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门语录三百篇2:雨滴的声音》是台湾心理催眠大师廖阅鹏二十年禅修心得之大成,是禅学入门的*佳读本,是禅修进阶的理想指南。 书中,精心选择的禅学经典,画龙点睛的白话翻译,慧眼**的现代诠释,方便易查的源流图解,三百篇敲击心坎的语录,三百次传心会意的著述,使之成为学禅之人必读的经典力作。 台湾**散文作家林清玄,北大教授、学者张颐武,心理咨询专家陶思璇倾力推荐。
廖阅鹏编写的这本《禅门语录三百篇2:雨滴的声音》收录了三百篇禅 者的语录,每一篇都是从浩瀚的禅门典籍中精挑喜欢出来的精华。
     打开《禅门语录三百篇2:雨滴的声音》这本书,就像走进繁花似锦的 灵性花园,你可以从容散步,看看禅师对弟子的开示,看看禅师与人的对话 ,看看禅师如何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听听禅者浓缩毕生智慧体验的临终遗 言,听听禅者被真理敲击心坎时精美莫名的感叹辞章……
150 一半肯定,一半不肯定/1
151 出家未悟*苦/3
152 无寒暑处/5
153 体验与注解/6
154 尊贵的父母所生口/7
155 尽大地人提不起一束柴/10
156 万里无寸草/12
157 遇缘则有师/14
158 好事不出门/16
159 大悟不存师/18
160 求生不得,求死不得/20
161 死猫儿头*贵/22
162 宝剑一切总杀/23
163 不得沾着一滴水/25
164 宛如佛陀的蛆儿/26
165 空手去,空手回/28
166 超渡达摩/29
167 一片白云横谷口/31
168 烹佛烹祖/33
169 既是大商,何求小利/35
170 喜欢受骗的人/36
171 贼入空室/38
172 天垂雨露,不拣荣枯/40
173 主人公!惺惺否/41
174 不要在白天尿床/43
175 太阳从西边出来/44
176 大悲说法/45
177 芭蕉拄杖/47
178 盲聋哑的人/49
179 日用而不知/51
180 再复人身/53
181 燕子说法/54
182 我若尽法,直恐无民/55
183 雨滴的声音/57
184 我输给你了/59
185 两难局面/61
186 嘴巴用来吃饭*好/62
187 人在解脱中/63
188 我不患耳聋/65
189 给我一块钱/67
190 目前无异路/69
191 未曾道着一字/71
192 在头上撒尿/72
193 火焰为诸佛说法/74
194 释迦老子来也/76
195 结果就是原因/77
196 爱问不爱答/78
197 拄杖化龙/80
198 维摩诘小混混/81
199 打死佛陀喂狗吃/83
200 日日是好日/84
201 体露金风/86
202 我在你肚子里/87
203 一字关/88
204 好事不如无/90
205 佛是干屎橛/92
206 没有回答的回答/94
207 一齐扫却/96
208 哪里没有佛/98
209 鹧鸪啼处百花香/100
210 问在答处/102
211 巴陵三句/104
212 一句变两句/106
213 坚固法身/107
214 随流始得妙/109
215 四十年方打成一片/110
216 没有闲功夫/112
217 闲着也是闲着/113
218 直入千峰万峰去/115
219 快礼三拜/117
220 别人打钟,自己心痛/118
221 看死病僧/120
222 钩子与锥子/122
223 佛法拖吊车/124
224 三世诸佛一时证明/126
225 解铃还需系铃人/128
226 佛与贱人/130
227 灵利的人/132
228 乌龟神功/134
229 佛法遍天下/136
230 恰值庵主不在/138
231 菜园对话/140
232 既来之,则安之/142
233 求人不如求己/144
234 念彼观音力/146
235 佛与粪/148
236 陌生人是佛/150
237 不可不说法/151
238 超佛越祖的道理/152
239 早已指示你了/154
240 时空幻相/155
241 如来者无所从来/157
242 老僧只管看/159
243 易悟难迷/160
244 丈夫自有冲天志/162
245 好笑的拈花微笑/163
246 **把戏/165
247 不知云从何处起/167
248 杀人放火有何难/168
249 无处不在的道/170
250 造化无尽藏/172
251 墨黑纸黄/173
252 只是要你自见自肯/175
253 奇特中的奇特/177
254 我狂已息,汝狂方炽/179
255 老僧入拔舌地狱去也/181
256 从缘得者,永无退失/182
257 见山只是山/184
258 禅多了一些/186
259 看脚下/188
260 木偶/190
261 法演四戒/192
262 同坑无异土/194
263 哑子吃蜜/196
264 弥勒在猪肉案头/198
265 骑驴不肯下/200
266 诸法平等,无有高下/202
267 一切总不得/204
268 无心的真谛/206
269 莫愁末/208
270 *佳拍档/210
271 杀人刀与活人剑/212
272 真正的自由/214
273 过在有个见处/216
274 万年如一日/218
275 菩提战士/219
276 无门关/221
277 心传之学/223
278 不是,不是!/225
279 参话头的技巧/227
280 示徒三戒/229
281 本无禅定烦恼/231
282 皇帝的玻璃心/233
283 如何参念佛是谁/235
284 何喜之有/237
285 都不太妙/239
286 老鼠讲华严经/241
287 只守一则公案/243
288 莫生妄想/245
289 大神通/247
290 一切人都已自在/249
291 不是知音莫乱言/251
292 我说你不见/253
293 舌动是非生/255
294 修行是现在就开始/257
295 想黄金就出现黄金/260
296 魔王与菩萨/263
297 水向石边流出冷/265
298 遮语与表语/267
299 照天照地**月/269
300 大疑大悟/271
原文书目/273
禅师传承表/274
这本书的目录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或者主题的严格划分,而是似乎有一种内在的、更具韵律感的组织方式。我注意到某些章节的衔接处,虽然主题可能看似跳跃,但细想之下,却能在其中找到一种微妙的共鸣点,仿佛是两颗遥远的星辰,在特定的时间点上发生了引力交汇。这种非线性的编排方式,反而更贴合我们日常思维的发散性,更容易引发读者的主动联想和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逻辑链条。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留白”的艺术,它给予了读者极大的解读空间,让每一位阅读者都能从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理解体系和感悟路径。这比那种“填鸭式”的讲解要高明得多,它鼓励我们去‘参与’到思想的构建过程中,而不是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传统文化领域的朋友,我深知将古代智慧以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苦功。我翻阅时发现,它在保留原文的精髓和古韵的同时,对一些容易产生时代隔阂的词汇或概念,似乎做了适度的点拨或注释,但这些辅助性的内容处理得非常得体,它们的存在感很低,绝不会喧宾夺主,打断阅读的沉浸感。这种平衡的拿捏,显示出编撰者的深厚功力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很多时候,我们怕的就是那些生硬的、现代化的解读,它们往往会削弱原著的灵性。但从目前初步的感受来看,这本书做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尊重与传承,既能让熟悉传统典籍的读者感到亲切,也能让初涉此道的读者感到亲近,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评分我最近对一些侧重于内心探索和哲思的书籍特别感兴趣,这本书的文字风格,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但从一些零散的篇章标题和序言的寥寥数语中,我能感受到一种极其深邃而又平易近民的表达方式。它不像某些晦涩的哲学著作,需要反复查阅注释才能理解一句话的真正含义,而是倾向于用那种如同清泉流过鹅卵石般清澈流畅的语言,将那些看似宏大的概念,用极其生活化的场景和比喻来呈现。我尤其欣赏那种“大巧若拙”的文字魅力,仿佛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他不是在“教导”你什么,而是在和你分享他人生旅途中的某一个顿悟瞬间。这种非说教式的引导,是真正能触及人心底深处的关键。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遇到更多这样富含生活智慧的语句,能够在疲惫的工作日晚上,像一杯温热的清茶,涤荡掉心中的尘埃与焦虑,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清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静的、带着岁月痕迹的质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拿到手里的时候,能感觉到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都非常讲究,绝不是那种廉价印刷品的粗糙感。尤其是封面那几个字体的排版,疏密有致,透露出一种古典韵味,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已经对内部的内容有了一种肃穆的期待。我常常在想,阅读体验的开启往往是从视觉和触觉开始的,这本设计团队显然深谙此道。光是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那种低调的、内敛的美感,和那些花里胡哨的书籍完全拉开了差距。我特别喜欢它使用的那种微微泛黄的书页底色,读起来眼睛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有那种强烈的刺目感,这对于一个经常熬夜读书的‘老书虫’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脊的锁线装订做得非常扎实,翻开来可以平摊得很服帖,这一点对于需要仔细研读的文本来说至关重要,不用费力去按住书页,让人可以完全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体会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让我对作者或编者在内容上的用心程度,也凭添了几分信赖。
评分这本书的字号和行距的排版比例,简直是为我这种需要戴老花镜的‘中年读者’量身定做的。它不是那种为了省纸张而把字印得密密麻麻的“小家子气”排版,而是给予了每个汉字足够的呼吸空间。这让阅读过程变得异常轻松和愉悦,眼睛不需要紧盯着去看每一个字,而是让视线自然地在文字间流动。这种舒适感,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心理负担,使得原本可能显得严肃的文本内容,也变得更容易被心智所接纳。我常常觉得,好的书籍设计,其终极目标就是‘隐形’,让你忘记了正在阅读一本‘书’,而是完全沉浸在了文字所构建的世界里。这本书在硬件层面上,非常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点,它用一种近乎体贴的方式,邀请你进入一个平静的阅读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