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说棚室西瓜甜瓜栽培关键技术
定价:25元
作者:刘石磊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122241788
字数:175000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目录
章 西瓜、甜瓜栽培的棚室类型及环境条件调控
一、西瓜、甜瓜棚室栽培的意义
二、西瓜、甜瓜棚室生产的发展趋势
三、棚室类型、结构和性能特点
四、棚、日光温室内的环境调控
二章 西瓜棚室栽培关键技术
节 西瓜植物学特征
一、根
二、茎
三、叶
四、花
五、果实
六、种子
二节 西瓜生长发育周期
一、发芽期
二、幼苗期
三、伸蔓期
四、结果期
三节 西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条件
二、光照条件
三、水分条件
四、土壤条件
五、CO2条件
四节 适宜棚室栽培的西瓜品种
一、棚室西瓜栽培注意事项
二、各地棚室西瓜产区及栽培方式、品种
五节 棚室西瓜育苗关键技术
一、西瓜设施育苗的意义
二、苗床的选择
三、育苗土的配制
四、育苗营养钵、穴盘的选择
五、播前种子处理
六、播种育苗
七、播种后苗床管理
八、西瓜壮苗标准
六节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
一、西瓜嫁接的意义
二、西瓜嫁接砧木与接穗的选择
三、西瓜主要砧木的特点
四、常用的西瓜砧木品种
五、砧木和接穗苗的培育
六、嫁接方法
七、嫁接苗的管理
七节 棚室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一、棚室准备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采收
五、提高产量和品质
八节 小西瓜栽培技术
一、小西瓜的生育特点
二、小西瓜栽培技术要点
九节 西瓜秋延迟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浇水
二、整枝打杈
三、人工辅助授
四、覆盖小拱棚保温
十节 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一、我国无籽西瓜主栽品种
二、无籽西瓜的特征特性
三、无籽西瓜栽培要点
四、采收
三章 甜瓜棚室栽培关键技术
节 甜瓜的特征特性、生育周期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甜瓜植物学特征特性
二、甜瓜生长发育周期
三、甜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节 适宜棚室栽培的甜瓜品种
一、棚室甜瓜栽培注意事项
二、棚室甜瓜产区及栽培方式、品种
三节 棚室甜瓜育苗技术
一、苗床选择
二、营养钵、营养土的选择
三、播种
四、苗床管理
四节 甜瓜嫁接育苗技术
一、甜瓜嫁接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二、砧木与接穗适期播种
三、甜瓜嫁接工具选择
四、甜瓜常用嫁接方法
五、嫁接苗的管理
五节 棚室甜瓜的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一、整地施肥
二、定植
三、薄皮甜瓜的整枝
四、厚皮甜瓜的整枝
五、肥水管理
六、提高坐瓜率
七、保花保果
八、花期激素处理注意事项
九、疏瓜、留瓜
十、成熟度判断
六节 甜瓜小拱棚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二、扣棚定植
三、定植后的管理
七节 甜瓜(中)棚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二、整地扣棚
三、定植
四、定植后管理
八节 甜瓜吊蔓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二、棚吊蔓准备
三、吊蔓整枝
四、果实管理
九节 甜瓜套袋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二、套袋
十节 无土栽培技术
一、无土栽培模式
二、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三、基本栽培条件
四章 西瓜、甜瓜棚室高效栽培新技术
节 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一、增施有机肥
二、化学方法增施二氧化碳
三、施固体二氧化碳气肥
四、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五、物理方法
六、二氧化碳施肥注意事项
二节 棚室西瓜、甜瓜膜下滴灌技术
一、滴灌技术的优点
二、滴灌系统的构成
三、滴灌系统对水质及管件的要求
四、滴灌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五、滴灌使用技术
六、西瓜、甜瓜滴灌栽培技术
三节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的优势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分类
三、内置式反应堆制作技术
四、西瓜、甜瓜秸秆反应堆的应用
五、秸秆反应堆使用注意事项
五章 西瓜、甜瓜病害识别与防治
节 西瓜生理障碍及防治
一、苗期生理障碍
二、生长期生理病害
三、缺素症
二节 甜瓜生理障碍及防治
一、苗期生理病害
二、生长期生理病害
三、甜瓜缺素症
三节 西瓜、甜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一、西瓜、甜瓜猝倒病
二、西瓜、甜瓜立枯病
三、西瓜、甜瓜枯萎病
四、西瓜、甜瓜蔓枯病
五、西瓜、甜瓜炭疽病
六、西瓜、甜瓜白病
七、西瓜、甜瓜霜霉病
八、西瓜、甜瓜叶枯病
九、西瓜、甜瓜病毒病
十、西瓜疫病
十一、西瓜、甜瓜细菌性叶斑病
十二、西瓜、甜瓜菌核病
十三、西瓜、甜瓜根结线虫
十四、西瓜果实腐斑病
十五、甜瓜细菌性叶枯病
十六、甜瓜细菌性软腐病
十七、甜瓜疫霉病
十八、甜瓜黑星病
四节 西瓜、甜瓜虫害识别与防治
一、白虱
二、瓜蚜
三、蛴螬
四、瓜叶螨
五、美洲斑潜蝇
六、小地老虎
七、蓟马
八、瓜实蝇
九、蜗牛和蛞蝓
五节 西瓜、甜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二、化学防治
三、常用杀菌剂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棚室蔬菜生产发展迅速,栽培管理技术急需更新。本书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主要介绍了棚室栽培的类型,西瓜、甜瓜棚室栽培的茬口,优势产区棚室及品种的选择,育苗技术,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和棚室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及化学农的合理使用等内容。并通过量的图片直观地反映所介绍的内容,力求对广蔬菜种植业者、基层农技人员、科研及推广工作者等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水平,完全对得起它所传达的知识价值。现在的农业书籍,很多为了追求所谓的“廉价印刷”,封面设计粗糙,内页字体小得像蚂蚁爬,图片模糊不清,看得人眼睛生疼,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那些精深的技术?但《XXX》这本书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采用了大开本设计,纸张的质感非常好,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视觉呈现。对于那些涉及到植物生长周期、病理图谱或者机械操作流程的复杂内容,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彩色高清插图和流程图。这些图示不仅仅是装饰,它们是理解关键步骤的钥匙。比如,书中对几种常见病害的早期症状描绘得极其细致,连色泽的微妙变化都捕捉到了,这对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我过去常常因为症状不明显而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机,现在对照书中的图片,心里踏实多了。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知识传播的尊重。
评分从一个有着十几年经验的种植户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惊人的,它真正做到了“大全”这个名号的匹配度。很多号称“大全”的书,往往是把几本小册子的内容拼凑起来,内容之间缺乏逻辑关联,读起来支离破碎。但这本书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它不仅覆盖了基础的栽培技术,更深入到了新品种的筛选、抗逆性育种的初步概念,甚至还涉及到了采后保鲜和市场对接的策略。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没有停留在理论的空中楼阁上,而是紧密结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下的实际应用调整。书中列举的“不同地区温度波动下的遮阳网使用策略”这个小章节,就解决了我们这里夏季午后强光直射导致坐果率下降的顽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迁移、可调试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让你从一个单纯的“种植者”升级为一个“农业管理者”。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过不少农业技术书籍,很多都是在技术更新换代之后就迅速过时了,里面的很多“关键技术”实际上已经被市场淘汰。但《XXX》这本书的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几年设施农业可能面临的挑战。书中关于如何利用物联网和小型自动化设备辅助管理的章节,虽然不算是核心内容,但它指明了技术发展的方向。作者并未过度渲染高科技的遥不可及,而是提供了许多低成本、易于实施的数字化辅助工具的入门思路。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拥抱变革但又缺乏技术背景的传统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让我意识到,学习技术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基准平台,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去迎接未来农业的挑战和机遇。这本书的知识生命周期看起来会非常长久。
评分这本《XXX》的书籍,简直是农业科技的宝典!我一直以来都在研究如何将传统种植模式升级,尤其是在设施农业方面,总觉得缺少一本能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实战手册。市面上那些书要么过于学术化,堆砌着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读起来感觉像在啃一本大部头的教科书,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过于浅显,仅仅停留在“浇水、施肥、除虫”这种初级阶段,对于精细化管理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更是避而不谈。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仅详尽地梳理了从土壤改良到气候调控的每一个技术环节,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用大量的图例和实际案例,将复杂的生物学原理转化为农民朋友一看就懂的操作指南。特别是关于营养诊断和配方施肥的那几个章节,我对比了我去年生产记录,发现很多低产问题都可以归因于当时对微量元素把握不够精准。这本书让我明白,现代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的体力活,而是精密的科学工程。我已经准备好,根据书中的指导,对我的下一季作物进行一次彻底的技术升级,非常期待看到效果!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性极强,读起来就像是跟着一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老师傅在实地教学,让人感觉非常亲近和信服。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章节划分,而是将技术点巧妙地融入到作物的整个生长季流程中。从早春的土地准备,到苗期的精细管理,再到中期的营养调控和后期的病虫害攻坚战,每一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都被提炼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在讲解病虫害防治时,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晰:先是预防,然后是诊断,最后才是治理,并且推荐的治理方案总是优先考虑低毒或无毒的生物防治手段,这完全符合当前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或者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鼓励读者结合自身条件进行思考和实践,而不是盲目照搬。这种互动式的写作风格,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