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修訂版)

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曉陽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社會
  • 農村
  • 中國近現代史
  • 口述曆史
  • 犯罪
  • 懲罰
  • 記憶
  • 地方誌
  • 文化人類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法律齣版社
ISBN:9787511813572
版次:1
商品編碼:1056326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0
字數:268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是作者自1975年開始,硃曉陽斷斷續續對滇池東岸的一個小村的村史進行瞭調查和研究成果。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根據一個雲南村落的田野調查資料,研究懲罰的地方性狀況。研究的主題有兩個:其一是對這一漢族村落的懲罰活動的描述。其中也包括懲罰行動如何産生;它在時間流中的動態,以及與特定條件和特定行動者的聯係等等。

目錄

2010年修訂版前言
2003年版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懲戒:超越犯罪學視野的主題
第二章 方法論和田野
第三章 村莊的傳奇和國傢的敵人
第四章 “矛頭嚮上”和社區復興
第五章 發落的日常形式:流言、現醜和活榜樣
第六章 替罪羊
第七章 結論:在激變的時代“做人”
參考書目
附件1:豬膽冤魂
附件2:小村“村規民約”

前言/序言


小村故事:罪與罰 1931-1997(修訂版) 一部關於時間、記憶與人性的史詩,在時代的洪流中,探尋一個微小世界如何承載著宏大的悲歡離閤。 1931年,在中華大地上,一個名為“靜溪村”的偏僻村落,如同無數中國鄉村一樣,在曆史的洪流中默默存在。然而,靜溪村的故事,並非僅僅是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的寜靜畫捲。從1931年那個鞦風漸起的年代,到1997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山野,這六十餘載的歲月,在這個小小的村莊裏,刻下瞭深刻的烙印,孕育瞭無數或隱秘或張揚的“罪過”,也催生瞭不同的“懲罰”。《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修訂版)》便是在這片土地上,以一種近乎虔誠的姿態,挖掘、梳理並呈現那些被歲月掩埋,卻又深刻影響著村民命運的事件與情感。 本書並非一部簡單的曆史編年,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特定時代背景下,個體在社會變遷中的掙紮與選擇。從宏觀的時代浪潮,到微觀的個人命運,作者以一種宏大的視野和細膩的筆觸,將靜溪村的六十多年,編織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捲。 第一部分:1931-1949,風雨飄搖的年代 故事的開端,定格在1931年。那是一個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年代。在靜溪村,盡管遠離戰火,卻也無法逃脫時代變遷的陰影。貧瘠的土地,苛刻的賦稅,以及舊社會根深蒂固的宗族觀念,構成瞭村民們生存的基本圖景。 罪與罰的萌芽: 在這個時期,村中的“罪過”,往往與生存的壓力和人性的弱點息息相關。可能是為瞭爭奪 scarce 的資源而起的口角,可能是因為貧睏而滋生的盜竊,也可能是由於情感糾葛而引發的背叛。而“懲罰”,則更多地來自於傳統道德的約束、村規的嚴懲,甚至是來自地主鄉紳的壓迫。作者細緻地描繪瞭那個年代,社會秩序的脆弱,以及在沒有強有力法律約束下,道德和習慣如何成為維係村莊運轉的基石,同時也成為滋生矛盾的溫床。 時代的烙印: 隨著日軍侵華戰爭的爆發,戰爭的陰影也逐漸籠罩到靜溪村。雖然沒有直接的戰火,但兵源的徵集、物資的搜颳,以及難民的湧入,都給這個平靜的村莊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這個過程中,村民們麵臨著道德的抉擇:是順從,還是反抗?是自保,還是救助?不同的選擇,帶來瞭不同的“罪與罰”。也許是為瞭生存而告密,也許是為瞭保護傢人而不得不做齣違心的選擇。這些經曆,都在村民的心靈深處留下瞭難以磨滅的痕跡。 解放的曙光與初期的變革: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靜溪村也迎來瞭新的希望。土地改革,舊的社會秩序被打破。然而,新的變革也帶來瞭新的挑戰。如何處理過去的恩怨,如何適應新的政治環境,如何重新分配社會資源,都成瞭村民們需要麵對的問題。在這個時期,政治運動的介入,也使得“罪過”的定義更加復雜,個人的行為常常被置於意識形態的審視之下。 第二部分:1950-1979,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 新中國成立後,靜溪村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集體化、大煉鋼鐵、人民公社,一係列的政治運動和經濟建設,深刻地改變瞭村莊的麵貌。 集體化時代的“罪與罰”: 在集體經濟的時代,個人的利益與集體的利益常常被置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之中。私心、投機,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罪過”。而“懲罰”,則體現在勞動改造、思想批判,甚至是被剝奪集體利益。作者通過對具體人物故事的描繪,展現瞭在集體主義的框架下,個體生存空間的壓縮,以及由此引發的隱忍與反抗。 時代的喧囂與個人的迷失: 經曆過“大躍進”的狂熱,也承受過“三年睏難時期”的飢餓。村民們在時代的洪流中,有時顯得無所適從。政治口號的號召力,使得個體的情感和需求被壓抑。對於一些人來說,在時代的變遷中,堅守原則變得異常睏難,為瞭生存,不得不違背內心的良知,這本身就構成瞭一種“罪過”。而“懲罰”,或許是內心的煎熬,或許是長期的壓抑。 文化革命的衝擊: 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社會造成瞭巨大的衝擊,靜溪村也未能幸免。政治的狂熱,使得一些人為瞭政治上的“進步”,不惜揭發、批鬥自己的鄰居、朋友,甚至是親人。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猜疑和對立,在靜溪村留下瞭難以愈閤的創傷。那些曾經被視為“罪人”的人,在新的政治語境下,可能又成為“革命的功臣”,而那些曾經的“革命者”,又可能在風嚮轉變後,成為新的“罪人”。這種身份的錯位與變遷,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罪與罰”。 第三部分:1980-1997,改革開放的浪潮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社會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經濟的引入,傳統的生産方式被打破,新的機遇與挑戰接踵而至。靜溪村也在這股浪潮中,悄然改變著麵貌。 市場經濟下的新“罪與罰”: 市場經濟的引入,帶來瞭新的價值體係。金錢、利益,成為衡量成功的重要標準。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利用信息不對稱、權力尋租,牟取暴利,這些行為在新的時代語境下,被視為“罪過”。而“懲罰”,則更多地體現在法律的製裁、道德的譴責,以及市場競爭的殘酷。 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靜溪村的傳統價值觀麵臨著嚴峻的考驗。一些年輕人開始追求物質享受,對傳統的美德和鄉村的生活方式感到厭倦。這種代際的隔閡,以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迷茫,也引發瞭一些新的“罪過”,例如傢庭的矛盾、情感的疏離。而“懲罰”,則可能是傢庭的分裂,甚至是個人在欲望的驅使下,走嚮歧途。 時代的遺留與新生的希望: 到瞭1997年,靜溪村已經和幾十年前大不相同。一些老一輩的村民,仍然背負著過去的記憶和創傷。而年輕一代,則對未來充滿憧憬,但也麵臨著新的生存壓力。本書的結尾,並沒有簡單地描繪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而是呈現瞭一個復雜而真實的生活場景。靜溪村的故事,仍在繼續,新的“罪過”與“懲罰”的故事,也在悄然上演。 修訂版的價值 《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修訂版)》的“修訂”,不僅僅是對文字的潤色,更是對曆史的深入反思。作者在保留原有深刻洞察的基礎上,可能對某些史料進行瞭更嚴謹的考證,對某些人物的命運進行瞭更深入的挖掘,也可能對某些社會現象的解讀進行瞭更 nuanced 的梳理。修訂版的齣版,意味著對這段曆史的敬畏,以及對讀者理解真相的負責。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它讓我們看到瞭在中國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一個微小的村落是如何摺射齣整個時代的變遷,以及人性的復雜。它告訴我們,曆史並非僅僅是宏大的敘事,更是無數個平凡個體在時代浪潮中的悲歡離閤。那些被貼上“罪過”標簽的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懲罰”,往往是時代洪流的必然産物,也是人性的真實寫照。 通過閱讀《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修訂版)》,我們可以: 深刻理解中國近代史的演變: 從國民黨統治時期,到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靜溪村的命運變遷,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鮮活的樣本,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曆史時期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 體味人性的復雜與多麵: 在生存的壓力、時代的裹挾、利益的誘惑下,人性的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總是交織在一起。本書通過具體的故事情節,展現瞭人性的多麵性,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類的行為動機。 反思“罪與罰”的真正含義: 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罪”的定義在不斷變化,而“罰”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本書引發我們思考,在社會變革中,什麼是真正的罪過?又是怎樣的力量在施加懲罰?這種思考,有助於我們建立更成熟的道德觀和法治觀。 感受鄉土中國的獨特魅力與滄桑: 靜溪村的故事,也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國傳統鄉村的獨特風貌,以及在現代化進程中,鄉村所經曆的巨大變遷。那些曾經的鄉愁,那些被遺忘的記憶,都在本書中得到瞭生動的呈現。 《小村故事:罪過與懲罰1931-1997(修訂版)》是一部值得細細品讀的作品。它不僅僅是一段關於村莊的曆史,更是一段關於人性的史詩,一段關於時代的挽歌,也是一段關於未來的思考。它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迷霧,走進一個鮮活的中國農村,去感受那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那些關於罪過與懲罰,關於愛恨情仇,關於生離死彆,以及關於永不熄滅的生命力量的故事。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這本厚重的作品,我時常感到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仿佛置身於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肌理之中。作者對於社會階層、鄰裏關係以及權力運作的描繪,細緻入微,充滿瞭生活的真實感和批判的鋒芒。它不僅僅記錄瞭幾個傢庭的興衰,更是摺射齣一個時代在轉型期的種種側影——那些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嚮前衝的人們,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抗爭與麻木,都成為瞭曆史留下的深刻印記。讀完後,閤上書本,那種時代的餘溫久久不散,促使我們去思考當下與曆史的關聯性。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沉靜的力量,它不追求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以一種近乎“冷峻”的剋製,去敘述那些最熾熱、最殘酷的真相。每一次情感的爆發,都建立在長久而壓抑的鋪墊之上,因此,當情緒終於衝破堤壩時,其衝擊力是極其強大的。這種“大音希聲”的敘事策略,使得文本具有瞭一種超越日常的史詩感,同時又因為緊扣個體命運,保持瞭極強的人文溫度。它像一麵清晰的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堅韌與脆弱,值得所有熱愛深度文學閱讀的同好們細細品味。

評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洞察。書中人物的抉擇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們身處於那個特殊的曆史洪流之中,每一步都充滿瞭掙紮與妥協,展現齣人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智慧與道德睏境。我尤其欣賞作者如何不動聲色地揭示齣“罪過”與“懲罰”之間那種微妙的、有時甚至是錯位的關係。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道德說教,而是更接近於一種對生命本身的拷問:在曆史的巨輪碾壓下,個體能承載多少責任,又該如何麵對那些無法挽迴的過錯?這種哲學層麵的探討,讓這本書的內涵遠遠超越瞭一般的敘事文學。

評分

從文學結構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排簡直是一部精妙的音樂作品。它不是綫性敘事一氣嗬成,而是采用瞭多層次的交織與迴響,不同時間段的片段相互映照,彼此之間産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要求讀者必須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去拼湊、去理解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綫索。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解開一個謎團,而當所有碎片最終契閤時,那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這種高難度的敘事技巧,卻被作者處理得流暢自然,足見其駕馭文字的功力。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是讓人驚嘆,作者的敘事手法如同老道的匠人雕琢一塊璞玉,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都細膩入微,仿佛能親手觸摸到那個年代的粗糲與溫度。那種曆史的厚重感,不是生硬的堆砌史料,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個體命運的展現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讓人沉浸其中,難以自拔。特彆是對環境的描摹,那種鄉土氣息撲麵而來,泥土的芬芳、炊煙的味道,乃至清晨薄霧中若隱若現的黛色山巒,都栩栩如生地定格在腦海中。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在看一個故事,不如說是在經曆一段被精心保存下來的時光切片,每一個轉摺和細節都充滿瞭深意,值得反復咀嚼。

評分

朋友看瞭以後說非常喜歡

評分

十五六歲的女孩兒們,動不動就是這句話。

評分

應該算是法社會學的著作吧 還沒看 不過這方麵的內容還是挺感興趣的

評分

很好,就是比較難理解點,適閤有點社會學基礎的人讀,給那些想瞭解社會曆史學的人來說,受益頗多

評分

還可以,讀著挺有意思。

評分

正版圖書,值得擁有

評分

值得一提的是,校服的裙擺封麵插圖的首席書模正是新版紅樓夢中飾演黛玉的蔣夢婕。蔣夢婕的青春氣息和校園裏純真美好的感覺呼之欲齣,為珍藏版校服的裙擺增色不少。校服的裙擺是饒雪漫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之作。校服的裙擺首次提齣青春影像小說概念,共分四個部分(小三兒,林小花,少女伊藍,明星伊藍),生動地描寫瞭一個叫小三兒的女孩充滿瞭痛苦和歡樂的離奇成長。特彆是少女伊藍部分,再次完美展示瞭饒雪漫構架故事和敘述青春的超人能量,讓人欲罷不能。暑假很快到瞭。

評分

經典的學術書,對提高認識有很大的幫助!

評分

經典的學術書,對提高認識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