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诊治原色图谱 农业/林业 书籍

羊病诊治原色图谱 农业/林业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羊病
  • 诊治
  • 兽医
  • 农业
  • 林业
  • 畜牧
  • 疾病
  • 图谱
  • 养殖
  • 原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蓝书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
ISBN:9787122175236
商品编码:1070224760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羊病诊治原色图谱 农业/林业 书籍
作者: 马玉忠 主编
定价: 85.0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出版日期: 2013-09-01
ISBN: 9787122175236
印次: 1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内容简介
《羊病诊治原色图谱》图文并茂,系统介绍了羊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代谢病和中毒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特点、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综合性措施,具有图像清晰、直观易懂、内容实等特点,可让读者“看图识病,识病能治”,达到快速掌握各种羊病诊断与的目的。《羊病诊治原色图谱》是广大羊病工作者和羊场技术人员、动检工作者、基层兽医必备的工具书,也是大专院校动物医学、食品卫生检验、养羊和羊病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目录
章 传染病
1.炭疽
2.巴氏杆菌病
3.布氏杆菌病
4.坏死杆菌病
5.羊流产沙门菌病
6.羔羊大肠杆菌病
7.李氏杆菌病
8.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9.结核病
10.副结核病
11.放线菌病
12.衣原体病
13.链球菌病
14.葡萄球菌病
15.羊快疫
16.羊腐蹄病
17.羊肠毒血症
18.羊黑疫
19.口蹄疫
20.羊传染性脓疱
21.羊痘
22.羊支原体性肺炎
23.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
24.痒病
25.羔羊痢疾
26.绵羊肺腺瘤病
27.羊梅迪-维斯纳病
28.伪结核病
29.破伤风
30.羊附红细胞体病
第二章 寄生虫病
1.消化道线虫病
2.肝片吸虫病
3.莫尼茨绦虫病
4.泰勒焦虫病
5.羊螨病
6.肺线虫病
7.山羊球虫病
8.脑多头蚴病
9.羊鼻蝇疽病
10.血吸虫病
11.住肉孢子虫病
12.棘球蚴病
13.细颈囊尾蚴病
14.弓形体病
15.皮蝇蛆病
第三章 内科病
1.口炎
2.食道阻塞
3.瘤胃积食
4.前胃弛缓
5.瘤胃臌气
6.瓣胃阻塞
7.创伤性网胃炎
8.肠变位
9.支气管炎
10.肺炎
11.鼻炎
12.中暑
13.尿道结石
第四章 外科病
1.创伤
2.脓肿
3.休克
4.风湿
5.骨折
6.眼病
7.蹄病
8.乳头状瘤
9.淋巴肉瘤
10.山羊肛门癌
11.疝气
第五章 产科病
1.流产
2.产后败血症
3.难产
4.胎衣不下
5.子宫内膜炎
6.乳房炎
7.不孕症
8.妊娠毒血症
9.子宫脱出
10.阴道脱出
11.睾丸及附睾炎
第六章 代谢病和中毒病
1.白肌病
2.佝偻病
3.骨软症
4.维生素A缺乏症
5.食毛症
6.疯中毒
7.有毒萱根中毒
8.有机磷中毒
9.尿素中毒
10.硒中毒
11.铜中毒
12.碘缺乏病
13.铜缺乏病
14.氟中毒
参考文献

  摘要
(2)普通奥斯特线虫虫体呈淡红色,前端较细,口囊小,体表有角质层纵纹。雄虫长7~12毫米,背肋于远端1/2处分为2枝。交合刺1对,细而长,其远端分为3叉。引器似球拍状。雌虫长10~13毫米,排卵器发达,尾端锥形。虫卵大小为(69~95)微米×(34~59)微米。
(3)蛇形毛圆线虫虫体很小,呈丝状,体表有细小的横纹,无纵纹。雄虫长5~8毫米,交合刺1对,棕黄色,形状相似,不等长,远端均有倒钩1个。引器正面呈梭形,侧面似拉长的S形。雌虫长5~10毫米,虫体在肛门之后急速缩小,而形成尖细的尾端。虫卵大小为(69~98)微米×(34~55)微米。寄生于山羊消化道的毛圆线虫属还有艾氏毛圆线虫。
(4)尖刺细颈线虫虫体前部尖细,头端角质层扩大成头囊,头囊具有横纹。雄虫长7~15毫米,背肋每枝末端分为内外2个小枝。交合刺远端套在膜内,形状似红缨枪。雌虫长12~21毫米,阴门横缝状,位于虫体后1/3处。虫卵椭圆形,大小为(139~175)微米×(76~91)微米。
(5)栉状古柏线虫虫体头端细小,头部角质层扩大形成对称的头囊,口腔小,无明显的齿,体部有10~16条纵纹。雄虫长5~7毫米,背肋于中部分为并行的2枝,每枝的中上方又发出一个指状的侧枝,交合刺中部粗大,远端变细,其上有环纹。雌虫长8~9毫米,虫卵大约为(67~80)微米×(31~38)微米。
(6)蒙古马歇尔线虫虫体两端尖细,体表角质层具有纵纹,颈乳突位于食道中部的体表两侧。雄虫长10~15毫米,背肋细长,约在远端1/3处分为左右2枝,各枝末端分成内、外2枝,于该两小枝的稍上方有1个外侧枝。交合刺长0.2~0.3毫米,远端1/3处分成3枝。引器不明显,呈葱头状。雌虫12~17毫米,有阴门盖,尾部细长,末端稍膨大。虫卵椭圆形,大小为(182~217)微米×(83~115)微米。
(7)羊仰口线虫虫体前端弯向背侧,口囊大,呈漏斗状,口囊底部有1个大背齿和2个小亚腹齿。雄虫长12~15毫米,交合伞由2个发达的侧叶和1个不对称的小背叶组成。背肋的分枝不对称。交合刺1对,褐色,等长。雌虫长17~22毫米,尾端粗短而钝圆。虫卵大小为(72~85)微米×(45~49)微米(图2—1—2,图2—1—3)。
……

《中国农业百年图鉴:变迁与发展》 一、 引言:穿越历史的镜头,凝视沃土的脉搏 翻开中国农业的浩瀚史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土地的耕耘与收获,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是社会文明演进的缩影。从刀耕火种到智慧农业,每一个时代的农耕方式、每一项农田的革新,都凝聚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汗水,塑造了我们今日的餐桌,也奠定了国家的根基。《中国农业百年图鉴:变迁与发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图像与翔实的文字叙述,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近距离观察中国农业近百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农业的书籍,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生动写照。我们将聚焦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耕作方式的革新,到农具的演变;从作物品种的改良,到病虫害防治的进步;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到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通过对这些具体内容的细致呈现,我们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立体、鲜活的中国农业发展史。 二、 土地的记忆:耕作方式的千年嬗变 近百年来,中国土地上最根本的变革之一,便是耕作方式的深刻转型。本卷将从“土地的记忆”这一章节切入,深入剖析这一历史性变化。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根基: 追溯近现代农业的开端,我们将回顾传统农业依然占主导地位时的景象。简陋的农具,依赖人力和畜力的耕作模式,以及依靠自然节气和经验积累的种植技术。我们将通过当时的摄影记录,展现农民在田间的辛勤劳作,土地被精心犁耙、播种、灌溉、收割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也将呈现传统农学知识的传承,例如对土壤肥力的认识、选种育种的朴素方法、以及水利灌溉的古老智慧。 农具的革命:铁犁牛耕的普及与升华: 铁犁的出现与普及,是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展示从早期简易铁犁到逐渐改进的犁具,再到后来拖拉机等机械化设备的引入过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农具的图像,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劳动强度的减轻和耕作效率的提升。我们将探讨这些农具的制造、推广以及对农民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 水利建设的史诗:灌溉与防洪的脉络: 水利是农业的生命线。本章节将梳理近百年来中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和成就。从各地修建的水库、堤坝、渠道,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都将通过影像资料得到生动展现。我们将关注这些工程如何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如何保障了粮食的稳产高产,以及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影响: 土地是中国农业最核心的要素。本卷也将触及土地制度的演变,从早期的土地分配到后来的集体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虽然本书的侧重点在于生产技术和实践,但对土地制度的简要回顾,有助于理解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 作物的世界:品种改良与繁荣景象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计,而品种改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物お世界》章节将聚焦于中国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演变与发展。 粮、棉、油、蔬、果的绿色革命: 我们将重点介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各类蔬菜以及水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在近百年来的改良历程。通过引入育种专家、科研机构的珍贵照片,以及历年来的优良品种推广图,展现科学家们在培育高产、抗病、优质品种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我们将对比传统品种与现代改良品种的形态差异,介绍它们在产量、抗逆性、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显著提升。 杂交技术的突破与应用: 杂交育种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育种史上的里程碑。我们将重点介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重大育种成就,并配以相关研究和推广的图像。这将是展示中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有力证据。 地方特色作物的保护与发展: 除了主要粮食作物,中国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作物也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本卷将关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品种,例如各地特有的豆类、薯类、瓜果蔬菜等,介绍它们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故事。 病虫害防治的智慧与进步: 作物生长离不开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我们将追溯近百年来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经验性防治方法,到化学农药的出现与应用,再到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病虫害防治场景和工具,反映出科技进步在保障作物健康生长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四、 机械的轰鸣:农业现代化的进军 从人力畜力到机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近百年来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机械的轰鸣》将生动展现这一宏伟图景。 从手扶拖拉机到大型联合收割机: 本章节将系统梳理农业机械化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我们将展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包括耕作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以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等。通过对比不同年代的机械照片,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机械化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农民负担的巨大影响。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挑战: 我们将关注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农场中的推广情况,以及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例如机械的适应性、农民的使用技能、维修保养等问题。 农产品加工与仓储的机械化: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田间,也体现在农产品收获后的加工和储存环节。本卷将介绍农产品初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发展,例如粮食烘干、筒仓储存、冷链运输等,展示其如何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降低损耗。 智慧农业的萌芽与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农业的概念逐渐兴起。本卷也将适时引入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例如精准农业、遥感技术、无人机植保、智能化灌溉等。通过展示这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 绿色发展:可持续的农业之路 在追求产量和效率的同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绿色发展》章节将关注中国农业在生态友好和资源节约方面所做的努力。 生态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本卷将介绍中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测土配方施肥、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通过展示相关的农田场景和技术应用,体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推进: 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我们将介绍国家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卷将介绍相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例如秸秆还田、沼气工程、生物发酵等,展现其在变废为宝、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保护土地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卷将介绍中国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展现其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 六、 结语:未来的展望 《中国农业百年图鉴:变迁与发展》是一部浓缩了中国农业百年奋斗历程的史书。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记录,我们不仅能够回顾过去,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启发未来。本书的出版,旨在为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农业从业者以及广大对中国农业发展史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生动的参考。展望未来,中国农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这部图鉴也将成为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要给个满分,它完全跳脱了那种学院派的、脱离实际生产环境的理论束缚。我发现它在“临床操作指导”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你知道,很多时候,诊断清楚了,但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才是决定羊只生死和恢复速度的关键。这本书在介绍药物注射、瘤胃穿刺、甚至是一些小型外科处理(比如子宫脱出复位)的步骤时,配的图片简直就像是手把手的教学视频定格。它们没有那种过于艺术化的光影处理,而是最大程度地模拟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可能光线并不完美,可能羊只正在挣扎,但关键的解剖标志和操作点都被精准地用箭头和标记圈了出来。我尤其喜欢它对“早期干预”的重视,很多图例都在强调,当病症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前,采取何种措施最为有效。这对于养殖场日常的疫病防控体系构建,有着非常直接的指导意义。它不是让你在危机发生后再去查找如何“抢救”,而是让你懂得如何通过细微的观察,提前“拦截”危机。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人性化,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在处理如此海量且复杂的生物学信息时,保持清晰的逻辑结构至关重要。这本图谱在设计上巧妙地平衡了信息密度和易读性。每一页的布局都非常紧凑但绝不凌乱,左侧或顶部是核心的病理图片,右侧或下方则是简洁扼要的文字描述和鉴别诊断要点。最棒的是,它不像某些参考书那样把参考文献和术语解释塞得满满当当,让人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的重点非常明确——图为主,文为辅,相互印证。当你急需确认某个肿块或皮损的性质时,你的目光可以迅速被高分辨率的图像所吸引,而文字部分则提供了快速确认病程和用药方向的捷径。这种高效的信息获取模式,在羊群大规模爆发疫情,时间就是生命的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效率优势。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决策的人来说,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呈现方式,是建立信心的最大来源。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图谱”性质的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很多图谱只是把文字描述配上几张尚可的插图,远达不到“原色”应有的深度和准确性。然而,当我翻开《羊病诊治原色图谱》后,我立刻意识到我之前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是深入一线、对羊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着深刻理解的专家。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品种羊只的疾病表现差异的细致区分。举个例子,对于消化道疾病,比如瘤胃酸中毒,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在粘膜和血液指标上的细微变化,仅仅依靠文字是苍白无力的。但图谱中,通过对活体和剖检样本的对比展示,将那种病理性的苍白、发绀,甚至是轻微的出血倾向都一一捕捉并标注出来。这使得即便是刚入行的年轻技术员,也能通过视觉记忆快速建立起疾病的“全貌”。更别提那些罕见病或地方性疾病的收录,很多教科书避而不谈的“冷门”病症,在这本书里都有详尽的图文记录。它真正做到了“集大成”,让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误诊和延误治疗。

评分

这本《羊病诊治原色图谱》简直是畜牧业者和兽医的“救星”!我记得上次羊群突发某种奇怪的症状,急得我团团转,翻遍了家里的旧资料都找不到清晰的对应图片和治疗方案。说实话,很多病症光靠文字描述是很难把握精髓的,特别是那些皮肤病或者内脏器官的病变,没有高清、真实的彩色图谱作为参照,诊断起来就像大海捞针。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将那些复杂晦涩的专业知识,通过极其精细、色彩还原度极高的照片和图示展现出来。比如,对于绵羊的传染性脓疱性皮炎(口疮),以前看的书上的图都是那种泛黄的老照片,根本看不清病灶的形态和扩散趋势。而这本图谱上的图片,无论是早期的丘疹、中期的水疱,还是后期的结痂脱落,都拍得非常清晰,甚至能看出组织学上的细微差别。这种直观性,极大地缩短了从“怀疑”到“确诊”的时间,对于争分夺秒抢救病畜的战场来说,价值无可估量。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兽医,随时随地在你身边提供最可靠的视觉参考。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规模化养羊的朋友,这本图谱的实战价值,远超它标定的价格。

评分

说实话,作为一名长期在养殖一线摸爬滚打的管理者,我手里积攒了不少关于动物疾病的书籍,但真正能让我反复翻阅、并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可靠”的,屈指可数。这本《羊病诊治原色图谱》的出现,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对于那些不那么常见的、但在特定气候或饲养条件下容易爆发的“地域性”羊病,这本书的收录非常全面且精准。例如,针对一些特定的寄生虫感染导致的内脏损伤,以往我只能依赖口述经验或者极度模糊的黑白图来想象病变的样子。但这本书清晰地展示了被感染器官的内部结构变化,那种病理的震撼和直观性,让我对防控这些寄生虫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越了一本常规的“诊疗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部系统性的、视觉化的羊类疾病百科全书。我可以说,它是我工具箱里,最值得信赖的那一本“硬核”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