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3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初版序言
本版序言
第一部分 希特勒的将领
第一章 自寻死路的分裂
第二章 泽克特打造国队
第三章 布隆贝格和弗里奇时期
第四章 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时期
第五章 古德里安将军——初期胜利的缔造者
第六章 “阳光下的战士”——隆美尔
第七章 阴影下的军人
第八章 “老卫兵”——伦德施泰特
第二部分 走向战争
第九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十章 装甲部队的崛起
第三部分 德国将领眼中的战争
第十一章 希特勒如何打败法国和拯救英国
第十二章 兵临敦刻尔克时下令“暂停进军”
第十三章 法国战事的终结和德军首次受挫
第十四章 哑火于地中海
第十五章 希特勒入侵苏联
第十六章 何以兵败莫斯科
第十七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第十八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之后
第十九章 红军
第二十章 盟军进攻意大利
第二十一章 诺曼底失陷
第二十二章 西线指挥部眼中的刺杀希特勒密谋
第二十三章 希特勒孤注一掷——第二次阿登战役
第二十四章 希特勒——一位年轻将领的看法
结论
德军高级将领列表
译名对照表
战争是政治的破产(译后记)
第一章 自寻死路的分裂
战时发生的一切在当时看来和在战后往往迥然不同,战后通常可以看得更清楚。领导人物的形象变化之大尤其如此。领袖的公众形象在战时常常失真,而且随着胜负的潮起潮落而沉浮。
战前,尤其是一度征服西方之时,希特勒形同巨人,他身兼拿破仑的战略、马基雅维里的狡诈和穆罕默德的激情。德军第一次在俄国受挫,希特勒的形象就开始减色。至二战行将结束时,希特勒被视为不懂军事的鲁莽汉,他那些疯狂的命令和愚笨无知大大成全了同盟国的胜利。德军的一切灾难均归咎于希特勒,德军的一切成就则归功于德军总参谋部。
对希特勒的这种描述显然是不真实的,尽管其中也不乏某些真实之处。
希特勒决非一个愚蠢的战略家,恰恰相反,他聪明过人,当然他也逃不脱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命运。
他擅长出其不意,在战略心理方面堪称大师,并将战略心理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早在战前,他就曾告诉同伙如何在挪威发动大胆的突袭,一举占领挪威,如何将法军诱离马其诺防线。他比任何将领更清楚,怎样才能兵不血刃,先期挫败抵抗力量,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他洞悉对手的心理,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战略艺术运用之妙堪称史无前例。
希特勒常常与他的军事专家意见相左,而事实又往往证明他是对的。
专家的失策反衬出他的高明,使其威望与日俱增。这样的结果致使军事专家在后来说话没有分量,哪怕他们对战况的看法更为正确。在俄国的战役中,希特勒的缺点压倒了他的天赋,一错再错导致了彻底失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要忘了,身为战略指挥家的拿破仑也曾为自己的胜利而陶醉,在同样的地点,犯下了同样的致命错误。
希特勒的致命伤在于他拒绝“止损”,在胜利的机会日趋渺茫之时,仍然执迷于进攻。但这显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将领福煦(Foch)、黑格 (Haig)和德国最高司令部的决策者兴登堡(Hindenburg)及鲁登道夫(Luden- dorff)最大的失策。这些人都是职业军人。德军在法国的溃败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希特勒犹豫不决,迟迟不肯批准从法国及时撤退。这种态度也与当年的福煦如出一辙。关键的区别在于当年身处战场的法军将领(并非比较高明)对福煦并不俯首听命,而在1944年和1945年,德军将领却不敢违抗希特勒的命令。
正是通过探究这种对希特勒的恐惧和德军最高司令部的内部矛盾,我们才能对德军战略计划受挫的原因做出真实的解释。希特勒的战略直觉和德军总参谋部的战略运筹结合在一起,本当产生压倒一切的力量,但是双方冲突所产生的致命矛盾却成了他们对手的大救星。
总参谋部体制下所产生的老派将领在战争中自始至终是德国战略思想的执行者。但是在捷报频传的日子里,他们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认识,等到战争的格局发生逆转,他们才进入公众的视线,并被同盟国的人民视为真正可怕的大敌。在二战的最后一年,德军总参谋部的代表人物伦德施泰特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无论在战事方面,还是在推翻纳粹的政变问题上,人们常问的不是希特勒将如何干,而是伦德施泰特会有何作为。
人们曾把德军将领视为千人一脑、铁板一块,具有惊人的政治能量。
这种印象说明了为什么同盟国方面一直指望德国将领会推翻希特勒,但这种指望最终落空。它也说明了公众为什么坚信德军将领和希特勒一样可怕,应对德国的侵略行为负责。这种看法若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情有可原,如今早就过时了。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军将领所起的作用甚微,其作用最多就像一个失灵的刹车。
战争开始时,德军将领的效能对希特勒的成功贡献颇大,但他们的作用被希特勒的成功所掩盖。当希特勒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时,在外部世界的眼中,这些将领的作用开始凸显,但实际上他们在自己国家里却已经是力不从心了。
这种情况是由一系列原因造成的。这些将领代表着保守的秩序,这种传统对新一代毫无感召力。新一代德国人是在革命精神和对国家社会主义狂热的信念中长大的。将领们的任何行动,若是要反对现政权,尤其是反对擅长蛊惑民众的元首,都难以得到部下的效忠。军事将领一向对公众事务颇为疏离,希特勒又狡猾地使他们对国政民情懵然无知,致使其行动受到牵制。另一个因素是,他们严守军纪,对自己在国家元首前作的效忠誓言难以释怀。一个自视甚高的军人却违背誓言岂非荒唐可笑,这是一种绝对真实的情感,也是致使其缩手缩脚不敢犯上的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然,大难临头,却置同胞和国家的最高利益而不顾,这通常是因为一己私利从中作祟。从希特勒崛起到德国失败的12年里,德军将领始终力图排斥来自外界的干扰,为保持其在军事领域的专业话语权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是追逐个人的野心还是割舍一己私利,这对矛盾构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斗争的第一阶段以军方的绝对优势而告终,但这种优势是通过希姆莱 (Himmler)才间接地确立的。希姆莱利用希特勒的恐惧,促使希特勒一举剪除了罗姆(Roehm)上尉和其他褐衫队(Brownshirt,冲锋队又称褐衫队,德国纳粹党的武装恐怖组织——编者注)的骨干。虽然并不能肯定后者是否真的要推翻希特勒,但他们欲篡夺军权是确凿无疑的。这股势力被消灭以后,希特勒变得更加倚仗将领的支持,后者也得以在军界重树自己的最高威望。
第二阶段在1938年达到高潮,那时,军事将领中了希姆莱的另一个圈套。
1933年,希特勒任命维尔纳·冯·布隆贝格(一译勃洛姆堡,Blomberg, Wer ner von)将军为国防部长。布隆贝格对希特勒俯首帖耳,这使他的部下为之惶惶不安。布隆贝格将军还娶了自己办公室的速记员,这使他的部下更为反感。
希特勒却对这场“平民化”的婚姻表示祝福,并亲临婚礼捧场。不久,希姆莱便抛出一纸警方密件,声称新娘原来是个妓女。不知是真还是假,希特勒大光其火,立刻将布隆贝格撤职。希姆莱又抛出一份警方文件,诬陷全军总司令维尔纳·冯·弗里奇(Fritsch,Frh。 Werner von)将军是同性恋。弗里奇又被希特勒解除一切职务,此事后来在法庭上得到澄清,弗里奇却再也没能官复原职。(本书第三章对这次危机有详细的描述。) 希特勒利用道德危机打击军方将领,抓住机会控制整个军队。在让希姆莱加强其影响力的同时,为自己掌控最高战略指挥权打开方便之门。德军将领曾就弗里奇受诬陷之事集体抗议,但凯特尔(Keitel)的幕后操控削弱了将军们的统一战线。凯特尔将军接替了布隆贝格的职位,但他的地位更低,不过是希特勒的附庸而已。勃劳希契(Brauchitsch,Wahher von)将军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他既不亲纳粹,也不反纳粹,在军界颇孚人望。希特勒这一着颇为精明,既可对军方有所安抚,又确保总司令不像弗里奇那么难以驾驭。
勃劳希契将军却不像希特勒预想的那么听话,为了维护军方的权力,他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同盟。他发出警告,声称德军尚未为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告诫希特勒不要贸然挑起战争,试图以此来阻挠纳粹的侵略外交政策。总参谋长贝克(Beck)将军的支持使勃劳希契的反战立场更为坚定。
……
克罗克(Croker)的《通信与日记》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和威灵顿 (Welling ton)公爵在旅途中为了曾经以猜测每座山的那一边的地形来消磨时光。威灵顿屡猜屡中,克罗克大感惊讶,公爵答道:“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了猜测山那边的情况,我付出了一生的精力。” 威灵顿公爵“山的那一边”这句话后来被引申到军事上,指推理敌方和对手的心理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军人在推理时应当具备的想象力,也成了情报功能的代名词。
在1944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之际,我有幸得以到“山的那一边”去探险,为P.I.D.做的某些工作使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和德军将领接触。多次的交谈使我能够及时收集战事的证据,否则这些证据将随着记忆的衰退而湮没,或因事后的顾虑而变色。
研究德军将领,倾听他们的陈述,有助于加深对二战的理解。这些将领并不都如人们通常所描述那样是典型的普鲁士铁杆军人。伦德施泰特(Rundst edt)庶几近之,然而他谦恭有礼,举止得体,且不无幽默感,这颠覆了世俗的印象。伦德施泰特身陷囹圄从不怨天尤人,对种种严酷的待遇泰然处之,不失军人的尊严,使大多数与他接触过的英国军人肃然起敬。而虐待战俘未必能让胜利者脸上增光。那些年轻的德国将领凭借纳粹的宠信才身居高位,他们盛气凌人,狂暴粗野,与伦德施泰特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绝大多数德国军人与上述两类不同,他们并不那么颐指气使咄咄逼人。这些人本当出现在银行经理或工程师的会议桌前。
他们本质上不过是一介技师,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对外界所知甚少。
所以不难看出希特勒是如何蒙蔽他们、操控他们,将他们作为便利的工具以售其奸。
了解一些战前的军事背景有助于我们厘清他们的证言。这不仅可以省时间,也能使人们避免那些在战争行将结束时曾广泛流行的误解。那种观点认为,如同1918年之前,德军总参谋部对侵略战争的进程起着决定作用。纽伦堡审判也多少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德国有军事背景的地下运动长期来一直谋划要推翻希特勒,但由于上述死板的偏见致使英美政府耒能向他们发起及时有效的动员。对于在两次大战中间德军的运作格局,凡是能客观地加以追踪,都不难看出有关总参谋部作用举足轻重的观念是何等陈旧。但传言是如此固执,幻觉又是如此冥顽难消。其不幸的后果便是延迟了希特勒的倒台,本来战争可能提前几个月甚至早几年就结束。欧洲直到现在才开始明白由此产生的恶果。
在我最初研究二战战事时,不少人富有历史感的人士提供了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谢。尤其要感谢金斯顿(F.S Kingston)上尉,他精通德语善解人意,为我与德军将领的交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我还得感谢在“山的那一边”的人士,感谢他们为此项研究所作的贡献,感谢他们中大多数人在讨论历史事件时所持有的客观态度。下述人士在本书尚未定稿时曾提供颇有价值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他们是:少将珀西·霍巴特爵士(Sir Percy Hobart)、切斯特·威尔莫特(Chester Wilmot)、阿特金森(G.R Atkinson)和德斯蒙德· 弗劳尔(Desmond Flower)。
蒂尔福特寓所(TILFORD House) 蒂尔福特(Tilford) 1948年1月
还不错,从士兵眼中看二战
评分和他的另一本二战史配合着看
评分败军之言也可一观。
评分东西不错,物流很快!!!
评分相当不错,很好,相当不错,非常好
评分但这个作者可是鼎鼎大名,写的应该错不了
评分正品!喜欢!还没看书还是挺好的
评分现在正在使用,比较满意
评分正版好书,再买一本战略论就买齐了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