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自私的基因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01 |
|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 译者:卢允中 | 开本: 16开 |
| 定价: 68.00 | 页数:371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08634159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自私的基因》一书,自诞生以来已经产生了许多回响,唤起了无数人对认识自身的渴望,甚至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它远离寻常人生的科学和我们自己密切相联。极具争议的话题(这一争论持续30多年,现在仍在持续):人生来自私,跟其他生物一样,不过是基因的生存工具。《自私的基因》解释动物行为,对社会行为也进行了颠覆式的解说,挑战你的世界观: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类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性别差异是否天生?兄弟相争为何永无宁日? 一夫一妻制是否违反自然?
《自私的基因》已成经典:因为这部书的出版,“自私的基因”成为英语中的固定词组。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译成20多种文字,*能代表20世纪的百大好书之一。。道金斯因这部书名声大噪,成为20世纪进化思想领域*具影响力的学者。
《自私的基因》已经深深影响和改变了一代中国读者,它跨界跨越解释了许多社会行为,对心理学、社会科学产生深远影响。吴国盛、梁文道、陈嘉映、阿北都曾热力推荐此书。
内容简介《自私的基因》是20世纪*经典的著作之一。这版三十周年纪念版,在初版基础上有两章增补与修订,作者还专门为此作序。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这本书充满想象力。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基因的生存工具。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贡献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这是**次。他惊世骇俗地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众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简介理查德·道金斯1941年3月26日生,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科普作家,生物学家。200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5年英国《前景》杂志会同美国《外交》杂志网络调查,他被评选为在世的全球100名*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是英国*重要的科普作家,几乎每本书都是畅销书,并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他的畅销书中,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为*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文字流畅自然,即便涉及复杂的生物学理论和统计学模型,也丝毫不显晦涩难懂。作者的文笔极具画面感,他擅长用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抽象的概念,仿佛在你的脑海中构建了一部微观世界的史诗。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复制者”这一核心概念的细致描绘,它将生命的一切活动都简化为一场永不休止的、为了自身延续的竞赛。这种去人性化的叙事角度,初看起来或许有些残酷,但正是这种彻底的客观,才使得全书的论证显得如此坚不可摧。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每一步布局都深思熟虑,每一步落子都指向最终的胜利——即基因的有效复制。对于那些习惯于从情感或哲学层面解读生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智力探险,它要求你暂时放下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理解自然界冷酷而精密的运作机制。每当我合上书本,都会有一种被拉回到物理现实的清醒感。
评分这是一部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品出真味的著作。初读时,或许会被其中某些略显反直觉的论断所吸引或排斥,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逐渐理解作者构建的逻辑框架是如何严丝合缝地将分散的生命现象串联起来。作者没有直接给出道德评判,而是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分析工具,让你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剖析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冲突与合作。书中对“互惠利他主义”的讨论尤其精彩,它精准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社会中倾向于与那些“讲信用”的人交往,这种看似道德的选择,实则是一套高明的生存策略。它揭示了在长期博弈中,短暂的欺骗远不如长久的声誉更有价值。这种将社会交往视为一种复杂的策略博弈的观点,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人际互动的理解。我发现,很多困扰人心的伦理困境,在这一理论框架下,似乎找到了一个简洁有力的解释支点。
评分这部作品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解剖学家,层层剥离我们习以为常的道德观念和利他主义光环,直抵最核心的生存逻辑。书中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往往带着一种冰冷而又无可辩驳的理性光辉,它迫使你重新审视那些你深信不疑的“本能”——为什么我们会爱护亲属?为什么社会中存在合作的倾向?答案并非仅仅是温情脉脉的相互扶持,而是植根于更深远的演化棋局之中。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沉思,手中的书页仿佛变成了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些生物体最原始、最功利的底色。这种对“无私”的颠覆性解构,带来的震撼远超一般的科普读物,它挑战的不是知识的边界,而是情感与认知的舒适区。读完后,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美德,在宏大的时间尺度下,似乎都有了可被量化的、功利的起源。这种冷峻的洞察力,让人佩服不已,也让人在面对人际关系时,多了一层审慎的滤镜。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无可争议的普适性。它跨越了物种的界限,从昆虫的社会结构到人类复杂的亲代投资,都能找到统一的解释模型。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克制,他很少使用情绪化的语言,而是专注于展示数据和逻辑推导的结果。特别是关于性选择和亲缘选择的章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精彩阐释,清晰地界定了不同演化力量作用的范围和强度。它不是一本关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指南,而是一本关于“我们是如何演化成今天的样子”的深度报告。读完后,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更具时间深度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那些关于竞争、合作、牺牲的瞬间,都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演化意义。这本书成功地将生物学带出了实验室,融入了日常的哲学思辨之中,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冲击。
评分我向许多朋友推荐过这本书,但每次的反馈都大相径庭,这恰恰证明了它的深刻之处。它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书,而是一本引发思考的催化剂。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满英雄主义赞歌或浪漫主义色彩的读物,那么你可能会失望。这本书的基调是审慎的、实证的,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理性承受能力,去面对生命本质中那份不加修饰的、纯粹的“自私”驱动力。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理解了演化压力的强大塑形作用。我们所有看似复杂的文化、艺术乃至情感表达,都可以被追溯到这条清晰的生命线索上。这种自上而下、由根本原理推导出具体表现的论证方式,展现了极高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思维逻辑。阅读过程如同攀登一座知识的高峰,虽然过程略显艰辛,但一旦到达顶端,所见的风景便豁然开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