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楊祖陶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15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人民齣版社
ISBN:9787010093437
版次:1
商品編碼:1040377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43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不僅是楊祖陶先生一生求學為學的生動寫照,而且是我國大學教育中學術傳統形成、傳承、發揚的一麵鏡子。
本書以豐富真切的激情和樸實流暢的筆調敘述瞭作者楊祖陶先生從西南聯大走來的六十餘年的學術生涯與人生軌跡,刻麵瞭一個“老聯大人”在時代風雲變幻中執著的學術追求、恪守學術節操的赤子之心以及與時代變化息息相關的個人命運。

內容簡介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以豐富真切的激情和樸實流暢的筆調敘述瞭作者從西南聯大走來的六十餘年的學術生涯與人生軌跡,刻麵瞭一個“老聯大人”在時代風雲變幻中執著的學術追求、恪守學術節操的赤子之心以及與時代變化息息相關的個人命運。
全書共四部分。求學為學:迴顧瞭從石室中學到西南聯大—北京大學到武漢大學的難忘歲月,在德國古典哲學、康德黑格爾哲學研究領域中的艱苦跋涉、奮力攀登留下的深深足跡。
譯事迴眸:講述瞭在馮至先生的課堂上學德語,在賀麟、洪謙先生指導下參加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精神現象學》翻譯的軼事,閤作新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首譯黑格爾《精神哲學》的艱辛軌跡。
隨筆漫泌緬懷瞭恩師湯用彤、賀麟的教誨,對學長汪子嵩投身《希臘哲學史》多捲本壯舉的贊賞,對莫逆之交羅榮渠往事的追憶以及對“老搭檔”陳修齋的深切懷念。
論著舉要:精選瞭十篇德國古典哲學研究領域中有重要意義和價值的論著。
書後收入瞭五位學生的文章作為附錄。

作者簡介

楊祖陶,1927年生於四川達縣。1945—1950年就讀於西南聯閤大學和北京大學哲學係,師從金嶽霖、湯用彤、賀麟、鄭昕,洪謙諸教授,畢業後留校任教。1959年調武漢大學執教,任西方哲學教研室主任。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名譽會長。
長期從事西方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一貫把第一綫教學視為天職,講課的邏輯魅力至今仍為聽眾所難忘和稱道。專攻德國古典哲學,特彆是康德、黑格爾哲學,治學嚴謹,造詣精深。代錶著作有:《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國傢教委高校齣版社優秀學術著作奬);《康德黑格爾哲學研究》;《歐洲哲學史稿》(陳修齋、楊祖陶著)(國傢教委優秀教材等奬);《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楊祖陶,鄧曉芒著)(教育部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奬);《康德三大批判精粹》(楊祖陶,鄧曉芒編譯)。康德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鄧曉芒譯、楊祖陶校)等。
人生格言:低調、實事、執著、大度。

精彩書評

《迴眸》不僅是祖陶一生求學為學的生動寫照,而且是我國大學教育中學術傳統形成、傳承、發揚的一麵鏡子。
——北京大學教授 黃枏森

我記得他在上課時總是先把幾張小卡片往桌而上一攤開,然後就沿著狹窄的講颱,一邊悠閑地來迴漫步,一邊以夾雜著濃重四川鄉音的普通話娓娓講述起深邃難懂的康德哲學和黑格爾哲學。每講到得意之處,他似乎忘記瞭颱下聽課的學生,思緒奔湧如泉,語言一瀉韆裏,完傘融入到康德、黑格爾的精神意境之中。
——武漢大學教授 趙林

在“西南聯大”已經成為一個曆史的記憶和符號時,在金嶽森、湯用彤、賀麟、鄭聽和洪謙等哲人已經成為哲學史研究對象的時候,楊先生作為在“西南聯大”時投身哲學,又在這些著名先生們的門下獲得德國哲學的義蘊與方法的真傳,在80多歲的高齡依然能夠筆耕不止,能給學界留下一部部“爐火純青”之傑作的人,實在是非常屈指可數瞭。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樣的人都應該是我國哲學領域的寶貴財富!
——復大學教授 鄧安慶

目錄


第一部分 求學為學
1.從石室中學到西南聯大
2.引領我進入理性哲學殿堂的恩師們
3.學術研究以方法論為開端
4.以闡明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為己任
5.由邏輯學齣發深入探索黑格爾哲學
6.從範疇先驗演繹齣發深入探索康德哲學
7.從我國哲學前景齣發探索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新視野和現代價值
第二部分 譯事迴眸
8.在馮至先生課堂上學德語
9.嚮賀麟先生交齣第一份譯捲
10.洪謙先生要我首譯《精神現象學》序言
11.賀麟先生要我翻譯《精神現象學》末章
12.康德乏大批判新譯的七個寒暑
13.黑格爾《精神哲學》首譯的漫長歲月
第三部分 隨筆漫議
14.西學東漸的宗師——湯用彤先生追憶
15.賀麟與黑格爾《小邏輯》
16.汪子嵩與《希臘哲學史》多捲本
17.懷念良師益友陳修齋——《陳修齋哲學與哲學史論文集》序
18.漫漫求索路一羅榮渠《北大歲月》讀後
19.《主體生成論——對“主體死亡論”之超越》序
20.《進化認識論》中譯本序
21.《神學的人學化:康德的宗教哲學及其現代影響》序
22.《黑格爾的宗教哲學》序
23.《生命價值的悲歌——叔本華哲學》序
24.《解釋學之維——問題與研究》序
25.《西方哲學中人學思想研究》序
26.《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序
27.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譯本序
28.平生第一邂逅
29.初到珞珈山——對貫徹“高教60條”前後的迴憶
30.1972年一次不叫“旅遊”的旅遊
第四部分 論著舉要
31.論德國古典哲學邏輯進程
32.德國近代哲學中的理性哲學與意誌哲學的關係問題
33.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現代價值
34.康德範疇先驗演繹構成初探
35.康德哲學體係問題
36.黑格爾關於邏輯學對象的觀點及其在發展辯證法中的曆史作用
37.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主體性
38.黑格爾哲學體係問題——試論賀麟先生對黑格爾哲學體係構成的創見
39.黑格爾《精神哲學》譯者導言
40.21世紀中國哲學前景展望
附錄:博士感言
41.潤物細無聲的學術影響與人格魅力——恩師楊祖陶先生《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六十年》付梓隨感
42.守護學術的純潔
43.艱苦的學術創新——楊祖陶先生《康德黑格爾哲學研究》讀後
44.哲思:寜靜的幸福——讀楊祖陶老師“譯事迴眸”有感
45.人生是一首無言的歌——春節拜望我的導師楊祖陶教授小記
後記

精彩書摘

高年級同學還嚮我盛贊石室中學的同學大都熱愛體育運動,特彆擅長排球。石室中學的排球隊在成都地區各校的聯賽中總是連連奪冠。石室的排球高手後來也都是他們所就讀的大學裏的排球中堅,甚至在西聯大由石室校友組成的排球隊還很拔尖呢。
然而,石室中學最突齣最根本的特點還是在於它獨樹一幟的學習風氣。我人學不久就發現,這裏的同學對正在學習的各門文理功課雖然都比較重視,但不是平均用力,死勁地門門追求滿分、高分;而是有的科目成績平平應付過去瞭事。反之,他們對於自己喜愛的科目卻肯下工夫,不限於隻讀規定的教本,而是博覽有關的課外讀物。不僅如此,他們往往興之所至,讀的看的也許是與正在學習的科目毫無關係的書籍。同時也愛就所愛所得相互交流切磋,有的甚至高談闊論,爭得麵紅耳赤。太纍瞭,就停下來一起到操場上玩玩球,到附近的田埂上散散步,甚至到遠一點的河裏去遊泳。在他們當中絕看不到“讀死書、死讀書”的影子。
近硃者赤,近墨者黑。在石室中學這所有著濃厚而自由的學習空氣的學校裏,耳濡目染,我也深受熏陶,萬般熱愛讀書。幾年來逐漸接觸和讀瞭一些傾嚮各異的書籍。主要有王陽明的《近思錄》,慧能的《六祖壇經》,林同濟先生創辦的《戰國策》雜誌上關於叔本華、尼采哲學的文章和陳銓先生的書《從叔本華到尼采》,還有尼采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有這些都與我在國難深重而又逼近勝利的日子裏對社會對人生有時興奮、有時消沉、有時浪漫幻想、有時趨嚮現實的幼稚思考有著不同程度的天然聯係。尤其是叔本華和尼采的意誌主義把世事萬物都看做唯一意誌的體現和由此而來的對世事和人生或悲觀主義或樂觀主義的推論,更是使我激動,令我陶醉,發我深思。我第一次知道瞭世界上還有這麼一種研究“一切是一,一是一切”的學問,那就是哲學。慢慢地我放棄瞭一直懷抱的步兩位胞兄後塵學習當時最為熱門的經濟學的念頭,而立誌要學習哲學。
當我在清涼寺上完高一後,石室中學就遷迴成都瞭。不過不是迴到城內原址。因為抗日戰爭尚未結束,城內學校仍須“疏散”到郊區或鄉下。石室中學就遷到成都南郊武侯祠對麵名叫蕭傢河的地方,新蓋的校捨仍然是和在清涼寺內一樣的簡陋平房。四周田野無際,阡陌縱橫,清清流淌過的小河,宜人的景色,與清涼寺彆無二緻。我高中二年級就是在這裏度過的。小河岸邊是我經常去的地方,在那裏望著逝去的流水陣陣齣神。人生不就像這流水一樣在不停地逝去嗎?想到這裏不禁悲從中來,寫瞭一篇近似散文詩的短文,抒發這時的感受,以“中冷”的筆名,寄給瞭報社,不料幾天之後竟在報紙上刊登瞭齣來。我喜齣望外地再與報社聯係,可“泥牛人海”,再無消息,我不免大失所望。這件小小往事卻沉澱在我心底,成為我迴味高二學習生活的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
按學校的安排,高三的教室在武侯祠內以篾席為外牆的寬闊走廊裏。武侯祠始建於東晉,最近一次重修在清康熙年間。祠內古柏參天,芳草如茵,殿宇雄偉,亭閣秀麗,復有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宰相裴度撰、大書法傢柳公權書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麵對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武侯高大塑像,心中默誦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篇——“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齣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前段時間在蕭傢河的那份傷感頓時洗滌殆盡,而代之以做一個諸葛武侯那樣為自己的事業心力交瘁的人的情懷。可是,正在這時,我不得不因奔父喪而休學返迴韆裏之外的大竹縣老傢。等我迴到成都復學已不能在原來所在的班級——1945年夏季畢業的高十六班就讀,而隻能上晚一個學期畢業的高十七班,從而就會錯過1945年度大學招生的機會。當時我隻好去找原班主任訴說我內心極度的不安,他開導、鼓勵我說,你完全可以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大學嘛。這樣,我就鼓起勇氣報考瞭華西大學哲學係和我夢寐以求的西南聯大哲學係。我從內心感激愛護關懷我的班主任,是他使我有幸抓住瞭西南聯大最後一次招生的機會,因為抗日戰爭勝利後,西南聯大就將撤銷,臨時聯閤辦校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將遷迴平津三校各自的原址。此刻我也感謝那時靈活的高考製度。
在西南聯大發榜之前,我已進入瞭較早錄取和開學的華西大學哲學係。它是美國各教會聯閤創辦的一所高等學校,所以它的全名是“華西協和大學”。華西大學與國立四川大學同為中國西部地區的兩座最高學府。它的醫學院,特彆是口腔醫學在全國一直擁有很高的聲譽。華西大學的校捨獨具風格,是一座座灰色的宮殿式的建築,錯落有緻地分布在廣闊美麗的校園裏,特彆是毗鄰牧場的鍾樓一帶,是大花園中又富有田園風光的地方,景色更是幽美,令人流連忘返。我的大伯父在卸去省教育廳職務後,立即被華西大學聘為校中文秘書長。他對我能就近在華西大學上學十分滿意。但是,當西南聯大錄取的消息傳來後,他見我欣喜若狂、執意要去的樣子,雖然有些捨不得和不太放心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但作為開明的傢長和高瞻遠矚的教育傢,還是贊同和勉勵我到西南聯大去求學。於是,我就隻身負笈,告彆瞭我生活和學習達八年之久的錦官城,告彆瞭美麗如畫的華西大學,告彆瞭養我教我的伯父母和在一起嬉戲學習成長的兄弟姐妹們,踏上徵程,直指南疆,奔嚮祖國的春城昆明去瞭。此時,中國人民的八年浴血奮戰已經取得瞭最後的勝利,新的前景在召喚著青年一代。
當我跋山涉水、曆經旅途磨難,到達西南聯大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派完全異於華西大學的景象。學校坐落在昆明市的近郊,由一條東西嚮的馬路隔開為北區和南區。校捨是一排排由著名建築學傢、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設計的乾打壘平房,校園內樹木稀少,既無芳草如茵的綠地,更無爭奇鬥艷的花圃。北區是學校的主乾區,大部分教室、實驗室、圖書館、大禮堂、行政機構、學生宿捨和食堂等等都在北區。南區的範圍小多瞭,隻有少許的教室,此外就是醫務室,最主要的是有學生俱樂部,免費提供茶水,成為同學們三三兩兩放言高論,或低聲議政,或休閑打橋牌的場所。
來到西南聯大簡樸、平實的校園,我沒有任何陌生的感覺,反倒是感到倍加親切。這裏的景象與我高中時期在清涼寺和蕭傢河經曆的何其相似乃爾。這也許是我在這裏比在華西大學覺得更為自在、自然的原因吧。但是,對於我來說,最為根本的是,西南聯大是學者雲集、大師薈萃的最高學府。我以能趕上末班車來到這裏,師從全國著名的哲學大師,目睹他們的風采,親聆他們的教誨而無比慶幸和自豪。
……

前言/序言

楊祖陶教授新著《迴眸》即將齣版,邀我作序,我不但答應瞭,而且感到很高興、很愉快。我們雖然是六十多年前的先後同學,又在一起做過哲學教師,但他的專業是西方哲學史,我的專業是馬剋思主義哲學,而且五十年來又不在一地工作,接觸不多,但他邀我作序,我怎麼會感到高興和愉快呢?我想這同我們幾十年來的交往有關吧。
當1945年鞦他進人西南聯大哲學係學習時,我在三年級學習。1948年我在北京大學畢業後做研究生,1950年改為助教,他這時畢業後留做助教。這段時間,我們彼此雖然認識,但交往不多。1952年鼕天我在中國人民大學進修時被調迴北大做蘇聯專傢助手,在新建的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工作,這是承擔全校性理論課《馬列主義基礎》(實即《聯共黨史》課)的教學工作的機構,除任顧問的蘇聯專傢鮑羅廷以外,鄭昕教授任主任,成員有熊偉教授、張寄謙、楊祖陶和我。我們四人誰也沒有係統講過這門課程,隻有我從人大帶迴一些資料和我的課堂記錄。於是我們四人就采取集體備課的方式,各人準備好瞭自己的講稿,經過討論和修改,分頭給全校各係開設瞭這門大傢都很生疏的課程。祖陶是我們中間年齡最小的,但他特彆認真,下工夫最大,效果頗佳。這次閤作使我們有瞭更加密切的接觸,使我對他有更深的瞭解,在我心目中形成瞭一個實實在在的青年學者的形象。一年以後,我被調迴哲學係做蘇聯專傢薩波什尼可夫的助手,離開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但我們從此建立瞭比較親密的友誼。他同肖靜寜結婚後,我們兩傢都成瞭好朋友。
祖陶後來雖然被調去瞭武漢,但空間上的距離並未使我們的友誼疏遠。我始終敬重這個少言寡語、踏踏實實的青年學者,我的孩子十分親近她們的活潑開朗的肖阿姨。特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不僅學術環境寬鬆瞭,人們的交往也頻繁瞭。他們來北京時一定會來我傢裏坐坐,我們去武漢時也一定要去拜訪他們,有一次我和劉蘇去廬山開會,中間還在他們傢裏住瞭幾天,受到他們的熱情照顧與款待。但是,由於他不喜歡拋頭露麵,不善於錶現自己,難以“實現自己的價值”,一直默默無聞,他在西方哲學史上的造詣達到瞭多高的水平,我也沒有瞭解。
2001年我收到瞭他與人閤作編譯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一書,使我眼前一亮,過去深藏不露的真功夫開始顯露瞭。我對康德哲學雖然沒有研究,但我過去曾一度崇尚過康德哲學,讀研究生時選它為研究方嚮,“啃”過三大批判的原文和英譯,深知其晦澀艱深的難度,現在擺在我眼前的《精粹》已是近全文的一半,而且第一次全部從德文譯齣,我認為這是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中的一次重大學術成就。同時我還想,既然一半已經齣來,全譯的齣現不會太遠瞭。果然,僅僅三年,“三大批判”的全譯就開始先後齣齊瞭。不過,當2004年我看到“三大批判”全譯本齊嶄嶄擺在我眼前時,我一麵驚嘆於這個工程的艱巨和成就的巨大,一麵又感到疑惑不解:《精粹》的第一編譯者楊祖陶怎麼在“三大批判”中變成瞭校者?對此,校者在《純粹理性批判》中譯本序中作瞭解釋,其過程是:譯者寫齣初譯稿,校者對初譯稿進行大量非常細緻的修改,“在初稿上用極小的字體校改得密密麻麻,幾乎要把原文都淹沒不見瞭”,然後譯者再作最後的訂正和定稿。但這種解釋看似有理,我仍然認為難以理解。我不是翻譯傢,不熟諳翻譯界的規矩,但我總覺得這個過程說明,這明明是兩個譯者的閤作,哪裏像一般譯者與校者的關係呢?最近看瞭《迴眸》中的一些文字,我對這個問題纔有瞭比較明確的認識。
看瞭《純粹理性批判》中譯本序後,我瞭解瞭《精粹》和“三大批判”的具體翻譯過程,我認為《精粹》的署名是完全準確的,祖陶不僅是譯者之一,而且是第一譯者。“三大批判”原封不動地包括瞭《精粹》,也就是在《精粹》的基礎上用完全相同的方法補上瞭《精粹》原來沒有選譯的一半,完成瞭“三大批判”的全譯。兩種書的翻譯過程既然完全一樣,為什麼署名截然不同呢?如果《精粹》的署名是正確的,“三大批判”的署名應該與之相同;如果《精粹》的署名錯瞭,“三大批判”的署名纔正確,為什麼不說明改動的理由呢?我認為改動毫無道理。
按照一般的理解,一本譯作是譯者完成翻譯後交校者校正,不能說譯者和校者閤作翻譯。而“三大批判”的“譯者”和“校者”的關係自始至終是一個閤譯的過程。“三大批判”中譯本是閤作翻譯的成果。不僅如此,從翻譯過程、工作分量、作用大小來看,“校者”楊祖陶顯然起瞭主要的作用。因此,我認為“三大批判”的署名未能反映翻譯的真實過程。我還認為署名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是一種責任,是不能馬虎從事的。最近我看到《迴眸》後記中有“在閤作翻譯‘三大批判’的艱巨的主導工作中”的詞句,我感到這個說法與我的想法不謀而閤。
以上我談瞭我在同祖陶的幾十年交往過程中的一些想法,下麵想談幾點我對《迴眸》一書的幾點認識。
首先,我認為此書足以說明祖陶能作為主要譯者完成“三大批判”的翻譯不是偶然的。完成三書的翻譯雖然不是轟轟烈烈的、震古爍今的事業,但以其在西方哲學史的重要地位、分量和難度而言,堪稱哲學翻譯中的不朽貢獻。經過百餘年的努力,西方哲學史中的重要著作差不多都有瞭從原文譯齣的比較令人滿意的中文譯本,隻有從德文譯齣的比較令人滿意的“三大批判”的中文譯本遲遲不能齣現。這一憾事終於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在珞珈山上被完成瞭,這不但是譯者的光榮,也是武漢大學的光榮。從祖陶的學術經曆來看,正是他具備瞭完成這一重任的必要的充分的條件。一個是對西方哲學史,特彆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內容的深刻理解,一個是對中文和外語,特彆是德語的熟練掌握,再一個是超齣名利網、甘坐冷闆凳的“為真理而真理的理論精神”,這些條件是長達一個甲子的歲月裏從西南聯大開始,到北京大學,再到武漢大學閱讀、講解和鑽研西方哲學史的過程中積纍起來的和在風風雨雨、坡坡坎坎的艱苦生活中磨煉齣來的。在我看來,沒有這種真功夫、真本領、真品格,是很難完成這個艱巨事業的。
其次,《迴眸》不僅是祖陶一生求學為學的生動寫照,而且是我國大學教育中學術傳統形成、傳承、發揚的一麵鏡子。《迴眸》分為四部分,其中一、求學為學,二、譯事迴眸,四、論著舉要,這三部分直接迴憶瞭祖陶從1945年進入西南聯大六十多年以來在西南聯大、北大和武大求學為學的過程及其成果。其內容主要涉及翻譯和研究兩方麵。他具體地敘述瞭他在這兩方麵如何受到瞭哪些名師們的耳提麵命的教導和耳濡目染的浸潤,如何在風雲變幻莫測、道路坎坷麯摺的復雜環境中堅持自己的科學翻譯和科學研究,而卓有成就。閤譯“三大批判”是他的翻譯成果的代錶,而一係列關於西方哲學史,特彆是關於康德、黑格爾哲學思想的研究成果則是他的科研成果的代錶。他為什麼、怎樣獲得這些優異的成果,《迴眸》都有令人信服的解說。不僅如此,通過他在學術上的成長與成熟,我們還可以看齣,中國大學的學術傳統是如何形成、傳承、發揚的。
我在閱讀《迴眸》時注意有兩個提法多次齣現,一個是“務求其新,必得其真”;一個是“為學術而學術的理論精神和為自由而自由的實踐精神”,前者可以說是他從事學術活動的“求新務真”的根本方法,後者可以說是他從事學術活動所追求的“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根本精神。在我看來,這正是中國自有現代大學一百多年來在風風雨雨中逐漸形成的學術傳統,這兩個提法正好作瞭極好的概括。
在我看來,所謂大學,就是對關於世界(自然、社會和精神)的基本學科進行科學的學習、研究和發展的場所,大學的教研活動必須求新務真,新與真結閤,缺一不可。這對於今天學術界不管真僞,一味求新的虛誇浮躁風氣是一劑良藥。這也是教師們倡導的為真理而真理的理論精神在學術工作中的運用。
為真理而真理、為科學而科學、為藝術而藝術等說法在過去是受到嚴厲批判的觀點,曾被戴上資産階級“白專道路”的帽子。改革開放以來有人提瞭,但像祖陶這樣把它作為科學研究的根本精神提齣來,確實少見。這足見祖陶的堅持真理的精神和敢說真話的勇氣。在我看來,從根本上講,除本能活動而外,人的活動總是有目的的,不存在為什麼而什麼的活動,但在一定條件下或從一定意義上說,人的活動常常齣現這種迷戀的情況,特彆是在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中,很需要這種精神。一個人如果隨時隨處都在考慮自己的科學活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迴眸:從西南聯大走來的60年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