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
原价:49.00元
作者:赵汀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08657486
字数:190000
页码:0
版次: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赵汀阳十年磨一剑的政治哲学专著,自2005年出版《天下体系》以来的新理论推进
关于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讨论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和平如何成为可能,深入解析未来天下秩序的技术条件
以凝聚了中国古老智慧的“关系理性”重新定义理性概念,以增进合作博弈的条件
赵汀阳把政治问题还原为存在论问题,把观念还原为历史性,把历史性延伸为未来性;以天下概念重新定义世界政治问题,有可能康德和平方案的局限性,并克服亨廷顿问题。
赵汀阳原创的“天下理论”曾引发中、美、英、法、德、意、韩、印等国家的多位知名学者深入讨论回应,《经济学人》(英国)《狄奥根尼》(UNESCO)《本刊杂志》(瑞士)等国际杂志纷纷刊发评论和专访,反响巨大。
内容提要
《天下的当代性》的作者赵汀阳于2005年次提出了“天下体系”的原创理论框架,如今十年过去了,《天下的当代性》与天下体系的初步研究在基本观点上保持一致,但在问题的提出、论证和叙事上都有较大差异。
本书深入探寻了中国古代“天下”制度的内涵、外延和实践,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挖掘其在当前世界现实中的价值并对未来世界展开了预言式的构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书中第二章着力于梳理和重建中国的历史性,提出了“旋涡模式”,将中国的生长方式解释为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旋涡,而天下体系是化解旋涡冲突而兼收并蓄的优制度,两者配合而形成了百世不绝的基业。
目录
前言
导论:以天下重新定义政治:问题、条件和方法
1. 世界作为政治主体
2. 坏可能世界与好可能世界
3. 政治的存在单位
4. 世界内部化与世界主权
5. 关系理性
6. 政治重新出发的起点
第1章:天下概念的故事
1. 从世界开始的政治
2. 三层世界的天下
3. 配天
4. 制度布局
5. 无外
6. 家与天下的循环
7. 天命
8. 德与和
9. 好秩序为什么也会崩溃?
10. 天下作为方法论
第2章:内含天下的中国
1. 旋涡模式
2. 天下的缩版
3. 为什么逐鹿中原?
4. 以变而在
第3章:天下秩序的未来性
1. 世界历史尚未开始
2. 康德问题与亨廷顿问题
3. 两种外部性:天然的和被建构的
4. 边界与无外
5. 新天下的物质条件
6. 新天下的词典
作者介绍
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国务院特贴专家,博导。
欧洲国际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常委;
哈佛燕京学社“蒲塞杰出访问学者”( Pusey Distinguished Fellow,2013);
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授课教授(中国先秦政治哲学,一个学期,2013)。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哲学、政治哲学。
主要著作:《哲学的危机》专著,199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论可能生活》专著,1994;1995,三联书店;2004;2005,20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天下体系》专著,2005,2006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01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坏世界研究》专著,2009,201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每个人的政治》论文选集,2010,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哲学的支点》专著,2013,三联书店《两面之词》专著,2014,中信出版社。
文摘
序言
读赵汀阳的书,总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他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将那些我们心中模糊的、难以言说的思考,清晰地勾勒出来。这次的《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单从书名来看,就已经触动了我对当下世界种种变化的观察与思考。我常常觉得,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并非简单的历史重复,而是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时代。世界在变,力量在重新分布,旧有的规则正在受到挑战,新的秩序又尚未完全成型。而“天下”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着一种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更具普遍性的秩序理想。将它与“当代性”结合,我很好奇赵汀阳先生是如何解读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如何将中国古代的智慧与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进行对话的。他会如何剖析那些正在发生的“实践”,又将如何描绘我们对于一个理想“世界秩序”的“想象”?这其中涉及到对权力、对合法性、对文化认同的深刻反思,相信会为我们理解当前国际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摆脱一些既有的思维定势,以更开阔的胸襟去审视这个正在快速变革的世界,并思考我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与未来。
评分赵汀阳先生的理论探讨,往往能够深入到我们理解世界最根本的层面。这一次,《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光听这个书名,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哲学意蕴。我一直觉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旧有的国际秩序正在瓦解,而新的秩序又尚未清晰可见。在这种迷茫的时刻,能够有像赵汀阳先生这样的学者,去尝试梳理和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天下”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积淀,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政治和文明的理想。当它与“当代性”相结合,就意味着需要将这份古老的智慧,置于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进行审视和再造。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实践”与“想象”之间架起桥梁的?他如何分析现实世界中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例如大国博弈、文化冲突、以及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疫情等)对现有秩序的影响?他又将如何引导读者去构想一个更加理想、更加公平的世界秩序?这本书,我预感会是一次关于人类共同未来的一次深刻的哲学叩问,它鼓励我们超越狭隘的国家利益,去思考更宏大的、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并可能为我们提供理解和塑造未来世界的新视角。
评分赵汀阳先生的名字,总带着一股沉甸甸的思想重量,仿佛一本厚重的书就摆在眼前,等待着被翻开,被咀嚼,被消化。他的著作,尤其是在讨论当下世界秩序这样宏大而复杂的主题时,总能激起我内心深处的好奇与求知欲。我一直觉得,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一种超越日常琐碎的视角,一种能够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的智慧。《天下的当代性》这个书名本身,就已经充满了引人遐思的空间——“天下”,一个承载着悠久历史与东方哲学理念的词汇,与“当代性”这样一个现代、动态的概念并置,预示着一场深刻的对话,一场关于古老智慧如何在当今世界焕发生机、重塑秩序的探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框架,一种能够帮助我理解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那些看似矛盾却又相互关联的现象的工具。想象一下,当中国式的“天下”观念与西方现代国家体系的逻辑交织,当历史的悠长回响在当今世界的喧嚣之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其中的理论张力,足以让人沉醉其中,反复思辨。我想,这本书必定是那种需要反复阅读、静心体会的作品,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获得新的感悟,不断刷新我们对世界秩序的认知边界。
评分听到《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这部作品,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宏大的叙事图景。赵汀阳先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理论视角著称,尤其是在处理国家、政治、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的哲学议题时,他总能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这次聚焦于“世界秩序”这样一个核心议题,并冠以“天下”这一极富东方哲学色彩的语词,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在当代语境下,“天下”的观念将如何被重新诠释?它是否能够为我们理解当前全球治理的困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书中提及的“实践与想象”,则暗示了作者不仅会进行理论的梳理与分析,还会深入探讨现实世界中各种力量的博弈,以及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秩序的构想。这其中的复杂性,无疑需要一种跨学科的、融合了历史、政治、哲学等多个维度的视角来解读。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挑战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西方中心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一种更加多元、更加具有包容性的视角来理解当前的世界格局,并引导读者去思考,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种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世界秩序。
评分《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这个书名,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深刻思想的大门。赵汀阳先生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智识的高度,他的著作总能带来一种思维上的启迪。我尤其对“天下”这个词在当代语境下的解读感到好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往往承载着一种超越国界的、更加普世的秩序理念,而“当代性”则指向了我们所处的、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这本书名预示着作者将把古老的智慧与当下的现实相结合,去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具有包容性的世界秩序。我猜测,书中会对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实践”进行细致的分析,例如不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模式、地缘政治的演变、以及全球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等等。同时,“想象”这个词也暗示了作者不仅仅满足于现状的分析,还会积极地引导读者去思考,未来世界秩序可能的样子,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为之努力。这是一种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关怀的探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当前世界格局的复杂性,并为我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更加多元化的视角来思考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未来走向,或许能够激发出更多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