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

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王先谦 著,吴格 校
图书标签:
  • 十三经
  • 注疏
  • 清人
  • 诗经
  • 义集
  • 集注
  • 古典文献
  • 经学
  • 文化典籍
  • 套装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006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63987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超过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研究的方面也不同。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但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亢。礼书通故既非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礼记训纂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里记(小戴礼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内页插图

目录

序例
卷一 圃风
周南
关睢
葛覃
卷耳
穋木
螽斯
桃天
兔置
芣莒
汉广
汝坟
麟之趾

卷二
召南
鹊巢
采蘩
草虫
一米苹
甘棠
行露
羔羊
殷其靁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唐
何彼秾矣
鶸虞

卷三上
曝郎
邶墉卫
柏舟
绿衣
燕燕
日月
终风
击鼓
凯风
雄雉
匏有苦叶
谷风
式微
旄丘
简兮
泉水
北门
北风
静女
新台
二子乘舟

卷三中
柏舟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鹑之奔奔
定之方巾
蠛岽
相鼠
干旄
裁驰
山有抉苏
撢兮
狡童
褰裳

东门之埠
风雨
子衿
扬之水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卷六
齐风
鸡呜


东方之口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笋
载驱
猗嗟
卷七
魏风
葛屦
汾沮洳
园有桃
陟岵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
卷三下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小雅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大雅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周颂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魯颂
卷二十八 商颂
附录

前言/序言


《经学撷英:清代学者对十三经的疏解与阐释》 一、 编纂缘起与时代背景 十三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基石,历代皆受到高度重视,其注疏传承更是经学研究的重镇。清代,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高峰,涌现了大量杰出的经学家,他们继承前人遗绪,在考据、义理、训诂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就。尤其是在对十三经的注疏方面,清代学者们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养功底,对历代注疏进行了梳理、辨析、增补,乃至独辟蹊径,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经学思想。 然而,历代对十三经的注疏浩如烟海,参差不齐。要从中甄别出精要、疏解得当、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并非易事。许多珍贵的清代经学研究成果,往往分散于各种零散的丛书、专著之中,不易为人所知。加之,随着时代变迁,部分经典文献的流传与普及面临挑战,如何将清代经学家们的智慧结晶系统地呈现给当代读者,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 《经学撷英》的编纂,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需求和学术考量。我们旨在汇集清代学者中在十三经注疏领域贡献卓著者,将其精辟的疏解与阐释集结成册,以期: 1. 传承学术经典: 将清代经学家对十三经的深刻洞见与独特创见,系统地整理并呈现,使之得以流传,供后人学习与借鉴。 2. 展现治经风貌: 通过精选清代学者的高质量注疏,集中展现清代经学研究的严谨学风、考据精神、义理辨析的深度与广度。 3. 促进学术交流: 为当代经学研究者提供一个便捷、集中的研究平台,便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比较、辨析与创新。 4. 普及儒家经典: 借助更为清晰、深入的疏解,帮助更广泛的读者理解十三经的深邃内涵,感受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 本项目并非简单地汇集现有注疏,而是经过审慎的学术遴选,力求收录那些在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疏解独具特色、对理解原经文本至关重要的清代学者成果。这些成果,或在字词训诂上精益求精,或在义理阐释上别开生面,或在考据辨析上洞若观火,共同构成了清代经学研究的辉煌篇章。 二、 选取标准与编纂原则 《经学撷英》的编纂,遵循以下几项核心标准与原则: 1. 代表性与权威性: 优先选取清代经学史上的大家,如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焦循、惠栋、戴震、皮锡瑞等,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声望和深远影响。选取其对十三经的疏解,既能代表清代经学的主流方向,又能展现其研究的权威性。 2. 疏解的精要性与独特性: 重点收录那些能够深入浅出、精辟扼要地阐释经文要义,或提出独到见解、纠正前人讹误的疏解。避免过于冗杂、重复的论述,力求每一条疏解都具有学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3. 文本的完备性与准确性: 确保所收录的疏解文本,来源可靠,经过仔细校对,力求文字准确、编排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对于可能存在的版本差异,我们会尽量选用最通行、最权威的版本。 4. 体系的完整性与互补性: 尽管选取的是“三家”的代表性疏解,但编纂过程中也会考量其在不同经典、不同方面的互补性,力求整体上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清代学者在十三经研究上的成就。 5. 学术性与可读性的平衡: 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前提下,也注重疏解的可读性。力求文字通俗易懂,避免过多的晦涩难懂的术语,使更多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 三、 清代经学研究的特点与《经学撷英》的价值 清代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经学领域,相较于宋明理学以义理为重,清代学者更侧重于“汉学”的复兴,强调考据,注重训诂,力图回归经书的原貌。这种转向,极大地推动了经学研究的深化和学术的精细化。 《经学撷英》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精选了清代学者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其价值体现在: 纠偏正谬,还原经义: 清代学者凭借其严谨的考据精神,对历代注疏中的讹误进行了大量的辨析和纠正,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方面的成就,对汉字训诂的贡献,直接影响到对经文中字词的理解。《经学撷英》将这些精要的纠偏正谬之处汇集,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把握经文的原意。 穷理尽性,深探义蕴: 尽管清代汉学注重考据,但并不放弃对义理的探求。例如,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广雅》等训诂学上的成就,以及对《诗经》、《周易》等经典的解读,常常能触及更深层的哲学思想。本书所收录的疏解,将充分展现清代学者在义理阐释上的深刻洞见。 学派纷呈,百家争鸣: 清代经学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治学路数,如皖派、浙派等。本书通过选取不同代表学者的成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清代经学研究的多元化和学术争鸣的活跃局面。 为当代研究奠基: 许多清代学者提出的考据方法、训诂理论,至今仍是经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本书的整理出版,为当代经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创新。 四、 构成内容(示例性说明) 《经学撷英》将围绕十三经展开,精选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清代学者,对其在不同经典上的注疏精要进行汇集。具体内容将根据实际的学术遴选而定,但大致会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此处为示例性说明,并非最终确定内容): 《诗经》研究: 可能包含对《诗经》各篇章的音韵、训诂、系传,以及诗旨的阐释。例如,清代学者对《毛诗》的笺疏,或是对《诗经》中某些难字、难句的独到解读。 《尚书》研究: 重点在于对《尚书》篇章的时代辨析、字词训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政治、历史思想的解读。 《周易》研究: 关注《周易》的卦爻辞的解释、卦象的义理,以及哲学思想的阐发。 《礼记》研究: 侧重于对《礼记》中礼仪制度的考证,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伦理、政治观念的分析。 《春秋》三传研究: 关注《春秋》经文的微言大义,以及《左传》、《公羊传》、《榖梁传》的释义、史事考证与思想解读。 “四书”研究: 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重点在于对其思想主旨、道德伦理、政治哲学的深刻阐释。 每一个被选入的疏解片段,都将是该学者在相关经典研究中的精华所在,力求做到言简意赅,切中要害。编者会根据原著的体例,对选文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注释,以确保其清晰性与易读性。 五、 结语 《经学撷英:清代学者对十三经的疏解与阐释》的编纂,是一项充满挑战而又意义重大的学术工程。我们期望通过此书,能够将清代经学先贤的智慧之光,重新点亮在当代学术的殿堂。本书的问世,不仅是经学研究者的一份宝贵财富,也希望能为广大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一把理解儒家经典、走进先贤思想世界的钥匙。我们相信,通过对这些精粹疏解的研读,读者将能更深刻地体悟十三经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购入的《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可以说是圆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心愿。我一直认为,《诗经》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源头,其文字的质朴、情感的真挚、思想的深邃,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然而,《诗经》毕竟是古籍,如果没有详尽的注疏,很多内容都难以理解。我曾经尝试阅读过一些零散的注疏,但总觉得不成体系。而这套书,以“三家义”为基础,辅以清代学者的精妙注疏,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解读视角。我特别欣赏清代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的注疏往往不仅仅是解释文字,更是在梳理文化、考证历史、阐释思想。我期待在这套书中,能够看到这些学者是如何将《诗经》与当时的社会风俗、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等相结合,从而展现出《诗经》的丰富内涵。这对于我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

拿到这套《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我首先被其厚重的体量所震撼。两册书,沉甸甸的,仿佛承载了千年的智慧。作为一名业余的古籍爱好者,我最看重的是书籍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虽然还未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部分篇章的浏览来看,这套书显然是下足了功夫。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本堆砌,而是经过了精心的编排和梳理,将“三家义”和清人注疏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我尤其对“集疏”二字感到好奇,这通常意味着对不同学说的汇集和辨析,是学者们进行学术对话和思想碰撞的痕迹。我期待在这套书中能够看到不同学派在解释《诗经》时是如何进行论证的,他们是如何运用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其他经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的。这样的解读方式,对于我理解《诗经》的复杂性和多义性,非常有启发。

评分

这套《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的到来,让我对《诗经》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觉得,阅读古典文学,尤其是《诗经》这样源远流长的作品,最怕的就是“望文生义”。而这套书,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仅提供了《诗经》原文,更重要的是,它汇集了“三家义”和清代学者的注疏,这意味着我们在阅读时,可以直接参考多位学者的观点,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含义。我特别期待“集疏”部分,这往往是学者们对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和综合的地方,能够看到他们是如何通过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术探讨,对于提升我们的阅读鉴赏能力,非常有帮助。而且,作为“十三经”的一部分,这套书的出现,也让我们能够将《诗经》置于整个儒家经典体系中进行考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评分

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部古典名著,离不开对其源头和发展脉络的深入挖掘。尤其像《诗经》这样流传千年的经典,其文字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文化背景以及历代学者的解读,都至关重要。这套《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恰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需求。它不仅仅提供了《诗经》的文本,更重要的是,它汇集了清代学者对《诗经》的精粹解读,这对于我们理解《诗经》的“义”至关重要。清代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高峰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学者,他们的注疏往往旁征博引,见解独到,对后世影响深远。这套书将这些宝贵的学术成果集结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了解清代《诗经》研究全貌的绝佳平台。我尤其关注“十三经”的整体框架,虽然这套书主打《诗经》,但其“十三经”的定位,暗示着它可能与其他经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还能从中看到《诗经》在整个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真正想要深入钻研经典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

刚收到这套《诗三家义集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套装全2册)》,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尤其是对《诗经》情有独钟,我一直渴望能有一套权威、详尽的注疏本,能够深入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这套书的装帧古朴典雅,纸张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让人心生敬意。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但仅凭初步的翻阅,我就能感受到其学术价值和深厚底蕴。清代学者在《诗经》研究上有着辉煌的成就,他们的注疏往往旁征博引,论证严谨,是后人学习《诗经》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这套书汇集了“三家义”,并以清人注疏的形式呈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诗经》多重解读视角的机会。我特别期待里面的“集疏”部分,看看不同学者如何对同一篇诗歌进行阐释,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又在哪里,这对于我理解《诗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会有极大的帮助。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去探索一番。

评分

比起毛诗解读的角度更多层次,少了些许儒家的礼教正统,多了些浪漫主义人文的气息

评分

粗看差还算强人意,有待细读

评分

京东买东西非常好,方便,快捷,快递好,售后好

评分

非常喜欢,学习《诗经》必备!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价廉物美,很好

评分

发货速度很快,价廉物美,很好

评分

《诗三家义集疏》收辑西汉以来齐、鲁、韩三家诗说,兼取后人疏解,折衷异同,加以考核说明。辑录三家遗说,自宋代王应麟发其端,清代三百年间,范家相、冯登府、陈寿祺、陈乔枞、魏源等,都有考辑专著,此书出而集其大成。本书与陈氏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相比,在细节上多有补正。但亦不能替代陈著。《遗说考》将三家诗义分别排列,是故欲考今古之别,则王氏书为胜;欲考三家之别,则陈氏书为便。

评分

经典读物,古文字、古汉语、先秦史必看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