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国初中化学“天原杯”竞赛活动开展近二十年来,已经成为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课外教育活动,为学有余力、对化学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项活动不仅激发了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一大批好苗子。
在不少人看来,竞赛内容广无边际,试题刁钻古怪。其实不然,全国初中化学“天原杯”知识竞赛内容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知识为依据,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过应用来加强和扩展所学的化学知识。另外,好的竞赛试题都有很深刻的学科背景,往往取材于学科的前沿知识或实际生活,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启发性。基于此,我们编写了本竞赛教程。
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取材新颖,所有的材料都是本学科的本质内容;力求试题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对于一些艰深生涩、学生又不熟悉的素材一律舍弃。《全国初中化学“天原杯"竞赛教程》博采了众多优秀的各类竞赛试题和升学考试试题,以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全国初中化学“天原杯”竞赛教程》由竞赛命题专家和竞赛研究专家编写,分竞赛要点、经典赛题、针对训练三部分。我们深信读者一定会喜欢,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及时修订完善。
内页插图
目录
专题一 空气和氧
专题二 分子和原子
专题三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专题四 碳和碳的化合物
专题五 金属和金属矿物
专题六 水和溶液
专题七 酸碱盐
专题八 守恒方法
专题九 数学方法
专题十 信息迁移
专题十一 实验探究
专题十二 综合应用
初中化学竞赛仿真试题一
初中化学竞赛仿真试题二
初中化学竞赛仿真试题三
初中化学竞赛仿真试题四
2009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九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二十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参考答案
精彩书摘
信息迁移题又称为新情境题,一般是指把课本中没有的内容与学生学过的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设计的形式新颖的试题,所取内容在题目中以“新情景”形式出现,往往是学生未学过的新知识、新方法,乍一看似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但稍加思索就能解决。背景材料一般是化学新成就(新产品、新发现、新材料等),与初中化学课程有关的环境、健康、能源等应用性知识。这种试题的特点是题型新颖,起点高,落点低,材料陌生,构思别致,思维量大,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解答信息迁移题时,通常存在阅读理解、类比仿造、知识迁移、挖掘隐含、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因此这类试题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它是化学竞赛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迁移题的分类
1.情景型信息迁移题
情景型信息迁移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时,通过一种新的情景提出问题。新情境可以是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是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是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但题目的解答往往与新情境无关。新情境在这种题中所起的作用仅仅赋予考题以生活色彩、时代特色,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这种信息迁移题一般有较强的教育功能。
2.拓展型信息迁移题
拓展型信息迁移题中题给信息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但它与初中化学知识之间有密切联系,只要将已学知识或已知规律进行适当的迁移,运用到新的环境中来,就能解决问题。题中新信息是旧知识的拓展,它侧重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该类题时,要注意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新信息与旧知识的共性,再采用类比仿造的方法解决问题。
前言/序言
走向卓越:初中化学竞赛深度探索 本书并非直接收录“天原杯”竞赛的往年试题,亦非简单的知识点堆砌,而是致力于为有志于在初中化学竞赛领域取得突破的学子,构建一套系统、深入、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体系。我们深知,竞赛的魅力不仅在于对知识的掌握,更在于思维的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化学科学本质的理解。因此,本书将以“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理念,引导读者由浅入深,逐步攀登化学竞赛知识的高峰。 第一篇:夯实基础,筑牢竞赛基石 竞赛并非空中楼阁,其坚实的地基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本篇将对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度梳理与拓展,重点在于挖掘知识点背后的原理与联系,而非简单重复教材内容。 物质的构成与性质: 我们将从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的结构与运动出发,深入理解物质的宏观性质。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们将引导读者思考不同元素的原子为何性质各异,电荷分布对化学键的形成有何影响。在讨论分子间作用力时,我们将联系水的特殊性质,如高沸点、高比热容,以及其作为溶剂的广泛应用,引发对分子间作用力强弱与宏观性质之间关系的深度思考。对于常见物质的性质,我们不拘泥于死记硬背,而是侧重于分析其结构特点,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结合生活实例,加深理解。 化学变化与规律: 化学变化是化学的核心,本篇将详细解析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我们将引导读者理解“质量守恒”并非仅仅是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更要追溯到原子本身不可分割的哲学思想。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方面,我们将引入“焓变”的概念,并解释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微观本质,引导读者理解化学反应的驱动力。我们将系统讲解常见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变式练习,培养读者识别、归纳和应用不同反应类型的能力。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本篇将对酸、碱、盐、氧化物等重要物质类别进行系统性讲解,不仅会介绍它们的定义和性质,更会深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相互转化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我们将引导读者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理解物质的循环,例如,工业上如何利用碳酸钙制备生石灰,再由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并进一步制备碳酸钙,形成闭合的循环。我们将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读者构建清晰的物质转化网络,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验探究与技能: 竞赛中的实验题往往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点。本篇将详细讲解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并重点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预测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我们将通过模拟真实竞赛场景,引导读者在动手操作和逻辑推理中提升实验技能,例如,如何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何利用pH试纸或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并深入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其原因。 第二篇:思维拓展,解锁竞赛思维 竞赛的考察绝非浅尝辄止,它更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本篇将聚焦于培养和提升竞赛所需的关键思维能力。 模型构建与抽象思维: 化学科学本身就是一门高度依赖模型和抽象思维的学科。本篇将引导读者学会运用模型(如原子模型、分子模型、离子模型、能量模型)来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我们将鼓励读者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模型,而非被动接受。例如,在讲解元素周期表时,我们将引导读者思考其排列的依据,元素周期律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利用周期表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而非仅仅将其视为一张表格。 逻辑推理与演绎能力: 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论,是竞赛解题的核心能力。本篇将通过大量经典的推理题型,训练读者严谨的逻辑思维。我们将讲解如何从题干中的“已知信息”出发,运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逐步排除干扰项,最终锁定正确答案。我们将重点分析一些“陷阱题”,引导读者识别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和易混淆点,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类比推理与迁移应用: 许多化学问题可以通过类比相似问题来解决。本篇将鼓励读者在学习新知识时,积极联想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类比推理,并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新的问题上。我们将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案例,展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例如,如何将酸碱中和的原理应用于生活中的胃酸过多问题,或如何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应用于分析电池的工作原理。 数据分析与图表解读: 竞赛题目中常出现图表、数据等信息,本篇将专门训练读者解读化学图表(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溶解度曲线)和分析化学数据的能力。我们将指导读者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语言,进而指导解题。例如,如何根据溶解度曲线预测在不同温度下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固相,或者如何从反应速率曲线上分析催化剂的作用。 第三篇:专题攻克,直击竞赛热点 本篇将针对初中化学竞赛中常见的重点、难点专题进行深入剖析,提供系统性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在此章节,我们将不仅仅停留于对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探讨速率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我们将解释可逆反应的特点,以及平衡状态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的本质。我们将引导读者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并将其应用于预测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设计合成目标产物的最佳条件。我们将通过大量涉及平衡移动的计算题和判断题,帮助读者熟练掌握这类题目的解法。 酸碱盐综合运用: 酸、碱、盐的相互关系是初中化学的重中之重。本篇将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制备、检验等多个维度,对酸、碱、盐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我们将着重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系列的推断题,训练读者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未知物质成分的能力。我们将通过“物质推断”和“框图推断”等题型,提升读者对酸碱盐性质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是初中化学竞赛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点。本篇将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深入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以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我们将系统讲解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常用方法,例如,电子转移法、化合价升降法等,并进行大量练习。我们将引导读者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的防腐、电化学等,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推断: 元素周期表是理解元素性质与化合物性质的钥匙。本篇将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元素周期律的规律性,并掌握利用元素周期律预测元素性质的方法。我们将结合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一系列的元素化合物推断题,训练读者通过已知信息(如颜色、气味、溶解性、反应类型)来推断未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将强调“逆向思维”和“排除法”在推断题中的应用。 化学计算的艺术: 化学计算是检验学生对化学原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本篇将涵盖从基础的质量守恒计算,到涉及溶液浓度、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复杂计算。我们将讲解不同的计算思路与方法,并强调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验算等关键步骤。我们将通过“多步反应计算”、“极限情况计算”等题型,提升读者在复杂计算中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四篇:模拟演练,实战提升 理论学习最终要落脚于实践。本篇将提供一系列模拟题,帮助读者检验学习成果,熟悉竞赛形式,并在实战中不断提升。 模拟题组: 模拟题组将严格按照“天原杯”竞赛的题型、难度和时间要求进行设计,涵盖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多种题型,力求全面反映竞赛的真实水平。 错题分析与反思: 每一套模拟题都将附带详细的答案解析,并特别强调了常见的易错点和陷阱。我们鼓励读者认真分析每一道错题,找出原因,并进行深入反思,将错误转化为宝贵的学习经验。 解题技巧与策略: 在解析过程中,我们将穿插讲解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例如,如何快速审题,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如何应对难题等,帮助读者在竞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高效的答题效率。 本书旨在成为您初中化学竞赛之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您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您对化学科学更深层次的兴趣,培养您终身学习的科学素养。让我们一起,在化学的世界里,探索无限可能,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