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如果將當今世界各國的法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最難懂的法律恐怕首推《美國稅法典》。《美國稅法典》是《美國國內收入法典》的簡稱,整部法典有24兆字節,包括340多萬個英語單詞。《美國稅法典》不僅在數量和規模上堪稱世界之最,在復雜性和難懂性上也堪稱世界之首。全書主要內容包括:所得稅、遺産稅與贈與稅、雇傭稅、徵收程序與行政管理、總統競選運動的資金籌集等。
為瞭便於讀者學習和研究《美國稅法典》,《美國稅法典(精選本)》後包括以下附錄:《美國法典》一級目錄(中英文)、《美國稅法典》一級目錄(中英文)、《美國稅法典》二級目錄以及《美國稅法典》詳細目錄(中英文),同時,為瞭便於核對原文,本書後還附錄瞭主要術語中英文對照錶以及主要法律法規中英文對照錶。
內容簡介
《美國稅法典(精選本)》是一部外國法典的翻譯,將帶來一係列的研究成果,甚至可以發展齣一門分支學科和一個研究方嚮。我國對美國稅法研究的落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沒有《美國稅法典》的中譯本,很多想研究美國稅法的學者沒有研究的資料。
作者簡介
翟繼光,哲學學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在《中國稅務》、《稅務研究》、《涉外稅務》、《西南政法大學學報》等刊物發錶論文100餘篇,其中,4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3篇論文被《經濟研究參考》全文轉載,1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部分轉載。主持或參與國傢級、省部級課題10餘項。
目前已經齣版個人專著10餘部,譯著2部。主要著作:《企業納稅籌劃》(法律齣版社2007年版)、《諾曼徵服時期的國王與領主》(北京大學齣版社2008年版)、《財稅法原論——和諧社會背景下的稅收法治建設》(立信會計齣版社2008年版)、《稅法學》(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2008年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經典稅法案例評析》(立信會計齣版社2009年版)、《新稅法下企業納稅籌劃(第2版)》(電子工業齣版社2010年版)。
目錄
第A分標題:所得稅
第1章:標準稅與附加稅
第A分章:納稅義務的確定
第B分章: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第C分章:公司分配與調整
第D分章:遞延補償與其他
第E分章:會計年度與會計方法
第F分章:免稅團體
第G分章:用於避免股東所得稅的公司
第I分章:自然資源
第J分章:遺産、信托、受益人與死者
第K分章:閤夥與閤夥企業
第N分章:對來源於美國內外的所得所徵的稅
第O分章:財産處分收益與損失
第P分章:資本收益與損失
第Q分章:跨年度稅收調整與特彆限額
第S分章:S公司及其股東的稅收待遇
第V分章:標題11情形
第2章:自由職業者所得稅(略)
第3章:外國非居民納稅人以及外國公司的預提所得稅(略)
[第4章被廢除]
[第5章被廢除]
第6章:聯閤納稅申報
第A分章:納稅申報與稅款的繳納
第B分章:相關規則
第B分標題:遺産稅與贈與稅
第11章:遺産稅
第A分章:公民或者居民的遺産
第C分章:雜項規定
第12章:贈與稅
第A分章:納稅義務的確定
第B分章:轉讓
第C分章:扣除
第13章:隔代轉移稅
第A分章:稅款的徵收
第B分章:隔代轉移
第C分章:應稅數額
第D分章:隔代轉移的免稅
第E分章:可適用稅率和包含比率
第F分章:其他定義與特殊規定
第G分章:行政管理
第14章:特殊估價規則
第C分標題:雇傭稅
第21章:聯邦保險費法(略)
第22章:鐵路退休稅法(略)
第23章:聯邦失業稅法(略)
第23A章:鐵路失業返還稅(略)
第24章:所得稅的工資源泉徵收
第25章:雇傭稅的一般規定(略)
第D分標題:雜項消費稅
第31章:零售消費稅(略)
第32章:製造業消費稅(略)
第33章:設備與服務(略)
第34章:印花稅(略)
第35章:賭博稅(略)
第36章:其他特定消費稅(略)
[第37章被廢除]
[第38章被廢除]
第38章:環境稅(略)
第39章:稅務登記義務(略)
第40章:開業許可稅的一般規定(略)
第41章:公共慈善團體(略)
第42章:私人基金會以及其他免稅團體(略)
第43章:閤格養老金等計劃
第44章:不動産投資信托公司(略)
[第45章被廢除]
第46章:金色降落傘支付(略)
第47章:某些團體健康計劃(略)
第E分標題:酒、煙以及其他特定消費稅
第51章:精餾酒精、葡萄酒與啤酒(略)
第52章:煙草製品、捲煙紙與捲煙管(略)
第53章:機關槍與其他輕武器(略)
第54章:綠函交易(略)
第55章:摺價交易的組織結算(略)
第F分標題:徵收程序與行政管理
第61章:資料與納稅申報
第A分章:納稅申報與記錄
第B分章:雜項規定
第62章:納稅時間與地點
第B分章:稅款繳納期限的延長
第63章:核定
第B分章:所得稅、遺産稅、贈與稅以及某些消費稅的欠稅程序
第C分章:閤夥企業項目的稅收待遇
第64章:稅款徵收
第C分章:納稅留置
第D分章:為徵收稅款而扣押財産
第65章:稅款的免除、抵免與返還(略)
第66章:限製
第A分章:價格核定與徵收稅款的限製
第B分章:稅收抵扣或者退還的限製
第D分章:司法程序的時間限製
第67章:利息
第A分章:未全額繳納稅款的利息
第B分章:超額納稅的利息
第C分章:利率的確定;復利計算
第68章:附加稅、附加額與可徵收的罰款
第A分章:附加稅與附加額
第B分章:可核定的罰款
第C分章:程序要件
第69章:關於印花稅的一般規定(略)
第70章:危險、破産管理等(略)
第71章:受讓人與受托人
第72章:許可與登記(略)
第73章:保單(略)
第74章:終結契約與協商(略)
第75章:犯罪、其他違法行為與沒收
第A分章:犯罪
第76章:司法程序
第B分章:由納稅人和第三人提起的程序
第C分章:稅務法庭
第D分章:對稅務法庭判決的法院復審
第E分章:舉證責任
第77章:雜項規定
第78章:責任的認定與權利的執行(略)
第79章:定義
第80章:一般規定
第A分章:國內收入法的適用
第G分標題:稅收聯閤委員會
第91章:聯閤委員會的組織機構與成員資格(略)
第92章:聯閤委員會的職權與職責(略)
第H分標題:總統競選運動的資金籌集
第95章:總統競選運動基金(略)
第96章:總統初步匹配支付賬目(略)
第I分標題:信托基金法典
第98章:信托基金法典(略)
第J分標題:煤炭行業健康利益
第99章:煤炭行業健康利益(略)
第K分標題:團體健康計劃要求
第100章:團體健康計劃要求(略)
附錄
附錄一:《美國法典》一級目錄(中英文)
附錄二:《美國稅法典》一級目錄(中英文)
附錄三:《美國稅法典》詳細目錄(中英文)
附錄四:主要術語中英文對照錶
附錄五:主要法律法規中英文對照錶
精彩書摘
(I)任何抵押貸款證書項目的抵扣數額,
(II)該項目如果滿足瞭第(d)分節中的第(2)段的要求本來應當具有的抵扣數額。
(ii)抵扣數額
為第(i)條款規定之目的,“抵扣數額”是指依據第(d)分節(2)(A)中的第(i)和(ii)條款所確定的乘積之和。
(3)對於具有憲法上地方自治城市的州的特殊規定
對於具有一個或者以上憲法上地方自治城市(在第146節(d)(3)(C)所規定意義的範圍內)的州而言,由於第(1)段所導緻的州最高限額的減少應當分配到該憲法上地方自治城市,或者是該州不屬於該城市的部分,取決於誰導緻瞭該減少。
(4)證明項目的例外
對於存在所有被設計用來確保本節所規定的條件得以實現的證明項目或者符閤部長通過規章所規定的條件的證明項目的情況而言,本分節的規定都不能予以適用。
(5)棄權證書
部長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放棄第(1)段的適用,隻要他決定該措施具有閤理的理由。
(g)報告要求
任何一個進行瞭貸款的人,該貸款是在任何抵押貸款證書下的被鑒定的債務數額,都應當嚮部長提交一份包括下列內容的報告:
(1)嚮其發行該證書的個人的姓名、住址和社會保障賬號,
(2)證書的發行者,發行日期,被鑒定的債務數額,以及證書貸款利率,
(3)部長通過規章所要求的其他信息。
任何發行抵押貸款證書的人都應當提交一份報告錶明部長通過規章所規定的上述信息。任何該報告都應當按照部長通過規章所規定的時間和方式來提交。
(h)規章;閤同
(1)規章
部長可以製定為執行本節規定所必要的規章,包括要求抵押貸款證書的獲得者支付閤理的程序費以補償對該項目進行行政管理所發生的費用。
(2)閤同
部長有權與任何人簽訂閤同,以提供與本節所規定的行政管理相關的服務。
(i)使用抵押貸款證書所獲得的聯邦補助的部分取迴
關於增加本節所徵收的稅款以取迴使用抵押貸款徵稅所獲得的聯邦補助的部分金額的相關規定,參照第143節(m)。
……
前言/序言
如果將當今世界各國的法律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話,世界上最龐大、最復雜、最難懂的法律恐怕首推《美國稅法典》。《美國稅法典》是《美國國內收入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的簡稱,整部法典有24兆字節(megabytes),包括340多萬個英語單詞(Words),如果每頁紙打印60行,把整部法典打印下來需要超過7500頁信紙(1etter-size pages)。至於將其譯成中文以後的字數,尚無人統計,據估計至少在300萬字以上。《美國稅法典》不僅在數量和規模上堪稱世界之最,在復雜性和難懂性上也堪稱世界之最。美國著名法官Learned Hand就曾在《自由的精神》(The Spirit of Liberty)中這樣描述《美國稅法典》:“在我看來,所得稅一類的法案語言,不過是排著沒有意義的隊伍在我眼前跳動著的符號;相互參照又相互參照,例外之上又有例外——隻是一些抽象的術語,沒有綫索可以把握——腦海中隻對一些極其重要但又成功隱藏起來的觀點有一個模糊的印象。我的責任是盡我所能去概括它們,當然隻有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之後纔能做到。”
很多試圖去閱讀和研習《美國稅法典》的人在接觸到《美國稅法典》的目錄或者第一個條款時就驚呆瞭,僅目錄就將近80頁打印紙,2000多個節(sections),譯成中文有近4萬字,而中國絕大部分法律整個文本的字數都不超過4萬字,條款和字數最多的《刑法》也不過450多個條款,5.6萬字。 《美國稅法典》第1節(section)有上萬個單詞(words),譯成中文有近9000字,第1節就如此,何時纔能看完21300多個節?
跨越國界的商業智慧:全球稅製變遷與跨國稅務規劃的深度剖析 ——聚焦於國際稅法前沿動態、企業全球化布局與稅務風險管控的綜閤性指南 --- 導言:全球化浪潮下的稅務新格局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加速的背景下,企業間的跨境交易日益頻繁,跨國投資已成為驅動增長的核心動力。然而,隨之而來的復雜性——各國稅製差異、稅基侵蝕與利潤轉移(BEPS)的挑戰、以及日益嚴格的稅務閤規要求,使得“稅務”不再僅僅是一個閤規職能,而上升為企業戰略決策的核心要素。 本書並非對單一國傢(如美國)稅法的細緻梳理,而是將視角投嚮更宏大的全球舞颱。它緻力於為企業高管、國際稅務專傢、財務總監及法律顧問提供一套全麵的、前瞻性的國際稅務分析框架。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在全球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下,有效地進行稅務規劃、管理風險,並確保企業的全球運營在法律和道德的邊界內實現價值最大化。 --- 第一部分:全球稅收體係的演變與重塑 本部分著重剖析自二十世紀末至今,全球稅收治理結構經曆的深刻變革。我們不再糾結於特定條款的解釋,而是側重於理解驅動這些變革的深層經濟和政治邏輯。 1. 國際稅收治理的新範式:從OECD到全球共識 麵對跨國企業利潤與實體活動脫鈎的挑戰,國際社會正在形成新的閤作機製。 BEPS 2.0的全麵解讀: 本書詳盡分析瞭經濟閤作與發展組織(OECD)“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的第二階段成果——“雙支柱”方案的深層含義。 支柱一(Pillar One): 探討瞭“分配權”的重新界定,即如何將部分剩餘利潤分配給市場國,即使企業在該國無實體存在。重點分析瞭其對高科技、消費品等數字經濟企業的具體影響,以及各國在執行此項復雜機製時麵臨的法律與技術障礙。 支柱二(Pillar Two)——全球最低稅率(GloBE規則): 深入解析瞭15%全球最低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框架,包括收入納入規則(IIR)和補足稅規則(UTPR)。本書將此視為對傳統主權稅收權利的重大乾預,並提供瞭大型跨國集團計算其“有效稅率”的實用模型與潛在的閤規陷阱。 2. 貿易戰與稅收保護主義的抬頭 全球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直接映射到稅收政策上。本書審視瞭各國利用關稅、補貼和歧視性稅收政策作為經濟工具的實踐。 受控外國公司(CFC)規則的全球對比: 對比分析瞭不同司法管轄區(如歐盟、亞洲主要經濟體)CFC規則的差異性與收緊趨勢,探討瞭企業如何應對因利潤遞延而産生的即時納稅義務風險。 數字服務稅(DST)的博弈: 梳理瞭各國自行實施DST的動機、模式及其對現有雙邊稅收協定體係的衝擊,預測瞭未來五年內全球統一稅製框架的必要性與難度。 --- 第二部分:跨國稅務規劃與結構優化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國際稅務規劃思路,強調閤法閤規的前提下實現稅負優化。 3. 供應鏈重構與功能重塑:後疫情時代的稅務考量 全球疫情暴露瞭傳統集中化供應鏈的脆弱性。稅務規劃必須與供應鏈的“去風險化”戰略同步。 常設機構(PE)認定的新挑戰: 探討瞭遠程辦公、雲服務交付模式下,對傳統PE定義(尤其是代理人PE和固定基地PE)的衝擊。分析瞭在不同國傢簽署的服務協議如何激活PE風險。 轉讓定價(TP)的前沿實踐: 重點關注無形資産的價值流分析與定價。本書詳細剖析瞭“可比非受控價格法”(CUP)在復雜集團內部交易中應用的局限性,以及如何構建穩健的“利潤分割法”(PSM)文檔,以應對日益嚴格的“價值創造者”審查。 4. 資本結構與融資的稅務效率 全球利率環境的波動要求企業重新審視其融資架構。 利息抵扣限製規則的國際比較: 對比分析瞭各國關於利息費用可抵扣比例的限製(如薄弱資本化規則、基於EBITDA的限製),並評估瞭這些規則對集團間藉貸安排的影響。 稅收協定網絡的應用與濫用防範: 深入解析瞭《多邊公約》(MLI)對現有稅收協定網絡的影響,特彆是關於“優惠待遇限製”(LOB)條款的實際落地情況,指導企業如何避免被認定為“郵件中轉站”。 --- 第三部分:稅務風險管理與閤規前沿 在全球透明度空前提高的今天,稅務閤規已是生存的基本要求。本書提供瞭應對審計和技術挑戰的實戰策略。 5. 應對信息交換的透明化時代 各國稅務機關獲取信息的渠道空前便捷,審計的復雜性和廣度顯著增加。 國傢間信息交換的實踐: 詳盡介紹瞭《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CRS)的延伸應用,以及各國稅務機關如何利用公開數據、第三方舉報等非傳統途徑來交叉驗證納稅人的全球收入和資産。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的集中管理: 探討瞭如何建立企業集團層麵的“稅務風險矩陣”,識彆高風險交易類型,並利用技術工具(如稅務數據湖)實現全球稅務數據的實時整閤與監控,以應對即將來臨的“實時報告”要求。 6. 數字化轉型中的稅務痛點與解決方案 數字化運營對傳統稅收管轄權理論提齣瞭根本性挑戰。 間接稅(增值稅/消費稅)的全球閤規: 鑒於電子商務的爆炸式增長,本書詳細闡述瞭數字商品和服務跨境銷售的增值稅/消費稅的“目的地原則”如何落地執行,特彆是針對平颱經濟參與者的責任界定。 稅務爭議解決機製的有效利用: 在多邊稅收衝突加劇的背景下,本書分析瞭雙邊預約定價安排(APA)和相互協商程序(MAP)在解決國際稅務爭議中的有效性、時間成本及策略選擇。 --- 結語:構建韌性的全球稅務架構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賦能讀者超越單純的“閤規操作”,進入到“戰略稅務治理”的層麵。在全球化進程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一個具有前瞻性、柔韌性且能與業務深度融閤的稅務架構,是企業穿越周期、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基石。本書提供的分析工具和框架,旨在幫助決策者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稅務環境中,做齣明智而負責任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