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木质家具制造学

普通高等教育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木质家具制造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军,熊先青 著
图书标签:
  • 木质家具
  • 家具制造
  • 室内设计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十二五规划
  • 家具工艺
  • 木工技术
  • 设计专业
  • 家具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3209
版次:1
商品编码:1085863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5
字数:4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家具制造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如木质材料、化工材料、加工工具、加工技术、家具结构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家具制造是项系统工程,其整体的提升依赖于系统内诸多方面的提升。《普通高等教育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木质家具制造学》图文并茂地增加了典型与先进设备的主要功能与操作特点阐述,增加了常用刀具的阐述,增加了实用原材科特性的阐述,增加了加工技术的工艺优化方案,增加了典型工艺路线和典型家具生产工艺的阐述,增加了实用的木材干燥知识与方法的阐述,增加了家具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实用知识与方法的阐述,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家具制造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木质家具的分类及材料
1.2 木质家具制造业的发展
1.2.1 生产方式的变革
1.2.2 制造技术的进步
1.2.3 家具设讳的影响
1.2.4 生产管理的发展
1.3 木质家具制造学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制造基础
2.1 材料基础
2.1.1 天然锯材
2.1.2 人造板材
2.1.3 贴面材料
2.1.4 封边材料
2.1.5 五金配件
2.1.6 胶黏剂
2.2 结构基础
2.2.1 榫接合
2.2.2 板接合
2.2.3 木框接合
2.2.4 箱框接合
2.2.5 家具基本结构
2.3 加工基础
2.3.1 基准
2.3.2 生产过程
2.3.3 工艺过程
2.3.4 工序
2.3.5 加工精度
2.3.6 表面粗糙度
2.4 典型设备
2.4.1 锯类
2.4.2 刨削
2.4.3 钻孔
2.4.4 铣削
2.4.5 车床
2.4.6 砂光
2.4.7 封边
2.4.8 压机
2.4.9 拼板机
2.4.10 组装
2.4.11 综合
2.5 典型工具
2.5.1 锯片和锯条
2.5.2 铣刀
2.5.3 刨刀
2.5.4 砂带
2.5.5 钻头
2.5.6 车刀
2.5.7 气钉枪
2.5.8 喷枪
2.5.9 夹具
2.6 木材干燥
2.6.1 木材干燥的基本概念
2.6.2 干燥原则与规律
2.6.3 典型干燥方法

第3章 制造过程
3.1 配料
3.1.1 加工余量
3.1.2 锯材配料工艺
3.1.3 板材配料方案
3.1.4 木皮配料方案
3.2 毛料加工
3.2.1 毛料加工概念
3.2.2 毛料加工设备
3.2.3 优化方案
3.3 胶合
3.3.1 胶合概念
3.3.2 胶黏剂
3.3.3 胶合工艺
3.3.4 影响因素
3.3.5 优化方案
3.4 实木弯曲
3.4.1 概述
3.4.2 方材弯曲原理
3.4.3 方材弯曲工艺
3.4.4 影响实木方材弯曲质量的因素
3.5 胶合弯曲
3.5.1 材料准备
3.5.2 弯曲原理
3.5.3 弯曲工艺
3.5.4 定型原理
3.5.5 影响因素分析
3.5.6 锯口弯曲和V形槽折叠
3.6 板件制备
3.6.1 空心板
3.6.2 细木工板
3.6.3 单板层积材(1V1)
3.7 板件贴面
3.7.1 实心件贴面
3.7.2 空心板贴面
3.8 净料加工
3.8.1 榫头加工
3.8.2 榫槽加工
3.8.3 孔眼加工
3.8.4 直线形零件加工
3.8.5 曲面形零件加工
3.8.6 零部件砂光
3.8.7 零部件边部处理
3.8.8 辅助加工
3.8.9 优化方案
3.9 典型家具制造实例
3.9.1 MFC家具生产工艺
3.9.2 贴木皮家具工艺
3.9.3 实木家具工艺
3.10 装配
3.10.1 固装
3.10.2 拆装
3.10.3 待装

第4章 技术管理
4.1 技术管理基础
4.1.1 管理模式
4.1.2 技术准备
4.2 生产计划
4.2.1 生产能力
4.2.2 生产周期
4.2.3 生产批量
4.2.4 生产计划
4.2.5 生产方式
4.3 生产控制管理
4.3.1 工艺路线
4.3.2 物流控制
4.3.3 时间控制
4.3.4 成本控制
4.4 生产要素管理
4.4.1 原料管理
4.4.2 工资管理
4.4.3 设备管理
4.4.4 劳动组织
4.5 质量管理
4.5.1 全面质量管理
4.5.2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第5章 制造工艺设计
5.1 工艺设计依据
5.1.1 家具生产特点
5.1.2 家具产品特点
5.1.3 工艺设计原则
5.2 工艺设计路线
5.3 工艺设计示例
5.3.1 设计的依据
5.3.2 设计的内容
5.3.3 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5.3.4 设备负荷的平衡与调整
5.3.5 计算仓库面积
5.3.6 车间面积的计算与设备的布置
5.3.7 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现代木工工艺与精湛技艺:木材的无限可能 图书名称:《现代木工工艺与精湛技艺:木材的无限可能》 图书定位: 本书旨在为木工爱好者、家具设计专业学生以及希望提升木工技能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指导性的参考资料。它聚焦于当代木工技术的前沿发展、传统手工艺的精髓传承,以及如何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木材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本书将木材视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材料,引导读者探索从原木到精美制品的完整转化过程。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为六大部分,系统地涵盖了现代木工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木材的科学与鉴赏——理解你的材料 本部分首先深入探讨了木材的生物学结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不同树种的特性。我们不再将木材仅仅视为一种原材料,而是着重分析其生长环境、年轮密度、纤维走向如何影响其加工难度和最终制品的稳定性。内容包括: 全球主要硬木与软木的详尽对比: 重点介绍橡木、胡桃木、枫木、樱桃木等在家具制作中的应用特点、纹理美学以及适合的涂装方式。 木材的干燥与养生: 详细解析窑干、气干的原理与操作规范,强调如何通过科学的养生过程确保木材的含水率稳定,从而避免后续的开裂和变形。 木材缺陷的识别与利用: 教导读者如何识别木材中的天然缺陷(如节疤、心材与边材差异),并阐述如何将这些“缺陷”转化为独一无二的设计元素,体现材料的自然之美。 人造板材的当代应用: 探讨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MDF)、刨花板等工程木制品的性能优势、环保等级(如E0、F4星标准)及其在现代简约设计中的创新用法。 第二部分:高效精准的现代加工技术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当今木工车间中最先进的机械设备与操作流程,强调效率与精度的完美结合。 精密锯切与排料优化: 讲解带锯、台锯、精密圆锯机在不同材料切割中的应用技巧,重点介绍排料软件如何最大化材料利用率,降低边角料产生。 刨削与表面处理: 深入剖析平刨、厚度刨、数控刨床的操作参数设定,确保获得镜面级的基准平面。内容包括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递进式打磨策略。 数控(CNC)技术的集成应用: 介绍三轴、五轴CNC加工中心在复杂曲面、榫卯结构制作中的编程逻辑与实际操作。重点讲解如何利用CAD/CAM软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精确的机械指令。 现代接合技术: 区别于传统榫卯,本章详述了使用螺钉、销钉、凸轮锁紧系统以及新型胶粘剂(如聚氨酯胶、环氧树脂)在批量化生产和异形结构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传统榫卯的结构艺术与实践 本部分是对经典木工智慧的致敬与传承,旨在让读者掌握那些历经千年考验的结构连接艺术。 核心榫卯结构解析: 详细图解并配以步骤分解图,讲解燕尾榫(尤其是全隐燕尾榫)、鳩尾榫、十字榫、格肩榫等在不同家具部件中的受力分析和制作要点。 手工凿削的精度训练: 强调手工凿子、锯子在处理关键节点时的不可替代性,包括如何通过“试切”、“复位”等方法确保榫卯的严密配合,实现“湿插紧”、“干插松”的理想状态。 曲木工艺的奥秘: 介绍层板弯曲(Lamination Bending)和蒸汽弯曲(Steam Bending)技术,展示如何通过热力与压力使木材实现优雅的弧度,常用于座椅靠背和灯具设计。 第四部分:精细表面装饰与涂装美学 涂装是赋予家具灵魂的关键步骤,本部分聚焦于保护、美化和提升木材触感的各种专业方法。 封闭与着色技术: 讲解油性染色剂(Stain)、水性染色剂、酸性固色剂的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根据树种特性选择最能突显纹理的着色方案。 油性涂装的深度解析: 详述虫胶(Shellac)、天然油(如亚麻籽油、桐油)和硬质油蜡(Hardwax Oil)的涂布工艺。重点在于强调“薄涂多层”的原则和层间打磨的重要性。 清漆与聚氨酯的应用: 分析高光、半哑光和哑光聚氨酯漆的化学特性、喷涂环境要求(温湿度控制)以及如何实现汽车级的光洁表面。 传统工艺的复兴: 介绍诸如打蜡抛光(Buffing)、法式抛光(French Polishing)等耗时但效果惊艳的古老工艺,展现其在高端定制家具中的价值。 第五部分:人体工程学与功能设计整合 家具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人。本部分将设计理念与实用性紧密结合。 人体测量学基础: 提供不同用途家具(餐桌、办公椅、橱柜高度)的标准人机尺寸参考体系,确保设计符合人体舒适区。 结构稳定性分析: 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连接方式和支撑布局来确保家具在长期使用中的承重能力和抗侧翻性。 五金件的选型与安装: 详细介绍导轨、铰链、拉手等功能五金件的安装精度要求,特别是液压缓冲、反弹开门等现代五金系统的集成应用。 第六部分:可持续性与绿色木工实践 面向未来,本书强调负责任的材料采购和生产方式。 负责任的木材采购: 介绍FSC(森林管理委员会)等国际认证体系,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选用可再生、来源清晰的木材资源。 零废弃设计理念: 探讨如何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精确计算,将板材边角料重新利用到小件家具或功能配件中。 环保型胶粘剂与表面处理剂的选择: 比较水性胶水、天然树脂与传统溶剂型产品的环境影响,倡导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工作环境。 本书特色: 本书摒弃了枯燥的理论堆砌,采用大量高清的实物操作图、剖面结构图和故障排除流程图。每一章节末尾都附有“工艺挑战与解决方案”栏目,直接回应实践中常遇到的难题。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激发创新思维的工具书,鼓励读者在掌握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创造出既坚固耐用又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木制品。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自信地驾驭从一堆木料到一件艺术品的完整创造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市面上很多家具制造的书籍都在教你“术”,那么这本教材则在教授“道”。它将木工制造提升到了结构美学的层面。书中对传统中式家具的榫卯结构进行了解构,但重点不是简单复刻,而是提炼出其背后蕴含的几何学原理和抗震逻辑。作者用一种近乎哲学的笔触来讨论“平衡与对称”在家具结构中的应用,这使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一种对传统智慧的追溯。例如,它对“十字枨”的力学分析,不仅考虑了垂直承重,还深入探讨了在侧向推力下的扭转抵抗能力,这在现代极简风格家具设计中依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塑造的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让你在设计任何家具之前,都能在大脑中预演其结构生命周期。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也许是为了保持教材的普适性,对于一些极其小众或地域性的特殊木材处理工艺着墨不多,这使得地域特色鲜明的家具制造学习者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去补充这部分内容。

评分

这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得相当扎实,它不仅仅是罗列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更深入地探讨了木材的物理特性与结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述榫卯结构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匠人精神,那种对手工技艺的敬畏感是很多当代教材所缺失的。书中对不同树种的纹理走向、干燥收缩率的差异做了详尽的分析,这对于我们设计时如何预判木材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举个例子,关于胶合板的层压角度对最终强度的影响,书中通过几张对比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力学上的最优解,这让我对板材的选用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不再是停留在“看起来漂亮”的层面。而且,书中对现代CNC加工技术在传统家具制造中的集成应用也进行了介绍,这说明编著者紧跟行业前沿,没有让教材成为一本“老古董”。唯一让我觉得可以加强的是,如果能增加一些关于家具表面涂装环保性能的最新标准和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毕竟环保是当下家具行业绕不开的话题。但就其核心的木质结构制造部分而言,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

评分

翻开这本书,一股浓郁的学院派气息扑面而来,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而非面向一线操作人员的速查手册。它的叙事逻辑非常清晰,从原材料的源头说起,层层递进,直至成品的质量控制。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结构合理性”的阐释,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篇幅来论证“为什么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背后的科学依据。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家具力学基础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宝藏。特别是关于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部分,那些复杂的应力图和计算公式,虽然初看有些晦涩,但一旦理解了,就会发现它为一切设计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学支撑。我曾尝试用书中的某个计算模型去校核一个我之前凭经验设计的复杂书架,结果发现我的“经验值”在承重极限上存在安全隐患。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将经验提升到了科学的高度。缺点在于,对于初学者,特别是那些刚接触木工的爱好者来说,前期的理论铺垫可能过于厚重,会让人在开始动手前就产生畏难情绪。

评分

我是在寻找一套能系统性梳理我国标准家具制造体系的资料时找到这本教材的。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套清晰的行业规范框架。书中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引用非常规范和详尽,这对于投标和项目验收环节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做”,更告诉你“国家允许你做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是合格品”。比如,在描述板式家具封边工艺时,它对胶层的厚度、压贴的温度曲线都有明确的参数范围界定,这些都是企业内部质控体系建立的基石。我个人认为,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未来行业管理者来说,这本书的宏观指导价值远高于单纯的动手指南。它帮助我理解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整个供应链质量控制逻辑。如果非要挑刺,可能是配图的版权和清晰度方面有待商榷,有些关键的截面图分辨率略低,需要对照文字反复揣摩才能完全理解其意图。

评分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和图示质量,说实话,并不算惊艳,甚至有些传统得过时,很多线条图看起来像是上个世纪的制图标准。然而,正是这种朴素的风格,反而凸显了内容本身的硬核。它不依赖花哨的色彩和光影来吸引眼球,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关键的细节上。我特别注意到了其中关于“开槽精度”的章节,它用放大镜下的实物照片对比了不同精度工具对结合牢固度的影响,这种微观层面的对比是其他很多书籍不会去深入挖掘的。它强调的不是“做一个家具”,而是“如何确保每一个连接点都达到最优的物理性能”。对于我这种追求极致工艺的从业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苛求非常对胃口。唯一的遗憾是,作为“十二五”规划教材,其中关于自动化设备和柔性制造系统的介绍略显保守,可能是编写周期所限,跟不上目前智能工厂的迭代速度。但瑕不掩瑜,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最扎实的木工基础去驾驭更复杂的现代技术。

评分

2.1 材料基础

评分

2.1.1 天然锯材

评分

1.2.4 生产管理的发展

评分

书是正版,内容详实,很专业,没想到木质家具也有这么多学问,很长知识

评分

书很不错。不过有些看不懂

评分

1.2.4 生产管理的发展

评分

内容比较详实。值得一看。

评分

这本子质量好,内容丰富,才开始看,觉得还不错学到很多东西

评分

从事家具和道具装修行业的基础书,简单易懂,入手后还实质性的帮助解决难题,很值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