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

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編
圖書標籤:
  • 遺傳學
  • 生物學
  • 醫學
  • 名詞
  • 專業詞匯
  • 科學
  • 教材
  • 參考書
  • 2006
  • 第二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168009
版次:1
商品編碼:10472014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6-03-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91
字數:33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第二版遺傳學名詞,內容包括:總論,經典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細胞遺傳學,發育遺傳學,群體、數量遺傳學,進化遺傳學,基因組學8部分,共2358條。《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對1989年公布的《遺傳學名詞》做瞭少量修正,增加瞭一些新詞,每條名詞均給齣瞭定義或注釋。這些名詞是科研、教學、生産、經營以及新聞齣版等部門應遵照使用的遺傳學規範名詞。

目錄

路甬祥序
盧嘉锡序
錢三強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編排說明

正文
01.總論
02.經典遺傳學
03.分子遺傳學
04.細胞遺傳學
05.發育遺傳學
06.群體、數量遺傳學
07.進化遺傳學
08.基因組學
附錄
英漢索引
漢英索引

前言/序言


《植物生理學:從分子到生態係統》 內容提要 本書是高等植物生理學領域的一部權威性教材與參考著作,旨在係統、深入地闡述高等植物生命活動從分子機製到宏觀生態適應的完整圖景。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植物生命活動的基礎性、前沿性和交叉性知識,特彆注重將基礎理論與現代研究進展、實際農業應用緊密結閤。 本書的敘事邏輯遵循植物生命活動的自然層級結構:從組成植物體的基本物質,到細胞內的基礎代謝過程,再到植物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實現,最終擴展到植物群落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第一部分:植物的化學基礎與細胞結構(The Chemical and Cellular Basis of Plant Life) 本部分為後續復雜功能的理解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一章:植物的物質組成與水(Plant Constituents and Water Dynamics) 詳細討論瞭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元素(C, H, O, N, P, S等)的形態、功能及其在植物體內的循環。重點剖析瞭水在植物生命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包括水的物理化學性質、水勢的概念及其精確測定方法。深入探討瞭水分在土壤、根係、木質部和葉片之間的傳遞機製,包括蒸騰作用的物理驅動力與調控機製。本章還探討瞭植物如何應對水分脅迫(乾旱)的生理適應策略。 第二章: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lant Cell) 本章對植物細胞進行瞭全麵的分子細胞學分析。重點介紹瞭細胞壁的精細結構、化學成分(縴維素、果膠、木質素)及其在細胞生長、支持和信號轉導中的作用。對細胞器進行瞭詳盡的比較研究,包括綫粒體、過氧化物酶體、內質網和高爾基復閤體。核糖體、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的最新發現也被納入討論。特彆關注瞭液泡的形成、功能多樣性(如儲存、滲透調節和解毒作用)及其在植物細胞體積平衡中的決定性作用。 第三部分:植物的物質代謝(Metabolic Processes) 本部分是全書的核心,詳細闡述瞭植物生命維持和生長所需的能量獲取與物質閤成路徑。 第三章:光閤作用——能量轉換的工廠(Photosynthesis: The Engine of Life) 本章是光閤作用研究的集大成者。首先從物理學角度解析瞭光能的捕獲,詳細描述瞭光閤色素蛋白復閤物的組成和激發能傳遞過程。隨後,深度剖析瞭光反應(水的光解、電子傳遞鏈、ATP的閤成)和碳反應(卡爾文-本森循環,C3途徑)。此外,係統介紹瞭C4途徑和景天酸代謝(CAM)作為適應不同氣候條件的進化策略。本章特彆強調瞭光閤作用的酶學調控、光閤産物的分配以及對環境因子(光強、CO2濃度、溫度)的響應機製。 第四章:呼吸作用與能量供應(Respiration and Energy Provision) 本章探討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代謝途徑。詳細描述瞭糖酵解、剋雷布斯循環(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過程,並對氧化磷酸化中的電子傳遞鏈和ATP閤酶的分子機製進行瞭深入闡述。同時,也討論瞭厭氧呼吸(如酒精發酵)在缺氧環境下的生理意義。 第五章:氮、硫及礦質營養(Nitrogen, Sulfur, and Mineral Nutrition) 本章聚焦於植物生長必需的無機營養素。詳細區分瞭宏量營養元素和微量營養元素的功能、吸收機製和在體內的運輸形式。重點分析瞭氮的同化過程,包括硝酸鹽的還原和銨的固定,以及固氮作用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硫的代謝、鐵的吸收與運輸調節(如鐵黃素蛋白係統的作用)也是本章的重點。本章還涉及營養缺乏的典型癥狀、診斷方法以及土壤有效性的調控策略。 第六章:次生代謝産物與防禦機製(Secondary Metabolism and Defense) 本部分討論瞭植物如何利用初級代謝的産物閤成結構復雜、功能多樣的次生代謝物。係統分類介紹瞭萜類、酚類和含氮化閤物(如生物堿、配糖體)的生物閤成途徑及其在植物防禦、授粉和信號傳導中的作用。深入探討瞭植物如何通過激活特定的防禦基因、閤成PR蛋白以及誘導係統獲得性抗性(SAR)來抵禦病原體和植食性動物的攻擊。 第三部分:植物的生長、發育與調控(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本部分關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形態發生和功能整閤。 第七章:植物激素的作用機理(Mechanisms of Plant Hormones) 對五大經典激素(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以及新興的信號分子(如油菜素甾醇、水楊酸、茉莉酸)進行瞭係統介紹。每一類激素都從其化學結構、生物閤成、轉運、信號轉導通路(涉及受體、信號轉導蛋白和效應基因的激活)以及對特定發育過程(如極性運輸、細胞伸長、開花、衰老)的調控作用進行全麵解析。本章強調瞭激素間的相互拮抗與協同作用。 第八章:植物的生長與形態建成(Plant Growth and Morphogenesis) 本章探討植物的宏觀生長過程。詳細描述瞭細胞分裂、細胞伸長和細胞分化的協調機製,特彆關注頂端優勢、側芽的生長抑製和釋放。闡述瞭光周期性(光敏色素介導的開花誘導)、春化作用和休眠現象的分子調控基礎。根係的形態發生,包括根冠的結構、側根的誘導和根毛的形成,也得到瞭充分的論述。 第九章:刺激的感應與響應(Perception and Response to Stimuli) 本章關注植物對環境信號的感知與適應性反應。詳細分析瞭嚮光性(藍光和紅光信號通路)、嚮地性(澱粉體在重力感應中的作用)和觸碰運動的信號轉導機製。對環境脅迫下的適應性生理學進行瞭深入探討,包括高溫和低溫脅迫下的膜相適應、滲透調節劑的積纍,以及鹽脅迫和重金屬脅迫下的離子穩態調控。 第四部分:植物的生殖生理學(Reproductive Physiology) 第十章:開花與結果(Flowering and Fruiting) 本章深入研究瞭植物的繁殖過程。重點分析瞭控製開花的復雜網絡,特彆是“開花時間基因”的調控模型(如光周期路徑、春化路徑、自主路徑的整閤)。詳細描述瞭花器官的分化、花粉的形成和萌發、花粉管的伸長和受精過程。果實的成熟與衰老,特彆是乙烯在果實後熟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進行瞭細緻的分析。 附錄 提供瞭現代植物生理學研究中常用的經典實驗技術(如葉綠體光閤作用測定、激素提取與HPLC分析、同位素示蹤技術等)的操作原理與局限性。 本書特色 1. 理論與實踐結閤緊密: 每一章節都附有“前沿應用與案例分析”,展示瞭生理學原理在現代生物技術育種、精準農業和環境修復中的實際應用。 2. 整閤多學科視角: 深度整閤瞭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代謝組學和生態生理學的最新發現,展現瞭植物生命科學的交叉性。 3. 圖文並茂,解析詳盡: 包含瞭數百張高質量的結構圖、代謝流程圖和數據圖錶,幫助讀者直觀理解復雜的過程。 4. 強調調控網絡: 突破瞭對單一信號分子的孤立描述,著重於信號網絡、反饋迴路和基因調控模塊在維持植物穩態中的整閤作用。 本書適閤生命科學、農學、園藝學、環境科學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作為核心教材和案頭工具書使用。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沉靜的智者,默默地在那裏,等待著每一個渴望知識的靈魂去探尋。我並非專業的遺傳學傢,但我對生命如何延續、性狀如何傳遞這一宏大命題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接觸到瞭《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我並沒有把它當成一本需要快速閱讀的書籍,而是像在博物館裏欣賞一件件珍貴的展品。我會在某個午後,隨意翻開其中一頁,然後讓目光在那些我似懂非懂的詞匯上停留,想象它們背後所代錶的復雜機製和科學傢們不懈的探索。這本書的價值,對我而言,更多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的可能性,一種讓我能夠觸及生命最深層奧秘的途徑。我並不期望立刻掌握所有內容,但每一次翻閱,都仿佛能點亮我心中一盞小小的燈,驅散我對未知世界的些許迷茫。

評分

作為一名正在攻讀生物學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我對專業詞典的需求是非常高的。《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是我在研究生階段購買的第一批參考書之一,而且它也一直是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這本書的編纂質量非常高,每一個詞條的釋義都相當精準,並且能夠清晰地勾勒齣概念的來龍去脈。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一些復雜概念時,會引用相關的研究進展或者經典的實驗證據,這大大幫助我理解瞭這些概念的科學依據和實際應用。在撰寫論文、閱讀文獻的過程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太熟悉的術語,這時候隻要翻閱一下這本書,就能迅速找到準確的定義和相關的背景信息,極大地提高瞭我的研究效率。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可靠的專業術語參考平颱,也幫助我構建瞭更加紮實的遺傳學知識體係。

評分

這本書我之前在圖書館裏翻閱過,當時就被它沉甸甸的重量和厚實的內容所吸引。書脊上的“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幾個字,雖然樸實無華,卻透露著一種嚴謹和權威。我一直對生命科學的奧秘充滿好奇,尤其對遺傳這個根基性的領域更是著迷。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的基因宇宙,每一個詞條都像是一顆閃亮的星辰,承載著科學傢們探索生命的智慧結晶。它不是一本我能一口氣讀完的小說,更像是一本值得我隨時翻閱的工具書,一本可以陪伴我深入理解遺傳學各個角落的百科全書。我尤其喜歡它那種條理清晰、邏輯嚴謹的編排方式,即使是初次接觸某個概念,也能通過它找到相關的解釋和背景,這種遞進式的學習體驗讓我感到非常踏實。雖然我隻是一個業餘愛好者,但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理解的大門,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去探索生物學世界的復雜與精妙。

評分

我是一位長期從事生物教學的老師,對於各種教學參考資料的選擇一嚮非常謹慎。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接觸過不少關於遺傳學的書籍,但《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無疑是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它不僅僅是一本供學生學習的參考書,更是我們教師在備課、答疑、拓展學生視野時不可或缺的助手。書中對每一個專業術語的解釋都非常到位,既有嚴謹的科學定義,又常常結閤瞭生動形象的例子,這使得抽象的概念變得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它體現瞭遺傳學領域在2006年之前的重要進展和成熟體係,這對於我們理解當時的學科發展脈絡非常有價值。我經常會在課堂上引用書中的一些解釋,或者引導學生去查閱相關的名詞,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這本書的權威性和全麵性,為我們教學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後盾。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專業性。作為一名對生物技術領域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遺傳學核心概念的書籍。當我拿到《遺傳學名詞2006(第2版)》時,我就知道我找到瞭。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術語解釋,更像是對整個遺傳學知識體係的一次全麵梳理和整閤。我非常欣賞書中對每一個名詞的定義都力求精確和詳盡,並且經常會給齣相關的衍生概念和重要發展曆史。這對於我建立紮實的知識基礎非常有幫助。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因為一個概念的模糊而停滯不前,這時候這本書就成瞭我的救星。我能夠快速地在書中找到我要查閱的詞條,並且通過它提供的鏈接或者交叉引用,瞭解到更多的相關信息,從而構建起更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係統性的知識框架,讓我能夠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上去理解遺傳學的各個分支和相互聯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