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赵延配,陈锐 主编 定 价:40 出 版 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1月01日 页 数:16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67905023 ●一、胡某伪造卫生许可证擅自从事住宿服务案
●二、某物业服务公司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经营商场案
●三、某商场未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等案
●四、某宾馆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空气等进行卫生检测案
●五、某百货有限公司某分店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未经卫生检测逾期不改案
●六、某宾馆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顾客用具未按照卫生要求消毒、保洁案
●七、某公司网店销售无卫生许可批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案
●八、某酒店有限公司二次供水设施消毒使用没有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消毒产品等案
●九、某公司新建的饮用水供水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案
●十、某公司生产和销售无卫生许可批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案
●十一、某自来水公司供应的生活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案
●十二、某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和专用运送工具不符合卫生要求案
●十三、某医务室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案
●十四、某医院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案
●十五、某医院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案
●十六、王某某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案
●十七、某公司经营消毒产品标签不符合规定、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消毒产品案
●十八、某公司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生产消毒产品案
●十九、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取得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生产消毒产品案
●二十、项某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案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汇编》从2015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评选出的很好案例中选取58件,组织专家对案例进一步剖析,力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汇编》收集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实用性强,既可作为监督员的培训教材,又可作为监督执法实践的参考资料。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汇编:精选案例,深度解析,赋能一线 引言 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防线上,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支队伍以其专业、细致和严格,确保着各项卫生计生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维护着公共卫生秩序的稳定。然而,监督执法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使得每一个案例都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如何将这些实践中的智慧凝练成系统化的知识,帮助更多的执法人员快速成长,提升执法效能,一直是行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汇编》正是应此需求而生。本书精选了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并由资深专家和一线执法骨干进行深度评析。我们力求通过对案例的细致梳理、事实的客观呈现、法律的精准适用、问题的深入剖析以及经验的系统总结,为广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一本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实用性强的业务指导和学习参考。 本书内容概览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案例,而是以“案例+评析”的模式,致力于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每一个案例都经过严格筛选,涵盖了医疗卫生、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多个监督执法领域。评析部分则是在事实基础上,对案件的发生原因、执法过程、法律适用、证据固定、定性处理、行政处罚以及后续的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第一部分:医疗卫生领域案例评析 医疗卫生领域是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的重点和难点。本部分将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典型案例: 非法行医类案件: 涵盖了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拔苗助长式的虚假宣传等,深入剖析此类案件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通过早期识别、精准打击、证据固定等手段,有效遏制非法行医活动。评析将侧重于对“何为非法行医”、“如何界定”、“证据收集的要点”等关键问题的解答。 医疗欺诈与过度诊疗类案件: 包括虚构医疗服务、重复收费、过度检查、不合理用药等,这类案件直接损害患者权益,挑战医患信任。评析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自查、患者投诉举报线索的梳理、医疗收费项目的核查,以及医学专业知识的运用,来揭露欺诈行为,规范诊疗行为。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与资质管理类案件: 涉及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诊疗活动、超范围执业、聘用不具备相应资格人员等。评析将重点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强调资质审查的重要性,以及在执法中如何处理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医患纠纷中的监督执法角色: 关注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在介入调查、调解、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区分医疗事故与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新兴医疗服务监管: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等新业态的出现,本书也将选取相关案例,探讨其在监管上面临的挑战与创新监管模式。 第二部分: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领域案例评析 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是我国卫生计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部分将聚焦: 非法终止妊娠类案件: 深入分析非医疗机构或非具备资格的医务人员实施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源头管理、信息追踪,和严格的行政处罚,来杜绝此类危害。评析将强调证据链的完整性,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准确理解。 违法鉴定胎儿性别及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类案件: 这类案件涉及严重的伦理和社会问题。评析将侧重于如何通过对B超、产前诊断等环节的监督,配合其他调查手段,来获取确凿证据,依法予以打击。 母婴保健技术应用类案件: 包括未经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违法进行产前诊断等。本书将详细解析《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的适用,以及对相关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的重点。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违规类案件: 涉及未履行告知义务、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当等。评析将关注如何保障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以及如何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操作流程。 新生儿疾病筛查与管理: 探讨对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质量控制和信息管理,以及在出现纰漏时的追责与改进。 第三部分: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案例评析 公共卫生是抵御疾病传播、维护社会健康的重要屏障。本部分将涵盖: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类案件: 包括酒店、商场、电影院、游泳场所等经营单位不符合卫生标准,如消毒不达标、通风不良、从业人员健康证件不全等。评析将侧重于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理解与应用,强调现场检查的技巧和证据的固定。 传染病防治中的监督执法: 关注在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在隔离、检疫、消毒、信息报告等环节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在日常监管中如何防范和控制传染病传播。 职业病防治领域: 涉及用人单位未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未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未组织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等。评析将深入解析《职业病防治法》,强调风险评估、健康监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学校卫生监管: 包括学校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食堂卫生、教学环境卫生等。本书将聚焦于如何保障师生健康,以及在出现问题时的快速响应与处理。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关注供水单位的水质监测、消毒措施、二次供水管理等,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 第四部分:行政处罚与执法程序类案例评析 良好的执法程序是保证执法公正、有效的前提。本部分将重点解析: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适用: 详细讲解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幅度以及程序要求。 证据收集与固定: 强调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如何合法、有效地收集和固定证据,包括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物证、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并对其法律效力进行分析。 行政许可与监督检查: 评析在开展行政许可审查、日常监督检查中,如何依法依规,确保程序的正当性,以及如何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选取一些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案例,分析执法部门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执法人员的权责: 明确执法人员在监督执法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以及如何避免权力滥用,做到廉洁执法、公正执法。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方法与执法技巧 本书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在每一个案例评析的最后,都会提炼出共性的分析方法和实用的执法技巧。这部分内容将深入探讨: 如何准确识别违法行为: 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识别不同类型违法行为的思维模式和关键点。 如何开展有效的现场检查: 分享现场检查的策略、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如何与被检查单位沟通、如何发现疑点、如何进行拍照取证等。 如何进行合规的询问与调查: 讲解询问技巧、笔录制作要求,以及如何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性。 如何运用法律法规进行定性与量罚: 演示如何将案件事实与法律条文相结合,进行准确的定性,并依法做出恰当的行政处罚。 如何提升执法风险防控能力: 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提示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提供规避和化解的建议。 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 探讨在复杂案件中,如何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协作,共享信息,形成监管合力。 本书的价值与目标读者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案例评析汇编》旨在成为: 一线执法人员的“案头宝典”: 提供丰富的案例素材和权威的评析,帮助执法人员快速了解各类案件的处理要点,提升执法精准度。 新入职人员的“启蒙教材”: 通过案例学习,帮助新入职的执法人员迅速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基本法律法规和执法技巧。 业务骨干的“提升阶梯”: 深入的案例剖析,有助于业务骨干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业务指导的引领者。 政策制定者的“参考依据”: 案例中的实践问题和经验教训,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法规的修订提供有益的参考。 结语 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又意义深远的事业。本书的编写,凝聚了众多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前辈和专家的心血与智慧。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精选的案例和深入的评析,能够点亮您在监督执法道路上的每一个疑惑,赋能您更加自信、高效地开展工作,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让我们一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