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现代电子设计技术概述
1.1 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
1.2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1.2.1 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
1.2.2 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
1.3 体验EDA
1.3.1 EDA基本技术特征
1.3.2 EDA的应用范围
1.3.3 EDA的必要性
1.4 本书选用的EDA软件
习题一
第2章 计算机辅助电路分析和电路仿真
2.1 模拟电路仿真原理
2.1.1 输入方式
2.1.2 元器件模型
2.1.3 电路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1.4 图形的后处理
2.2 数字电路的模拟
2.2.1 数字电路模拟的过程
2.2.2 逻辑模拟的模型
2.2.3 逻辑模拟的算法
2.3 数模混合仿真技术
2.3.1 顺序模拟
2.3.2 混合模拟
2.4 常用的电路仿真工具
2.5 Multisim 10的基本操作
2.5.1 电原理图的创建
2.5.2 虚拟仪器的使用
2.5.3 基本分析方法
2.6 综合设计与仿真
2.6.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分析
2.6.2 三路智力竞赛抢答器仿真设计
2.6.3 小时制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习题二
第3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及应用
3.1 印制电路板基本知识
3.2 布局布线技术
3.2.1 PCB自动布线技术的步骤
3.2.2 元件的布局技术
3.2.3 元件的布线技术
3.3 Protel 99SE概述
3.3.1 Protel 99SE的发展与演变
3.3.2 Protel 99SE的设计组件
3.4 用Protel 99SE设计原理图
3.4.1 原理图设计过程
3.4.2 新建一个设计库
3.4.3 设置图纸大小和添加元件库
3.4.4 放置元件
3.4.5 连接线路与放置接点
3.4.6 电气规则检查
3.4.7 建立网络表
3.4.8 保存文件
3.5 用Protel 99SE设计印制电路板
3.5.1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步骤
3.5.2 创建PCB图文件
3.5.3 装载元件库
3.5.4 设置电路板工作层面
3.5.5 规划电路板
3.5.6 装入网络表与元件
3.5.7 元件布局
3.5.8 自动布线
3.5.9 给电路板添加标注
3.5.10 PCB图的打印输出
3.5.11 生成元件报表
3.6 综合应用举例
习题三
第4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技术
4.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4.2 VHDL要素
4.2.1 VHDL文字
4.2.2 VHDL中的数据类型
4.2.3 VHDL数据对象
4.2.4 VHDL的运算操作符
4.2.5 VHDL的属性描述
4.3 数字电路设计基本组件及其VHDL模型
4.3.1 多路选择器和译码器的VHDL模型及相关语法
4.3.2 锁存器/触发器/寄存器的VHDL模型及相关语法
4.3.3 串并/并串转换电路的VHDL模型及相关语法
4.3.4 计数器的VHDL模型及相关语法
4.3.5 有限状态机的VHDL描述及相关语法
4.4 CPLD/FPGA的设计流程
4.5 用Quartus II完成CPLD/FPGA设计的实例
4.5.1 原理图、文本输入设计方法
4.5.2 原理图、文本混合输入方法
习题四
第5章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5.1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简介
5.2 CMOS基本单元电路
5.3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5.3.1 集成电路的设计路线
5.3.2 全定制设计方法
5.3.3 半定制设计方法
5.4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EDA技术
5.4.1 输入的设计
5.4.2 设计验证
5.4.3 设计综合
5.5 设计实例分析
5.5.1 可编程分频器原理
5.5.2 可编程分频器的后端设计
5.5.3 芯片验证与测试
习题五
第6章 虚拟仪器系统及设计
6.1 虚拟仪器的发展状况
6.1.1 虚拟仪器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6.1.2 虚拟仪器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6.2 虚拟仪器技术简介
6.2.1 虚拟仪器概念
6.2.2 虚拟仪器系统组成
6.2.3 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的比较
6.3 虚拟仪器的开发环境介绍
6.3.1 LabVIEW简介
6.3.2 LabVIEW创建VI的基本过程
6.3.3 利用LabVIEW创建VI的示例
6.3.4 利用LabVIEW创建VI的总结
6.4 虚拟仪器的综合应用举例
6.4.1 智能心音检测仪
6.4.2 基于LabVIEW的二阶系统虚拟实验平台
习题六
第7章 现代电子电路设计范例
7.1 信号获取电路
7.1.1 常用的物理传感器及其特性
7.1.2 心音传感器及放大电路
7.1.3 测量放大器
7.1.4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7.2 信号输入电路
7.2.1 键盘输入电路
7.2.2 手写字符输入电路
7.3 信号显示电路
7.3.1 数码显示电路
7.3.2 液晶显示电路
7.4 信号转换电路
7.4.1 数模D/A转换电路
7.4.2 模数A/D转换电路
7.5 信号合成电路
7.5.1 直接数字合成器
7.5.2 人工语音合成电路
7.5.3 功率放大器
7.6 信号分解电路
7.6.1 同步数字信号复用分解电路
7.6.2 FPGA分频器电路
7.6.3 FPGA滤波器电路
7.7 信号控制电路
7.7.1 可编程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
7.7.2 十六路循环彩灯控制电路
7.8 电源电路
7.8.1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
7.8.2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
7.9 设计范例
7.9.1 数字式电缆对线器
7.9.2 温度测量仪
7.9.3 宽带直流放大器设计
习题七
参考文献
初次翻开这本《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与综合应用》,我本来是抱着解决近期项目中遇到的一个棘手模拟信号处理问题的目的,但这本书所呈现的内容,却远远超出了我的初步预期,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并没有直接抛出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从一个更加宏观和基础的层面,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现代电子设计背后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论。例如,在讲解低功耗设计策略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开关技巧,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阐述不同工艺下的漏电流机理,以及如何从晶体管级别去优化,甚至还联系到了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等系统级功耗管理技术。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由理论到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低功耗”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少用电”的直观理解,而是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在数字逻辑设计的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原以为自己对FPGA的开发流程已经相当熟悉,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IP核。然而,在阅读到关于异步时钟域交叉(CDC)处理的章节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做法可能存在不少潜在的风险。作者不仅详细解释了各种CDC问题的根源,例如亚稳态的产生,还给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握手信号、FIFO等,并对它们的优劣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验证方法,比如形式化验证,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高性能和高效率的同时,设计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才是真正长远的考量。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聪明地”设计,而不是仅仅“快速地”实现。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EDA工具的使用技巧是一门“熟能生巧”的学问,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来摸索。然而,《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与综合应用》在这方面也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并没有像许多教程那样枯燥地罗列各种命令和界面操作,而是从EDA工具背后的算法和原理出发,解释了为什么某些操作会有这样的效果,以及在不同的设计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和算法。例如,在讲解布局布线(Place and Route)时,作者就深入探讨了时序优化和功耗优化的权衡,以及各种启发式算法在其中的作用。这让我觉得,我对EDA工具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工具使用者”的层面,而是向“工具的理解者和优化者”迈进了一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取舍。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洞察。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当前主流的技术上,而是对人工智能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一些新兴的计算架构,例如存内计算(In-memory Computing)等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虽然这些内容可能暂时还未完全普及,但它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电子设计将走向何方,以及我需要提前学习和准备哪些知识。这种前瞻性,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技术的教材,更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和指引方向的指南。它让我意识到,电子设计的领域永远在进步,学习的步伐也不能停歇。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于“综合应用”这一概念的深刻体现。这本书并没有将不同的电子设计领域割裂开来,而是巧妙地将模拟、数字、低功耗、高频等技术融为一体,展现了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例如,在讨论射频(RF)前端设计时,作者就将低噪声放大器(LNA)的匹配、数模转换器(ADC)的采样精度以及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的效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跨领域的知识整合,让我对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流程有了更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模块或技术,而是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