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种菜技术正误100题

温室种菜技术正误100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新立 著
图书标签:
  • 温室种植
  • 蔬菜种植
  • 种菜技术
  • 园艺
  • 农业
  • 阳台种菜
  • 家庭菜园
  • 设施农业
  • 常见问题
  • 新手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4531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3145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8-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5
字数:1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温室种菜技术正误100题》提出了一些蔬菜栽培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对你进行蔬菜优质高产栽培将有所启发和帮助。

内容简介

《温室种菜技术正误100题》由国家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山西省新绛县高级农艺师、北京市《蔬菜》杂志科技顾问、山西省10佳科技富民专家马新立著。作者将其长期潜心研究蔬菜栽培的创造性成果概括归纳为蔬菜12生态平衡管理、低投入高产出操作技术、低成本高效益营养运筹、蔬菜栽培疑难解决技术4个方面100个问题,采取正误对比的叙述方式,作了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的介绍.针对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强,对科学节支、利用自然能和物质,实现蔬菜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适合广大菜农、蔬菜基地生产人员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阅读,对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和科研院所有关研究人员亦有重要启迪和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马新立,1954年生,山西省新绛县人。高级农艺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市《蔬菜》杂志科技顾问,新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7年曾任新绛县蔬菜局局长,负责全县蔬菜产业化生产。2001年该县被确定为全国蔬菜高产优质标准化示范县,2002年被确定为省和北京市无公害蔬菜基地,2003年被评为全国蔬菜十强县。1998年主持设计的鸟翼形生态温室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被评为山西省十佳科技富民专家。个人先后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了17种蔬菜生产科技图书。其姓名被国家科委录人《中国科技人才大辞典》与《世界科技咨询专家》,被美国录入《世界科技名人大典》,被国务院录入《当代中国专家人名辞典》。

目录

一、蔬菜12生态平衡管理技术
1. 环境平衡
2. 土壤平衡
3. 营养平衡
4. 水分平衡
5. 种子平衡
6. 密度与整枝平衡
7. 温度平衡
8. 光照平衡
9. 气体平衡
10. 用药平衡
11. 地上部与地下部平衡
12.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
二、蔬菜低投入高产出操作技术
13. 番茄栽培
14. 茄子栽培
15. 辣椒栽培
16. 黄瓜栽培
17. 西葫芦栽培
18. 冬瓜栽培
19. 莲藕栽培
20. 香菇栽培
21. 甘蓝栽培
22. 韭菜栽培
23. 芦笋栽培
24. 菜豆栽培
三、蔬菜低成本高效益营养运筹技术
25. 蔬菜生态平衡施肥
26. 温室菜地营养生态特点和肥源因素
27. 17种营养元素对蔬菜解症增产的作用
28. 秸秆中的碳元素对蔬菜的增产作用
29. 秸秆的施用
30. 腐殖酸对蔬菜持效高产的科学依据
31. B10—G(百奥吉)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作用
32. 有益菌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及对蔬菜的增产效应
33. 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作
34. 有益菌的施用
35. 利用豆类根瘤菌节支增产的方法
36. 植物诱导剂(氢、氧)对蔬菜抗病增产的原理
37. 植物诱导剂施用方法
38. 钾对平衡蔬菜田营养的增产作用
39. 把握钾肥的用量与效果
40. 有机生物钾对蔬菜的增产作用
41. 有机蔬菜施肥技术
42. 营养元素问互助与阻碍吸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43. 氮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44. 磷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45. 钙对蔬菜的抗病增产作用
46. 镁对蔬菜的增强光合作用
47. 硫在蔬菜生长中的作用
48. 锰对蔬菜的抗病和授粉作用
49. 锌对平衡菜田营养的解症作用
50. 铁在蔬菜生长中的作用
51. 钼对蔬菜的抗旱促长作用
52. 氯对蔬菜的抗倒伏作用
53. 铜对防治蔬菜死秧的作用
54. 硼对蔬菜的提质增产作用
55. 硅在蔬菜生长中的。抗逆抑虫作用
56. 归还性土壤植物营养素——赛众28的作用
四、蔬菜栽培疑难解决技术
57. 鸟翼形长后坡矮后墙生态温室建造
58. 无支柱暖窖的建造与应用
59. 三膜—苫双层气囊式鸟翼形大棚的建造与应用
60. 蔬菜覆盖紫光膜技术
61. 蔬菜管理九项技术
62. 有机蔬菜的防病技术要点
63. CM菌的施用
64. 绿色蔬菜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
65. 蔬菜土传菌病害防治技术
66. 蔬菜真菌性病害防治技术
67. 蔬菜病毒病与茶黄螨防治技术
68. 生理性病害防治技术
69. 蔬菜生理性病害化瓜烂果防治技术
70. 连阴雨天防止番茄弱蕾无果花序技术
71. 西葫芦开花不结瓜防治技术
72. 茄果类蔬菜僵果防治技术
73. 早熟春甘蓝未熟抽薹防治技术
74. 蔬菜茎蔓徒长防治技术
75. 蔬菜气害防治技术
76. 蔬菜冻害防治技术
77. 蔬菜热害闪秧防治技术
78. 草木灰防病避虫技术
79. 蔬菜重茬连作技术
80. 石灰氮防治地下害虫技术
81. 植物DNA修复剂对蔬菜的愈伤增产作用
82. 茄子绵疫病烂果防治技术
83. 蔬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84. 番茄溃疡病防治技术
85. 番茄晚疫病防治技术
86. 蔬菜幼苗猝倒病防治技术
87. 斑枯病与锈病防治技术
88. 蔬菜2,4-D伤害防治技术
89. 茄子黄萎病、辣椒疫病、番茄青枯病(死秧)防治技术
90. 辣椒僵果防治技术
91. 黄瓜瓜打顶防治技术
92. 延秋番茄脱叶囤果高产技术
93. 番茄画面果防治技术
94. 黄瓜秧根浅引起急性脱水枯死防治技术
95. 蔬菜根腐病防治技术
96. 黄瓜真菌、细菌病防治技术
97. 根结线虫防治技术
98. 白粉虱防治技术
99. 斑潜蝇防治技术
100. 蓟马防治技术
附录
附表1 有机肥中的碳、氮、磷、钾含量速查表
附表2 品牌钾对蔬菜的投入产出估算表

精彩书摘

一、蔬菜12生态平衡管理技术
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根据蔬菜生物学特性,用现代技术和物资创造生态小环境,对蔬菜作物进行平衡管理,取得优质高产的无公害产品,是蔬菜科学生产和科学管理的中心和目的。
从植物生理的角度来说,蔬菜植株体在不适环境或在有生物侵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就会紊乱,内部生理和外形产品生长发生异常变化而不平衡,成为病态。蔬菜的抗病抗逆高产,在于能维持机体运行的平衡,因此才能提高生长速度和免疫功能,延长生长期,取得最佳产量和效益。
蔬菜生产管理平衡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首先,平衡理论就是把蔬菜植株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与外界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相依相助的关系,要求环境和作物、器官与器官之间首先要保持相对的平衡;其次,须打破平衡,通过调整寻求建立新的平衡,使作物生长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蔬菜生长科学管理要求必须调整植株与外界环境的平衡、体内营养和生理活动的平衡,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优的品质和最好的效益。
从蔬菜作物营养角度来说,真菌、细菌、病毒造成的病害都是由于蔬菜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的生理失衡。譬如:光照不平衡,过弱易染细菌、真菌病害;过强易染病毒性和生理性病害;温度不平衡,过高易徒长或老化,过低将沤根或僵化;水分不平衡,过多易染病,过少会矮化不长,将导致营养吸收失衡而出现病症;肥料不平衡,过少营养不良、产量低,过多植物体水分出现反渗透而不长。某种营养成分过多都会抑制某些其他元素的吸收,造成缺素症而减产。

前言/序言

  蔬菜生态环境的优劣决定蔬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蔬菜优质高产的栽培过程,就是不断改变生产中的不良生态环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自然能和物质,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对植物内在活动变化进行平衡与失衡的动静调整,起到解症促长的作用,最后实现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长期以来,我国蔬菜生态管理意识淡薄,从总体上看,科学种菜的水平不高,无公害蔬菜生产尚未达到普及的水平,蔬菜生产水平不平衡,投入产出比值低,还处于低水平循环的生产技术状况。很多农民渴望种菜致富,但缺乏科学知识和技术,仍沿袭传统的习惯做法,譬如,对蔬菜发生病虫害往往是单纯依靠施用化学农药予以防治;对蔬菜发生的乍理障碍往往一味依靠施用化肥予以补救,这种凭“经验”盲目种菜的做法,常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结果是花了钱费了力,蔬菜产量仍上不去,蔬菜越种越难种,产量和效益徘徊,难以大幅度提高。
《庭院里的绿意:家庭园艺新手指南》 拥抱绿色生活,从自家的小院开始! 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中,一抹生命的绿色,一份亲手种植的喜悦,正悄然成为许多人渴望的慰藉。“自家种菜,吃得放心,玩得开心”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本书《庭院里的绿意:家庭园艺新手指南》便是为所有怀揣着这份绿色梦想的您量身打造的入门宝典。无论您是拥有宽敞庭院的幸运儿,还是只有阳台或窗台的城市居民,亦或是对园艺充满好奇但不知从何下手的“小白”,本书都将以最详实、最易懂的方式,引领您踏上这段充满乐趣与收获的种植之旅。 我们深知,许多园艺书籍要么内容过于专业,充斥着晦涩的术语,让新手望而却步;要么过于简略,仅能提供片面的指导,难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因此,《庭院里的绿意》力求以一种“接地气”的语言,结合大量实景图片和生动案例,为您系统地梳理从零开始的家庭园艺知识。我们相信,即使是最娇弱的种子,在悉心照料下,也能绽放出顽强的生命力,而这份成就感,将是任何物质回报都无法比拟的。 第一章:播下希望的种子——认识你的园艺起点 在踏入真正的种植之前,了解我们的“战场”至关重要。本章将帮助您: “我的园艺地图”: 无论您拥有一方庭院、一个阳光明媚的阳台,还是仅仅是一扇朝南的窗台,我们都会根据不同的空间大小和光照条件,为您推荐最适合的种植方案。我们将探讨如何评估您的空间,选择合适的容器(花盆、种植箱、垂直花园等),以及不同容器的优缺点,让您最大化利用每一寸可用的绿色空间。 “土壤的秘密”: 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土壤的构成,区分不同类型的土壤(如黏土、沙土、壤土),并教您如何判断自家土壤的性质。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指导您如何通过改良土壤,提升其肥力、透气性和保水性,为植物提供最舒适的生长环境。您将学会如何配制营养土,以及有机肥、无机肥的区别与正确使用方法,避免“好心办坏事”。 “阳光的魔法”: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植物对光照的需求,如何根据自家空间的光照时长和强度,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您将了解“全日照”、“半阴”和“散射光”的区别,以及如何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反射板或补光灯来辅助植物生长。 “水的语言”: 浇水是园艺中最基本也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本章将揭示“何时浇水”、“浇多少水”的科学方法。我们将介绍判断土壤湿度的各种技巧,讲解不同植物的需水规律,以及季节、天气对浇水量的影响。我们还将讨论虹吸、滴灌等节水浇水方式,让您的园艺生活更轻松高效。 第二章:绿色的生命密码——种子与幼苗的奇妙之旅 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掌握方法,播种与育苗将充满惊喜。 “种子的世界”: 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一片勃勃生机的绿叶,这其中蕴含着生命的奇迹。我们将介绍不同种子的形态特征,讲解种子的储存方法,以及如何判断种子的新鲜度。您将学会各种播种方式,如直播、育苗移栽,以及针对不同种子(如易发芽的叶菜类、需要春化或浸泡的瓜果类)的专属播种技巧。 “发芽的仪式”: 看到种子破土而出,是每一位园艺爱好者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本章将详细指导您如何为种子创造最佳的发芽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我们将介绍常见的育苗介质,以及如何预防种子在发芽阶段的病虫害。 “幼苗的呵护”: 娇嫩的幼苗需要特别的关照。我们将教您如何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光照,如何适时适度地浇水,以及何时可以开始施肥。您将学会如何判断幼苗是否健康,以及如何处理幼苗可能遇到的生理性障碍(如徒长、黄化)。 “移栽的艺术”: 当幼苗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移栽到更大的空间。我们将分享移栽的最佳时机,以及如何在移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植物根系的损伤。您将学会如何为移栽后的植物提供缓苗期,并采取措施帮助它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第三章:菜园的四季歌——不同季节的种植策略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也有不同的种植乐趣。 “春天的勃发”: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开启一年种植计划的最佳时机。我们将为您推荐适合春季播种和种植的蔬菜种类,如各种叶菜(生菜、菠菜、油菜)、豌豆、萝卜等。您将了解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安排春季的播种时间表,以及如何应对春季可能出现的霜冻天气。 “夏日的丰饶”: 炎热的夏季,也挡不住丰收的喜悦。本章将重点介绍耐热蔬菜的种植技巧,如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豆角等。我们将探讨如何在高温环境下,为植物提供荫蔽、保持土壤湿润,以及如何防治夏季常见的病虫害。 “秋天的收获”: 秋季天高气爽,是许多蔬菜的生长旺盛期,也是收获的季节。我们将推荐适合秋季种植的蔬菜,如甘蓝、西兰花、大白菜、菠菜、芹菜等。您将学习如何为秋季蔬菜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以及如何做好越冬蔬菜的准备。 “冬天的希望”: 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您的园艺生活也可以继续。本章将介绍适合冬季种植或越冬的蔬菜,如大葱、大蒜、部分耐寒叶菜,以及如何利用阳台或室内温室进行种植。您将学习如何为冬季植物提供必要的保温和光照。 第四章:呵护生命的使者——病虫害防治与日常养护 没有健康的植物,就无法收获美味的果实。 “识别与预防”: 了解常见的菜园病虫害,是有效防治的第一步。我们将图文并茂地介绍各种常见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虫害(如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从改善土壤、合理密植、轮作等方面入手,构筑植物的“健康长城”。 “绿色疗法”: 我们提倡环保、健康的园艺方式。本章将重点介绍各种绿色、低毒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自制辣椒水、肥皂水、烟草水等。您将学会如何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来控制害虫,以及如何通过物理隔离(如防虫网)来保护植物。 “施肥的艺术”: 植物也需要“营养餐”。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有机肥(如堆肥、饼肥、禽畜粪肥)和无机肥(如氮肥、磷肥、钾肥)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您将学会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避免“过犹不及”。 “修剪的智慧”: 适度的修剪,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通风透光。我们将讲解不同蔬菜的修剪技巧,如打顶、摘心、疏叶、疏果等,以及修剪的最佳时机和注意事项。 “土壤的再生”: 长期耕种会消耗土壤的养分。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轮作、间作、种植绿肥等方式,来保持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避免土壤板结和病虫害的累积。 第五章:收获的喜悦——采摘、储存与分享 当绿色的生命转化为餐桌上的美味,所有的付出都将化为甜蜜的回报。 “最佳采摘时机”: 了解不同蔬菜的最佳采摘时间,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口感和营养。我们将为您提供各类蔬菜的采摘指南,让您在恰当的时机收获最鲜美的果实。 “储存的秘诀”: 辛勤的劳动成果,需要妥善储存,才能延长其食用期限。本章将介绍各种蔬菜的储存方法,包括冷藏、风干、腌制、晾晒等,让您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自家种植的美味。 “分享的快乐”: 园艺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自己收获,还在于与他人分享。我们将鼓励您与家人、朋友分享您的种植经验和丰收的喜悦,让绿色生活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大量高清实景图片,配合简洁明了的文字,让您轻松理解每一个步骤。 循序渐进,系统全面: 从零开始,系统讲解家庭园艺的每一个环节,让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实用至上,经验分享: 结合大量真实案例和种植经验,解决您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绿色环保,健康生活: 倡导科学、自然的种植方式,让您吃得放心,活得健康。 激发兴趣,享受过程: 无论您是园艺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爱好者,本书都能点燃您对绿色生活的无限热情。 《庭院里的绿意:家庭园艺新手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您通往自然、拥抱健康生活的一把钥匙。让我们一起,用双手播种希望,用耐心浇灌生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收获属于您的那份绿意盎然与丰收的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拿到手,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想着这名字听着就挺实在的,肯定能学到不少硬核干货。翻开目录,发现它对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都有涉猎,从土壤改良到病虫害防治,再到采摘后的储存保鲜,几乎是把温室种植的整个流程都扒了个底朝天。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大量的篇幅放在了“正误”对比上。你知道,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误区”,导致收成大打折扣。比如,关于通风时机的把握,书中用好几个案例对比了两种不同操作带来的产量差异,看得我直冒冷汗,原来我之前一直以为的“经验之谈”竟然是走了不少弯路。而且,它还特别强调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调整策略,这点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教材只会给你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做得很好,那些高清的病虫害照片,比我从网上零散找的图片要清晰得多,对于初期辨认阶段的帮助是立竿见影的。我感觉这不像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农技师在你身边手把手指导你,让你少走弯路,直接奔着高产高效去的秘籍。

评分

我一直是个非常注重实战效果的人,对那些光说不练的“理论大全”向来不感冒。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错误”的解构与批判。它不是那种一味鼓吹成功的书籍,而是坦诚地展示了无数种植者可能犯下的陷阱。比如,关于二氧化碳的补充,很多资料都说要补充,但很少有书会细致到告诉你,在光照不足的阴天,过量补充CO2反而可能因为气孔关闭而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浪费肥料。这本书在这方面非常细致,它用数据说话,对比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最佳施肥窗口。而且,它对“清洁度”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很多业余爱好者容易忽略温室结构的日常维护,比如玻璃或薄膜的清洗对光照强度的影响,书中用实验数据证明,即便是轻微的灰尘覆盖,一年下来也会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百分之几。这提醒了我,种植不仅仅是地里那一亩三分田的事情,更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精细化管理。这种全方位的审视视角,非常罕见。

评分

我这次购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解决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尤其是在设施调控这一块。这本书在温度和湿度的动态平衡上,给出了非常前沿且实用的指导。它不只是告诉你设定一个温度范围,而是深入探讨了“蒸汽压亏缺”(VPD)这一关键概念,并提供了基于不同作物蒸腾速率的VPD控制图表。这对于追求极限产量的种植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过去我一直以为只要保持温度适宜就行了,但VPD的概念让我明白了,植物的“呼吸”和“出汗”才是决定养分吸收效率的关键。此外,书中对新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介绍也相当到位,特别是对基质的配比、营养液的电导率(EC)和pH值的实时监控策略,描述得非常细致。它不像有些书籍只是一笔带过,而是提供了针对不同阶段的EC/pH调整曲线。总的来说,这本书超越了基础的园艺知识,真正触及到了设施农业高阶管理的核心,为我提供了一整套可以落地执行的优化方案,而不是一些空泛的建议。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被它的专业术语吓到,感觉像是在啃一本大学的专业课本。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他似乎非常擅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操作步骤。比如,在讲到水肥一体化的时候,它没有堆砌晦涩的化学公式,而是通过一个清晰的图表展示了氮磷钾在植物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曲线,然后直接告诉你,在哪个时间点,你的滴灌系统应该如何调整配比。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对自己的种植行为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某个指令。我过去在种植西红柿时,经常遇到坐果率低的问题,自己琢磨了很久都没找到原因。这本书里专门用了一章来分析这个问题,指出是夜间温度控制不当导致的授粉失败,并给出了具体的加温和降湿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告诉你“该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系统性的知识构建,对于想要长期稳定发展温室种植的朋友来说,无疑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挺用心思的,纸张厚实,不像有些农业书籍拿起来软塌塌的,感觉很不专业。最让我欣赏的是,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工具书那样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在“技术正误”这个核心矛盾上,内容密度非常高。我发现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技术点时,都会先设定一个常见的“错误操作”,然后用鲜明的对比笔触,描述“正确做法”的逻辑和效果。这种对比式的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记忆效率。例如,在处理根部病害时,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差异,书中用表格清晰地列了出来,并给出了交替使用的推荐方案。这避免了我们盲目相信某一种“神药”的误区。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案例,讲述了过去因为某个技术失误导致全棚绝收的故事,这些“血的教训”读起来非常震撼,让人对细节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操作规范性提升了一个台阶,不再是凭感觉种菜,而是有章可循,心里踏实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