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貝集

拾貝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有光 著
圖書標籤:
  • 詩歌
  • 散文
  • 文學
  • 情感
  • 生活
  • 治愈
  • 成長
  • 隨筆
  • 現代詩
  • 短句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31717
版次:1
商品編碼:1039304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7
字數:15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拾貝集》周有光先生繼《朝聞道集》後的又一力作。一百零六歲學人的醒世警言。

內容簡介

《拾貝集》收錄瞭周有光先生的近百篇文章,是繼《朝聞道集》後這位106歲的世紀老人最新的研究心得,以及他近年積纍的讀書筆記和摘抄,他定名為《拾貝集》,昵稱它是一本“休閑讀物”。
然而,雖謙稱“休閑”,但與《朝聞道集》一樣,周老以他獨特的風格對人類文明和中外曆史經驗教訓進行瞭新的審視,對國傢、社會和文化發展深層次的問題進行瞭理性的反思。這些文章平實而高遠,簡練而睿智,有的幾乎達到瞭見所未見、思所未思的境界,充分體現瞭周老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氣度,開闊而深邃的世界眼光和曆史眼光。
《拾貝集》共分為三輯:清流拾貝、濁浪淘沙、以史為鑒。文章雖短小精悍卻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蘊深厚;句句真話,字字珠璣,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體現瞭這位百歲學人的赤子之誠。

作者簡介

周有光,1906年生於江蘇常州。1923-1927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光華大學。
1928-1949年,任教光華大學、江蘇教育學院和浙江教育學院;任職新華銀行,由銀行派駐美國紐約。1949年迴國,擔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上海財經學院教授。
1955年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後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員和委員。參加製訂《漢語拼音方案》、《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聾人手指字母方案》。國際標準化組織投票認定,漢語拼音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 7098)。 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閤編審委員會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現代漢字學和比較文字學。齣版《漢字改革概論》、 《世界文字發展史》、 《比較文字學初探》、《朝聞道集》等語文專著30餘種,發錶論文300多篇。1989年離休。

目錄

增訂版編輯前言
原版前言
第一集 清流拾貝
101 窗外的大樹風光
102 《(伊索)的舞颱藝術》序
103 聖約翰大學的依稀雜憶
104 端午節的時代意義
105 從“河東河西”到“雙文化論”
106 “拼盤”與“雜炒”
107 “不愛祖國愛美國”
108 “多極化”與“一體化”
109 中小學生睡眠不足
110 “簡化”與“今譯”之辯
111 東亞四小龍的起飛
112 芬蘭:手機大國
113 不丹王國的民主化
114 江南在哪裏?
115 《百歲新稿》自序
116 動物的恩仇意識
117 走進世界
118 漫說太平洋
119 學寫八股文
120 有書無齋記
121 天圓地方說
122 20世紀的來客
123 學而不思則盲,思而不學則聾
124 文化穿梭機
125 殘酷的自然規律
126 看守高粱地
127 《現代漢字學》序言
128 東洋變西方
129 日本新語文的旗手
130 全球化時代的世界觀
131 人類曆史的演進軌道
第二集 濁浪淘沙
201 冥王星下崗
202 人在水中韆萬年
203 夢想飛機的虛擬工廠
204 日本孩子少於狗
205 鸚鵡捉賊
206 大雁糞雨
207 光緒被害新證
208 盧作孚之死
209 老捨之死
210 辯證法和唯物唯心
211 馬剋思的哲學推理
212 剩餘價值和信息化
213 僞科學和假教授
214 思想控製的新技術
215 大同與小康
216 “國將興,聽於民”
217 曆代的學生運動
218 “打倒孔傢店”的誤傳
219 伊比利亞文化
220 瑪雅文化
221 “食衣住行信”
222 詩歌之頁(11首)
223 鬍美和湘雅醫院
224 郭秉文和東南大學
225 經濟學的沉浮
226 心理學的沉浮
227 京杭大運河
228 濛古世係
229 奧斯曼帝國簡記
第三集 以史為鑒
301 蘇聯曆史劄記
……
附錄

精彩書摘

第一集 清流拾貝
101窗外的大樹風光
我在85歲那年,離開辦公室,迴到傢中一間小書室,看報、看書,寫雜文。
小書室隻有九平方米,放瞭一頂上接天花闆的大書架,一張小書桌,兩把椅子和一個茶幾,所餘空間就很少瞭。
兩椅一幾,我同老伴每天並坐,紅茶咖啡,舉杯齊眉,如此度過瞭我們的恬靜晚年。小輩戲說我們是兩老無猜。老伴去世後,兩椅一幾換成一個沙發,我每晚在沙發上麯腿過夜,不再迴到臥室去。
人傢都說我的書室太小。我說,夠瞭,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
有人要我寫“我的書齋”。我有書而無齋,寫瞭一篇《有書無齋記》。
我的座椅旁邊有一個放文件的小紅木櫃,是舊傢偶然保存下來的遺産。
我的小書桌麵已經風化,有時刺痛瞭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膠貼補,光滑無刺,修補成功。古人頑石補天,我用透明膠貼補書桌,這是頑石補天的現代版。
一位女客來臨,見到這個情景就說,精緻的紅木小櫃,陪襯著破爛的小書桌,古今相映,記錄瞭你傢的百年滄桑。
頑石補天是我的得意之作。我下放寜夏平羅“五七乾校”,勞動改造。褲子破瞭無法補,急中生智,用橡皮膠布貼補,非常實用。
林彪死後,我們“五七戰士”全都迴北京瞭。我把橡皮膠布貼補的褲子給我老伴看,引得一傢老小哈哈大笑!
……

前言/序言

  

在綫試讀

《拾貝集》第一部分

再次看《伊索》時,我又問自己。我不能再丟開這個問題。我要迴答:實踐是檢驗好壞的唯一標準。由於曆史服從實踐的檢驗,所以希臘終於走齣瞭奴隸時代。《伊索》這個話劇是真正的說話藝術。舞颱上隻有六個人,一種布景,幾張桌椅。但北京人藝的演員們,使觀眾忘記瞭他們是中國人扮演外國人,是現代人扮演古代人。他們把觀眾帶進瞭兩韆五百年前,使觀眾的心弦跟伊索一同緊張地跳躍。


山海拾遺:一部關於尋覓與珍藏的漫遊筆記 這並非一本講述奇珍異寶或是驚險探險的故事集,而是一份邀請,邀請您與我一同踏上一次綿長而細膩的尋覓之旅。旅途的目的地並非固定的某個地點,而是那些被時光遺忘的角落,那些在尋常生活中閃爍著微光的細節,以及那些在內心深處悄然生長的感悟。 我們的起點,或許是在某個古老的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陣淡淡的檀香與dried fruit 的氣息撲麵而來。我並非來淘寶,而是來感受那份生活的氣息,觀察那攤主手掌上縱橫交錯的紋路,聽他們與顧客討價還價時帶著煙火氣的語調,甚至隻是靜靜地看著陽光穿過布幔,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這些,都是構成“拾遺”的碎片。一本褪色的老畫冊,被壓在箱底,封麵已模糊不清,翻開它,泛黃的紙頁上是一幅幅筆觸細膩的人物肖像,也許是某個時代名媛的側影,也許是平凡人傢的喜樂哀愁。沒有名字,沒有背景,隻有那些凝固的瞬間,眼神中的故事,嘴角微妙的弧度。我試圖去想象她們的生平,去揣摩她們的心緒,那便是收集一份來自過去的低語。 又或許,我們的旅途會延伸至鄉野。在初夏的午後,陽光透過茂密的樹葉,在小路上灑下星星點點。空氣中彌漫著青草、泥土和不知名野花的混閤香氣。我沿著一條無人問津的小徑緩慢行走,腳下踩著的是鬆軟的泥土,耳邊傳來的是蟬鳴與偶爾飛過的小鳥的啁啾。我並非去探訪什麼景點,而是專注於腳邊那些細微的生命。一株頑強從石縫中鑽齣的野草,它那翠綠的葉片在陽光下閃耀著堅韌的光澤。一隻忙碌地搬運著枯葉的螞蟻,它渺小的身影在巨大的世界裏卻充滿瞭生命的張力。以及,路邊隨意盛開的野花,它們沒有名字,沒有炫目的色彩,卻有著自己獨有的清新與芬芳,像樸素的祝福,靜靜地散落在人世間。我會蹲下身,仔細端詳它們,感受它們在風中搖曳的姿態,以及它們身上散發齣的那種不屈的生命力。這些,都是“山海”之外,更貼近大地脈搏的“拾遺”。 “拾遺”的廣度,可以觸及至最尋常的物件。一枚遺落在路邊的紐扣,它或許曾是某個衣衫上的裝飾,經曆瞭多少次的穿脫,又為何會獨自流落?一枚形狀奇特的鵝卵石,它經曆瞭多少年的海浪拍打,又被怎樣的力量帶到瞭岸邊?一把生銹的舊鑰匙,它曾開啓過怎樣的門扉,又鎖住瞭怎樣的秘密?這些被遺棄或被忽視的物件,在我眼中,卻蘊含著未被訴說的故事,承載著逝去的時光。我喜歡將它們一一拾起,放在掌心摩挲,想象它們曾經的用途,曾經的主人,以及它們所經曆的旅程。它們是沉默的證人,訴說著生活的痕跡,時間的流淌。 “拾遺”的深度,則在於對那些無形之物的捕捉。一個偶然聽到的片段,一段來自陌生人的話語,可能隻是寥寥數語,卻勾勒齣某種意想不到的畫麵,或是引發一番彆樣的思考。一次與老友的深夜長談,酒過三巡,話題從柴米油鹽聊到人生哲學,那些看似瑣碎的敘述中,卻流淌著真摯的情感,和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又或者,是在寂靜的夜晚,獨自一人坐在窗前,望著遠方的燈火,任思緒在夜空中自由翱翔,那些閃爍的念頭,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它們如同夜空的星辰,雖然遙遠,卻自有其光芒。這些,都是靈魂深處的“拾遺”。 本書更像是一本邀請函,邀請你一同放慢腳步,重新審視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我們常常過於關注宏大的敘事,而忽略瞭那些構成生活本身的基本單元。其實,生命的色彩,往往就藏匿在這些微小的片段之中。一個孩子純真的笑容,一次陌生人善意的微笑,一句溫暖的問候,一份不期而遇的驚喜,它們如同散落在人生旅途中的珍珠,雖然細小,卻能點亮整個心靈。 “山海拾遺”的“山海”,並非特指我們熟知的地理名詞,而是象徵著廣闊的世界,包羅萬象的自然,以及我們內心深處那片遼闊的疆域。而“拾遺”,則是我們在山海之間,用一顆敏銳而細膩的心,去捕捉那些被遺忘的,被忽視的,卻又彌足珍貴的點滴。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美的感知,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這是一次關於“看見”的記錄。看見事物本來的樣子,看見故事背後的情感,看見平凡中的不凡。作者並非帶著某種預設的目的去搜集,而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吸引,一種生命本能的呼喚。當一縷夕陽穿透雲層,灑下萬丈金光,照亮塵埃;當一陣微風拂過,帶來遙遠的歌聲;當一顆流星劃破夜空,留下刹那的璀璨,這些,都是“拾遺”的素材。 本書中的文字,沒有刻意雕琢的華麗辭藻,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它更像是一杯溫水,或是一杯清茶,在不經意間,滑入你的喉嚨,溫暖你的心房,讓你在喧囂的世界裏,找到片刻的寜靜,找到與自己對話的空間。它或許會讓你想起,某個被遺忘的童年片段,某個觸動過你的瞬間,或是讓你對身邊的人和事,産生新的理解和感悟。 “拾遺”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它教會我們耐心,教會我們專注,教會我們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提煉齣屬於自己的真摯情感和深刻體驗。它讓我們明白,幸福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匿在生活的每一個縫隙裏,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珍藏。 這本“山海拾遺”,與其說是一部作品,不如說是一個邀請。邀請你放下功利的心,放下浮躁的腳步,跟隨我的文字,一同去漫遊,去感悟,去拾取那些屬於我們共同人生旅途中,那些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最動人的“遺珠”。它關於觀察,關於傾聽,關於感受,關於珍惜。它是一本可以陪伴你,在你感到疲憊時,在你感到迷茫時,在你感到孤獨時,靜靜地翻開,從中汲取力量,找到慰藉的書。它提醒我們,生活本身,就是最偉大的藝術,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那個細心的拾遺者。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拾貝集》,腦子裏依然縈繞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寜靜感。這不是那種空洞的平靜,而是一種充實、溫和的安撫。書中的文字,像海邊輕柔的海浪,一遍遍地拍打著我內心的沙灘,帶走瞭浮躁,留下瞭細膩的沙粒。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一些日常事物的描寫,那種仿佛能穿透事物錶象的洞察力,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我曾經習以為常的存在。比如,她可能會寫到清晨的一縷陽光如何穿透窗簾,在空氣中投下斑駁的光影,又或者是一片落葉在風中打著鏇兒,最終安靜地落在泥土裏。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在她的筆下卻被賦予瞭生命和故事,讓人不禁感嘆,原來生活的美,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常常匆匆而過,不曾留意。這本書讓我有機會停下腳步,去傾聽內心的聲音,去感受那些細微的情感波動。它像一位溫柔的朋友,在耳邊低語,分享著那些關於成長、關於感悟的秘密。我感覺自己仿佛也跟著作者一起,在靜默中拾起瞭許多生命中的“貝殼”,並把它們小心翼翼地珍藏起來。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叫《拾貝集》,我拿到的時候,光是這名字就讓我産生瞭很多聯想。在海邊撿拾貝殼,這本身就是一件充滿詩意和禪意的事情。我當時就在想,作者會用怎樣的視角來描繪這些微小的、卻又承載著大海故事的寶藏?是它們精緻的外形,還是它們被海浪衝刷後留下的痕跡,抑或是它們背後隱藏的生命?我期待著作者能夠帶領我進入一個細膩、柔軟的世界,去感受那些被大多數人忽略的美好。書的封麵設計也很彆緻,那種淡淡的藍色和白色交織,仿佛真的能聞到海風的氣息。拿到書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索裏麵究竟藏著怎樣的珠璣。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是一係列關於自然、關於生活、關於時間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被精心挑選的貝殼,閃爍著獨特的光芒。我腦海中已經開始構思,那些故事裏會有怎樣的場景,會有怎樣的人物,他們又會如何與這些“貝殼”産生聯係。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旅行,一次對生活細微之處的緻敬。

評分

這本書,就像一個裝滿瞭美好迴憶的寶箱,每一次打開,都能發現新的驚喜。作者在《拾貝集》中展現齣的,是一種對生活細緻入微的關懷,以及對人性深刻的理解。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美麗的文字,更是作者那顆敏感而又真摯的心。她能夠捕捉到那些稍縱即逝的情緒,能夠理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孤獨,更能夠發現那些潛藏在平淡生活中的閃光點。我尤其欣賞她對於“美”的定義,那是一種不張揚,不浮誇,卻又足夠動人的力量。它可能是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默默的支持,或者,正如書名所暗示的,是一些在不經意間被發現的,閃耀著獨特光芒的“貝殼”。這本書沒有刻意去追求某種深刻的哲理,卻在字裏行間,流露齣對生命最真摯的敬意。它讓我明白,即使生活中有風雨,有不如意,隻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發現,總能在平凡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和美好。

評分

我一直覺得,文字是有溫度的,而《拾貝集》恰恰展現瞭文字最溫暖、最有力量的一麵。每一次翻開它,都像是在一個舒適的角落裏,曬著太陽,喝著熱茶,慢慢品味。作者的語言風格,不是那種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樸實無華,卻又句句戳心。她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夠將復雜的情感,用最簡單、最直白的語言錶達齣來,卻又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常常在閱讀中,會不自覺地停下來,去迴味某一句話,或者某一處景描寫。那些場景,那些情感,仿佛都發生在我的眼前,或者說,就發生在我自己的生命裏。這本書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跌宕起伏的衝突,它更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畫捲,一首悠揚的慢歌,在不經意間,就將你帶入一個充滿共鳴的世界。我從中看到瞭自己,看到瞭許多我曾經經曆過的,或者正在經曆著的,那些關於愛,關於失去,關於希望,關於堅持的點點滴滴。

評分

《拾貝集》給我帶來的,是一種久違的,對生命本質的思考。它不是那種急於給齣答案的書,而是引導你去提問,去探索。作者仿佛是一個智慧的引路人,她不會直接告訴你“應該怎樣”,而是通過她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深刻的感悟,讓你自己去體會,去領悟。我記得書中可能有一段描寫,關於時間的流逝,關於記憶的堆疊。她可能會用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來描繪那些無聲無息改變著一切的歲月痕跡,就像海浪日復一日地衝刷著礁石,留下的卻是永恒的印記。這種描繪,讓我對時間的流逝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不再是單純的數字計算,而是變成瞭一種生命體驗。這本書讓我覺得,生活中的許多煩惱,許多睏惑,其實都源於我們過於執著於錶象,而忽略瞭那些更深層次的本質。它鼓勵我,去擁抱變化,去珍惜當下,去感受生命中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力量。

評分

朝聞道夕死可矣,百歲老人寫的文章,值得一看!

評分

有些事情不能說太透

評分

東西不錯,還會再次選購,希望會有更多優惠!

評分

質量不錯,送貨很快。

評分

物有所值!

評分

又買瞭一本,之前那本送友人瞭,一定得看看

評分

周有光的書還是值得一讀,深入淺齣。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物流快,小哥態度好,書很乾淨整齊,一直在京東買書,很劃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