醜”視為一種挑戰現有規範的力量,一種推動藝術進步的催化劑。通過對不同時代對“醜陋”的界定和恐懼的分析,我開始理解,許多偉大的藝術創新,恰恰誕生於對既定“美”的反叛之中。這種對“邊界”的探索,讓我對藝術史乃至社會史的理解都得到瞭極大的拓寬。讀這本書,就像是進行瞭一次深度的考古發掘,每揭開一層皮相,都能看到其下埋藏的復雜的人類心理結構和文化動機,那種感覺真是酣暢淋灕。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我的“精神食糧”,我已經一口氣讀完瞭,現在還時不時地翻閱著其中的精彩段落。作者對曆史的洞察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他不像那種隻會堆砌枯燥年代和人名的曆史書,而是將那些宏大敘事拆解成瞭無數個生動的側麵。我尤其喜歡他探討文化符號和審美變遷的方式,那種細膩的觀察力,讓我仿佛穿越迴瞭不同的時代,親眼目睹那些曾經被視為“美”或“醜”的事物是如何被定義、被推翻、又被重新定義的。讀完之後,我纔意識到,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很多觀念,其實都是曆史長河中無數次美學辯論的結果。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纍,更像是一場智力上的探險,讓你忍不住停下來思考:我們今天所珍視的美,在未來又會以何種麵貌齣現?這種啓發性,遠超一般曆史讀物的範疇,它教會我如何用更廣闊的視角去審視藝術、設計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評分我通常閱讀曆史類書籍會習慣性地做筆記,但讀這本書時,我發現我的筆根本停不下來。每一章似乎都在對我已有的認知發起挑戰。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嚴謹又不失幽默感的筆觸,他能用非常現代的語言來解構古老的觀念,使得那些塵封已久的美學理論變得鮮活起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極富巧思,它不是綫性的時間敘事,而是圍繞著一係列核心的哲學和美學議題展開辯證討論,這迫使讀者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和思考。對於那些希望不隻是“知道”曆史,而是真正“理解”曆史是如何塑造我們的心智模式的人來說,這本書是無價之寶。它不僅僅是關於藝術史的,更是關於我們如何“觀看”和“感受”這個世界的指南。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還有點擔心,畢竟“美學史”聽起來就挺學術的,生怕讀起來會晦澀難懂,變成一本高冷的研究報告。但齣乎意料的是,作者的敘事技巧極其高超,他總能找到那個絕妙的切入點,把那些復雜的美學哲學融入到具體可感的曆史事件或藝術作品中去。比如他講中世紀的奇形怪狀,並不隻是批判其“怪異”,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宗教宇宙觀;而談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和諧比例,又能精準地指齣其對古典的繼承與革新。這種穿梭自如的能力,讓這本書讀起來流暢且引人入勝,一點也不覺得拖遝。更讓我佩服的是,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那些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建築、雕塑、文學、時尚——完美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關於人類審美意識形態變遷的宏大圖景。對於想要提升自己文化底蘊的普通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可以信賴的嚮導。
評分值
評分值
評分非常好,印刷精美
評分酷炫開心開心
評分非常棒的一套書
評分酷炫開心開心
評分酷炫開心開心
評分書的品相不好。希望賣傢發貨時多留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評分酷炫開心開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