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SG30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

04SG30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钢筋焊接网
  • 混凝土楼板
  • 剪力墙
  • 构造详图
  • 建筑工程
  • 结构设计
  • 建筑施工
  • 钢筋工程
  • 图集
  • 建筑结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1775870
版次:1
商品编码:108984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8
字数:158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04SG30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主要内容有:焊接网搭接示意图(一)、焊接网搭接示意图(二)、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抗震锚固长度,抗震搭接长度、楼板构造、楼板焊接网布置原则、剪力墙焊接网规定、剪力墙焊接网布置原则,施工图平面标注方法等。

目录

总说明
一般规定
焊接网搭接示意图(一)
焊接网搭接示意图(二)
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抗震锚固长度,抗震搭接长度
楼板构造
楼板焊接网布置原则
剪力墙焊接网规定
剪力墙焊接网布置原则,施工图平面标注方法
施工图平面标注方法
定型焊接网选用表
每米板宽各种钢筋间距下的钢筋截面面积及重量表
底网
Ⅰ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
Ⅰ,Ⅱ型底网构造(一)
Ⅰ,Ⅱ型底网构造(二)
Ⅱ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
Ⅲ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一)
Ⅲ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二a)
Ⅲ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二b)
Ⅲ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三a)
Ⅲ型底网平面布置及构造(三b)
……
面网
标注方法
墙网
相关技术资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图书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从材料选择、构件设计到施工安装全过程的技术规范与实践要点,旨在为土木工程专业人士、结构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本全面、深入、实用的参考手册。本书严格遵循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内容涵盖了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各种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以及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理论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受力机理,包括材料的本构关系、应力-应变分析以及极限状态设计理论。重点介绍了不同荷载作用下(恒载、活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结构的反应分析方法,包括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 1.1 材料性能与配合比设计 详细阐述了混凝土和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强度等级、延展性、耐久性等。内容涵盖了新旧规范中材料性能的对照与衔接,并深入讲解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包括水胶比、骨料级配、外加剂选用对混凝土最终性能的影响。特别关注了高性能混凝土(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现代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与技术要点。 1.2 结构荷载与作用 系统梳理了各类设计荷载的取值标准和组合原则,包括直接从规范中提取的恒载标准值、活载分级,以及风荷载和雪荷载的区域性变化规律。地震作用分析部分,详细介绍了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反应谱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操作流程,以及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 1.3 截面设计与承载力计算 集中论述了梁、板、柱等基本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对于受弯构件,细致区分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开裂、挠度控制)和抗破坏极限状态(受拉、受冲剪破坏)的验算方法。对于受压构件,重点讲解了长细比对构件稳定性的影响及有效长度的确定。本章对剪跨区受剪构件的斜截面抗剪设计给出了详细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步骤。 第二部分:结构构件的构造详图与施工技术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侧重于将理论转化为可实施的工程构造和施工工艺。 2.1 楼板结构构造 详尽描绘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配筋方式,包括单向板、双向板的板边约束条件、圈梁与楼板的连接构造。深入探讨了楼板中钢筋的锚固长度、接头形式(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的构造要求及其对整体强度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后植钢筋的处理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2.2 梁、柱节点构造 梁柱节点作为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本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详细解析了框架梁柱节点的核心区配筋要求,包括箍筋的加密区长度、间距控制、主梁与柱的锚固搭接构造。图解说明了“强柱弱梁”设计理念在节点构造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不同抗震等级下节点构造的差异化要求。 2.3 基础结构构造与施工 涵盖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以及桩基础的设计构造。对于筏板基础,重点解析了基础梁与板的交叉处理、基础圈梁的设置、以及基础顶面找平和防水构造层。桩基础部分,阐述了桩身配筋、桩顶承台的连接构造、以及超灌部分的处理技术。 2.4 剪力墙与水平支撑系统 详细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构造,包括墙肢、翼墙的配筋率、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与锚固。墙体的洞口加强措施、暗梁和暗柱的构造连接是本节的重点。同时,本书也规范了水平系梁和转换层的配筋要求,以确保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整体性。 第三部分:施工质量控制与工程实践 本部分关注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和技术难题解决。 3.1 钢筋工程施工控制 系统性地规定了钢筋的采购验收标准、运输储存要求、现场加工的精度控制。重点突出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精确控制技术,包括使用垫块的类型、间距和固定方法。针对钢筋绑扎和焊接作业,提供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检验标准,特别是焊接质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3.2 模板工程与支架系统 强调了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和安装精度。讨论了不同结构形式(如大跨度梁、深梁)的模板支撑体系选择,以及侧压力计算的依据。对模板的拆除时机和条件给出了明确的规定,防止因过早拆模导致的结构损伤。 3.3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详述了混凝土的运输、入仓、振捣密实的技术要点,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和密实度。重点阐述了不同气候条件(高温、低温)下的施工控制措施。养护环节,强调了标准养护制度的执行,包括保湿养护的时长、温度控制,以及对结构最终性能的影响。 3.4 结构验收与隐蔽工程检查 规范了结构工程各阶段的验收流程,特别是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性。明确了钢筋安装、模板支撑、预埋件等隐蔽工程的检查内容、判定标准和记录要求,确保所有关键构造节点均符合设计意图和规范要求,为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是理解和执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规范的必备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长期在北方地区从事高层建筑施工的现场技术员。我们那边的冬季施工是绕不开的话题。以往在冬季浇筑混凝土楼板时,钢筋网片的保护层控制一直是老大难问题,因为绑扎工人为了赶工期,很容易将钢筋垫块偷工减料,导致钢筋下沉,影响结构强度和防火性能。这本书中关于冬季施工的构造指引,虽然篇幅不算特别突出,但其针对性极强。它建议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特定型号的高标号垫块,并详细说明了垫块与钢筋网片之间捆扎的特定方法,以确保在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钢筋网片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此外,它还涉及了剪力墙竖向钢筋的交接处理,强调了在寒冷天气下,接头部位的搭接长度和保护层厚度应如何适当增加,以应对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变化。这套“抗寒”的构造方法论,对于我们北方工地的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评分

从结构美学的角度来看,建筑的可靠性往往体现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连接点上。这本书作为一本详图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经过验证的“构造语言”。当我审核施工方提交的钢筋加工单和绑扎方案时,我可以直接对照04SG309中的标准节点,快速判断其是否偏离了设计意图。比如,对于楼板与墙体的拉结钢筋的间距和锚入深度,书中给出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范围,而是一套完整的构造示意图,明确指出哪些钢筋是主动传力构件,哪些是辅助构造。这种清晰的层次感,使得每一个参与到结构建造过程中的人都能够对“为什么这么做”有一个统一的理解,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因理解偏差造成的施工错误。它将复杂的结构力学要求,转化成了清晰、可执行的几何规范,是连接理论设计与工程实践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评分

对于我们做概算和预结算的造价人员来说,一本好的图集不仅要告诉我们“怎么做”,更要告诉我们“做多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没有仅仅提供一套标准图,而是将不同规格的楼板厚度、不同配筋率的墙体,与焊接网的型号(如656、866等)做了清晰的对应。通过这些详细的节点构造,我们可以非常精确地计算出单位面积内所需钢筋的理论用量,从而避免了过去那种粗放地按体积乘以一个系数进行估算的做法。更重要的是,它对钢筋的末端锚固和弯钩的长度都有明确的尺寸规定。这些看似微小的尺寸差异,累积起来在大型项目中就是可观的钢材用量。现在我可以基于这套详图,向甲方或施工方提交一个有据可查、逻辑严密的工程量清单,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工作的准确性和对抗性。

评分

这本关于钢筋焊接网在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中的详图集,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建筑规范和施工细节打交道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部急需的参考手册。我原以为它会像市面上大多数图集一样,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标准节点,套用一些通用的规范条文。然而,当我翻开它时,立刻感受到了编者在细节处理上的匠心独运。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结构转换层,比如楼板与剪力墙的交接部位,传统做法往往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和裂缝问题。这本书却非常细致地展示了如何通过调整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宽度,以及网片与构造钢筋的协同配筋,来有效分散这些应力。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荷载等级和抗震设防类别下,构造节点变化的深入解析。例如,在地震区,它对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密度和箍筋间距给出了详尽的图示和计算依据,这比单纯查阅规范条文来得直观和实用得多。它不仅仅是“画”出了构造,更是“讲”明白了构造背后的力学原理,这对于年轻的设计师快速上手项目至关重要。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04SG30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失望,觉得它可能又是一本过于偏重理论而忽视实际操作难点的工具书。毕竟,理论上的完美构造,在工地上往往因为工人操作习惯、模板精度等因素而难以完全实现。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书中对于“施工可实现性”的考虑非常到位。它并没有停留在理想化的几何尺寸上,而是清晰地标注了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的偏差允许范围,甚至是焊接网片的搭接方式在现场如何快速、准确地绑扎。特别是关于后植钢筋与焊接网片的连接处理,这块内容在很多现有资料中都是一笔带过,但这本书却用好几页篇幅,配上了大量剖面图,详细说明了植筋的深度、化学锚栓的选择标准以及如何保证植筋的垂直度,这对于改造工程和后期的结构补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这种对现场细节的尊重和深入,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工程经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