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
:46.00元
售价:35.9元,便宜10.1元,折扣78
作者:李俊芳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101104820
字数:250000
页码:2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关乎皇帝的各种礼仪,系统且有深度。
内容提要
书稿从皇帝施政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汉代的礼仪建设,对汉代皇帝即位礼(皇帝即位、天子即位)、册命礼(册后礼、册立太子礼、册立诸侯王礼)、朝礼(大朝礼、常朝礼、诸侯朝礼)、皇帝巡幸礼、养老礼的仪节及其演变,以及保障礼仪实施的官员和皇帝施政礼仪的功能等,都做了认真的梳理,并分析了汉代礼仪建设受儒家思想影响,以及以确立
目录
前言
章 “礼崩乐坏”及其影响
节 抨击礼崩乐坏的背后
一、维护礼仪制度
二、存留仪节
三、追寻价值
第二节 经典缺失的礼学资源
一、叔孙通制礼
二、礼容
三、天子礼的缺失
第二章 汉代皇帝即位礼仪
节关于汉朝高统治者的两个称号问题
一、“皇帝”称号问题
二、“天子”称号问题
三、两个称号的意义
第二节汉代“皇帝”、“天子”的即位礼仪
一、皇帝即位
二、天子即位
三、柩前即位
第三节改元
第三章 册命礼仪
节册立皇后礼仪
一、册后礼仪出现的时代
二、册立宋皇后仪节
第二节册立太子礼仪
一、《续汉书?礼仪志》所载册立太子礼仪施用情况辨析
二、册立仪节
三、供赐礼
第三节册命诸侯王礼仪
一、册命的时间与地点
二、勘验地图
三、册命礼仪的仪节
四、册书内容
五、初作诰
第四节封先代帝王名臣后
第四章 与即位礼仪和册命礼仪相关的问题
节大赦
第二节赐爵
第三节赏赐
第五章 朝礼
节大朝会礼仪
一、举行的日期与时间
二 、举行的场地布置
三、参加者的规定
四、仪节
五、朝贡
六、宴飨
七、朝会用乐
第二节常朝
一、五日一朝
二、参加者的身份规定
三、因私请假不朝
四、重要时令期间免朝
五、非常朝期间的公务处理
第三节诸侯朝请
一、诸侯朝请
二、朝见之期
三、朝见仪节
四、诸侯集体朝见与随从朝见
五、不朝与免朝
第四节朝会中的殊礼
一、剑履上殿
二、入朝不趋
三、赞拜不名
第六章 汉代皇帝其它施政礼仪
节汉代皇帝巡幸礼仪
一、巡幸中皇帝的主要施政活动
二、巡幸中的卤簿之仪
三、巡幸礼仪制度化
第二节养老礼
一、养老礼的实施
二、养老礼的仪节
第七章 汉代保障皇帝施政礼仪实施的官员
节负责皇帝施政礼仪的官员
一、主要负责皇帝施政礼仪的官员
二、赞礼之官
第二节主持皇帝施政礼仪的官员
第三节监察皇帝施政礼仪的官员
第八章 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的功能
节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二节角色认同确立秩序
第三节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节神化皇权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俊芳,男,1969年生,吉林省通榆县人。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对中国古代政治史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藏。李俊芳先生的《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光听名字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学术的严谨和研究的深度。我尤其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礼仪的实践层面”感到好奇。很多时候,历史的书写往往侧重于宏大的事件和政治决策,但那些支撑起这一切的细节,那些在日常施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礼仪,却容易被忽略。我想象着书中会详细描述皇帝在不同场合下,从服饰、仪态到言辞,甚至是祭祀用品的选择,是如何一套一套地遵循着古老而又精密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背后,必然蕴含着复杂的权力逻辑和文化观念。它不仅仅是形式,更是内容。例如,皇帝祭祀太庙,这是为了强调其祖宗的合法性;皇帝会见外邦使节,又是为了展现汉朝的威仪。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将这些“看不见”的礼仪,通过细致的梳理和分析,转化为可读、可感的历史画面,让我们能够更立体地理解汉代帝王如何通过“礼”来“治天下”。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秦汉时期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解读那个时代政治运作的著作。李俊芳的《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之所以对“施政礼仪”这个概念如此着迷,是因为它触及到了历史研究中常常被忽略的“微观”层面,但恰恰是这些微观的细节,构成了宏观历史的肌理。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场景:比如,汉代皇帝在重大节日时进行的祭祀活动,其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沟通天地,还是为了巩固统治?皇帝在朝堂上如何处理政务,颁布法令,这些过程中的礼仪规范又有哪些?它们是否具有约束力?书中会不会对不同时期的汉代皇帝的施政礼仪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展现出其演变和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让我能够循着这些礼仪的线索,一步步走近真实的汉代宫廷,理解皇帝是如何在礼仪的框架内行使权力,以及这些礼仪又是如何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
评分偶然翻到一本关于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的书,名字叫做《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作者是李俊芳,中华书局出版。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前言来看,就已经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对汉代历史一直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塑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基石的制度和仪式。书中提到的“施政礼仪”,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表面的繁文缛节,它更像是一套权力运行的无形法则,是皇帝如何通过特定的行为和话语来确立其统治合法性、巩固自身权威、处理国家大事的关键。想象一下,在庄严的宫殿中,皇帝如何登基,如何祭祀天地,如何召集朝会,如何颁布诏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和政治考量。这些礼仪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的?它们又受到了哪些思想(比如儒家思想)的影响?书中是否会细致地解析这些内容,这一点让我非常期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了解汉代皇帝如何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礼仪系统,来维系庞大的帝国运转,展现其“天命所归”的形象。
评分最近我接触到了一本由中华书局出版,李俊芳先生撰写的《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单从书名和出版社的声誉,我就能预感到这本书的分量。我对“施政礼仪”这个主题有着特别的关注,因为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关于古代帝王们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的记录,它更是深入理解国家机器运作和权力分配的关键。想象一下,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关乎国家命运。而这些“施政礼仪”,无疑是他向天下展示权威、维护秩序、凝聚人心的一种重要方式。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剖析这些礼仪背后的政治意图和深层含义的?它会不会详细阐述皇帝在祭祀、朝会、巡狩、宴飨等各种场合下的具体仪轨,以及这些仪轨如何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相互作用?我期盼着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细节化的汉代政治世界,让我能够透过礼仪的表象,看到更深层的权力逻辑和文化精神。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偶然发现了一本名为《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的书,作者是李俊芳,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本书的名字立刻吸引了我,因为我一直对汉代历史,特别是其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在我的认知中,“施政礼仪”并不仅仅是繁琐的礼节,它更是一种权力语言,是皇帝用来沟通、象征、巩固统治的重要工具。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汉代皇帝在制定和推行各项政策时,是如何通过一套完整的礼仪体系来体现其正当性、权威性和合法性的。例如,在重要的国家典礼上,皇帝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发言,背后都蕴含着怎样的政治考量?这些礼仪是如何与当时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政治哲学相结合,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施政模式?这本书是否会详细解析这些礼仪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汉代皇帝是如何通过“以礼治国”,来构建和维护那个辉煌的帝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