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一、二册)和《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一、二册)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吴伟仁教授主编的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并重的英美文学精品教程。《英国/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该教程,深受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和英美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成为他们学习和考研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随着各大院校对英美文学的重视,广大读者对这套《学习指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不少有益的意见。基于此,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强博士执笔,推出了其修订版。修订版既保留了原《学习指南》的优点,同时适当地补充了部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作品赏析的内容,在提高全套参考书学术价值的同时,帮助读者轻松应对各种英美文学相关考试对文史常识和作品赏析所作的要求。修订版各分册每一章均包含以下内容:(各章)文史要目和(作家)文史地位与贡献:对原教程所划分的各文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主要文学流派的缘起、发展和特征,主要作家生平和创作、艺术特色及其文史地位与影响等作提纲挈领式的介绍。
  吴伟仁,男,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石家庄市民盟主任委员、名誉主委,政协河北省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省民盟常 委、顾问,全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外国 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论著有:《英国文学史及 《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拜伦评传》、《论奥尼尔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唐璜》等。
  张强,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后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英美文学,获博士学位。主讲美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学翻译原理与实践等课程。从事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西方文艺理论、语言文化和外语习得等感兴趣。
第一部分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贝奥武甫
作品赏析
名词解释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盎格鲁-诺曼时期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作品赏析
名词解释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第三部分  乔叟时期
历史文化背景
文史要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坎特伯雷故事集
作品赏枥
大众民谣
文史地位与贡献
参考译文
补充说明
作品选读
起来,去关门
派屈克·斯宾塞爵士
作品赏析
名词解释
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第四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
第五部分  17世纪  资产阶级与王政复辟时期
第六部分  18世纪  英国启蒙运动时期
单元测试
第二部分 盎格鲁-诺曼时期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作品选读
故事梗概
新年之际,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正在开姆洛特的宴会大厅享用圣诞大餐,突然一个身披绿衣的高大骑士策马闯进了宴会大厅,向在座最勇敢的骑士提出了“砍脑袋游戏”的挑战,要求用绿衣骑士的战斧相互砍对方的脑袋,看谁能被砍掉脑袋而不死。众人难免一阵惊诧,但在亚瑟王的鼓励下,高文爵士接受了挑战。高文抡起大斧朝巨人砍去,一斧头将巨人人头砍落,滚过大厅。绿衣骑士显然是个可怕的术士,他捡起自己的头,骑上战马。他提起脑袋,脑袋上那张嘴居然还会说话,它警告高文爵士要信守诺言,就算满世界搜寻也要找到一个绿色小教堂。第二年的新年他们要在那儿相见,由绿衣骑士来砍高文爵士的头。
该诗的第二章描写高文爵士骑着他的宝马长途跋涉寻找小教堂。他穿行于旷野森林,不惧寒风与暴雨,斗野兽,斩妖魔,但最后还是没能找到绿色小教堂。圣诞夜,高文在宽广的的森林里祈祷:“玛丽娅,我仁慈的圣母呀!”他得到了回报,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城堡。高文走进城堡,受到堡主老英雄和他妻子热情的招待,堡主的妻子是高文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高文向他们一通打听,了解到他已经离绿色小教堂不远了,于是决定先住下来小憩几天。
在接F来的一章里,作品讲述了城堡里的生活,并着重讲述了堡主和高文爵士之间的奇怪协议:堡主每天外出打猎,高文爵士则负责在城堡陪伴主人的妻子;晚上他们必须把白天收获的所有东西与对方交换。第二天,堡主如约外出打猎,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则百般引诱高文,虽不成功,但最后她还是吻了一下高文。堡主归来,把猎物交给高文,高文则把这个“吻”还给了主人。第三天,女主人再次引诱高文未果,提出要送高文一枚戒指,也遭到拒绝;最后她送给高文一条绿色魔腰带,并告诉高文,不管是谁,只要戴上它,就可保证长生不死。高文想到绿衣骑士的战斧很快就要砍向自己脑袋时,便欣然把腰带当作“避邪的宝物”收下了,并答应女主人晚上不交出腰带。这样无疑违反了协定。晚上,堡主回来再次把猎物如数给了高文,高文则给了主人一个“吻”,却没有提起绿腰带的事情。
最后一章讲到,有人一再劝阻高文,说他死到临头,最好回去。高文不顾劝阻,来到了周围荒无人烟的绿色小教堂。快到小教堂时,高文听到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声,好像有人在石头上磨刀,走近一看,正是那位巨人在磨一把新的战斧。于是,绿衣骑士再次出现。高文如约把脑袋伸出,任由绿衣骑士用战斧砍杀一次。绿衣骑士连续两斧都没伤及高文毫发,第三次砍到了高文的肩膀,高文受伤。高文拿起盔甲,拔出利剑,并告诉绿衣骑士,按约定只能砍一次,如果再砍一次,他将开始自卫。
……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似乎在尝试平衡“全面性”和“深度性”之间的张力。在概述一个庞大文学阶段时,它没有因为篇幅的限制而流于表面,而是针对该阶段最具决定性的几位核心作家或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这体现了一种精选的智慧。它不是试图包罗万象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而是精选了那些真正塑造了后续发展轨迹的关键节点进行深入挖掘。这种聚焦核心议题的策略,使得读者能够抓住主线,避免在旁枝末节上耗费过多精力。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清晰地指引我们穿越迷雾,直达文学发展史上的关键隘口,而非简单地提供一张冗长的人名地图。这种取舍的艺术,是衡量一部学术著作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特别是针对那些需要深入研读的重点段落和理论阐述部分,采用了多层级的处理方式,让人印象深刻。字体大小、行距的细微变化,以及对关键术语的加粗或斜体处理,都服务于阅读效率的最大化。在涉及早期或外语原文的引用时,注释的处理也显得极为专业和便捷,读者无需频繁地在正文和脚注之间来回跳转,影响思路的连贯性。这种对阅读体验的细致考量,表明了编者深知学习者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的需求——既要深度,也要效率。对于那些需要用这本书进行考试准备或者学术研究的读者而言,这种清晰、有条理的视觉引导,无疑能有效减轻信息过载带来的认知负担,使得学习过程更加顺畅和高效。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处理不同文学时期之间的过渡部分时,所采用的衔接方式非常巧妙,它避免了传统教材中常见的“生硬断层”。例如,从中世纪晚期向文艺复兴过渡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代表人物,而是着重分析了社会结构、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如何在文本中留下烙印的,这提供了一种“由内而外”理解文学变革的视角。这种对宏大历史背景与微观文本细节进行深度耦合的处理能力,是区分优秀教材与一般参考书的关键所在。它似乎在不断提醒读者,文学不是真空中的产物,而是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回响。这种深层次的关联性分析,极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文学史”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再是孤立作品的堆砌,而是一幅动态演变的文化长卷。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从我初步翻阅的导言部分来看,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克制与精准,它没有使用那种过度华丽或卖弄学识的辞藻,而是选择了非常清晰、直抵核心的学术叙述方式。文字的力量在于其穿透力,而非单纯的堆砌,这一点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阅读时,我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近乎于构建精密仪器的态度来阐述复杂的文学史脉络,每一个论断似乎都有详实的考据作为支撑,逻辑链条牢不可破。这对于希望建立扎实基础的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品质。它不是那种“讲故事”式的轻松阅读,而是要求读者集中精神去理解其论证的严密性。这种严谨性,使得它在面对如浪漫主义、维多利亚时代等复杂思潮的交锋时,能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分析框架,而不是陷入主观臆断的泥潭。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古典,厚重的纸张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封面那一抹沉稳的深蓝配上烫金的书名,透着一股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学术气息。光是翻开扉页,就能感受到编辑团队对细节的执着,字体选择清晰易读,版面排布疏朗有致,即便是初次接触英国文学浩瀚史料的读者,也不会感到压迫。整体感觉就是,这是一本被精心对待过的“老学问”,而不是那种匆匆忙忙拼凑出来的快餐读物。我特别留意了目录的编排逻辑,它似乎遵循了一种非常严谨的年代递进和流派划分,预示着内容组织上必然是脉络分明、层层深入的结构。这种扎实的实体感和考究的制作工艺,让人在尚未深入文本之前,就已经对它所承载的知识体系充满了敬意和期待。阅读这类工具书或教材,实体书的触感和视觉体验往往能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沉浸感,而这本无疑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之物。
评分棒棒棒,参考书内容详细,很适合考试前预习(╭?•??•?)╭?
评分书的包装和质量都不错,满意
评分京东还是一如既往的快。支持京东?不说了,我要去看书了。
评分快递很快非常给力,东西没有损坏,好评!有需要会回购的,非常给力!!!感谢
评分问题有点多,只能给中评了。
评分书内容很好,解析清楚,印刷清晰
评分希望对考研有用
评分书的质量很好,考试用来复习的,比老版好
评分本书针对蓝本教材的特点,在体例设置上遵循课文编写顺序进行章节编排,每篇课文都由“词汇注释”、“短语表达”、“课文理解”,“习题解析”四个部分组成,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快捷理解课文,更好掌握和运用所学语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