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

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凤凰周刊 编
图书标签:
  • 贪污
  • 腐败
  • 中国
  • 政治
  • 社会
  • 档案
  • 人物
  • 纪实
  • 2000-2010
  • 官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802346277
版次:1
商品编码:1069422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凤凰周刊文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凤凰周刊》秉承凤凰文化的独立与创造精神,坚守对公民知情权的满足和对中华文化的智慧传承,在对精英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中,不断超过自己,发出了时代需要的积极的、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声音。《中国贪官录:2000-2010 250位贪官档案》是“凤凰周刊文丛”之一,《中国贪官录:2000-2010 250位贪官档案》共分八个章节,内容包括寻租京津沪、“贪才”济济、“贪官军团”、“清水衙门”不清、毁于“不差钱、司法界的伤、祸起“红颜”、贪腐不除和谐无期,供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Chapter 01
寻租京津沪
原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被“双开”
周良洛被查背后的北京反腐谜局
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自杀之谜
原天津市委常委皮黔生落马
上海“土地爷”遭调查
“大秘”王维工该当何罪

Chapter 02
“贪才”济济
原国家药监局长郑筱萸“双规”幕后
药监巨贪郑筱萸“药杀”伏法
国土资源部长田凤山落马
山西省人大秘书长失踪事件
湖南双峰县委书记权力寻租路径
“防弹背心书记”黄金高“双规”谜局
杨秀珠荷兰落网引渡不易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王昭耀停职事件调查
Corrupted Officials
原苏州市副市长姜人杰案悬疑
陕西腐败第一案真相
安徽原副省长何闽旭贿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孙瑜被“双规”
冯顺桥归案,刘根山事件落幕
民企寻租案发,浙江环保局长被“双规”
陈绍基身后的深水区
杭州副市长许迈永“双规”内幕
深圳市长许宗衡被查幕后
大陆“核掌门”康日新落马
民航局副局?宇仁录“双规”内幕
中国贪官“标准像”

Chapter 03
“贪官军团”
贵州副省长刘长贵案牵“贪官军团”
陈凯案再掀福州“官场地震”
东三省政坛“大换血”
郴州“补天”
郴州事件促执政党反腐思维调整
“红顶商人”刘俊卿窝案
阜阳官场“现形记”
阜阳贪腐“后遗症”
福建宁德官场连环腐案
农业部三官员涉经济问题自杀
原辽宁人大副主任宋勇贪贿“二人转”
国家药监局再现贪腐窝案

Chapter 04
“清水衙门”不清
江苏省委组织部长“双规”风暴
目 录
从“交通厅长现象”到“组织部长现象”
整顿吏治:大陆政改之首义
原福建省委宣传部长荆福生“双规”幕后
湖南岳阳纪委书记彭晋镛敛财五式
曾锦春制造的郴州“双规”噩梦
山西临汾宣传部长遭百官举报被“双规”
原铁道部政治部主任何洪达涉贪被查

Chapter 05
毁于“不差钱”
张恩照案再现银行体制漏洞
北京收审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徐放鸣
国家外汇管理局司长许满刚“出事”?
国家外汇管理局高官邹林落马
湖南益阳中行行长自杀疑团
中共掀官员禁赌风潮
中煤副总张宝山豪赌落马
Chapter
司法界的伤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被“双规”
黄松有案判而未决
湖南省高院院长“双规”幕后
法官管束需要新思路
吴振汉牵出湖南高院腐败案
阜阳中院法官腐败标本
深圳中院“腐败窝案”调查
重庆高院两官员“双规”
惠州公安局长涉嫌澳门豪赌,助妓女黑工赴港
大同市公安局长申公元“双规”案
?逃的政法委书记
Corrupted Officials
一个省监狱管理局的“集体沦陷”
中国贪腐高官减刑调查

Chapter 06
祸起“红颜”
广东鹤山市委书记太太在港被盗巨款事件
原广东鹤山市委书记被“双规”
济南市人大主任段义和残杀情妇内幕
段义和爆炸案余波掀翻孙淑义
温州区委书记杀情人事件调查
湖南湘西州州长涉性丑闻被“双规”
陈绍基案三女人“入围”
中南海严查官员“情妇腐败链”
中国官场情人政治

Chapter 07
腐不除 和谐无期
多视角看中国腐败恶化
腐败的成本效益与反腐败的制度困境
加强执政能力从反腐败开始
贪腐不除 和谐无期
着力营造良性的体制环境
让舆论监督为权力筑起藩篱
反腐手法也要与时俱进

精彩书摘

地产背后的“地雷”
2007年4月12日,在周良洛被带走调查一周后,海淀区原副区长星志国受贿案突然开庭审理。
在此之前,这位在任上辞职的副区长并未引起人们关注。周良洛担任着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主任,星志国在离任前任副主任。
2005年,海淀区副区长星志国突然请辞。此前星志国担任过海淀区财政局局长,并兼任海淀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董事长。在担任副区长两年之后突然请辞,这让海淀区人大代表们甚为不满。
其时列席海淀区人大常委会的一位区人大代表透露,在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表决星志国的辞职报告时,15位区人大常委反对,14位赞成,结果星志国的辞职在这次人大常委会上未获得通过。
海淀区人大代表赵典军认为,一位任期未到的副区长,并且是长期分管经济工作的官员离任,首先应进行经济审核,随后再报人大审批。突然辞职不符合政策规定,也不符合民意。
但随后在相关部门的压力下,2005年5月,区人大最后还是同意了星志国的辞职。
然而,星志国未及大展拳脚,就在同年7月被检察机关带走。但此后,有关方面对星志国的案子一直秘而不宣。
2007年4月12日,星志国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指控其涉嫌受贿人民币200余万元,隐瞒境外存款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
星志国案件的公开或许能揭开海淀区在高速发展中隐藏的一些问题。海淀区另一位人大代表苏家泉在同一天,向区人大递交了一份报告。此前苏家泉在长达两个月的调查中发现,中关村街道办竟然有高达5亿元的债务,他直言不讳地称,这里面肯定有腐败问题。“海淀区有二十几个街道,要都‘举高债过日子’,会是什么后果?”他建议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调查,并希望对人大代表们有所交待。
“海淀早已经到处是地雷阵了,随便哪一起土地案发,都会炸倒一大片。”一位前海淀区政协委员称,在超常规发展时期留下的隐患,现在都显现出来了。
周良洛在这一届政府期内提出开发海淀“北部新区”的规划,称要再造10个中关村。“北部新区”开发中,征地是重中之重,仅西北旺镇的16个村子中,就有14个在进行征地工作。其时已有人大代表提醒周注意土地开发中的违规行为,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土地问题已经危机四伏,高歌猛进的发展速度背后的圈地运动令人吃惊。2006年,海淀区西北旺镇安宁庄的张宏生把海淀区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政府对安宁庄失去的2850多亩地给出一个说法。此前该地区从未有过“征地”,但在或租或借的开发中,到2003年时,这里的村民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土地。
但法院拒绝接受这一案件,回复理由为,张宏生现在已经是市民身份,主体不对,不能以农民身份来起诉海淀区政府。
周良洛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海淀区将在2008年把辖区内近7万农民全部转为居民。对这些“原村民”们来说,失地的速度将会加快。
中国社科院的一份报告显示,近10多年来,北京市失地农民的数量达到33万人。在此期间,海淀区和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异常迅速,该地区的房价在10年间翻了5倍。
……
《百年潮涌:中国政治改革的足迹与反思》(暂定名) 内容梗概: 本书并非一部简单的历史编年,而是试图深入剖析自清末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演变的关键节点,以及每一次变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动力、探索路径、遭遇挑战与最终反思。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推动或阻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事件与人物,以期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理解我们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 第一部分:晚清的蹒跚探索——从洋务到宪政的艰难起步 第一章:器物与制度的裂痕:洋务运动的局限与启示。 详细梳理洋务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核心理念,深入探究其在军事、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实践成就。但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揭示洋务运动未能触及政治体制的根本改革,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模式如何限制了技术引进的深度,最终导致其在甲午海战等一系列军事失败中暴露的制度性软肋。我们将考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一批关键人物的政治思想与实践,他们的困境与选择,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何种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君主立宪的憧憬与破灭:清末新政的得失。 详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被迫推行的“新政”,尤其是其在预备立宪方面的努力。本书将考察其在官制改革、法律修订、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并重点分析其试图借鉴西方君主立宪模式的尝试,例如设立咨议局、编练新军等。然而,我们将深入剖析清廷的犹豫不决、改革的不彻底性,以及保皇党与革命党之间的矛盾如何最终激化。晚清政府的宪政探索,为何最终未能挽救王朝的覆灭,其失败的根源何在? 第三章:辛亥革命的遗产:旧制度的终结与新秩序的迷茫。 详述辛亥革命的爆发、过程及其对中国政治格局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本书将重点关注革命的驱动力,如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的兴起,以及孙中山等革命先驱的政治理想。但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辛亥革命后,中国未能建立起稳定、统一的中央政府,军阀割据、政治动荡的局面如何形成。从君主专制到共和,中国的政治转型,为何如此充满曲折与阵痛,辛亥革命留下的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 第二部分:民国时期的探索与彷徨——共和的实践与民主的艰难 第四章:北洋政府的混乱与秩序的重建:从袁世凯到军阀混战。 详细梳理北洋政府时期,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政治人物如何试图整合国家权力,以及其称帝闹剧的背后逻辑。本书将重点分析这一时期军阀势力如何形成、扩张,以及它们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我们将考察地方自治、联省自治等思潮的兴起,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央集权失灵的回应,但同时也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第五章:国民革命的洪流:国家统一的努力与国民党政权的建立。 深入分析中国国民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如何从早期革命政党发展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本书将重点考察国民党在北伐战争中实现国家初步统一的历程,以及其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行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我们将审视国民党“训政”体制的特点,分析其在推动国家现代化方面的成绩与局限,例如在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教育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其面临的挑战,如党内权力斗争、地方势力的制约、日本侵华战争的威胁等。 第六章:共产党力量的崛起与抗日战争中的政治格局。 详细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以及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逐渐发展壮大。本书将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摩擦,以及各自的政治路线与战略选择。我们将探讨共产党在根据地建设、群众动员、思想理论发展方面的特色,为理解其最终夺取政权奠定基础。 第七章:民主宪政的呼唤:国共内战前的政治博弈。 详述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围绕国家前途展开的激烈政治博弈。本书将重点关注“和平建国”的尝试、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以及最终未能避免内战的复杂原因。我们将分析国民党政府在内战初期的优势与劣势,共产党的战略策略,以及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诉求。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力量之间的角力,最终将国家推向了新的历史方向。 第三部分:新中国政治的探索与演进——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第八章:新中国的奠基与初步建设:从建国到“一五”计划。 详细阐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新中国在建立初期,如何确立政治制度、恢复国民经济。本书将重点分析“一五”计划的实施,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将考察新中国初期政治体制的特点,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统一战线的实践等。 第九章:曲折前进与思想解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 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包括“大跃进”运动的教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本书将重点探讨在这些时期,政治体制的运行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我们将反思这些历史教训,为理解后来的改革开放提供重要的参照。 第十章:改革开放的宏图:经济特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 详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如何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本书将重点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步骤,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以及这些改革如何释放了经济活力。同时,本书也将审视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例如扩大基层民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人大制度等,以及这些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局限。 第十一章: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聚焦21世纪初,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与挑战。本书将分析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探讨在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例如反腐倡廉的持续推进、依法治国的深化、社会治理的创新等。同时,本书也将关注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例如科技进步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变化。 第四部分:政治文明的追寻——经验、教训与未来展望 第十二章:改革的动力与阻力:制度创新与利益博弈。 综合分析中国政治改革进程中的内在动力,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改革的阻力,如既得利益的维护、思想观念的束缚。本书将探讨不同时期,政治改革的重点与策略如何演变,以及制度创新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第十三章:民主的内涵与中国的实践:多元视角下的审视。 探讨“民主”这一概念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解与实践。本书将从历史、哲学、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体制,分析其在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的独特性与成就。同时,也将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探讨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 第十四章:反腐的意义与挑战:净化政治生态的持久战。 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以及其面临的长期性、艰巨性。本书将探讨反腐败的制度性建设,如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文化层面的教育引导。我们将反思反腐败斗争对净化政治生态、重建社会信任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章:面向未来: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趋势与展望。 综合全书内容,对中国政治文明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本书将探讨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如何构建更加成熟、稳定的政治制度,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将以开放的视野,审视中国政治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本书特点: 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跨越晚清至今百余年,系统梳理中国政治发展的脉络,不回避任何重要的历史时期和事件。 理论的探讨与实践的结合: 在梳理历史事实的同时,深入分析背后的政治思想、理念与实践。 多维度的视角: 借鉴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中国政治发展的复杂图景。 反思的精神: 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中国政治文明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刻反思与前瞻性探讨。 注重细节与案例: 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决策,使论述更加生动、深刻。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中国政治发展轨迹的清晰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洞察中国政治改革的深层逻辑,并对中国政治文明的未来走向进行独立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一出,就足以让人虎躯一震。《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这不单单是一个书名,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宣告,一份对过去十年中国反腐败斗争史的精准概括。当我对这个书名产生好奇时,脑海中便开始勾勒出它的模样。我想,这一定是一本汇集了大量珍贵资料的书,它将那些曾经隐藏在权力和财富背后,却又最终暴露在阳光下的身影,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是中国社会转型最为剧烈、也最充满挑战的时期之一,而腐败的阴影,无疑是笼罩在这段历史上一抹深刻的色彩。250位贪官,这个数字本身就带着一种触目惊心的力量,它暗示着这段历史中,权力是如何被滥用,金钱是如何蒙蔽人心,而那些本应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我期待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冰冷的名录,更能够深入挖掘这些“贪官”背后的故事,他们的崛起之路,他们的堕落轨迹,以及他们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权力腐蚀的机制是怎样的,制度的漏洞在哪里,而社会又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坏人”的书,它更是关于人性、关于权力、关于监督、关于制度的一部深刻的社会写实。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深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警示意义。《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单凭书名,就足够引发无数联想。我猜想,这本书的编辑和作者,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在浩如烟海的公开信息、司法档案以及可能的内部资料中,精心筛选、去伪存真,最终提炼出这250个案例。它所涵盖的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恰恰是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快速变迁的关键时期,也是腐败问题相对集中爆发的阶段。在这个背景下,250位贪官的档案,就像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权力与金钱交织的复杂图景,也暴露出制度性缺陷带来的严峻挑战。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呈现的,不只是简单的“谁是谁”的罗列,而是对每一位贪官的“档案”进行深入剖析。这意味着,或许会有他们的成长经历、权力轨迹、贪腐手段、涉案金额、最终的审判结果,甚至是对他们家人的影响。每一份档案,都可能是一篇浓缩的悲剧,是人性贪婪与权力滥用的生动写照。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希望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腐败是如何一步步侵蚀社会肌体的,它对法治的破坏有多么严重,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打击有多么残酷。这不仅仅是一次对过去的审视,更是一次对未来的警醒。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给我一种探究真相的渴望。《2000-2010》这个时间跨度,正好是我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反腐败斗争的认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而“250位贪官档案”这个具体指向,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系统性的梳理和记录。我想,这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名人传记”或者“社会新闻集锦”,它更像是一部严肃的、具有史料价值的学术性著作。我预计,书中会对这250位贪官的案件进行分类、分析,甚至可能挖掘出一些共性的腐败模式和诱因。也许,作者会从案件发生的地域、部门、级别、涉案金额、贪腐方式等方面,进行详尽的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更让我期待的是,如果书中能对这些贪官的“档案”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比如,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腐败的?是个人品德问题,还是制度的诱惑?他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的落马,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震动?这些问题,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我相信,通过阅读这些档案,我不仅能了解具体的腐败案例,更能对中国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对如何防范和遏制腐败,获得更具启发性的思考。

评分

《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强大的冲击力和信息量。当我看到它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不是简单的几个名字,而是一个庞大的、涉及权力、金钱、欲望和社会责任的复杂网络。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时期,也是反腐败斗争面临严峻挑战的十年。250位贪官,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它暗示了在这十年间,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列举,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权力失控和人性弱点的社会学研究报告。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这些贪官的详细“档案”,可能包括他们的个人背景、晋升轨迹、犯罪细节、涉案金额、造成的损失,以及最终的法律制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看到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例如制度的漏洞、监督的缺失、人性的贪婪等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腐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增强对反腐败斗争的理解和支持。这不仅仅是对过去十年腐败现象的回顾,更是一种对未来社会治理的深刻反思。

评分

听到《中国贪官录·2000-2010:250位贪官档案》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一本书敢于直面这段历史了。2000-2010这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极为迅猛的时期,伴随经济的腾飞,腐败的阴影也同样显著。250位贪官,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触目惊心,它代表着250个家庭的破裂,250个权力的背叛,以及250个可能被吞噬的社会公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册”,而是能够像它的副标题“250位贪官档案”所承诺的那样,为每一位贪官提供一份相对完整的“档案”。这意味着,我可能会看到他们的成长背景,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又如何在诱惑面前选择堕落。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他们贪腐的具体手段、涉及的金额、以及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具体危害。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案件侦破、审判过程的细节,甚至是他们落马后的反思(如果有的话),那将是更加宝贵的史料。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到一种对真相的渴望,一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它将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腐败的本质,更深刻地理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而更好地警示当下,启迪未来。

评分

不错不错,期待出2012版。

评分

内容比较详尽,分析比较到位,可以自警

评分

书收货很快,还没有开始读

评分

一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看多了也不好

评分

不错,感觉还可以,质量也不错

评分

还没看 应该不错 凤凰的

评分

非常好的书,值得仔仔细细的看

评分

物流很快!读书是心灵的旅行。

评分

一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看多了也不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